誠然使用藥物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影響,但用藥物卻可能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正常情況下,無法做到保持意識清醒讓身體沉睡的狀態,但用特殊的藥物,比如——麻醉劑,完全可以做到。


    麻醉劑的種類有很多,比如固體類型的、氣體類型的、液體類型的,李察現在嚐試製取的就是一種固體型植物堿的麻醉劑。


    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麻醉劑製取很簡單,因為很多植物體內就含有這種成分,比如雙子葉植物中的茄科、豆科、毛莨科、罌粟科等。隻需要把植物原料加入儀器中,經過一係列的化學反應,去除雜質,就能得到出高純度的生物堿。


    李察想著,操作起來。


    複雜的儀器不斷發揮作用,蒸餾、冷凝、過濾、萃取、析出、溶解、結晶……


    “噗哧噗哧”,大量白汽冒出,“啪嗒啪嗒”,罐子蓋不斷跳動,“滴答滴答”,牛角管中滴出一滴滴黃色液體,“咕嘟咕嘟”,燒杯中冒出大量氣泡……


    ……


    好半響後,整個實驗流程到達最終環節,隨著一個燒杯中液體溫度逐漸降溫,一塊塊晶體析出來,呈現一種渾黃色,內部像是占滿了什麽灰塵。


    李察隻是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的搖搖頭,知道這第一次的嚐試失敗了,原因很簡單——有雜質。


    自己的實驗流程是沒有錯的,已經考慮到了各種雜質的去除,但整個實驗長達二十多個環節,受製於當前這個世界製作儀器,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一個不大不小的誤差。


    一個誤差、兩個誤差還能接受,但十個誤差、二十個誤差就有些致命了,量變累計引發質變,徹底把本應該純淨的最終產物結晶汙染掉,從而無法使用。


    失敗了!


    李察再次搖搖頭,卻沒有任何惱火的表情。因為來到這個世界上,整整十五年的時間,已經明白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即便再憤怒也沒有用,無論再怎麽嚴格要求工匠,製作出的儀器總是存在誤差。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隻能是選擇……換一條路。


    “固體型植物堿麻醉劑是不能製取了,那麽隻能看看氣體麻醉劑和液體麻醉劑能不能製取出來。”李察自言自語,從一邊的木架上找出一個空白的莎草紙卷軸,在黑核桃木桌子上找了個地方攤開,坐正身體持著鵝毛筆開始寫寫畫畫,整理思路。


    “沙沙沙……”


    對於製取氣體麻醉劑,李察心中有一個備案,那就是製取大名鼎鼎的“笑氣”,即一氧化二氮(n20)。


    這是一種無色有甜味氣體,其麻醉作用,在現代地球曆史上,1799年被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現。之後廣泛用於牙醫領域,因為可以讓病人在喪失痛覺的同時,仍然可以保持意識,能夠按照牙醫的指示做出口腔反應,給牙醫師帶來極大的方便。


    最重要的是,這種氣體型麻醉劑構造簡單,隻需要用一個熱分解反應就能製備出來。準確來說,就是加熱硝酸銨(nh4no3),讓硝酸銨受熱分解為一氧化二氮(n2o)和水(h2o),用排水法把一氧化二氮收集起來就可以。


    李察想到這裏,在莎草紙卷軸的最中心寫上了“硝酸銨”這三個字,片刻卻是眉頭一皺,想到當前這個世界應該還不存在硝酸銨這種東西。


    因為硝酸銨不是一種自然物質,而是化學產品,一直到19世紀末期,才做到工業化生產。要想用工業法製取的話,需要用硫酸銨和智利硝石進行複分解反應。


    “沙沙沙……”很快,在莎草紙卷軸上,中間的“硝酸銨”旁邊多出了“硫酸銨”和“智利硝石”兩個詞。


    李察目光先落在硫酸銨上,硫酸銨一般是用氫氧化銨和硫酸中和後,結晶、離心分離並幹燥得到的。硫酸自己有,但氫氧化氨沒有,需要繼續用化學方法製備……


    扭頭,李察的目光又落到智利硝石上。智利硝石最主要的成分是硝酸鈉(nano3),在得不到原礦的基礎上,也隻能用金屬鈉和硝酸合成。硝酸好說,但是鈉在這個世界上可不好找。食鹽中是含有鈉元素的,但想要分離出來需要電解,這就需要電……


    “沙沙沙……”李察在莎草紙上越寫越多,最後停下來的時候,已經寫了滿滿的一片。如果按照莎草紙卷軸上寫的操作,不要說二十個環節了,就是四十個環節都是少的。


    之所以導致這種情況,最主要原因還是當前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限製,因為沒有工業化,所以很多本應該輕易得到的原料都無法獲得,隻能用最基礎的、最常見的物質去合成,這樣勢必增加工作量和難度。


    “呼”,吐出一口氣,揉揉眉心,李察已經決定暫時放棄著第二個嚐試,看看第三個嚐試情況再做決定。


    第三個嚐試是製取液體型麻醉劑,李察比較看好的是乙醚(c4h10o)。


    乙醚算得上是常人最了解的一種麻醉劑,即便現實中沒有見到過,但是在各種大小電影中,會經常看到這麽一個橋段:壞人用一個浸濕液體的手帕猛地捂住受害者的口鼻,受害者緊張一吸氣,把揮發的液體吸入身體,接著身體一軟昏迷過去。


    在橋段中,手帕中的液體就是乙醚,這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極易揮發,麻醉效率極快。


    但要想製備這乙醚,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工業上的製取方法需要用氧化鋁做催化劑。而氧化鋁,或者說金屬鋁在當前這個類似於中世紀的世界,其稀缺程度可要比黃金、寶石高出十倍、百倍不止。


    雖然鋁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矽,位列第三,但是由於鋁化合物的氧化性很弱,不易從其化合物中被還原出來,因而遲遲不能分離出金屬鋁。一直到現代地球上的1854年,德國化學家德維爾利用鈉代替鉀還原氯化鋁,才製得純淨的鋁錠。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因為製取極其困難,鋁都是帝王貴族們才能享用的珍寶。


    比如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在宴會上使用過鋁製叉子;泰國國王使用過鋁製表鏈;1855年在巴黎博覽會上與王冠上的寶石一起展出,標簽上注明“來自黏土的白銀”;1889年,倫敦化學會把鋁合金製成的花瓶和杯子當作重禮,送給捷列夫……


    在當前世界如果準備從無到有製取出氧化鋁,用來作為催化劑進行試驗,隻怕難度要比手無寸鐵的農夫殺死一頭巨龍還要難,但是……


    “沒有辦法了麽,在第一個所謂的生命重塑上,就被難住了麽……”李察自言自語,輕輕敲打這桌麵。


    “啪嗒,啪嗒,啪嗒……啪!”突然李察手指一停,想到了什麽,目光銳利起來,“等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巫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二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二十三並收藏科技巫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