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所,主實驗室。


    房間內,潘多拉洗完了眾多的試管,在試管架上放好,眼睛中閃著光,滿是驕傲。伸出一根手指,對著試管指指點點。


    “伊塔!”一個!


    “托克!”兩個!


    “薩拉!”三個!


    “斯帕!”四個!


    “瓦……”潘多拉剛數到第五個的時候,眼睛眨了眨,覺得試管璧好像有髒東西沒有刷洗幹淨,伸手小心翼翼的從試管架上取了下去,不快的努了努嘴,準備再刷一遍。


    就這時,“砰”的一聲,實驗室的門被撞開,李察跌跌蹌蹌臉色蒼白無比的走了進來。


    “嘩啦!”


    手中的玻璃管直接捏碎了,潘多拉轉身,詫異的看著李察。


    此時李察帶著厚厚的口罩,緊緊捂著口鼻,根本不多說話,隻是對著潘多拉簡短的道:“潘多拉,你去庭院中等我,我叫你進來再進來。”


    “嚇?”


    “快點。”李察手下麵發出粗重而急促的呼吸聲,末了深吸氣道,“聽話——”


    潘多拉眉毛蹙了蹙,眼睛閃了閃,最終聽了李察的話,邁步走出去,走到了院子中。


    李察立刻把實驗室的門關閉,把所有的門窗、出入口關嚴、封好,把整個實驗室封閉起來。


    做完這一切,他摘下口罩,才開始大口呼吸。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由得他不小心。一般來說肺炎這種病的感染性是很弱的,但在當前世界都開始有人拿這個當武器了,誰知道有沒有出現一些變異?他可不想讓潘多拉來試一試。


    誠然,潘多拉憑借龍族的強悍體魄,即便被感染了,也有很大的機率免疫掉,但能不冒險還是不要冒險。


    這樣想著,李察靜下心來,全麵感知身體的狀況,就發現咳嗽、發燒、呼吸困難、胸部刺痛這些肺炎的典型症狀都有了,並且越演越烈。最嚴重的是疲憊,這是肺炎患者常見的表現,大約有90%以上的機率出現,而且即便痊愈了,也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此時李察就感到全身沉得像是灌了鉛一樣,動一動手指都困難,非常想要倒在地上就此睡去。


    但他心裏麵很清楚,絕對不能這樣,如果現在睡了,可能就永遠醒不來了。必須想辦法,把肺炎解決掉才行。


    要解決的肺炎,就要弄清楚究竟什麽回事。


    他的肺炎是蘑菇孢子這種病菌導致的,按照現代地球上的研究,雖然比較罕見,但並不是沒有相關案例。


    實際上,和他現在的情況最為相似的,應該是蘑菇肺。


    蘑菇肺是現代地球上,在蘑菇收摘期,收摘人員極其容易發生的一種肺部疾病。發生機理是,大量菌類孢子引起侵入呼吸係統,引起一係列病變。這種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長的話可以延長到三個月,短的話,30分鍾就能發作。


    一旦發作,就會出現劇咳、咳痰、胸痛、胸悶、呼吸不暢等症狀,同時伴隨頭痛、頭暈、心慌、肌肉酸痛、發熱、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和消化道症狀。


    他和蘑菇肺相比,不同點在於:蘑菇肺是過敏反應,脫離接觸後,會恢複正常;他則是更重的肺炎,不進行有效的針對性治療,隻會越來越糟。


    那怎麽治療?


    李察掃視著實驗室中的眾多木架,看著木架上的眾多材料,眼睛閃動。


    對於像病菌引發的疾病,最有效的治療,當然是用抗菌藥,這基本上算是所有現代地球人的常識。


    在現代地球上,因為抗菌藥用的太廣泛,甚至已經出現濫用的現象,導致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病菌生成。


    在當前這類似中世紀的巫師世界,沒有這個顧慮——所有的病菌都沒有經受過抗菌藥的考驗,對比現代地球上的病菌同伴,它們算是小白中的小白。


    如果說,病菌侵入人體,相當於大搖大擺闖入沒有防守村落的強盜。那抗菌藥對付病菌,就是久經考驗、開疆拓土的百戰雄獅,在回程路上,閑得無聊,順手就把一夥看上去賊眉鼠眼的強盜給滅了——在從沒有使用過抗菌藥的世界中,首次使用抗菌藥的效果,簡直有120%的加成。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從哪裏得到抗菌藥?


    抗菌藥的製取,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


    簡單點,作為常識,現代地球上的每個人都了解,最常用的抗生藥便是青黴素。


    困難點,青黴素最初是怎麽得到的呢?


    從頭說起的話,那就要把時間推到……現代地球上的1928年的夏天七月份。粗心大意的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為了寫一篇有關葡萄球菌的論文,在實驗室中培養大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培養過程中,弗萊明培養著就忘記了,連培養皿的蓋子都沒有蓋,便去鄉下度假了。一直到九月份度假歸來,才想起培養的這回事。返回實驗室一看,培養皿角落中竟然長出一塊黴菌,黴菌附近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死得幹幹淨淨。


    弗萊明也許粗心大意,但敏銳性還是不差的,立刻進行諸多實驗、研究,最終確定,培養皿中生長出的黴菌能夠分泌出特殊的物質,可以殺死多種致病菌。他一邊激動無比的把這種黴菌命名為“青黴菌”、分泌的物質為“青黴素”,一邊寫論文發表。


    等到論文在英國的《實驗病理學雜誌》發表,已經是1929年2月13日。


    故事就這麽結束了嗎?


    顯然沒有,對於青黴素發展來說,隻是剛剛開始而已。


    誠然,費萊明幸運無比的發現了早就在大自然中存在許久的青黴菌,但怎麽提純卻是個問題,根本無法用於臨床治療。


    一直到1938年,英國牛津大學的錢恩、弗洛裏及希特利領導的團隊才成功的把青黴素提煉出來——這已經是青黴素被發現的10年後,論文發表後的9年後。


    提取出來,故事依舊還沒有結束,因為最初的青黴菌產出青黴素太少了。


    費萊明實驗室利用首株青黴素苗的繁殖,達到的青黴素產量,每毫升隻有4單位,甚至更低,連續生產一個月,才能勉強供應一個病人使用。


    之後經過諸多努力,美國的研究團隊設計出玉米漿培養液,把青黴素的產量提升了了十倍——每毫升40單位,依舊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再後來,研究員瑪莉·杭特,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的皮奧裏亞市場,發現一顆發黴的哈密瓜表皮長滿青黴。她用這顆哈密瓜進行多次篩選、培育,最終能青黴素的產量達到每毫升250單位。威斯康辛大學研究人員,有利用紫外光照射菌株,使其產生變異,把產量提升到每毫升2,500單位。


    每毫升2500單位!這已經算是一個時代的極限了。


    而一個人正常治療需要多少單位的青黴素?


    按照地球現代的治療方式,哪怕是普通的感染,一天也需要960萬單位青黴素的注入。


    960萬!


    9,600,000,對比2,500!


    3840倍!


    差距多大,完全可以想象。


    實際上,直到青黴菌發現好久好久之後,經過數不勝數的菌種改良,讓青黴素的產量提升到了每毫升50000單位,才得以商業化生產、大規模使用。在商業化生產、大規模使用之前,青黴素比黃金更貴,真的不是說笑。


    這就是難題了!


    李察眯眼。


    如果他想要用青黴素治療,哪怕幸運到極致,能瞬間得到自然界的青黴菌菌苗,也得至少一個月後才能試著治療自身。實際一點的話,沒準一年後才能得到足夠數量的青黴素。


    屆時,屍體應該涼透了。


    嗯,涼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巫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二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二十三並收藏科技巫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