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論一個圈子的循環,效仿!
全民國主:我有帝皇模擬器 作者:紀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個消息,梁秋倒是並沒有感到太過意外。</p>
因為先前當他有想法建立這個別墅區域給大臣時,他便在其中投入不少心思。</p>
例如梁秋特地讓工部去研發的一些新鮮事物,這些東西研發出來後基本還都沒有對外發售過,就先準備了一批提供投入到了軒塵區。</p>
甚至為此他還調出了自己禦膳房的幾位廚師前去那邊做下手,而做的菜色雖然不及梁秋這邊豐富,但基本都是梁秋挑出來的華夏八大菜係中的特色。</p>
所以說大臣們現在住的這座軒塵區和百姓住的品級是完全不同的,至少梁秋可以保證該有的品質絕對不會比他們原本的住處差。</p>
而現在從守衛在軒塵區裏的打更人眼線傳來的消息來看,自己花不少心思建立的這座八味屋還是很受眾人歡迎的,沒讓自己白費心力。</p>
這樣一來,梁秋倒是對自己接下來的連鎖飯館有了更多的信心,畢竟連這些吃過不少山珍海味的大臣都能被吸引,他不覺得自己的那些子民們能抵擋的了這麽給力的食物。</p>
此刻梁秋覺得自己特批出這個小區的決策是正確的。</p>
雖然本意是收買那些上層官員的心,但其實隻要聰明些的人也明白,住進了這裏,大概便會被梁秋的眼線盯著。</p>
這不蕭何帶來的消息中就說了有幾人根本沒搬進去住。</p>
隻不過留下的這批大臣中,純粹的異端基本已經被梁秋清除。</p>
而剩下的那些人,沒搬進去的理由到底是住不習慣還是別用用心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p>
至少梁秋是無所謂的,畢竟不管這些大臣住不住進軒塵區,他想要探查到對方身邊的情報,其實也並不難。</p>
別說是眼皮底下了,就像是當初那些遠在數百公裏外的封王所行,依舊沒有逃過梁秋手下鳳凰閣成員的鷹眸!</p>
</p>
而現在的皇城可不比半年前,隨著時間的增長,梁秋手裏打更人的人數也同樣在增多。</p>
不過梁秋並沒有被係統繞進一個圈子裏進去,雖然打更人每個月隻能培養五十人,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能多成立一個偵察組織!</p>
雖然這些靠自己培養的探子不及打更人全麵,但是隻是單做監察方麵倒也不是什麽難度。</p>
簡單的事情交給這些低位探子去盯梢,而打更人則負責更重要的崗位。</p>
但是此刻建立起的這個軒塵區卻是帶給了梁秋另一個想法。</p>
嗯……或許以後有什麽新事物都可以先給軒塵區實驗一下,看一看效果再做決定是否多產?</p>
現在這片住處可以說匯聚了紀國絕大部分上流人物,每一位都是朝廷命官,是紀國的重要頂柱,而同樣他們這些人的品味也象征了紀國的頂流市場。</p>
就像梁秋先前了解到的,在民間其實有不少商行的主人喜愛之物也都偏向於這群大臣的喜愛。</p>
隻要是他們喜歡的或者覺得有趣的,商行的主人便會以此為潮流,試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品味也高。</p>
雖然這種操作讓人看了很迷,卻是屢出不窮,不少人以此為豪。</p>
其他人或許看不懂,但是梁秋對這種風氣卻是很了解,畢竟這種現象在他還在地球時便十分風行。</p>
假名媛這個詞便是從這種風氣中演變出來的一種情況,十多個妹紙一起湊單租豪車吃上流餐廳,用虛假流量偽裝自己去釣富二代。</p>
這種事情甚至上過新聞,甚至梁秋以前的圈子也接觸過這樣的人,隻不過他並不是很有興趣和對方交談,否則還能更了解一些。</p>
但是這兩種風氣的意義並不相同,後者有些走了歪路,有些狐假虎威,偏功利性的行為。</p>
至於前者還可以說是不同階段的人在提升自己的品位,況且現在的梁秋正需要這種操作,來讓這些人將自己推行的一些東西帶火。</p>
百姓們效仿有錢人,有錢人試圖效仿大官,那恰恰梁秋就是這一循環中的最上流。</p>
或許隻要今天梁秋發條公告說禦膳房做的烤鴨不錯,大概率明天皇城的鴨子價格都得翻上一倍。</p>
而現在梁秋就是利用自己在這個循環中的作用,以軒塵區為點推銷出美食,甚至為之後推出的新奇物品做打算。</p>
“陛下,老城區其他大樓也已經竣工,隨時可以使用。”蕭何出聲道。</p>
梁秋點了點頭:“嗯,之前讓你收起的那些資料做的如何了?”</p>
蕭何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已經和那些住戶協商好了,全部同意移居新屋。”</p>
“好。”聽到這個肯定的答案,梁秋十分滿意。</p>
新房區的所處位置在皇城內城,相比起內城,外城的人口分布更為複雜,可能十個人之中就有五個人是遊民或者災民。</p>
這些人往往是沒有在這座城池留有信息的,所以集思廣益後,梁秋決定還是先將內城的居民轉移到這片新開發的房區內。</p>
而後再將外城一些登記信息的住戶轉移至內城進來的,這樣一來雖然有些麻煩,但勝在安穩不容易出事。</p>
一個有家庭的居民和一個無依無靠的人對比,大概率前者做事都會有些忌憚,不敢隨意亂來。</p>
至於怎麽勸這些人,就更加簡單了,隻要許下承諾與好處,基本上都會同意。</p>
例如你同意搬過去的話,免稅三個月,再提供個什麽床單三件套,這些搞起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就能把事情解決。</p>
更何況自古民不與官鬥,百姓聽到這是梁秋這位皇帝親自下的指令,一個個都是點頭答應。</p>
而在外城的那些居民就更方便了,內城和外城本身就是一個分水嶺,外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搬進來住,而現在正好有了這個機會。</p>
總之聽著蕭何的複述,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p>
“還不錯,先看看第一批的成效如何吧。”</p>
如果大眾都能夠接受這種高樓大廈,梁秋便會順勢繼續建設。</p>
當然接受不了,梁秋也不會停下,隻不過會將這個進程放慢。</p>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新鮮事物,難免需要給別人一些適應的時間。</p>
因為先前當他有想法建立這個別墅區域給大臣時,他便在其中投入不少心思。</p>
例如梁秋特地讓工部去研發的一些新鮮事物,這些東西研發出來後基本還都沒有對外發售過,就先準備了一批提供投入到了軒塵區。</p>
甚至為此他還調出了自己禦膳房的幾位廚師前去那邊做下手,而做的菜色雖然不及梁秋這邊豐富,但基本都是梁秋挑出來的華夏八大菜係中的特色。</p>
所以說大臣們現在住的這座軒塵區和百姓住的品級是完全不同的,至少梁秋可以保證該有的品質絕對不會比他們原本的住處差。</p>
而現在從守衛在軒塵區裏的打更人眼線傳來的消息來看,自己花不少心思建立的這座八味屋還是很受眾人歡迎的,沒讓自己白費心力。</p>
這樣一來,梁秋倒是對自己接下來的連鎖飯館有了更多的信心,畢竟連這些吃過不少山珍海味的大臣都能被吸引,他不覺得自己的那些子民們能抵擋的了這麽給力的食物。</p>
此刻梁秋覺得自己特批出這個小區的決策是正確的。</p>
雖然本意是收買那些上層官員的心,但其實隻要聰明些的人也明白,住進了這裏,大概便會被梁秋的眼線盯著。</p>
這不蕭何帶來的消息中就說了有幾人根本沒搬進去住。</p>
隻不過留下的這批大臣中,純粹的異端基本已經被梁秋清除。</p>
而剩下的那些人,沒搬進去的理由到底是住不習慣還是別用用心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p>
至少梁秋是無所謂的,畢竟不管這些大臣住不住進軒塵區,他想要探查到對方身邊的情報,其實也並不難。</p>
別說是眼皮底下了,就像是當初那些遠在數百公裏外的封王所行,依舊沒有逃過梁秋手下鳳凰閣成員的鷹眸!</p>
</p>
而現在的皇城可不比半年前,隨著時間的增長,梁秋手裏打更人的人數也同樣在增多。</p>
不過梁秋並沒有被係統繞進一個圈子裏進去,雖然打更人每個月隻能培養五十人,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能多成立一個偵察組織!</p>
雖然這些靠自己培養的探子不及打更人全麵,但是隻是單做監察方麵倒也不是什麽難度。</p>
簡單的事情交給這些低位探子去盯梢,而打更人則負責更重要的崗位。</p>
但是此刻建立起的這個軒塵區卻是帶給了梁秋另一個想法。</p>
嗯……或許以後有什麽新事物都可以先給軒塵區實驗一下,看一看效果再做決定是否多產?</p>
現在這片住處可以說匯聚了紀國絕大部分上流人物,每一位都是朝廷命官,是紀國的重要頂柱,而同樣他們這些人的品味也象征了紀國的頂流市場。</p>
就像梁秋先前了解到的,在民間其實有不少商行的主人喜愛之物也都偏向於這群大臣的喜愛。</p>
隻要是他們喜歡的或者覺得有趣的,商行的主人便會以此為潮流,試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品味也高。</p>
雖然這種操作讓人看了很迷,卻是屢出不窮,不少人以此為豪。</p>
其他人或許看不懂,但是梁秋對這種風氣卻是很了解,畢竟這種現象在他還在地球時便十分風行。</p>
假名媛這個詞便是從這種風氣中演變出來的一種情況,十多個妹紙一起湊單租豪車吃上流餐廳,用虛假流量偽裝自己去釣富二代。</p>
這種事情甚至上過新聞,甚至梁秋以前的圈子也接觸過這樣的人,隻不過他並不是很有興趣和對方交談,否則還能更了解一些。</p>
但是這兩種風氣的意義並不相同,後者有些走了歪路,有些狐假虎威,偏功利性的行為。</p>
至於前者還可以說是不同階段的人在提升自己的品位,況且現在的梁秋正需要這種操作,來讓這些人將自己推行的一些東西帶火。</p>
百姓們效仿有錢人,有錢人試圖效仿大官,那恰恰梁秋就是這一循環中的最上流。</p>
或許隻要今天梁秋發條公告說禦膳房做的烤鴨不錯,大概率明天皇城的鴨子價格都得翻上一倍。</p>
而現在梁秋就是利用自己在這個循環中的作用,以軒塵區為點推銷出美食,甚至為之後推出的新奇物品做打算。</p>
“陛下,老城區其他大樓也已經竣工,隨時可以使用。”蕭何出聲道。</p>
梁秋點了點頭:“嗯,之前讓你收起的那些資料做的如何了?”</p>
蕭何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已經和那些住戶協商好了,全部同意移居新屋。”</p>
“好。”聽到這個肯定的答案,梁秋十分滿意。</p>
新房區的所處位置在皇城內城,相比起內城,外城的人口分布更為複雜,可能十個人之中就有五個人是遊民或者災民。</p>
這些人往往是沒有在這座城池留有信息的,所以集思廣益後,梁秋決定還是先將內城的居民轉移到這片新開發的房區內。</p>
而後再將外城一些登記信息的住戶轉移至內城進來的,這樣一來雖然有些麻煩,但勝在安穩不容易出事。</p>
一個有家庭的居民和一個無依無靠的人對比,大概率前者做事都會有些忌憚,不敢隨意亂來。</p>
至於怎麽勸這些人,就更加簡單了,隻要許下承諾與好處,基本上都會同意。</p>
例如你同意搬過去的話,免稅三個月,再提供個什麽床單三件套,這些搞起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就能把事情解決。</p>
更何況自古民不與官鬥,百姓聽到這是梁秋這位皇帝親自下的指令,一個個都是點頭答應。</p>
而在外城的那些居民就更方便了,內城和外城本身就是一個分水嶺,外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搬進來住,而現在正好有了這個機會。</p>
總之聽著蕭何的複述,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p>
“還不錯,先看看第一批的成效如何吧。”</p>
如果大眾都能夠接受這種高樓大廈,梁秋便會順勢繼續建設。</p>
當然接受不了,梁秋也不會停下,隻不過會將這個進程放慢。</p>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新鮮事物,難免需要給別人一些適應的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