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五年夏季這個普通的夜晚,發生了大陸人幾百年來最重要的一場變故。白岩城,這座雄踞於北方大陸的宏偉城市,這座屬於德西克人的驕傲,在這個夏日的夜晚,成為了血與火的地獄。
在德西克前皇儲費迪南親王去世之後,德皇威廉四世一直沒有立新的皇儲。但是整個德西克政界和貴族間都明白,這個位置非愛德華大公所屬。
本來,威廉四世年事已高,即使愛德華大公不做什麽,不過數年之後,他自然能夠繼任德皇。但是,威廉四世本人是一個權欲心非常重的皇帝,在白岩城隻剩下愛德華這一名繼承人之後,他開始做一些奇怪的舉動。
比如,很久沒有出現在白岩城的金將軍,被調回都城,出任白岩城中央衛戍軍將軍,負責守衛白岩城。
比如,遲遲沒有給愛德華大公皇儲的封號,也沒有晉升他為親王。雖然,他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儲了。
種種舉動,開始引起愛德華公爵的不滿。但是,後世的曆史學家,都非常的驚訝於德西克帝國在這段時間莫名其妙的舉動。如果說威廉四世是防備愛德華公爵,那為什麽一直讓他擔任軍事聯席會主~席一職,要知道,除了皇帝,這是德西克最高的軍事長官。
而愛德華公爵,卻也莫名其妙的發動了一場很奇怪的政變。畢竟,威廉四世已經很老了,即使愛德華大公不做什麽,威廉四世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他人,比如三皇子,貝茲莫爾大公。人們隻能夠認為,愛德華大公隻爭朝夕,希望盡快登上皇位以實現他的目的。這個猜測屬於比較靠譜的,因為後續的一係列行動,證明了愛德華大公,實際上是個瘋子。
如果威廉四世還是皇帝,那麽他必然不可能同意後續那一係列瘋狂的行動,而愛德華大公為什麽會這麽做,就成了揭不開的曆史了。
在這天夜裏,愛德華大公其實一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經過不懈的努力,愛德華買通了荒原武士團的副團長吉姆·古德裏安。吉姆是武士團的三名副團長之一,在他四十歲這一年,他選擇放棄自己的榮耀和尊嚴,而投靠愛德華公爵。荒原武士團的團長是德高望重的老將軍,而三名副團長中,自己又是最年輕的一位,完全看不到上升的可能。因此,投靠愛德華公爵之後,他立刻被許諾成為新任的荒原武士團的團長。
第二件事,愛德華大公派出親信,殺死了當時白岩城中央衛戍軍的將軍,金將軍,並通過其他手段控製了整個中央衛戍軍。
第三件事,威逼利誘了白岩城內的其他大臣,包括宰相諾頓伯爵、事務官、財務官等等國務大帳的巨頭。
也就是說,做成了這三件事,愛德華大公基本完全取得了白岩城的控製權和支持者們的支持,現在剩下的事情就隻剩下攻破皇宮登上皇位了。後世學者非常不解的一點就是一向表現出對國家有極強控製力的威廉四世,為什麽在這一次政變中毫無作為,但事實上,威廉四世的身邊,已經被一個恐怖的黑暗組織所滲透,這個深入德西克帝國內部的龐然大物,才是愛德華政變的真正推動者與支持者,他們才是一切的幕後主謀,愛德華大公不過是一個被利用了野心的大貴族。
看著自己的軍隊包圍了皇宮,已經不再年輕的愛德華大公顯得意氣風發。他的主要軍隊是私自調動過來的西部邊防軍,也就是西方將軍的親信部隊,而西方將軍一直是他的忠實支持者;另一部分為投誠的荒原武士團和中央衛戍軍,武士團的副團長吉姆負責指揮這支部隊。兩支部隊分工協作,武士團負責攻打皇宮,而衛戍軍負責守衛周邊的道路,剩餘的部分武士團以及忠於皇室的貴族私兵,都被衛戍軍攔在了皇宮周圍,不得寸進。
政變進行的非常快,也非常順利。晚上十一點金將軍被殺死於白岩城的大街上,十二點的時候,愛德華大公的人包圍了皇宮,到半夜兩點的時候,皇宮城堡的外圍防禦已經被徹底擊破,年老的威廉四世,匆匆穿戴起他年輕時候的鎧甲,隻能目瞪口呆地看著皇宮外的數千軍隊將自己團團包圍。
在位長達三十年之久的德皇威廉四世,最終也沒有說一句話,當他看到圍城的士兵中有荒原武士團和中央衛戍軍的士兵時,他自然明白大勢已去,他寄予厚望的兩股親信力量都倒向了愛德華大公,於是皇宮城牆上出現了滑稽的一麵,七十多歲的老皇帝,看著五十歲的“年輕”公爵,氣的什麽話都說不出來,差點沒氣死。
威廉四世,最終還是保存了自己的尊嚴,他下令守城的士兵放下武器,然後把自己關到了皇宮最高的寢宮中,選擇了和南馬都爾國王一樣的結局,放了一把大火,將自己連同自己的皇妃、侍女,統統都燒死了。
這個大陸的貴族,繼承了魔法帝國一路以來的傳統,在兵敗之後都會選擇一場火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當年的魔法帝國的執政官如此,南馬都爾的國王如此,德皇威廉四世也是如此。
愛德華大公終於得償所願,當天夜裏,不顧皇宮裏熊熊燃燒的大火,在皇宮外就任了德西克帝國新一任的皇帝,世稱愛德華六世。而當晚的功臣,吉姆·古德裏安,也成為了荒原武士團的新領袖,愛德華的親信將軍們,把持了大本營各將軍位。
這時候,威廉四世的選擇就讓人敬佩起來,即使麵臨著奪位,他還是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德西克帝國的完整,使帝國不至於因為內亂而削弱。第二天,當紅日藍日的光芒照耀在白岩城裏的時候,德西克帝國已經進入了新的愛德華六世皇帝的時代。
軍隊保持完整,國務大帳也基本保持完整,死了一個中央將軍,跑了一個宰相,無論如何對這個結果,愛德華大公,哦不,愛德華六世皇帝,還是感到相當滿意的。諾頓伯爵掌管國務大帳多年,自有他的一套情報體係,在親信的幫助下,他趁著夜色逃出了白岩城,而那段時間,正是愛德華爭取中央衛戍軍的關鍵時刻。
當然,對諾頓伯爵,愛德華皇帝並不十分擔心,畢竟,那是個比自己還要年老的老頭,手上又沒有軍隊,還能翻出天來不成。幾天之後,德西克帝國首都白岩城,就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平靜的不得了。
當然,那隻是對普通人而言,在德西克皇宮,穿著一身華貴皇帝禮服的愛德華,正平靜的看著身前跪著的一排將軍。“我知道,你們都是政變的有功之臣,我當然會獎賞你們的。但是,我也要讓你們知道,我坐上這個皇位,並不是為了享樂,我要做的事情很多,你們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停頓了一下,愛德華喝了一口水,滿意的看著場間那些麵色異常的將軍,接著說道,"你們中有的跟了我很久,有的以前確實跟著老皇帝的,但我是個軍人,你隻要認為自己還是個軍人的,我就不會計較你們的過往,從現在開始,我們,或者說我們德西克帝國,有更偉大的任務和征程。宮廷太監,拿上來。"
聽到愛德華將軍的吩咐,宮廷太監們將一副巨大的軍事地圖拿上來,展開在將軍們的麵前。愛德華的聲音在繼續,“你們中有些人已經看過,有些人甚至參與了編製這個計劃,有些人是第一次,那麽我再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吉姆·古德裏安,沒想到成為荒原武士團首領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務。他並不像他的前任那樣,需要時刻駐守在白岩城,護衛皇帝的安危。這個軍人出身的愛德華皇帝,交給他一項九死無生的任務,他要帶領著八千名德西克帝國最精銳的荒原武士們,穿越上百裏的落日雪山,前去攻擊商盟內最小最窮的南馬都爾王國。吉姆不知道在這過程中會死多少人,但是愛德華皇帝的原話很清楚,“我不允許一個人從落日雪山返回,你們隻能從商盟境內回來。”
吉姆知道皇帝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他們隻有攻下南馬都爾一條路。其實打下南馬都爾並不難,那個國家弱小的很,沒有什麽軍力,但是之後呢?皇帝是想挑起與商盟的全麵戰爭嗎。
吉姆不敢質疑,既然皇帝下了令,他作為德西克帝國內最忠誠於皇帝的荒原武士的首領,就必須去不折不扣的執行。但可笑之處在於,作為荒原武士,他其實是背叛了老皇帝的。
在吉姆的八千名荒原武士誓師出征的那天,有一行人,冒著風雪匆匆趕到了德西克最北端的奧克蘭城。諾頓伯爵,擦了擦臉上的風雪,看著眼前一座造型奇特的城堡,轉身問身後的騎士,“確定是在這裏嗎?”
後麵一身襖子的騎士,騎士就是諾頓伯爵的衛隊長,“沒錯的伯爵,情報裏說,三皇子貝茲莫爾大公,就隱居在奧特蘭城城北的一座城堡裏,同在的,還有伊麗莎白公主。”
“他為什麽會在這裏,真是奇怪!”一邊疑惑著,諾頓伯爵一邊冒著風雪走向了那座肅穆的小城堡。
在德西克前皇儲費迪南親王去世之後,德皇威廉四世一直沒有立新的皇儲。但是整個德西克政界和貴族間都明白,這個位置非愛德華大公所屬。
本來,威廉四世年事已高,即使愛德華大公不做什麽,不過數年之後,他自然能夠繼任德皇。但是,威廉四世本人是一個權欲心非常重的皇帝,在白岩城隻剩下愛德華這一名繼承人之後,他開始做一些奇怪的舉動。
比如,很久沒有出現在白岩城的金將軍,被調回都城,出任白岩城中央衛戍軍將軍,負責守衛白岩城。
比如,遲遲沒有給愛德華大公皇儲的封號,也沒有晉升他為親王。雖然,他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儲了。
種種舉動,開始引起愛德華公爵的不滿。但是,後世的曆史學家,都非常的驚訝於德西克帝國在這段時間莫名其妙的舉動。如果說威廉四世是防備愛德華公爵,那為什麽一直讓他擔任軍事聯席會主~席一職,要知道,除了皇帝,這是德西克最高的軍事長官。
而愛德華公爵,卻也莫名其妙的發動了一場很奇怪的政變。畢竟,威廉四世已經很老了,即使愛德華大公不做什麽,威廉四世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他人,比如三皇子,貝茲莫爾大公。人們隻能夠認為,愛德華大公隻爭朝夕,希望盡快登上皇位以實現他的目的。這個猜測屬於比較靠譜的,因為後續的一係列行動,證明了愛德華大公,實際上是個瘋子。
如果威廉四世還是皇帝,那麽他必然不可能同意後續那一係列瘋狂的行動,而愛德華大公為什麽會這麽做,就成了揭不開的曆史了。
在這天夜裏,愛德華大公其實一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經過不懈的努力,愛德華買通了荒原武士團的副團長吉姆·古德裏安。吉姆是武士團的三名副團長之一,在他四十歲這一年,他選擇放棄自己的榮耀和尊嚴,而投靠愛德華公爵。荒原武士團的團長是德高望重的老將軍,而三名副團長中,自己又是最年輕的一位,完全看不到上升的可能。因此,投靠愛德華公爵之後,他立刻被許諾成為新任的荒原武士團的團長。
第二件事,愛德華大公派出親信,殺死了當時白岩城中央衛戍軍的將軍,金將軍,並通過其他手段控製了整個中央衛戍軍。
第三件事,威逼利誘了白岩城內的其他大臣,包括宰相諾頓伯爵、事務官、財務官等等國務大帳的巨頭。
也就是說,做成了這三件事,愛德華大公基本完全取得了白岩城的控製權和支持者們的支持,現在剩下的事情就隻剩下攻破皇宮登上皇位了。後世學者非常不解的一點就是一向表現出對國家有極強控製力的威廉四世,為什麽在這一次政變中毫無作為,但事實上,威廉四世的身邊,已經被一個恐怖的黑暗組織所滲透,這個深入德西克帝國內部的龐然大物,才是愛德華政變的真正推動者與支持者,他們才是一切的幕後主謀,愛德華大公不過是一個被利用了野心的大貴族。
看著自己的軍隊包圍了皇宮,已經不再年輕的愛德華大公顯得意氣風發。他的主要軍隊是私自調動過來的西部邊防軍,也就是西方將軍的親信部隊,而西方將軍一直是他的忠實支持者;另一部分為投誠的荒原武士團和中央衛戍軍,武士團的副團長吉姆負責指揮這支部隊。兩支部隊分工協作,武士團負責攻打皇宮,而衛戍軍負責守衛周邊的道路,剩餘的部分武士團以及忠於皇室的貴族私兵,都被衛戍軍攔在了皇宮周圍,不得寸進。
政變進行的非常快,也非常順利。晚上十一點金將軍被殺死於白岩城的大街上,十二點的時候,愛德華大公的人包圍了皇宮,到半夜兩點的時候,皇宮城堡的外圍防禦已經被徹底擊破,年老的威廉四世,匆匆穿戴起他年輕時候的鎧甲,隻能目瞪口呆地看著皇宮外的數千軍隊將自己團團包圍。
在位長達三十年之久的德皇威廉四世,最終也沒有說一句話,當他看到圍城的士兵中有荒原武士團和中央衛戍軍的士兵時,他自然明白大勢已去,他寄予厚望的兩股親信力量都倒向了愛德華大公,於是皇宮城牆上出現了滑稽的一麵,七十多歲的老皇帝,看著五十歲的“年輕”公爵,氣的什麽話都說不出來,差點沒氣死。
威廉四世,最終還是保存了自己的尊嚴,他下令守城的士兵放下武器,然後把自己關到了皇宮最高的寢宮中,選擇了和南馬都爾國王一樣的結局,放了一把大火,將自己連同自己的皇妃、侍女,統統都燒死了。
這個大陸的貴族,繼承了魔法帝國一路以來的傳統,在兵敗之後都會選擇一場火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當年的魔法帝國的執政官如此,南馬都爾的國王如此,德皇威廉四世也是如此。
愛德華大公終於得償所願,當天夜裏,不顧皇宮裏熊熊燃燒的大火,在皇宮外就任了德西克帝國新一任的皇帝,世稱愛德華六世。而當晚的功臣,吉姆·古德裏安,也成為了荒原武士團的新領袖,愛德華的親信將軍們,把持了大本營各將軍位。
這時候,威廉四世的選擇就讓人敬佩起來,即使麵臨著奪位,他還是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德西克帝國的完整,使帝國不至於因為內亂而削弱。第二天,當紅日藍日的光芒照耀在白岩城裏的時候,德西克帝國已經進入了新的愛德華六世皇帝的時代。
軍隊保持完整,國務大帳也基本保持完整,死了一個中央將軍,跑了一個宰相,無論如何對這個結果,愛德華大公,哦不,愛德華六世皇帝,還是感到相當滿意的。諾頓伯爵掌管國務大帳多年,自有他的一套情報體係,在親信的幫助下,他趁著夜色逃出了白岩城,而那段時間,正是愛德華爭取中央衛戍軍的關鍵時刻。
當然,對諾頓伯爵,愛德華皇帝並不十分擔心,畢竟,那是個比自己還要年老的老頭,手上又沒有軍隊,還能翻出天來不成。幾天之後,德西克帝國首都白岩城,就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平靜的不得了。
當然,那隻是對普通人而言,在德西克皇宮,穿著一身華貴皇帝禮服的愛德華,正平靜的看著身前跪著的一排將軍。“我知道,你們都是政變的有功之臣,我當然會獎賞你們的。但是,我也要讓你們知道,我坐上這個皇位,並不是為了享樂,我要做的事情很多,你們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停頓了一下,愛德華喝了一口水,滿意的看著場間那些麵色異常的將軍,接著說道,"你們中有的跟了我很久,有的以前確實跟著老皇帝的,但我是個軍人,你隻要認為自己還是個軍人的,我就不會計較你們的過往,從現在開始,我們,或者說我們德西克帝國,有更偉大的任務和征程。宮廷太監,拿上來。"
聽到愛德華將軍的吩咐,宮廷太監們將一副巨大的軍事地圖拿上來,展開在將軍們的麵前。愛德華的聲音在繼續,“你們中有些人已經看過,有些人甚至參與了編製這個計劃,有些人是第一次,那麽我再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吉姆·古德裏安,沒想到成為荒原武士團首領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務。他並不像他的前任那樣,需要時刻駐守在白岩城,護衛皇帝的安危。這個軍人出身的愛德華皇帝,交給他一項九死無生的任務,他要帶領著八千名德西克帝國最精銳的荒原武士們,穿越上百裏的落日雪山,前去攻擊商盟內最小最窮的南馬都爾王國。吉姆不知道在這過程中會死多少人,但是愛德華皇帝的原話很清楚,“我不允許一個人從落日雪山返回,你們隻能從商盟境內回來。”
吉姆知道皇帝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他們隻有攻下南馬都爾一條路。其實打下南馬都爾並不難,那個國家弱小的很,沒有什麽軍力,但是之後呢?皇帝是想挑起與商盟的全麵戰爭嗎。
吉姆不敢質疑,既然皇帝下了令,他作為德西克帝國內最忠誠於皇帝的荒原武士的首領,就必須去不折不扣的執行。但可笑之處在於,作為荒原武士,他其實是背叛了老皇帝的。
在吉姆的八千名荒原武士誓師出征的那天,有一行人,冒著風雪匆匆趕到了德西克最北端的奧克蘭城。諾頓伯爵,擦了擦臉上的風雪,看著眼前一座造型奇特的城堡,轉身問身後的騎士,“確定是在這裏嗎?”
後麵一身襖子的騎士,騎士就是諾頓伯爵的衛隊長,“沒錯的伯爵,情報裏說,三皇子貝茲莫爾大公,就隱居在奧特蘭城城北的一座城堡裏,同在的,還有伊麗莎白公主。”
“他為什麽會在這裏,真是奇怪!”一邊疑惑著,諾頓伯爵一邊冒著風雪走向了那座肅穆的小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