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代有人才出,南安侯十幾年不在帝都,對帝都人物知之便不甚清楚。但大浪淘沙,這些年淘下去,能留在帝都的寥寥可數,能有一席之地的……南安侯屈指數一數,還真沒哪個有謝大姑娘的鋒頭。
謝莫如出頭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但,鋒頭之盛,說得上有一無二。
雖然隻是一介女眷,但謝莫如的出身便決定了,不能將她視為簡單的內眷女孩兒。謝莫如要是安安靜靜、無德無能也不就罷了,偏生人家即不安靜也不無能,還挺有本事,把他家臉都抽腫了。她娘還能刺激過大,把謝家一步好棋走成臭棋……
這啥人哪?寧平大長公主複生啦?
咋就把他娘刺激到神智失常了哩?
承恩公府要謀士有謀士,要幕僚有幕僚,南安侯打聽起來也容易。
程離先得跟這位承恩公府的三公子請罪,言及自己未盡到勸諫責任。南安侯善解人意,沒有絲毫怪罪之意,道,“我並無責怪先生之意,隻是,謝姑娘身份特殊,不得不慎重相待。我又對她甚了了,還請先生從容告之。”
程離險些淚奔,他容易麽,謀士有主意能怎麽著,奈何主公不肯聽從,執意作死啊!如今來了個明白人,程離當即將謝莫如所作所為事無巨細同南安侯說了一遍,南安侯感歎,“即使大長公主複生,也不過如此了。”謝柏尚宜安公主,都未能分毫改變謝府的政治立場。當然,對於謝家來說,這很正常。要是尚個公主,謝家便成了承恩公府小弟,南安侯反而要不屑了。隻是,兩家有宜安公主這裏,怎麽著也不該是結仇吧。結果,他家硬是能結成仇。
這裏頭要說沒原因絕對不可能啊。
南安侯研究過得承認,當年太/祖寧平一係掌權,是有其原因所在的。今上自大長公主手裏奪過權柄,顯然不是昏庸的,就是謝莫如這個麽十一二歲的丫頭,離間的本領也是一等一的厲害。人家光光鮮鮮的啥都沒做,他娘就自作聰明的把該犯的蠢一樣沒落的犯了個遍。
南安侯性格並不似其母,當然,也不似其父。
南安侯請表侄李宣喝茶,承恩公府別院內,春末夏初時分,合歡樹下,南安侯雖是武將出身,少時也學過一些風雅,隻是煮茶的手藝就遠不及李宣了。南安侯笑,“阿宣你是此道高手,我這可真是獻醜了。”
李宣原是想他來煮,無奈南安侯非要親來,李宣並不笨,雙手接過南安侯遞過的好茶,不輕不重的奉承南安表叔一句,“表叔你是拿刀槍的手,跟我這煮茶的手當然不一樣。”
看李宣小小年歲已應對出眾,南安侯感歎文康表姐會調理孩子,口內道,“我去南安城時你剛過兩周歲生辰,這些年雖有回來,咱們卻是連親近說話的時候都少有。如今父母年邁,南安太平,我這遭回來,是想久留帝都。故此,有些事,想跟阿宣你打聽一二。”
李宣連忙道,“表叔有事,隻管吩咐。”論輩份,南安侯長他一輩。論身份,南安侯因戰功封侯。何況,這是實在親戚,李宣並不拿大,十分謙遜。
“是這樣,我聽說,阿宣你同謝姑娘相熟。”
李宣道,“我跟莫如妹妹熟一些,跟謝二姑娘也不過是偶然見過幾麵。”
莫如妹妹?
南安侯轉念一算,果然大家都是親戚啊,不禁笑道,“是啊,論輩份,謝姑娘也要叫我一聲表舅的。”
李宣便心下有數,知道南安侯說的事與謝莫如相幹,靜靜呷口香茗,聽南安侯說話。南安侯道,“我久在南安,不知帝都事,近來方知謝姑娘對胡家似是有些誤會。”
李宣是個實誠人,南安表叔都這麽說了,他也不會裝傻,想了想道,“這個,表叔是想盡釋前嫌?”
南安侯笑,“胡家與謝家因謝柏尚主之事連為姻親,要說親緣是有的,前嫌則論不到。說來還是先大伯的事,但要將此事遷怒於謝姑娘,就有失公允了。”
李宣微微頜首,就聽南安侯道,“長輩的事,輪不到我來明斷是非,但就我本身而論,我並不讚同。阿宣能不能同我說一說謝姑娘的秉性,我心下能有些分寸,看如何緩和一下先時誤會。”
豪貴之門一向含蓄,少有如南安侯這般直來直往的,好在李宣心底無私,人亦坦蕩,李宣道,“我對莫如妹妹了解不多,要說她秉性,嗯,聰明。”
南安侯一笑,李宣道,“表叔別覺著我是敷衍你,說別個女孩子聰明,可能是出於善意的讚美,要是說莫如妹妹,實不為過。”
南安侯笑,“阿宣莫誤會,我笑並非不信你。我是覺著,能讓阿宣說聰明的,可見是真正的聰明。”男人與女人評價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女人眼中的聰明與男人眼中的聰明是不一樣的,而且,李宣說出“聰明”二字時的神色,讓南安侯更加信服程離對謝莫如的評價,這的確不是個尋常的女孩子。
李宣為南安侯續茶,“也不知為什麽,很多人對莫如妹妹的態度很奇怪。”
“怪?”
“嗯,挺怪的。”他們這樣的身份,別的不成,逢場作戲總會的。許多人對莫如妹妹,卻是連逢場作戲都沒有。說來大長公主早已過身,魏國夫人也清修多年,就是莫如妹妹本身,她姓謝,並不姓方。就是看著謝家的麵子,豪門之家也不該是這種態度才對。
李宣隻說怪,卻並不說怪在哪裏。南安侯也不追問,問,“可否有法子讓我見謝姑娘一麵?”
李宣錯諤,“莫如妹妹是閨閣女孩兒,等閑怎能出來?我有事也是去謝家。”
南安侯一拍腦門兒,“對不住對不住,我忘了這是帝都。”抱怨一句,“在南安時,小姑娘家都能出來逛集市,倒不似帝都。”
南安侯道,“那就有勞阿宣,我寫封信,你給謝姑娘帶去吧。”
能讓李宣捎帶的信,顯然不是什麽密信。
李宣送佛送到西,替南安侯跑腿,也就順帶跟謝莫如說了一回南安侯尋他打聽的事兒,道,“南安表叔有意修好。”
謝莫如接了信,淡淡,“南安侯何等身份,如何敢當。”她這般客氣著,神色卻是沒有半點兒不敢當的意思。
李宣盡職盡責的為南安侯說好話,“南安表叔的性子,與寧榮大長公主並不相同。”
謝莫如笑笑,“我知道。隻是,南安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怕是做不了承恩公府與寧榮大長公主的主吧。”將信遞給李宣,李宣不好接,道,“還是莫如妹妹你先看吧。”
“這信並未封口,顯然無不可對人言,世子盡管看吧。”
李宣也就不客氣了,將信取出一看,竟是一張白紙,李宣頓覺南安表叔心思莫測,既托我信送,起碼好歹得寫些字吧。好在看謝莫如的神色,竟似意料之中,李宣道,“妹妹實在神算。”
謝莫如道,“這信他寫不寫的,寫了我也不會信,何必要寫。倒是我更信李世子,李世子肯親自替南安侯送信,想來南安侯的性子確與其祖其母不同。”
這話略有刻薄,壽安老夫人也是李宣的曾外祖母啊,李宣稍稍尷尬,謝莫如寬慰,“壽安老夫人乃今上外祖母,她老人家裝病把太後嚇去半條命,陛下不也沒怎麽著。我就過過嘴癮,世子不必介意,一般過嘴癮都是束手無策的緣故。”
李宣失笑,“我都不知說什麽好了。”
“我許久不出門,世子不如同我說說帝都的熱鬧事吧。”
“最熱鬧的事就是南安侯回帝都了。”李宣道,“還有一事,不知你知不知道,北嶺先生要回老家了。”
謝莫如微微動容,既驚訝也不驚訝,低頭自果碟裏拈起一顆紅杏兒,“這倒未曾聽說,不知什麽時候的事兒。”這樣的事,竟未從謝家聽說。啊,看來是寧祭酒來過謝府了。
李宣倒不介意同謝莫如說些外頭的熱鬧事兒,反正人人都知道,李宣道,“去歲北嶺先生帶了不少珍藏的典籍來捐給翰林,如今這事辦妥當了。開年去宮裏講筵,陛下有意延請北嶺先生為皇子師,北嶺先生婉拒了。今要回老家,寧祭酒幾番挽留未果,聽說月底北嶺先生就要回江州老家了。”
謝莫如問,“寧祭酒都未留住北嶺先生?”
“是啊。”李宣悄聲道,“近來屢有前朝皇陵被盜之事,陛下仁慈,命人將前朝被盜皇陵修繕完整,又著人去看護。北嶺先生去祭過一回,仍是要回江州。”
寧祭酒底牌盡出,仍未留下江北嶺,怪道要來尚書府呢。尚書府是什麽意思?尚書府絕對與陛下一個立場,而尚書府有意瞞了自己這事,啊,想來陛下是想江北嶺留在帝都的。
謝莫如再問李宣,“朝廷是真心想北嶺先生留下麽?”
李宣輕聲,“陛下欲先生留帝都。”
謝莫如凝神細想,“世間沒有不能打動的人。”
李宣長歎,“當年先帝在位,親身延請,北嶺先生猶執意歸江州。”先帝都請不動,今上折戟,倒也情有可原。
謝莫如望向李宣,問,“倘有一法,可使北嶺先生留帝都,但恐怕他不會在朝中擔任實職,可否?”
李宣道,“陛下修前朝陵,老先生都不能允。要是妹妹真有法子,當真是為朝廷立一大功。”
謝莫如笑,“我一介女流,要這功績有什麽用。今兒世子趕了個巧,倘你不與我說北嶺先生的事,我也不能知道。這法子,我也隻有五成把握,世子願意一試便一試,更不必提起我。”
李宣正色,“要是法子沒用,不提妹妹也罷了。倘法子有用,我怎可獨占此功?”
謝莫如笑笑,“聽說內閣有七位輔相,倘事有不決,七位相爺各有各有主意,不知陛下如何決斷?又如豪門公府,都有幕僚軍師,倘幕僚各有各的主意,不知主家如何取舍?世子覺著是貪我的功,殊不知倘是換個人,我縱使想到,怕也不會貿然開口。就是我這主意,有用還是沒用,也是需世子取舍的。這是世子自己的決斷。”
李宣心性光明,仍是十分猶豫。
謝莫如道,“我不想讓人知道是我出的主意,更不願更多的人注意我。”
李宣道,“不瞞妹妹,也瞞不住你,我都覺著妹妹出的這法子不錯。妹妹既有妙計,不若跟謝尚書說,謝尚書亦有雅量。”
謝莫如笑,“我自世子這裏知曉北嶺先生之事,祖父自有雅量,當不會計較些許小事。”
李宣又不傻,知謝莫如格外告訴他當是有其用意所在,終於點頭,“好。”
謝莫如給李宣出的主意非常簡單,既不用修前朝陵也不用修前朝史,謝莫如隻道,“我觀史書,大鳳王朝時,鳳武皇帝修築書樓供民間讀書人借讀,實乃千古功德,至今傳為美談。先帝登基為帝時都說,為帝當為鳳武帝。如果陛下能仿鳳武當年所為,修築書樓的事定要交給個德高望眾的大儒來做的好,問一問北嶺先生,他可願主持築書樓之事?”
李宣就怦然心動的帶著這個主意回家,先跟他爹商量過,再進宮找他皇帝舅說。穆元帝父子兩代在江北嶺身上吃閉門羹,私下對李宣道,“此事暫不可張揚,你私下問一問江北嶺,可願意主持此事?”要不是他爹供過江北嶺這個牌坊,穆元帝又聽信寧祭酒信誓旦旦能留下江北嶺的話,想給自己的執政生涯留下個禮賢下士的閃光點,真不至於搞到現在下不來台。前朝史也開修了,前朝皇陵也大略收拾了齊整,尼瑪江北嶺還要回老家。倘不是極端克製,穆元帝真要親自送江北嶺回“老家”了。當然,此“老家”非彼老家。
如今外甥帶來新主意,穆元帝不欲張揚,否則江老頭兒再搖頭,他這張龍臉就沒處擱了,索性讓外甥私下先把江老頭兒問問,有了準信兒再說,省得再被打臉。畢竟,控製住想對一個打他們父子兩代龍臉的老頭兒下手什麽的,真的挺難受的。
所以說,裝X也不是容易的事啊。
穆元帝打發走李外甥,不想第三日就得了江北嶺準信兒,老頭兒應了。穆元帝大喜,還特意同文康長公主道,“阿宣大了,越發能幹。”
文康長公主道,“皇兄這樣,叫我不好把實話跟皇兄說了。”
穆元帝挑眉,“怎麽,還有什麽內情不成?”
文康長公主接了內侍捧上的茶,揮手將人打發下去,與穆元帝實說了,“原是阿宣去謝家,與謝莫如說起江老頭兒的事兒,謝莫如給他出的主意。他心裏也沒譜兒,回家同他父親商議,他父親覺著有些可為之處,方來找皇兄說的。倘是別個事,我倒不必多此一舉特意來同皇兄講,隻是那丫頭總有些叫人說不出的感覺,我必要慎重些才好。”
穆元帝笑笑,“她這性子,還真有些像寧平姑媽。”
文康長公主不欲多提這個,道,“總之跟皇兄說一聲,皇兄心裏有個底。”
“阿宣同莫如走得挺近的。”
“是啊,要不那丫頭能把這好主意同阿宣說麽。她怎麽不與你說,明顯跟你不熟啊。她怎麽不與謝尚書說,明顯謝尚書得罪了她。”文康長公主自言自語,“這可不像謝尚書所為啊。我一直覺著那家夥奸狡似鬼。”
穆元帝輕咳一聲,“謝卿是朝中重臣,你注意口氣。”
文康長公主不以為然,道一句,“皇兄要是知道謝尚書怎麽得罪了謝莫如,倒是與我說一聲,也給我解惑。”倒是謝莫如,現在還吃著謝家的飯呢,就能便起身告辭去了慈安宮。
文康長公主一身華衣錦服,長長的裙擺在繁麗的地衣上迤邐而過,淡色薄唇色起淡淡的弧度。謝莫如的確給她兒子出了個好主意,也的確解了皇兄的僵局。但,謝莫如的身份太過敏感,她長公主的身份也太過敏感,故此,更不能給人留下半點可乘之機。
謝莫如出頭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但,鋒頭之盛,說得上有一無二。
雖然隻是一介女眷,但謝莫如的出身便決定了,不能將她視為簡單的內眷女孩兒。謝莫如要是安安靜靜、無德無能也不就罷了,偏生人家即不安靜也不無能,還挺有本事,把他家臉都抽腫了。她娘還能刺激過大,把謝家一步好棋走成臭棋……
這啥人哪?寧平大長公主複生啦?
咋就把他娘刺激到神智失常了哩?
承恩公府要謀士有謀士,要幕僚有幕僚,南安侯打聽起來也容易。
程離先得跟這位承恩公府的三公子請罪,言及自己未盡到勸諫責任。南安侯善解人意,沒有絲毫怪罪之意,道,“我並無責怪先生之意,隻是,謝姑娘身份特殊,不得不慎重相待。我又對她甚了了,還請先生從容告之。”
程離險些淚奔,他容易麽,謀士有主意能怎麽著,奈何主公不肯聽從,執意作死啊!如今來了個明白人,程離當即將謝莫如所作所為事無巨細同南安侯說了一遍,南安侯感歎,“即使大長公主複生,也不過如此了。”謝柏尚宜安公主,都未能分毫改變謝府的政治立場。當然,對於謝家來說,這很正常。要是尚個公主,謝家便成了承恩公府小弟,南安侯反而要不屑了。隻是,兩家有宜安公主這裏,怎麽著也不該是結仇吧。結果,他家硬是能結成仇。
這裏頭要說沒原因絕對不可能啊。
南安侯研究過得承認,當年太/祖寧平一係掌權,是有其原因所在的。今上自大長公主手裏奪過權柄,顯然不是昏庸的,就是謝莫如這個麽十一二歲的丫頭,離間的本領也是一等一的厲害。人家光光鮮鮮的啥都沒做,他娘就自作聰明的把該犯的蠢一樣沒落的犯了個遍。
南安侯性格並不似其母,當然,也不似其父。
南安侯請表侄李宣喝茶,承恩公府別院內,春末夏初時分,合歡樹下,南安侯雖是武將出身,少時也學過一些風雅,隻是煮茶的手藝就遠不及李宣了。南安侯笑,“阿宣你是此道高手,我這可真是獻醜了。”
李宣原是想他來煮,無奈南安侯非要親來,李宣並不笨,雙手接過南安侯遞過的好茶,不輕不重的奉承南安表叔一句,“表叔你是拿刀槍的手,跟我這煮茶的手當然不一樣。”
看李宣小小年歲已應對出眾,南安侯感歎文康表姐會調理孩子,口內道,“我去南安城時你剛過兩周歲生辰,這些年雖有回來,咱們卻是連親近說話的時候都少有。如今父母年邁,南安太平,我這遭回來,是想久留帝都。故此,有些事,想跟阿宣你打聽一二。”
李宣連忙道,“表叔有事,隻管吩咐。”論輩份,南安侯長他一輩。論身份,南安侯因戰功封侯。何況,這是實在親戚,李宣並不拿大,十分謙遜。
“是這樣,我聽說,阿宣你同謝姑娘相熟。”
李宣道,“我跟莫如妹妹熟一些,跟謝二姑娘也不過是偶然見過幾麵。”
莫如妹妹?
南安侯轉念一算,果然大家都是親戚啊,不禁笑道,“是啊,論輩份,謝姑娘也要叫我一聲表舅的。”
李宣便心下有數,知道南安侯說的事與謝莫如相幹,靜靜呷口香茗,聽南安侯說話。南安侯道,“我久在南安,不知帝都事,近來方知謝姑娘對胡家似是有些誤會。”
李宣是個實誠人,南安表叔都這麽說了,他也不會裝傻,想了想道,“這個,表叔是想盡釋前嫌?”
南安侯笑,“胡家與謝家因謝柏尚主之事連為姻親,要說親緣是有的,前嫌則論不到。說來還是先大伯的事,但要將此事遷怒於謝姑娘,就有失公允了。”
李宣微微頜首,就聽南安侯道,“長輩的事,輪不到我來明斷是非,但就我本身而論,我並不讚同。阿宣能不能同我說一說謝姑娘的秉性,我心下能有些分寸,看如何緩和一下先時誤會。”
豪貴之門一向含蓄,少有如南安侯這般直來直往的,好在李宣心底無私,人亦坦蕩,李宣道,“我對莫如妹妹了解不多,要說她秉性,嗯,聰明。”
南安侯一笑,李宣道,“表叔別覺著我是敷衍你,說別個女孩子聰明,可能是出於善意的讚美,要是說莫如妹妹,實不為過。”
南安侯笑,“阿宣莫誤會,我笑並非不信你。我是覺著,能讓阿宣說聰明的,可見是真正的聰明。”男人與女人評價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女人眼中的聰明與男人眼中的聰明是不一樣的,而且,李宣說出“聰明”二字時的神色,讓南安侯更加信服程離對謝莫如的評價,這的確不是個尋常的女孩子。
李宣為南安侯續茶,“也不知為什麽,很多人對莫如妹妹的態度很奇怪。”
“怪?”
“嗯,挺怪的。”他們這樣的身份,別的不成,逢場作戲總會的。許多人對莫如妹妹,卻是連逢場作戲都沒有。說來大長公主早已過身,魏國夫人也清修多年,就是莫如妹妹本身,她姓謝,並不姓方。就是看著謝家的麵子,豪門之家也不該是這種態度才對。
李宣隻說怪,卻並不說怪在哪裏。南安侯也不追問,問,“可否有法子讓我見謝姑娘一麵?”
李宣錯諤,“莫如妹妹是閨閣女孩兒,等閑怎能出來?我有事也是去謝家。”
南安侯一拍腦門兒,“對不住對不住,我忘了這是帝都。”抱怨一句,“在南安時,小姑娘家都能出來逛集市,倒不似帝都。”
南安侯道,“那就有勞阿宣,我寫封信,你給謝姑娘帶去吧。”
能讓李宣捎帶的信,顯然不是什麽密信。
李宣送佛送到西,替南安侯跑腿,也就順帶跟謝莫如說了一回南安侯尋他打聽的事兒,道,“南安表叔有意修好。”
謝莫如接了信,淡淡,“南安侯何等身份,如何敢當。”她這般客氣著,神色卻是沒有半點兒不敢當的意思。
李宣盡職盡責的為南安侯說好話,“南安表叔的性子,與寧榮大長公主並不相同。”
謝莫如笑笑,“我知道。隻是,南安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怕是做不了承恩公府與寧榮大長公主的主吧。”將信遞給李宣,李宣不好接,道,“還是莫如妹妹你先看吧。”
“這信並未封口,顯然無不可對人言,世子盡管看吧。”
李宣也就不客氣了,將信取出一看,竟是一張白紙,李宣頓覺南安表叔心思莫測,既托我信送,起碼好歹得寫些字吧。好在看謝莫如的神色,竟似意料之中,李宣道,“妹妹實在神算。”
謝莫如道,“這信他寫不寫的,寫了我也不會信,何必要寫。倒是我更信李世子,李世子肯親自替南安侯送信,想來南安侯的性子確與其祖其母不同。”
這話略有刻薄,壽安老夫人也是李宣的曾外祖母啊,李宣稍稍尷尬,謝莫如寬慰,“壽安老夫人乃今上外祖母,她老人家裝病把太後嚇去半條命,陛下不也沒怎麽著。我就過過嘴癮,世子不必介意,一般過嘴癮都是束手無策的緣故。”
李宣失笑,“我都不知說什麽好了。”
“我許久不出門,世子不如同我說說帝都的熱鬧事吧。”
“最熱鬧的事就是南安侯回帝都了。”李宣道,“還有一事,不知你知不知道,北嶺先生要回老家了。”
謝莫如微微動容,既驚訝也不驚訝,低頭自果碟裏拈起一顆紅杏兒,“這倒未曾聽說,不知什麽時候的事兒。”這樣的事,竟未從謝家聽說。啊,看來是寧祭酒來過謝府了。
李宣倒不介意同謝莫如說些外頭的熱鬧事兒,反正人人都知道,李宣道,“去歲北嶺先生帶了不少珍藏的典籍來捐給翰林,如今這事辦妥當了。開年去宮裏講筵,陛下有意延請北嶺先生為皇子師,北嶺先生婉拒了。今要回老家,寧祭酒幾番挽留未果,聽說月底北嶺先生就要回江州老家了。”
謝莫如問,“寧祭酒都未留住北嶺先生?”
“是啊。”李宣悄聲道,“近來屢有前朝皇陵被盜之事,陛下仁慈,命人將前朝被盜皇陵修繕完整,又著人去看護。北嶺先生去祭過一回,仍是要回江州。”
寧祭酒底牌盡出,仍未留下江北嶺,怪道要來尚書府呢。尚書府是什麽意思?尚書府絕對與陛下一個立場,而尚書府有意瞞了自己這事,啊,想來陛下是想江北嶺留在帝都的。
謝莫如再問李宣,“朝廷是真心想北嶺先生留下麽?”
李宣輕聲,“陛下欲先生留帝都。”
謝莫如凝神細想,“世間沒有不能打動的人。”
李宣長歎,“當年先帝在位,親身延請,北嶺先生猶執意歸江州。”先帝都請不動,今上折戟,倒也情有可原。
謝莫如望向李宣,問,“倘有一法,可使北嶺先生留帝都,但恐怕他不會在朝中擔任實職,可否?”
李宣道,“陛下修前朝陵,老先生都不能允。要是妹妹真有法子,當真是為朝廷立一大功。”
謝莫如笑,“我一介女流,要這功績有什麽用。今兒世子趕了個巧,倘你不與我說北嶺先生的事,我也不能知道。這法子,我也隻有五成把握,世子願意一試便一試,更不必提起我。”
李宣正色,“要是法子沒用,不提妹妹也罷了。倘法子有用,我怎可獨占此功?”
謝莫如笑笑,“聽說內閣有七位輔相,倘事有不決,七位相爺各有各有主意,不知陛下如何決斷?又如豪門公府,都有幕僚軍師,倘幕僚各有各的主意,不知主家如何取舍?世子覺著是貪我的功,殊不知倘是換個人,我縱使想到,怕也不會貿然開口。就是我這主意,有用還是沒用,也是需世子取舍的。這是世子自己的決斷。”
李宣心性光明,仍是十分猶豫。
謝莫如道,“我不想讓人知道是我出的主意,更不願更多的人注意我。”
李宣道,“不瞞妹妹,也瞞不住你,我都覺著妹妹出的這法子不錯。妹妹既有妙計,不若跟謝尚書說,謝尚書亦有雅量。”
謝莫如笑,“我自世子這裏知曉北嶺先生之事,祖父自有雅量,當不會計較些許小事。”
李宣又不傻,知謝莫如格外告訴他當是有其用意所在,終於點頭,“好。”
謝莫如給李宣出的主意非常簡單,既不用修前朝陵也不用修前朝史,謝莫如隻道,“我觀史書,大鳳王朝時,鳳武皇帝修築書樓供民間讀書人借讀,實乃千古功德,至今傳為美談。先帝登基為帝時都說,為帝當為鳳武帝。如果陛下能仿鳳武當年所為,修築書樓的事定要交給個德高望眾的大儒來做的好,問一問北嶺先生,他可願主持築書樓之事?”
李宣就怦然心動的帶著這個主意回家,先跟他爹商量過,再進宮找他皇帝舅說。穆元帝父子兩代在江北嶺身上吃閉門羹,私下對李宣道,“此事暫不可張揚,你私下問一問江北嶺,可願意主持此事?”要不是他爹供過江北嶺這個牌坊,穆元帝又聽信寧祭酒信誓旦旦能留下江北嶺的話,想給自己的執政生涯留下個禮賢下士的閃光點,真不至於搞到現在下不來台。前朝史也開修了,前朝皇陵也大略收拾了齊整,尼瑪江北嶺還要回老家。倘不是極端克製,穆元帝真要親自送江北嶺回“老家”了。當然,此“老家”非彼老家。
如今外甥帶來新主意,穆元帝不欲張揚,否則江老頭兒再搖頭,他這張龍臉就沒處擱了,索性讓外甥私下先把江老頭兒問問,有了準信兒再說,省得再被打臉。畢竟,控製住想對一個打他們父子兩代龍臉的老頭兒下手什麽的,真的挺難受的。
所以說,裝X也不是容易的事啊。
穆元帝打發走李外甥,不想第三日就得了江北嶺準信兒,老頭兒應了。穆元帝大喜,還特意同文康長公主道,“阿宣大了,越發能幹。”
文康長公主道,“皇兄這樣,叫我不好把實話跟皇兄說了。”
穆元帝挑眉,“怎麽,還有什麽內情不成?”
文康長公主接了內侍捧上的茶,揮手將人打發下去,與穆元帝實說了,“原是阿宣去謝家,與謝莫如說起江老頭兒的事兒,謝莫如給他出的主意。他心裏也沒譜兒,回家同他父親商議,他父親覺著有些可為之處,方來找皇兄說的。倘是別個事,我倒不必多此一舉特意來同皇兄講,隻是那丫頭總有些叫人說不出的感覺,我必要慎重些才好。”
穆元帝笑笑,“她這性子,還真有些像寧平姑媽。”
文康長公主不欲多提這個,道,“總之跟皇兄說一聲,皇兄心裏有個底。”
“阿宣同莫如走得挺近的。”
“是啊,要不那丫頭能把這好主意同阿宣說麽。她怎麽不與你說,明顯跟你不熟啊。她怎麽不與謝尚書說,明顯謝尚書得罪了她。”文康長公主自言自語,“這可不像謝尚書所為啊。我一直覺著那家夥奸狡似鬼。”
穆元帝輕咳一聲,“謝卿是朝中重臣,你注意口氣。”
文康長公主不以為然,道一句,“皇兄要是知道謝尚書怎麽得罪了謝莫如,倒是與我說一聲,也給我解惑。”倒是謝莫如,現在還吃著謝家的飯呢,就能便起身告辭去了慈安宮。
文康長公主一身華衣錦服,長長的裙擺在繁麗的地衣上迤邐而過,淡色薄唇色起淡淡的弧度。謝莫如的確給她兒子出了個好主意,也的確解了皇兄的僵局。但,謝莫如的身份太過敏感,她長公主的身份也太過敏感,故此,更不能給人留下半點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