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計劃有變?
伐清:我有一個騎砍係統 作者:古風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瀾港,乃文昌縣東側最大港口,港口及沿岸各墩,駐有水兵,雖不過數十,然卻可一覽海麵無餘。</p>
可此刻,港口駐防卻皆已被接替。</p>
此時此刻,偽清高雷總兵栗養誌親率兩千五百戰兵已然進駐港口。</p>
“去……速令全營不得遲延,務必於天黑之前趕到文昌縣城。”</p>
“是!總兵大人!”</p>
…………</p>
大軍很快便離開,朝文昌縣城進發。</p>
數個時辰後,傍晚時分。</p>
文昌縣,縣衙。</p>
偽清知縣王鑄世正召集縣尉、學正、教瑜等一眾官吏議事。</p>
忽然,一人匆匆闖入正堂。</p>
“不好了!不好了!諸位大人,清瀾港……清瀾港……”</p>
“清瀾港如何啦?可是有海寇劫掠……?”知縣王鑄世見得來人乃是清瀾防守黃世賢,頓時一驚,連忙追問道。</p>
實在是文昌乃瓊州大縣,人口眾多,有民數萬人,加上又有鋪前與清瀾兩大重港,因而,相比瓊州府其他州縣,卻是要富裕不少。</p>
如此一來,自是遭“海寇、土賊”等惦記。</p>
然當前,縣內不過駐有防訊守兵百餘人,加上鄉勇民壯,也才兩百來人,若是此刻有海寇來襲,一旦清瀾駐守水兵抵擋不住,這文昌隻怕要遭兵災。</p>
“不……不是……海寇,是是……是高雷總兵栗養誌大人,他率軍占據了清瀾港,他……他還言說,讓知縣大人您以及諸位大人準備糧草等,在城外親迎……!”</p>
“什麽……!高雷總兵栗養誌?……知府大人不是曾言,高雷鎮援兵還尚需十數日嗎,為何……”</p>
“等會……若真是栗總兵所親率援軍,為何不去府城,卻要來本官所在的文昌縣……這……”</p>
“砰……!”</p>
然還未等知縣王鑄世等人想明白其中原因,又有一人衝入了正堂之中。</p>
來人乃是城守把總王勳。</p>
“報……啟稟諸位大人,南門已開,有有……大軍進城了……!”</p>
“快……快……諸位大人,隨本官前去迎接栗總兵大軍……!”</p>
一聽這話,坐於正上方的知縣王鑄世再也坐不住了。</p>
文昌縣城周長不過三百於丈,城高不過一丈五,僅有南北兩門及東側城牆開有的一小門、加上三座城樓,護城河也僅有一麵,其實算是一座典型的小城。</p>
如若讓這兩千援軍全部進城,這城內豈不亂套。</p>
“不行……本官必須得做點什麽……!”</p>
然讓偽清知縣王鑄世不曾料到,他剛率一眾官吏抵達南門,一眾大軍便已悉數進駐城內。</p>
一時間,城內雞飛狗跳,百姓全都躲入屋內,隨即大門緊閉。</p>
很快,又見開道的數十馬兵,快速飛奔而來,下一刻就將知縣王鑄世等人盡皆給圍住了。</p>
</p>
“這……這……爾等要作甚?本官……本官乃一縣父母官,爾等竟敢……”</p>
知縣王鑄世見眼前凶悍馬兵紛紛抽出自身腰刀,頓時嚇得瑟瑟發抖,然嘴上卻是絲毫不願服軟。</p>
“哼……小小一知縣,不過七品,見得本總兵,還不跪下相迎……”</p>
也就在此刻,一道冷哼之聲傳來,隨之就見一名身著棉甲,頭戴尖盔的大將,在數十名親兵護衛下,騎馬而來。</p>
眾馬兵盡皆舉著火把,身後更是傳來一陣又一陣腳步聲。</p>
“快!快進城!”</p>
“控製城門……!”</p>
…………</p>
顯然,那是緊跟其後進駐的步戰兵。</p>
“這……這……”</p>
“下官文昌知縣王鑄世,攜衙署一眾官吏,拜見總兵大人……!”</p>
見得栗養誌以及身後數千大軍,知縣王鑄世哪敢再嘴硬,畢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p>
眼下,他隻得服軟。</p>
可他這一服軟,反倒令栗養誌等諸將哈哈大笑起來。</p>
栗養誌更是羞辱道:“小小知縣,豈敢不服本總兵,想當年本總兵隨王爺南征北戰之際,爾還不知在哪了!”</p>
“走!諸將隨本總兵進駐縣衙……”</p>
“是!總兵大人……!”</p>
…………</p>
栗養誌隨即率諸將揚長而去。</p>
與此同時,進駐的兵馬,也開始在城內大肆劫掠,將各百姓房屋據為己有,一些怠慢者,更是直接就被斬殺。</p>
一時間,城內血流成河,百姓遭此大劫,這令王鑄世等人臉色各異。</p>
官吏當中本地人自是敢怒不敢言,而知縣王鑄世等人卻是麵無表情,心中則是暗自歎息,並未開口阻止。</p>
一個時辰後。</p>
文昌縣東南方向,清瀾所港口外海。</p>
一支船隊從南麵而來。</p>
此時此刻,其中一艏趕繒船船艙之中。</p>
船艙門忽得被打開了,隨之進得一人。</p>
此人著一身鐵甲,正是崖州營守備鄭澧。</p>
他走到桌前,對著桌前坐著查看與圖之人拱手道:“將軍,領航水兵及疍民黃正皆已確認過了,此地不遠便是清瀾港了。”</p>
“哦……到了嗎?且照預定計劃行事吧!”秦明抬頭撇了一眼鄭澧,隨即澹澹言道。</p>
聞言,鄭澧並未多言,轉身即刻離開了船艙。</p>
很快,數艏隨行小舟便被放下艦船,一炷香後,便載著數十名鐵甲戰兵朝港口而去。</p>
半個時辰後,鄭澧再次回到了船艙之中。</p>
他皺了皺眉頭,隨即對著秦明言道:“將軍,計劃或許有變!”</p>
“有變?詳細道來!”秦明放下手中與圖與毛筆,抬頭看向鄭澧。</p>
“將軍,戰兵剛已占領清瀾港,殺韃子屯守水兵四十二人,俘三十一人,從俘虜韃子口中得知,數個時辰前,有十數艏韃子艦船靠岸,登陸韃子數目不詳,然應不低於兩千……”</p>
“兩千?確定是兩千?而不是兩百?”</p>
“不對……!若是由艦船所載,那這些艦船此刻去哪啦?”</p>
“莫非……往南……崖州嘛……!”</p>
“將軍,崖州應不可能,吾等一路北上,均沿北上航道所航行,若是韃子水師艦船南下,吾等應能遇到才對……”</p>
“何況,那些俘獲韃子水兵曾言,他等見著韃子水師船隊乃向北而去,向北或許是那浦前港……”</p>
“浦前港……?”</p>
秦明聽得鄭澧之言,卻是若有所思起來。</p>
片刻後,他之目光落於與圖所示雷州府遂溪東側一地——白鴿寨。</p>
“看來韃子高雷援軍已至呀!”</p>
秦明暗歎一聲,隨即又念叨道:“隻是韃子援軍為何不去府城所在,反倒來這文昌之地?”</p>
“難道……韃子領兵之將也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p>
“嗬嗬……有意思!去!……即刻封鎖港口……既然計劃有變,那吾等也變,這數千韃子竟敢主動送上門,那本將就不客氣了!”</p>
“去下令,即刻整軍備戰!”</p>
“是……”</p>
PS:求個支持可以嗎?嚶嚶嚶……!</p>
可此刻,港口駐防卻皆已被接替。</p>
此時此刻,偽清高雷總兵栗養誌親率兩千五百戰兵已然進駐港口。</p>
“去……速令全營不得遲延,務必於天黑之前趕到文昌縣城。”</p>
“是!總兵大人!”</p>
…………</p>
大軍很快便離開,朝文昌縣城進發。</p>
數個時辰後,傍晚時分。</p>
文昌縣,縣衙。</p>
偽清知縣王鑄世正召集縣尉、學正、教瑜等一眾官吏議事。</p>
忽然,一人匆匆闖入正堂。</p>
“不好了!不好了!諸位大人,清瀾港……清瀾港……”</p>
“清瀾港如何啦?可是有海寇劫掠……?”知縣王鑄世見得來人乃是清瀾防守黃世賢,頓時一驚,連忙追問道。</p>
實在是文昌乃瓊州大縣,人口眾多,有民數萬人,加上又有鋪前與清瀾兩大重港,因而,相比瓊州府其他州縣,卻是要富裕不少。</p>
如此一來,自是遭“海寇、土賊”等惦記。</p>
然當前,縣內不過駐有防訊守兵百餘人,加上鄉勇民壯,也才兩百來人,若是此刻有海寇來襲,一旦清瀾駐守水兵抵擋不住,這文昌隻怕要遭兵災。</p>
“不……不是……海寇,是是……是高雷總兵栗養誌大人,他率軍占據了清瀾港,他……他還言說,讓知縣大人您以及諸位大人準備糧草等,在城外親迎……!”</p>
“什麽……!高雷總兵栗養誌?……知府大人不是曾言,高雷鎮援兵還尚需十數日嗎,為何……”</p>
“等會……若真是栗總兵所親率援軍,為何不去府城,卻要來本官所在的文昌縣……這……”</p>
“砰……!”</p>
然還未等知縣王鑄世等人想明白其中原因,又有一人衝入了正堂之中。</p>
來人乃是城守把總王勳。</p>
“報……啟稟諸位大人,南門已開,有有……大軍進城了……!”</p>
“快……快……諸位大人,隨本官前去迎接栗總兵大軍……!”</p>
一聽這話,坐於正上方的知縣王鑄世再也坐不住了。</p>
文昌縣城周長不過三百於丈,城高不過一丈五,僅有南北兩門及東側城牆開有的一小門、加上三座城樓,護城河也僅有一麵,其實算是一座典型的小城。</p>
如若讓這兩千援軍全部進城,這城內豈不亂套。</p>
“不行……本官必須得做點什麽……!”</p>
然讓偽清知縣王鑄世不曾料到,他剛率一眾官吏抵達南門,一眾大軍便已悉數進駐城內。</p>
一時間,城內雞飛狗跳,百姓全都躲入屋內,隨即大門緊閉。</p>
很快,又見開道的數十馬兵,快速飛奔而來,下一刻就將知縣王鑄世等人盡皆給圍住了。</p>
</p>
“這……這……爾等要作甚?本官……本官乃一縣父母官,爾等竟敢……”</p>
知縣王鑄世見眼前凶悍馬兵紛紛抽出自身腰刀,頓時嚇得瑟瑟發抖,然嘴上卻是絲毫不願服軟。</p>
“哼……小小一知縣,不過七品,見得本總兵,還不跪下相迎……”</p>
也就在此刻,一道冷哼之聲傳來,隨之就見一名身著棉甲,頭戴尖盔的大將,在數十名親兵護衛下,騎馬而來。</p>
眾馬兵盡皆舉著火把,身後更是傳來一陣又一陣腳步聲。</p>
“快!快進城!”</p>
“控製城門……!”</p>
…………</p>
顯然,那是緊跟其後進駐的步戰兵。</p>
“這……這……”</p>
“下官文昌知縣王鑄世,攜衙署一眾官吏,拜見總兵大人……!”</p>
見得栗養誌以及身後數千大軍,知縣王鑄世哪敢再嘴硬,畢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p>
眼下,他隻得服軟。</p>
可他這一服軟,反倒令栗養誌等諸將哈哈大笑起來。</p>
栗養誌更是羞辱道:“小小知縣,豈敢不服本總兵,想當年本總兵隨王爺南征北戰之際,爾還不知在哪了!”</p>
“走!諸將隨本總兵進駐縣衙……”</p>
“是!總兵大人……!”</p>
…………</p>
栗養誌隨即率諸將揚長而去。</p>
與此同時,進駐的兵馬,也開始在城內大肆劫掠,將各百姓房屋據為己有,一些怠慢者,更是直接就被斬殺。</p>
一時間,城內血流成河,百姓遭此大劫,這令王鑄世等人臉色各異。</p>
官吏當中本地人自是敢怒不敢言,而知縣王鑄世等人卻是麵無表情,心中則是暗自歎息,並未開口阻止。</p>
一個時辰後。</p>
文昌縣東南方向,清瀾所港口外海。</p>
一支船隊從南麵而來。</p>
此時此刻,其中一艏趕繒船船艙之中。</p>
船艙門忽得被打開了,隨之進得一人。</p>
此人著一身鐵甲,正是崖州營守備鄭澧。</p>
他走到桌前,對著桌前坐著查看與圖之人拱手道:“將軍,領航水兵及疍民黃正皆已確認過了,此地不遠便是清瀾港了。”</p>
“哦……到了嗎?且照預定計劃行事吧!”秦明抬頭撇了一眼鄭澧,隨即澹澹言道。</p>
聞言,鄭澧並未多言,轉身即刻離開了船艙。</p>
很快,數艏隨行小舟便被放下艦船,一炷香後,便載著數十名鐵甲戰兵朝港口而去。</p>
半個時辰後,鄭澧再次回到了船艙之中。</p>
他皺了皺眉頭,隨即對著秦明言道:“將軍,計劃或許有變!”</p>
“有變?詳細道來!”秦明放下手中與圖與毛筆,抬頭看向鄭澧。</p>
“將軍,戰兵剛已占領清瀾港,殺韃子屯守水兵四十二人,俘三十一人,從俘虜韃子口中得知,數個時辰前,有十數艏韃子艦船靠岸,登陸韃子數目不詳,然應不低於兩千……”</p>
“兩千?確定是兩千?而不是兩百?”</p>
“不對……!若是由艦船所載,那這些艦船此刻去哪啦?”</p>
“莫非……往南……崖州嘛……!”</p>
“將軍,崖州應不可能,吾等一路北上,均沿北上航道所航行,若是韃子水師艦船南下,吾等應能遇到才對……”</p>
“何況,那些俘獲韃子水兵曾言,他等見著韃子水師船隊乃向北而去,向北或許是那浦前港……”</p>
“浦前港……?”</p>
秦明聽得鄭澧之言,卻是若有所思起來。</p>
片刻後,他之目光落於與圖所示雷州府遂溪東側一地——白鴿寨。</p>
“看來韃子高雷援軍已至呀!”</p>
秦明暗歎一聲,隨即又念叨道:“隻是韃子援軍為何不去府城所在,反倒來這文昌之地?”</p>
“難道……韃子領兵之將也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p>
“嗬嗬……有意思!去!……即刻封鎖港口……既然計劃有變,那吾等也變,這數千韃子竟敢主動送上門,那本將就不客氣了!”</p>
“去下令,即刻整軍備戰!”</p>
“是……”</p>
PS:求個支持可以嗎?嚶嚶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