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晉王世子!
伐清:我有一個騎砍係統 作者:古風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欽州不遠。</p>
一座營寨依山而建。</p>
山上,兩座哨崗赫然可見。</p>
此時營寨之中,燈火通明,韃子各巡邏士卒排成長隊,來往於營寨各營帳之間。</p>
而這時,營寨西側,有一木質柵欄,圍成了一圈。</p>
此地便是韃子臨時關押俘虜之地。</p>
至於這座大營,則正是粵西韃子所建的東營。</p>
此營寨位於牙山。</p>
康熙年間,此地被建成了一座墩台,且布置了防海炮台。</p>
而自圍攻龍門以來,此地俘虜日夜增多,如今已俘獲四百餘人,然大多其為當地漁民或本地百姓。</p>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確實是龍門義師傷兵。</p>
不過這其中最為惹眼的還屬一位白麵書生。</p>
此人其實乃李定國次子,也是晉王世子李嗣興。</p>
八月下旬,晉王李定國與鞏昌王白文選久攻緬城不下,其部眾士氣低落,主將白文選部將更是生有退意,加上軍中士卒又多染疫病,遂而爆發了部分叛亂。</p>
白文選部將挾持白文選想要投降北歸韃子,最終令雙方大軍兵戎相見。</p>
幸好,此時晉王李定國為了顧全大局,出麵與鞏昌王部將達成協定,雙方就此分崩離析。</p>
晉王李定國繼續屯守渺賴山,而鞏昌王白文選及部將一起則退守洞烏。</p>
而恰巧這時,李定國收到了從瓊州輾轉而來的一封信。</p>
信乃郭之奇親筆所寫。</p>
看完信之內容後,李定國一開始自是不信,然他並未對其他人明言,而是秘密召集親信部將率親兵三十,護送次子李嗣興往瓊州一行。</p>
一路上,李嗣興一行人穿過叢林,淌過大河,最終自北河國抵達了莫氏所屬領地。</p>
然就當他等準備自粵西抵達廉州,再伺機坐船前往瓊州時。</p>
卻忽然探聽到龍門義師被圍攻,瓊州已被明軍攻占的消息。</p>
李嗣興與僅存的幾名護送親兵一合計,準備扮作當地人,伺機找商隊一同南下,再從黎朝境內橫渡北部灣至瓊州。</p>
可偏不巧,莫氏大軍忽然征繳了商隊,並將他幾人團團圍住。</p>
為了護住李嗣興這位晉王世子,也為了不暴露自身身份,幾名親兵隻能以自身性命來掩蓋此秘密。</p>
然最終,李嗣興身上密信還是被搜出,莫氏大將陰差陽錯之下,以為李嗣興便是晉王的使者,便留了一命,交與了粵西韃子。</p>
或許也正是這封不痛不癢的書信及晉王“使者”的身份,才致使李嗣興活到了現在。</p>
當然,若是他的真實身份暴露,說不定還會被韃子奉為上賓。</p>
然他不敢賭,畢竟他的父親乃是大明晉王。</p>
萬一韃子拿他來威脅自己的父親,這豈不是會害了自己父親。</p>
…………</p>
傍晚時分。</p>
李嗣興躺在一角,緩緩挪動了一下身子。</p>
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吃飯了。</p>
肚子早就餓扁,身上也毫無力氣。</p>
韃子不給吃的目的自然很簡單,那便是將俘獲之人餓的跑不了。</p>
可他卻明白,自己必須要逃出去。</p>
即使不為了保住自身性命,自己也要將父親親口交代的話,告知瓊州的明軍。</p>
逃!</p>
必須要逃離韃子大營!</p>
可怎麽才能逃出去了呢?</p>
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p>
不過,他並未放棄一絲一毫逃離的機會。</p>
而就在剛剛,他偶然聽看守的韃子兵卒談及到了一個人。</p>
此人名喚秦明,據那看守兵卒所言,正是瓊州明軍的總兵。</p>
且那韃子兵卒還言說,那位明軍總兵已經奪下了廉州府,正率軍朝龍門欽州方向而來。</p>
他雖不知是真是假?</p>
也不知這是否是韃子故意而為之,目的就是為了給他設套。</p>
但他已管不了那麽多了,若是再繼續這樣下去,必死無疑。</p>
於是,他在反複斟酌之後,終於在不久前,和一名被俘虜的當地龍門義師兵達成了協定。</p>
隻要他能相助自己逃出去,他倆就直奔廉州府而去,去投奔那位明軍總兵。</p>
當然,即使這會,他也並未透露自身身份,而隻是說自己乃是晉王使者,若是對方能幫助自己逃出去,必定能得到一筆豐厚賞賜。</p>
最後,那人自然爽快答應了下來。</p>
很快,行動開始了。</p>
借著今夜無月色,二人將身上衣袍脫下,而後悄悄將其揉成一團,趁著看守兵卒不注意,用搭人梯的方式,趁機攀上柵欄,而後從柵欄外架立篝火中取得火種。</p>
之後,又將收集來的樹葉、殘破衣袍一起點燃。</p>
然後趁機大喊:“失火了!失火了!”</p>
果然,二人這一喊,便驚動了那些看守的韃子兵卒。</p>
而此時,營地內,俘虜也是一片混亂,因為火勢,大家即使餓的再不行,活下去的本能還是促使他等四處亂竄想要逃離。</p>
如此一來,衝進營地內的那些韃子兵卒便不得不麵對四百多俘虜的衝擊。</p>
趁亂,二人便衝出了營地,而後四處放火,點燃了一座座營帳。</p>
恰巧此時,又刮來一股邪風,風勢陡然增大。</p>
二人便趁著火燒連營,最終逃出了大營。</p>
…………</p>
平銀渡。</p>
秦明率數千大軍至此後,立刻就讓隨軍工匠打造竹排木筏,準備搶奪此渡口。</p>
而此時,對岸的韃子守兵自然已被驚動了。</p>
畢竟數千大軍擺在那,想不驚動都難。</p>
不過秦明並未有絲毫驚慌,他一麵讓炮隊盡快布置陣地,以求炮擊對岸,一麵讓工匠加緊打造竹排與木筏。</p>
同時,他還悄悄派出一隊精銳戰兵,伺機往上遊而去,想要找尋機會渡到對岸去,從側麵突襲韃子設立在對岸的大營駐地。</p>
</p>
時間一點點過去。</p>
僅僅四個時辰,工匠們便在數千大軍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了近四百竹排及木筏。</p>
而平銀渡位於欽州府東不過二十裏,平銀江自靈山縣境內而起,流經此地,因江而名。</p>
河流並不寬,河水也不是很急,</p>
遂而,在這麽多竹排及木筏之下,大軍完全可借此渡到對岸去。</p>
果然,即使韃子在對岸拚死抵抗,卻依舊無法阻擋住秦明所率大軍排山倒海勢的衝擊。</p>
這不,僅僅半個時辰,韃子對岸的大營便已然失守。</p>
大軍奪下營寨後,並未就此停歇,而是一路朝欽州城而去。</p>
一座營寨依山而建。</p>
山上,兩座哨崗赫然可見。</p>
此時營寨之中,燈火通明,韃子各巡邏士卒排成長隊,來往於營寨各營帳之間。</p>
而這時,營寨西側,有一木質柵欄,圍成了一圈。</p>
此地便是韃子臨時關押俘虜之地。</p>
至於這座大營,則正是粵西韃子所建的東營。</p>
此營寨位於牙山。</p>
康熙年間,此地被建成了一座墩台,且布置了防海炮台。</p>
而自圍攻龍門以來,此地俘虜日夜增多,如今已俘獲四百餘人,然大多其為當地漁民或本地百姓。</p>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確實是龍門義師傷兵。</p>
不過這其中最為惹眼的還屬一位白麵書生。</p>
此人其實乃李定國次子,也是晉王世子李嗣興。</p>
八月下旬,晉王李定國與鞏昌王白文選久攻緬城不下,其部眾士氣低落,主將白文選部將更是生有退意,加上軍中士卒又多染疫病,遂而爆發了部分叛亂。</p>
白文選部將挾持白文選想要投降北歸韃子,最終令雙方大軍兵戎相見。</p>
幸好,此時晉王李定國為了顧全大局,出麵與鞏昌王部將達成協定,雙方就此分崩離析。</p>
晉王李定國繼續屯守渺賴山,而鞏昌王白文選及部將一起則退守洞烏。</p>
而恰巧這時,李定國收到了從瓊州輾轉而來的一封信。</p>
信乃郭之奇親筆所寫。</p>
看完信之內容後,李定國一開始自是不信,然他並未對其他人明言,而是秘密召集親信部將率親兵三十,護送次子李嗣興往瓊州一行。</p>
一路上,李嗣興一行人穿過叢林,淌過大河,最終自北河國抵達了莫氏所屬領地。</p>
然就當他等準備自粵西抵達廉州,再伺機坐船前往瓊州時。</p>
卻忽然探聽到龍門義師被圍攻,瓊州已被明軍攻占的消息。</p>
李嗣興與僅存的幾名護送親兵一合計,準備扮作當地人,伺機找商隊一同南下,再從黎朝境內橫渡北部灣至瓊州。</p>
可偏不巧,莫氏大軍忽然征繳了商隊,並將他幾人團團圍住。</p>
為了護住李嗣興這位晉王世子,也為了不暴露自身身份,幾名親兵隻能以自身性命來掩蓋此秘密。</p>
然最終,李嗣興身上密信還是被搜出,莫氏大將陰差陽錯之下,以為李嗣興便是晉王的使者,便留了一命,交與了粵西韃子。</p>
或許也正是這封不痛不癢的書信及晉王“使者”的身份,才致使李嗣興活到了現在。</p>
當然,若是他的真實身份暴露,說不定還會被韃子奉為上賓。</p>
然他不敢賭,畢竟他的父親乃是大明晉王。</p>
萬一韃子拿他來威脅自己的父親,這豈不是會害了自己父親。</p>
…………</p>
傍晚時分。</p>
李嗣興躺在一角,緩緩挪動了一下身子。</p>
他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吃飯了。</p>
肚子早就餓扁,身上也毫無力氣。</p>
韃子不給吃的目的自然很簡單,那便是將俘獲之人餓的跑不了。</p>
可他卻明白,自己必須要逃出去。</p>
即使不為了保住自身性命,自己也要將父親親口交代的話,告知瓊州的明軍。</p>
逃!</p>
必須要逃離韃子大營!</p>
可怎麽才能逃出去了呢?</p>
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p>
不過,他並未放棄一絲一毫逃離的機會。</p>
而就在剛剛,他偶然聽看守的韃子兵卒談及到了一個人。</p>
此人名喚秦明,據那看守兵卒所言,正是瓊州明軍的總兵。</p>
且那韃子兵卒還言說,那位明軍總兵已經奪下了廉州府,正率軍朝龍門欽州方向而來。</p>
他雖不知是真是假?</p>
也不知這是否是韃子故意而為之,目的就是為了給他設套。</p>
但他已管不了那麽多了,若是再繼續這樣下去,必死無疑。</p>
於是,他在反複斟酌之後,終於在不久前,和一名被俘虜的當地龍門義師兵達成了協定。</p>
隻要他能相助自己逃出去,他倆就直奔廉州府而去,去投奔那位明軍總兵。</p>
當然,即使這會,他也並未透露自身身份,而隻是說自己乃是晉王使者,若是對方能幫助自己逃出去,必定能得到一筆豐厚賞賜。</p>
最後,那人自然爽快答應了下來。</p>
很快,行動開始了。</p>
借著今夜無月色,二人將身上衣袍脫下,而後悄悄將其揉成一團,趁著看守兵卒不注意,用搭人梯的方式,趁機攀上柵欄,而後從柵欄外架立篝火中取得火種。</p>
之後,又將收集來的樹葉、殘破衣袍一起點燃。</p>
然後趁機大喊:“失火了!失火了!”</p>
果然,二人這一喊,便驚動了那些看守的韃子兵卒。</p>
而此時,營地內,俘虜也是一片混亂,因為火勢,大家即使餓的再不行,活下去的本能還是促使他等四處亂竄想要逃離。</p>
如此一來,衝進營地內的那些韃子兵卒便不得不麵對四百多俘虜的衝擊。</p>
趁亂,二人便衝出了營地,而後四處放火,點燃了一座座營帳。</p>
恰巧此時,又刮來一股邪風,風勢陡然增大。</p>
二人便趁著火燒連營,最終逃出了大營。</p>
…………</p>
平銀渡。</p>
秦明率數千大軍至此後,立刻就讓隨軍工匠打造竹排木筏,準備搶奪此渡口。</p>
而此時,對岸的韃子守兵自然已被驚動了。</p>
畢竟數千大軍擺在那,想不驚動都難。</p>
不過秦明並未有絲毫驚慌,他一麵讓炮隊盡快布置陣地,以求炮擊對岸,一麵讓工匠加緊打造竹排與木筏。</p>
同時,他還悄悄派出一隊精銳戰兵,伺機往上遊而去,想要找尋機會渡到對岸去,從側麵突襲韃子設立在對岸的大營駐地。</p>
</p>
時間一點點過去。</p>
僅僅四個時辰,工匠們便在數千大軍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了近四百竹排及木筏。</p>
而平銀渡位於欽州府東不過二十裏,平銀江自靈山縣境內而起,流經此地,因江而名。</p>
河流並不寬,河水也不是很急,</p>
遂而,在這麽多竹排及木筏之下,大軍完全可借此渡到對岸去。</p>
果然,即使韃子在對岸拚死抵抗,卻依舊無法阻擋住秦明所率大軍排山倒海勢的衝擊。</p>
這不,僅僅半個時辰,韃子對岸的大營便已然失守。</p>
大軍奪下營寨後,並未就此停歇,而是一路朝欽州城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