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馨一聽福晉的話,就知道有戲,閃著一雙澄澈的眼睛,笑道:“你都聽到了些什麽?”
“臣妾有一晚,拿了藥去給那姑娘吃,想趁機騙她開口。走到門口,就聽得裏麵有說話聲。臣妾當下就留了個心眼,沒有進去,隻是附耳在那裏聽,雖然聽得不太分明,但還是聽到那醒了姑娘說什麽折扇、什麽圖,還有小燕子之類的零碎話語。因為隔著門,聽得不太分明,似乎還聽到她在吟詩,其他的,就沒有聽到了。”
蘭馨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幾分,這兩個姑娘,跟新來的還珠格格,一定有著莫大的關係。她當下並未說什麽,隻是請福晉好好照片她們兩個,但務必要保守秘密,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福晉答應著,點頭離去了。待到福晉一走,崔嬤嬤就走到蘭馨身邊,低聲道:“公主,這事情……”
“崔嬤嬤,你說,這事情,要不要告訴皇額娘?”蘭馨對崔嬤嬤很是信任,知道她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現在聽福晉的話來說,那個姑娘,知道小燕子帶進宮來的信物,折扇,煙雨圖,還有那首沒有聽清楚的詩。這一切的一切,都跟小燕子認爹的信物太像了,乾隆就是看了這些信物,才一口咬定,小燕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這事情要是擱在現代,小燕子是真是假,隻要一驗血就知道了,可是現在是乾隆年間,距離自己生活的年代,有兩百多年的曆史,現在的人,除了有些人愚昧地會用滴骨認親外,其他的,幾乎沒有別的方法來判定兩個人的血緣關係。
皇後一直懷疑小燕子是個冒牌貨,現在蘭馨找到了紫薇,手中握有重大的證據,但是,她自己並不完全了解這個情況,所以,才會向崔嬤嬤請教。
崔嬤嬤進宮這麽多年,之前也在齊王府裏生活多年,對於這種侍候主子的事情,已經是非常熟悉。她沉思了片刻,對蘭馨道:“公主,奴婢覺得,這事情,有必要告訴皇後娘娘。”
“嗯,我也這麽覺得。”蘭馨點頭道。
崔嬤嬤眼珠子轉了一下,又輕聲說道:“但是怎麽說,公主得想想好,娘娘統領六宮,對任何事都很有自己的見地,公主切記要順著娘娘一些。”
蘭馨聽明白了崔嬤嬤的意思,其實,崔嬤嬤就是想告訴蘭馨,皇後脾氣有點急,如果告訴她紫薇的存在,隻怕她立時就會去告訴皇上,這樣難免會跟皇上起衝突,反而落不到什麽好。所以,跟皇後說話,得注意一些,至少得拉著她的牛脾氣,從長計議才好。
蘭馨想了半天,跟崔嬤嬤商量了一下,這才借著給皇後請安的由頭,去找她談事情。皇後正在那裏長日無聊,跟容嬤嬤兩個人說著些閑話,蘭馨的出現,讓她格外高興,趕緊招呼著蘭馨坐下,笑問道:“怎麽,福晉回去了?”
“是,皇額娘,福晉讓女兒代她謝皇額娘的賞賜。”蘭馨笑著回答道,原來剛才,皇後賞了福晉一串玉珠,福晉自然是千恩萬謝,還不忘跟蘭馨提了這個事情。算起來,福晉算是前頭孝賢皇後的親戚,她的丈夫,正是孝賢皇後的九弟。現在又因為蘭馨的關係,跟現在的繼皇後烏喇那拉氏搞好了關係,也算得上了深受皇恩之人了。
皇後聽得福晉謝她,心裏更為高興,點頭道:“你這姨母,著實客氣,以後讓她常進宮來走走。”
“謝皇額娘恩典。”蘭馨一麵謝恩,一麵衝容嬤嬤使了個眼色。容嬤嬤是何其聰明的人,跟在皇後這麽多年,別人心裏在想什麽,她隻消看一眼,就立刻明白了。
蘭馨的眼神給了她極大的暗示,容嬤嬤立刻輕咳一聲,對著旁邊侍候的宮女們道:“你們都下去吧,娘娘要跟公主說說話,你們在外頭侍候就行了。”
皇後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然聽得容嬤嬤趕走了所有不相關的人,就立刻明白了過來,招呼蘭馨坐得離自己再近一些,低聲道:“怎麽,想跟皇額娘說些貼心話嗎?”
蘭馨隻是笑著不語,皇後卻又說道:“對了,前幾日跟你提起去看五阿哥的事情,怎麽,今日要不要陪皇額娘一起去?”
蘭馨一把拉住了皇後的手,似笑非笑道:“皇額娘,去看五阿哥的事情,不急於一時,五阿哥是皇家血脈,自然有太醫照應。皇額娘貴為後宮之首,理應為皇阿瑪清理門戶才是。”
這話是崔嬤嬤教蘭馨說的,說一半留一半,不說透,這樣子,才能吊起皇後的胃口,才能在她急於知道下文時勸住她的脾氣先,隻要皇後穩住了脾氣,一切都好辦事情。小燕子的事情,原本皇後是站在上風的,憑著一幅畫一把扇子,原本是不容易認定小燕子的身份的。但令妃在旁邊煽風點火,皇後卻偏偏對著幹,乾隆一向寵令妃遠皇後,令妃說的話,他怎麽都信,皇後說的話,他怎麽都不信,這樣一來二往的,小燕子就算真的是假的,乾隆也就認定她是真的了。
所以蘭馨要做的,就是讓皇後聽完事情之後,不動聲色,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小燕子若真的是假格格,遲早要露出馬腳,皇後大可在旁邊看好戲。
果然,皇後一聽得蘭馨的話,立刻嗅出了其中的味道,急忙問道:“蘭馨,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皇額娘,蘭馨有事情要跟皇額娘商量,但求皇額娘聽完之後,莫要著急,一切還是要從長計議的好。”
“好,你先說來聽聽。”
於是,蘭馨便將當日去祭天之時,如何讓景順帶回了兩個姑娘,如何讓福晉代為照顧,福晉又是如何聽到了其中一個姑娘的自言自語,得知了其中的一些蹊蹺。
皇後聽了之後,大驚失色,一拍案幾,沉聲道:“果然,我便知道,小燕子是個來路不明的丫頭,看她的言行舉止,哪裏有一點格格的模樣,就算從小長在民間,那夏雨荷想來也是知禮之人,斷不會生出這樣一個野丫頭來。”
“臣妾有一晚,拿了藥去給那姑娘吃,想趁機騙她開口。走到門口,就聽得裏麵有說話聲。臣妾當下就留了個心眼,沒有進去,隻是附耳在那裏聽,雖然聽得不太分明,但還是聽到那醒了姑娘說什麽折扇、什麽圖,還有小燕子之類的零碎話語。因為隔著門,聽得不太分明,似乎還聽到她在吟詩,其他的,就沒有聽到了。”
蘭馨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幾分,這兩個姑娘,跟新來的還珠格格,一定有著莫大的關係。她當下並未說什麽,隻是請福晉好好照片她們兩個,但務必要保守秘密,不能讓其他人知道。
福晉答應著,點頭離去了。待到福晉一走,崔嬤嬤就走到蘭馨身邊,低聲道:“公主,這事情……”
“崔嬤嬤,你說,這事情,要不要告訴皇額娘?”蘭馨對崔嬤嬤很是信任,知道她是絕對不會害自己的。現在聽福晉的話來說,那個姑娘,知道小燕子帶進宮來的信物,折扇,煙雨圖,還有那首沒有聽清楚的詩。這一切的一切,都跟小燕子認爹的信物太像了,乾隆就是看了這些信物,才一口咬定,小燕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這事情要是擱在現代,小燕子是真是假,隻要一驗血就知道了,可是現在是乾隆年間,距離自己生活的年代,有兩百多年的曆史,現在的人,除了有些人愚昧地會用滴骨認親外,其他的,幾乎沒有別的方法來判定兩個人的血緣關係。
皇後一直懷疑小燕子是個冒牌貨,現在蘭馨找到了紫薇,手中握有重大的證據,但是,她自己並不完全了解這個情況,所以,才會向崔嬤嬤請教。
崔嬤嬤進宮這麽多年,之前也在齊王府裏生活多年,對於這種侍候主子的事情,已經是非常熟悉。她沉思了片刻,對蘭馨道:“公主,奴婢覺得,這事情,有必要告訴皇後娘娘。”
“嗯,我也這麽覺得。”蘭馨點頭道。
崔嬤嬤眼珠子轉了一下,又輕聲說道:“但是怎麽說,公主得想想好,娘娘統領六宮,對任何事都很有自己的見地,公主切記要順著娘娘一些。”
蘭馨聽明白了崔嬤嬤的意思,其實,崔嬤嬤就是想告訴蘭馨,皇後脾氣有點急,如果告訴她紫薇的存在,隻怕她立時就會去告訴皇上,這樣難免會跟皇上起衝突,反而落不到什麽好。所以,跟皇後說話,得注意一些,至少得拉著她的牛脾氣,從長計議才好。
蘭馨想了半天,跟崔嬤嬤商量了一下,這才借著給皇後請安的由頭,去找她談事情。皇後正在那裏長日無聊,跟容嬤嬤兩個人說著些閑話,蘭馨的出現,讓她格外高興,趕緊招呼著蘭馨坐下,笑問道:“怎麽,福晉回去了?”
“是,皇額娘,福晉讓女兒代她謝皇額娘的賞賜。”蘭馨笑著回答道,原來剛才,皇後賞了福晉一串玉珠,福晉自然是千恩萬謝,還不忘跟蘭馨提了這個事情。算起來,福晉算是前頭孝賢皇後的親戚,她的丈夫,正是孝賢皇後的九弟。現在又因為蘭馨的關係,跟現在的繼皇後烏喇那拉氏搞好了關係,也算得上了深受皇恩之人了。
皇後聽得福晉謝她,心裏更為高興,點頭道:“你這姨母,著實客氣,以後讓她常進宮來走走。”
“謝皇額娘恩典。”蘭馨一麵謝恩,一麵衝容嬤嬤使了個眼色。容嬤嬤是何其聰明的人,跟在皇後這麽多年,別人心裏在想什麽,她隻消看一眼,就立刻明白了。
蘭馨的眼神給了她極大的暗示,容嬤嬤立刻輕咳一聲,對著旁邊侍候的宮女們道:“你們都下去吧,娘娘要跟公主說說話,你們在外頭侍候就行了。”
皇後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然聽得容嬤嬤趕走了所有不相關的人,就立刻明白了過來,招呼蘭馨坐得離自己再近一些,低聲道:“怎麽,想跟皇額娘說些貼心話嗎?”
蘭馨隻是笑著不語,皇後卻又說道:“對了,前幾日跟你提起去看五阿哥的事情,怎麽,今日要不要陪皇額娘一起去?”
蘭馨一把拉住了皇後的手,似笑非笑道:“皇額娘,去看五阿哥的事情,不急於一時,五阿哥是皇家血脈,自然有太醫照應。皇額娘貴為後宮之首,理應為皇阿瑪清理門戶才是。”
這話是崔嬤嬤教蘭馨說的,說一半留一半,不說透,這樣子,才能吊起皇後的胃口,才能在她急於知道下文時勸住她的脾氣先,隻要皇後穩住了脾氣,一切都好辦事情。小燕子的事情,原本皇後是站在上風的,憑著一幅畫一把扇子,原本是不容易認定小燕子的身份的。但令妃在旁邊煽風點火,皇後卻偏偏對著幹,乾隆一向寵令妃遠皇後,令妃說的話,他怎麽都信,皇後說的話,他怎麽都不信,這樣一來二往的,小燕子就算真的是假的,乾隆也就認定她是真的了。
所以蘭馨要做的,就是讓皇後聽完事情之後,不動聲色,反正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小燕子若真的是假格格,遲早要露出馬腳,皇後大可在旁邊看好戲。
果然,皇後一聽得蘭馨的話,立刻嗅出了其中的味道,急忙問道:“蘭馨,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皇額娘,蘭馨有事情要跟皇額娘商量,但求皇額娘聽完之後,莫要著急,一切還是要從長計議的好。”
“好,你先說來聽聽。”
於是,蘭馨便將當日去祭天之時,如何讓景順帶回了兩個姑娘,如何讓福晉代為照顧,福晉又是如何聽到了其中一個姑娘的自言自語,得知了其中的一些蹊蹺。
皇後聽了之後,大驚失色,一拍案幾,沉聲道:“果然,我便知道,小燕子是個來路不明的丫頭,看她的言行舉止,哪裏有一點格格的模樣,就算從小長在民間,那夏雨荷想來也是知禮之人,斷不會生出這樣一個野丫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