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決定,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把錯的當做對的來說。就算小燕子真的是個假格格,也必須讓她成為永遠的真格格。柳青柳紅是她目前首選的敵人,他們這兩個人,知道的東西太多了,雖然他們不見得知道紫薇的真實身份,但他們若是知道小燕子的真實身份,一樣相當之危險。
那個夏紫薇,現在還在景順家裏,一時半會動不了她,但令妃倒並不是十分之擔心。因為她早就從小燕子那裏得知,認爹的信物就這麽兩樣,想必那個夏紫薇,沒有了信物,就算渾身長滿了嘴,也不能說服得了皇上。
想到這裏,令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除掉柳青柳紅。當然,她沒有對爾康明說,隻是話裏話外不時地給他暗示。爾康接了這個糊塗命令,覺得有些奇怪。他雖然跟令妃交情不錯,算是她的侄子,但並不是那種濫殺無辜的人。如果對方確實有罪,應該由順天府尹來審判再罪,再殺也不遲。令妃隻是皇帝的妃子,其實是沒有權力指揮他這個禦前侍衛去殺人。哪怕真的被判有罪,也不牢他來動手。
爾康覺得有些奇怪,就將此事跟弟弟爾泰給說了。爾泰這些日子,跟小燕子也有些接觸,覺得事情似乎有變,聽上去,那對兄妹,知道了不少小燕子的事情,他倒也開始疑心了起來。他不像五阿哥,一頭就栽進了小燕子的雙眼裏麵,小燕子無論說什麽做什麽,他都相信了。爾泰雖然覺得小燕子天性善良,但看事情,還是比較客觀的。特別是令妃的舉動,讓他有些奇怪。特別是那一日,陪著小燕子出宮去找一個叫夏紫薇的姑娘,爾泰就覺得,事情似乎有些複雜了起來。
平日在宮裏,他們幫著令妃打點上下,買通其他人,做一些不合規矩的事情,倒也不覺得怎麽。但是殺人這樣的事情,他們倒也做不出來。爾康和爾泰,是從小在學士府裏長起來的,雖然一般的文治武功,但心腸並不算硬。他們不像令妃,在宮裏步步為營,要麵對的敵人太多。他們兩個,說穿了,就是溫室裏長大的花朵兒,並沒有經曆過殘酷的事情,所以這一次,他們沒有聽從令妃的話,而是自作主張,去了牢裏,想將柳青和柳紅給提出來,先審問一下再說。
沒料到,等他們趕到牢裏時,柳青和柳紅已經不見了,沒有了蹤影,也不知道是誰帶走的。爾康雖然沒有完成任務,也沒有違背做人的原則,就去回複了令妃娘娘實情。令妃一聽,大為吃驚,立馬就猜到,一定是皇後先下手,將這對兄妹給藏了起來。一時之間,令妃急得不行,天天提心吊膽。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連著好幾天,皇後那邊都沒有什麽動靜,令妃一麵忙著籠絡乾隆,一麵時刻留意著皇後的一舉一動。幸好小燕子有物證,乾隆又已經認了她,算是板上訂釘昭告天下的事情了,要扳倒小燕子,也實非易事。
皇後正在等著派出去的巴朗給她帶回來好消息,在這之前,她決定先不跟令妃計較,讓她得意去,讓她出風頭去,讓她受到越多的矚目,那麽將來她跌下來的時候,就會跌得更慘。她越是巴結著乾隆說小燕了是他的親生女兒,一旦事情被揭穿的話,乾隆隻越愈加地著忙於她。
皇後一想到令妃得知小燕子是冒牌貨後的表情,就樂得夜裏睡不著覺。這個女人,憑著一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毫無原則可言的巧嘴,哄得乾隆喜上眉梢。自己整天忠言逆耳,也撈不到半點好處,還要聽訓斥話。這種皇後的日子,真的是過得窩囊極了。皇後也開始慢慢地明白了蘭馨說的那種“忍功”,確實隻有忍得下一口氣,才能在這宮裏站穩腳根子。
其實這個道理,不僅蘭馨懂,宮裏幾乎每一位娘娘和阿哥格格都懂得。那拉氏以前做嫻貴妃的時候,那也是懂得的。隻不過後來當了皇後之後,才知道,要忍人所不能忍,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前頭的孝賢皇後,那是女人中萬裏挑一的人兒,心裏竟沒有一丁點兒的嫉妒之心,連令妃,也是她主動勸著乾隆納為貴人的,說她人品端正,又是多子多福的命。
那拉氏自認做不到孝賢皇後那樣的大度,所以才不時跟乾隆發生衝突,久而久之,這積怨算是積下了。幸而這段日子,蘭馨因為身子不好,坤寧宮也多受乾隆眷顧,皇後自然也沾了不少的雨露,得了寵幸,皇後的脾氣也就收斂了不少,乾隆一見皇後溫順謙恭,對她也更為愛護,倒是和以前不一樣,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了。
隻不過,蘭馨突然之間又犯了病,倒也成了皇後的一個心病。她待子女,一向是極為看重的,蘭馨不是她生,卻勝似她生,三天兩頭這樣子犯病,讓她這個當額娘的,也揪心不少。小燕子的破事情,也就暫時丟到了一邊,反正規矩有容嬤嬤教,自己隻管一心撲在蘭馨身上,請醫問藥,時時探望,隻盼著她早點好起來。
蘭馨自己心裏也清楚,她這是靈魂跟身體又起了排斥,才會整天這樣虛弱。太醫來診治,也診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說她體虛脾弱,需要靜養,不可吹風,那些補口和補藥,是像流水線上做出來的一樣,源源不斷地送進她住的坤寧宮偏殿裏頭,搞得她都快拿藥當飯吃了。
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調養了近半個月,蘭馨的身子,也慢慢地好了起來。這其間,乾隆自然是有來看望過她的,翻皇後的牌子,也是比較勤快的。蘭馨看著自己的身體日漸康複,皇後又得了乾隆不少的恩寵,心裏頭就高興了起來。這一高興,飯也吃得多了,氣色也就變好了,那什麽牢什子的鬼病,也就慢慢退去了。
那些個太醫,雖然搞不懂蘭馨到底得的是個什麽病,但隻要她好了,康複了,他們就樂了。免不了又要跟乾隆說一番皇恩浩蕩格格吉祥之類的話,哄得乾隆眉開眼笑,就下令大大地賞他們了。
那個夏紫薇,現在還在景順家裏,一時半會動不了她,但令妃倒並不是十分之擔心。因為她早就從小燕子那裏得知,認爹的信物就這麽兩樣,想必那個夏紫薇,沒有了信物,就算渾身長滿了嘴,也不能說服得了皇上。
想到這裏,令妃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除掉柳青柳紅。當然,她沒有對爾康明說,隻是話裏話外不時地給他暗示。爾康接了這個糊塗命令,覺得有些奇怪。他雖然跟令妃交情不錯,算是她的侄子,但並不是那種濫殺無辜的人。如果對方確實有罪,應該由順天府尹來審判再罪,再殺也不遲。令妃隻是皇帝的妃子,其實是沒有權力指揮他這個禦前侍衛去殺人。哪怕真的被判有罪,也不牢他來動手。
爾康覺得有些奇怪,就將此事跟弟弟爾泰給說了。爾泰這些日子,跟小燕子也有些接觸,覺得事情似乎有變,聽上去,那對兄妹,知道了不少小燕子的事情,他倒也開始疑心了起來。他不像五阿哥,一頭就栽進了小燕子的雙眼裏麵,小燕子無論說什麽做什麽,他都相信了。爾泰雖然覺得小燕子天性善良,但看事情,還是比較客觀的。特別是令妃的舉動,讓他有些奇怪。特別是那一日,陪著小燕子出宮去找一個叫夏紫薇的姑娘,爾泰就覺得,事情似乎有些複雜了起來。
平日在宮裏,他們幫著令妃打點上下,買通其他人,做一些不合規矩的事情,倒也不覺得怎麽。但是殺人這樣的事情,他們倒也做不出來。爾康和爾泰,是從小在學士府裏長起來的,雖然一般的文治武功,但心腸並不算硬。他們不像令妃,在宮裏步步為營,要麵對的敵人太多。他們兩個,說穿了,就是溫室裏長大的花朵兒,並沒有經曆過殘酷的事情,所以這一次,他們沒有聽從令妃的話,而是自作主張,去了牢裏,想將柳青和柳紅給提出來,先審問一下再說。
沒料到,等他們趕到牢裏時,柳青和柳紅已經不見了,沒有了蹤影,也不知道是誰帶走的。爾康雖然沒有完成任務,也沒有違背做人的原則,就去回複了令妃娘娘實情。令妃一聽,大為吃驚,立馬就猜到,一定是皇後先下手,將這對兄妹給藏了起來。一時之間,令妃急得不行,天天提心吊膽。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連著好幾天,皇後那邊都沒有什麽動靜,令妃一麵忙著籠絡乾隆,一麵時刻留意著皇後的一舉一動。幸好小燕子有物證,乾隆又已經認了她,算是板上訂釘昭告天下的事情了,要扳倒小燕子,也實非易事。
皇後正在等著派出去的巴朗給她帶回來好消息,在這之前,她決定先不跟令妃計較,讓她得意去,讓她出風頭去,讓她受到越多的矚目,那麽將來她跌下來的時候,就會跌得更慘。她越是巴結著乾隆說小燕了是他的親生女兒,一旦事情被揭穿的話,乾隆隻越愈加地著忙於她。
皇後一想到令妃得知小燕子是冒牌貨後的表情,就樂得夜裏睡不著覺。這個女人,憑著一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毫無原則可言的巧嘴,哄得乾隆喜上眉梢。自己整天忠言逆耳,也撈不到半點好處,還要聽訓斥話。這種皇後的日子,真的是過得窩囊極了。皇後也開始慢慢地明白了蘭馨說的那種“忍功”,確實隻有忍得下一口氣,才能在這宮裏站穩腳根子。
其實這個道理,不僅蘭馨懂,宮裏幾乎每一位娘娘和阿哥格格都懂得。那拉氏以前做嫻貴妃的時候,那也是懂得的。隻不過後來當了皇後之後,才知道,要忍人所不能忍,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前頭的孝賢皇後,那是女人中萬裏挑一的人兒,心裏竟沒有一丁點兒的嫉妒之心,連令妃,也是她主動勸著乾隆納為貴人的,說她人品端正,又是多子多福的命。
那拉氏自認做不到孝賢皇後那樣的大度,所以才不時跟乾隆發生衝突,久而久之,這積怨算是積下了。幸而這段日子,蘭馨因為身子不好,坤寧宮也多受乾隆眷顧,皇後自然也沾了不少的雨露,得了寵幸,皇後的脾氣也就收斂了不少,乾隆一見皇後溫順謙恭,對她也更為愛護,倒是和以前不一樣,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了。
隻不過,蘭馨突然之間又犯了病,倒也成了皇後的一個心病。她待子女,一向是極為看重的,蘭馨不是她生,卻勝似她生,三天兩頭這樣子犯病,讓她這個當額娘的,也揪心不少。小燕子的破事情,也就暫時丟到了一邊,反正規矩有容嬤嬤教,自己隻管一心撲在蘭馨身上,請醫問藥,時時探望,隻盼著她早點好起來。
蘭馨自己心裏也清楚,她這是靈魂跟身體又起了排斥,才會整天這樣虛弱。太醫來診治,也診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說她體虛脾弱,需要靜養,不可吹風,那些補口和補藥,是像流水線上做出來的一樣,源源不斷地送進她住的坤寧宮偏殿裏頭,搞得她都快拿藥當飯吃了。
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調養了近半個月,蘭馨的身子,也慢慢地好了起來。這其間,乾隆自然是有來看望過她的,翻皇後的牌子,也是比較勤快的。蘭馨看著自己的身體日漸康複,皇後又得了乾隆不少的恩寵,心裏頭就高興了起來。這一高興,飯也吃得多了,氣色也就變好了,那什麽牢什子的鬼病,也就慢慢退去了。
那些個太醫,雖然搞不懂蘭馨到底得的是個什麽病,但隻要她好了,康複了,他們就樂了。免不了又要跟乾隆說一番皇恩浩蕩格格吉祥之類的話,哄得乾隆眉開眼笑,就下令大大地賞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