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現在的心情,卻是五味雜陳,難過地都要暈過去了。好不容易進了宮,與小燕子見了麵,可是,她為什麽是這樣的反應呢?紫薇左思右想,也沒有想明白,從漱芳齋出來後,整個人就恍恍惚惚的,精神不集中,幹什麽事情都老是出錯,不是拿錯了東西,就是走錯了路撞到了人,搞得和她一同做事情的其他宮女,都用怪異的眼神看著她,嫌棄地不得了。覺得這個夏紫薇,進宮來沒多久多,先是跟秋竹的死沾上了關係,隨即又得了病,現在倒好,做事情亂七八糟的,公主也沒說什麽。
看起來,公主似乎特別喜歡這個紫薇,從來沒有對她有過責備。蘭馨不同於旁人,紫薇的心事她一清二楚,看她整個人跟個遊魂似的,就知道,她的人是回來了麗景軒,心是全留在了漱芳齋裏了。
於是,當紫薇又打破了一個茶杯之後,蘭馨終於也忍受不住,擺手道:“紫薇,你去屋外侍候吧。”
紫薇正在那裏收拾碎瓷片,聽到蘭馨的話,便停了手,低眉順眼地走了出去,站在屋外聽候吩咐,隻不過,她人站在那裏,魂卻已經飛了,引得其他宮女們在那裏對她側目不止。紫薇自己卻沒有察覺到,站著站著,眼淚都差點兒要落下來了。
屋子裏麵,崔嬤嬤眼尖,一下子就看出了紫薇的不對勁兒,便衝著蘭馨小聲道:“公主,這紫薇情況不太妙啊,她怎麽魂不守攝的。”
蘭馨捧茶笑道:“她啊,這也不算什麽了,今兒個第一次去漱芳齋,她這表現已是不差,沒有哭也沒有鬧,隻是辦事情心思不在上麵罷了。”
“公主說得是,隻是怕,她這個樣子,會不會惹出禍事來?”
“她在這麗景軒裏,能有什麽禍事可惹?左右不過都是侍候我的人罷了,也虧得是她,替我拔了一根心頭刺,真是沒有想到,秋竹看上去如此嫻靜一人,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說起秋竹,蘭馨的心頭,忽然閃過了一個畫麵,秋竹死的那一刻,事發太過突然,蘭馨也被嚇壞了,有些事情,雖然看到了,卻沒有在意。現在靜下心來了,倒是慢慢地想了起來。她記得,那一天,秋竹是用一根簪子,刺破了脖頸處的大動脈,失血過多而死的。
這並不算是什麽特別稀奇的死法,隻不過,她那一根簪子,卻是引起了蘭馨的興趣。這根簪子,不是戴在她的頭上的,她頭上那扁方也插不下簪子這樣的飾物,蘭馨記得很清楚,那簪子,是秋竹從袖子裏拿出來的。
這可真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為什麽秋竹的袖子裏,會藏著一根簪子呢?若說她隨時做著準備,準備著事情敗露後自殺,那也不該藏簪子,藏把小刀更為合適。這宮裏的宮女,雖然過得比尋常人家的婢女要好一些,但終究是侍候人的工作,是要做事情幹活的。袖子裏藏支簪子,幹起事情來,必然會受影響。秋竹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可是,她既然知道,卻還是藏了,這說明了什麽呢?說明這支簪子,對她來說,意義重大,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重要到她一直隨身帶著,甚至最後用它,結果了自己的性命。
蘭馨決定,要調查一下,至少要先搞清楚,秋竹死後,這根簪子,去到了哪裏。她叫過崔嬤嬤來,要她去打聽這件事情。
崔嬤嬤在宮裏混了這麽久,又是公主身邊的紅人兒,這點子事情,幾個時辰後就打聽得清清楚楚了。當天用晚膳的時候,崔嬤嬤就趁著屋裏人少,將打聽來的事情,告訴了蘭馨:“公主,奴婢打聽過了,秋竹的屍體被家人給領了回去,那簪子,是她的遺物,應該也一並交予了她的家人。奴婢查過了,內務府裏並沒有這支簪子的記錄冊子。”
蘭馨點點頭,不言語,隻是在心裏想著。崔嬤嬤說的,應該是沒有錯了。秋竹雖然是畏罪自殺之人,但知道實情的人,其實並不多,就是原先坤寧宮裏侍候皇後的那些個宮人,也不是非常清楚她的真正死因,私下裏隻傳說她是犯了錯,害怕受責罰,一時想不開,才自殺的。至於她是做了某人的內應,來監視皇後和公主這樣大不敬的事情,尋常宮人,是不會知道的。
秋竹死後,向上隻報了是暴病身亡,原因不詳,並沒有追究她的責任,也沒有牽連到她的家人。皇後本來是要嚴辦的,想要給那個幕後人一個嚴厲的警告,甚至想把事情給鬧大了。但這個事情,被蘭馨給攔住了。
蘭馨這麽做,有她自己的想法。一方麵,她有些惻隱之心,不願意秋竹死後,她的家人還要受到牽連。她是現代人,受到的是一人犯錯一人當的教育,對於當時清朝的誅連製度,並不告成。秋竹犯錯,她死了也就是了,若是讓她背上謀害皇子的名聲,隻怕父母兄弟的命就不保了,他們又沒有犯錯,憑什麽要死呢?
另一方麵,蘭馨也不想太過於打草驚蛇,若是如皇後這般的大操大辦,必定會暴露自己這邊的目的。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四個字:裝神弄鬼。既要玩點花招讓人知道,又不能讓人知道地太多。對方隻有知道了一些又不全知道,才會做出一些不明知的舉動。若是什麽都不知道,自然不會做什麽,但若是讓他們猜中了自己的目的,又是大大的不妥,讓對方想了萬全的計策來對付自己,蘭馨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一一化解。
蘭馨便是用她的這第二條理由,說服了皇後。當然,蘭馨說得更為婉轉,隻是輕聲細語地說道:“皇額娘,現如今,皇阿瑪對皇額娘恩寵有加,實在不宜在此時,讓後宮掀起太大的風浪。女兒聽說,皇阿瑪最近為了邊疆問題,一直頭痛不已,若是後宮再起波瀾的話,隻怕皇阿瑪心情會受影響,到時候,若是遷怒於皇額娘,便是大大的不值了。”
皇後一聽,覺得大大的有理,立馬就下令,宣稱秋竹是死於自殺,絕口不提謀害之事。蘭馨一想到此處,便愈加肯定,那支關鍵性的簪子,必定已落到了秋竹家人的手中。現如今,該想個什麽法子,去要了來才是呢?
看起來,公主似乎特別喜歡這個紫薇,從來沒有對她有過責備。蘭馨不同於旁人,紫薇的心事她一清二楚,看她整個人跟個遊魂似的,就知道,她的人是回來了麗景軒,心是全留在了漱芳齋裏了。
於是,當紫薇又打破了一個茶杯之後,蘭馨終於也忍受不住,擺手道:“紫薇,你去屋外侍候吧。”
紫薇正在那裏收拾碎瓷片,聽到蘭馨的話,便停了手,低眉順眼地走了出去,站在屋外聽候吩咐,隻不過,她人站在那裏,魂卻已經飛了,引得其他宮女們在那裏對她側目不止。紫薇自己卻沒有察覺到,站著站著,眼淚都差點兒要落下來了。
屋子裏麵,崔嬤嬤眼尖,一下子就看出了紫薇的不對勁兒,便衝著蘭馨小聲道:“公主,這紫薇情況不太妙啊,她怎麽魂不守攝的。”
蘭馨捧茶笑道:“她啊,這也不算什麽了,今兒個第一次去漱芳齋,她這表現已是不差,沒有哭也沒有鬧,隻是辦事情心思不在上麵罷了。”
“公主說得是,隻是怕,她這個樣子,會不會惹出禍事來?”
“她在這麗景軒裏,能有什麽禍事可惹?左右不過都是侍候我的人罷了,也虧得是她,替我拔了一根心頭刺,真是沒有想到,秋竹看上去如此嫻靜一人,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說起秋竹,蘭馨的心頭,忽然閃過了一個畫麵,秋竹死的那一刻,事發太過突然,蘭馨也被嚇壞了,有些事情,雖然看到了,卻沒有在意。現在靜下心來了,倒是慢慢地想了起來。她記得,那一天,秋竹是用一根簪子,刺破了脖頸處的大動脈,失血過多而死的。
這並不算是什麽特別稀奇的死法,隻不過,她那一根簪子,卻是引起了蘭馨的興趣。這根簪子,不是戴在她的頭上的,她頭上那扁方也插不下簪子這樣的飾物,蘭馨記得很清楚,那簪子,是秋竹從袖子裏拿出來的。
這可真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為什麽秋竹的袖子裏,會藏著一根簪子呢?若說她隨時做著準備,準備著事情敗露後自殺,那也不該藏簪子,藏把小刀更為合適。這宮裏的宮女,雖然過得比尋常人家的婢女要好一些,但終究是侍候人的工作,是要做事情幹活的。袖子裏藏支簪子,幹起事情來,必然會受影響。秋竹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可是,她既然知道,卻還是藏了,這說明了什麽呢?說明這支簪子,對她來說,意義重大,是非常重要的東西,重要到她一直隨身帶著,甚至最後用它,結果了自己的性命。
蘭馨決定,要調查一下,至少要先搞清楚,秋竹死後,這根簪子,去到了哪裏。她叫過崔嬤嬤來,要她去打聽這件事情。
崔嬤嬤在宮裏混了這麽久,又是公主身邊的紅人兒,這點子事情,幾個時辰後就打聽得清清楚楚了。當天用晚膳的時候,崔嬤嬤就趁著屋裏人少,將打聽來的事情,告訴了蘭馨:“公主,奴婢打聽過了,秋竹的屍體被家人給領了回去,那簪子,是她的遺物,應該也一並交予了她的家人。奴婢查過了,內務府裏並沒有這支簪子的記錄冊子。”
蘭馨點點頭,不言語,隻是在心裏想著。崔嬤嬤說的,應該是沒有錯了。秋竹雖然是畏罪自殺之人,但知道實情的人,其實並不多,就是原先坤寧宮裏侍候皇後的那些個宮人,也不是非常清楚她的真正死因,私下裏隻傳說她是犯了錯,害怕受責罰,一時想不開,才自殺的。至於她是做了某人的內應,來監視皇後和公主這樣大不敬的事情,尋常宮人,是不會知道的。
秋竹死後,向上隻報了是暴病身亡,原因不詳,並沒有追究她的責任,也沒有牽連到她的家人。皇後本來是要嚴辦的,想要給那個幕後人一個嚴厲的警告,甚至想把事情給鬧大了。但這個事情,被蘭馨給攔住了。
蘭馨這麽做,有她自己的想法。一方麵,她有些惻隱之心,不願意秋竹死後,她的家人還要受到牽連。她是現代人,受到的是一人犯錯一人當的教育,對於當時清朝的誅連製度,並不告成。秋竹犯錯,她死了也就是了,若是讓她背上謀害皇子的名聲,隻怕父母兄弟的命就不保了,他們又沒有犯錯,憑什麽要死呢?
另一方麵,蘭馨也不想太過於打草驚蛇,若是如皇後這般的大操大辦,必定會暴露自己這邊的目的。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四個字:裝神弄鬼。既要玩點花招讓人知道,又不能讓人知道地太多。對方隻有知道了一些又不全知道,才會做出一些不明知的舉動。若是什麽都不知道,自然不會做什麽,但若是讓他們猜中了自己的目的,又是大大的不妥,讓對方想了萬全的計策來對付自己,蘭馨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一一化解。
蘭馨便是用她的這第二條理由,說服了皇後。當然,蘭馨說得更為婉轉,隻是輕聲細語地說道:“皇額娘,現如今,皇阿瑪對皇額娘恩寵有加,實在不宜在此時,讓後宮掀起太大的風浪。女兒聽說,皇阿瑪最近為了邊疆問題,一直頭痛不已,若是後宮再起波瀾的話,隻怕皇阿瑪心情會受影響,到時候,若是遷怒於皇額娘,便是大大的不值了。”
皇後一聽,覺得大大的有理,立馬就下令,宣稱秋竹是死於自殺,絕口不提謀害之事。蘭馨一想到此處,便愈加肯定,那支關鍵性的簪子,必定已落到了秋竹家人的手中。現如今,該想個什麽法子,去要了來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