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鶴即道:“這股勢力來曆不明,我會提請父親注意。它幾次行動都沒占地占城,隻是殺了當地的強人就走,這太古怪了。賀兄怎麽看?”
賀靈川摸了摸鼻子:“通常來說,誰受益就是誰指使。黑甲軍沒占城,那城現在歸誰?”
“一個姓楊的守備。”
“我覺得,這姓楊的多多少少和黑甲軍有點關聯吧?”
那兩人又討論幾句,趁司徒鶴喝第三杯酒,賀靈川岔開話題:“前線戰況如何?”
“兩天前,我軍進攻蘆花堡,有點膠著。”司徒鶴皺了皺眉,“不好打哇,對手的反擊很強硬。另外,裴國等的中線進攻還吃了兩次敗仗,毗夏人頗受鼓舞。唉,這不是好事。”
他接著道:“對於要不要繼續進攻,盟軍內部有不同意見;另外,我們兩個盟友,珀琉國和坎族人之間起了衝突,導致北線不能協調。”
賀靈川從仰善群島返回閃金平原時,七路盟軍已經奪回原高浦國的全部失地,並且向毗夏本土推進。
不過幾個月工夫,風水輪流轉,毗夏反而成了被動防守、拚命抵抗的一方。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打到這個階段,盟軍內部出現不同聲音。
因為之前的戰鬥出奇地順利,司徒父子的戰略目標已經從收複失地,變成了複仇反攻,希望一鼓作氣打下毗夏,徹底結果這個惡鄰,絕不給它休養生息、卷土重來的機會。
另外幾路盟軍卻想見好就收,因為戰鬥變得越來越難,進度也越來越慢,好像陷入了泥淖中。
盟軍甚至還破天荒地吃了兩次敗仗。這對原本高漲的士氣是一次重挫。
當然,它們還擔心繼續進攻會徹底得罪毗夏身後的爻國。
先前的同仇敵愾,隨著戰線推進毗夏領地,開始變得猶豫不絕。
毗夏察覺到變數,立刻在蘆花堡投入資源和兵力。這地方易守難攻,隻要毗夏人堅持得久一點,盟軍內部說不定分歧更大。
賀靈川問:“北線的衝突是怎麽回事?”
戰爭內部總是磨磨跡跡、反複無常,不像一般人想象那麽容易。
“上沙盤,我給你們說說。”
原鄉會的沙盤,是司徒家捐贈的。
司徒鶴就著沙盤給兩人講解:“盟軍進攻毗夏本土,分作三路進軍。其中司徒家和另外兩家打的是南線,而珀琉國和坎族人合攻北線。十天前,北線就打到了青野地區。”
他指著一塊平原。
賀靈川一看就道:“這地形,易攻難守。”
“是啊,青野一馬平川、土壤肥沃,是毗夏北部的糧倉,其產量占到了毗夏全境的兩成;它又是兩條河流的交匯,坐擁舟楫漁米之利,本身還是貫通東、西、南三個方向的交通樞紐。打下這裏,對我們盟軍的北線行動是重大勝利。”
魚駭奇道:“這不是大捷麽,為什麽兩家反目?”…。。
“青野之戰隻持續不到兩天,毗夏人知道這裏四麵圍城、易攻難守,並沒怎麽掙紮就放棄了。”司徒鶴搖頭,“但毗夏人撤退之前,還使了個心眼兒:他們居然向坎族人獻降,徑直打開了西城門。所以等到珀琉軍隊趕到時,坎族人已經占下了青野。”
魚駭長長“哦”了一聲:“不妙!這幫混賬玩意兒!”
他知道賀靈川是外來者,對本地的曆史糾葛不甚了解,於是給他解釋道:“青野原本也不是毗夏人的領地,而是它十五年前從珀琉國占走的。多年來,珀琉國一直想要回青野,這才參與盟軍。”
賀靈川一聽就懂:“坎族人占城之後,就不想放手?”
“坎族人長年為糧食煩惱,隻要拿下青野,今後就不會餓肚子了。”司徒鶴輕咳一聲,“珀琉國願意以後長期向坎族人供糧,後者猶豫再三,拒絕了。因為占走青野之後,它還可以輕輕鬆鬆坐地收錢。並且它在‘猶豫’這段時間內,又往青野增兵一千。所以,珀琉國惱火得很。”
魚駭忍不住罵道:“毗夏怎麽突然聰明了,當起了攪屎棍?”
明知道自己守不住了,於是把珀琉國的失地送給坎族人,毗夏人屬實把挑撥離間這一招玩明白了。
這兩邊也都知道它的路數,奈何利益太大,實在放不了手。
陽謀啊。
不過毗夏人雖以好勇鬥狠著稱,從前卻很少使這種詭計。
wwш¤ttkán¤¢o
司徒鶴苦笑一聲:“毗夏人未必能想出這種招數。據我們抓獲的俘虜交代,毗夏軍隊當中混進大量頤指氣使的外來者。”
“爻國?”
司徒鶴聳了聳肩。
魚駭點頭:“這倒是符合爻國作派。”
“總之,珀琉國和坎族人因為青野起了內訌,北線的戰事也基本停滯。”司徒鶴對賀靈川道,“賀兄可能不知,這兩邊從前還有宿怨。珀琉國君極力化解,甚至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娶了坎族頭人的女兒,才化幹戈為玉帛。”
賀靈川插嘴:“康琅?”
“對,就是康琅!”司徒鶴接著道,“沒消停幾年,兩家關係又因青野而破裂。現在珀琉國人異常激忿,痛罵坎族人不識好歹,給臉不要。”
仇恨建立容易,消彌卻很慢。就算是聯姻,珀琉和坎族的關係也隻恢複到冷淡。
顯然毗夏/爻國很清楚這一段過往,才給兩家又引爆了積怨的種子。
賀靈川能體會他們的無奈:“你們這地方,真是亂得很。”
都經不起人家輕輕挑撥,就開始內鬥了。
“前幾天衝突再次升級,珀琉軍隊和坎族人互毆,還出了人命。”司徒鶴抿了口酒,“我家今天就是趕去做和事佬的,希望他們暫時擱置爭議,協同對敵。”
“有成果麽?”
司徒鶴搖頭,一臉苦惱:“兩邊當場拍桌對罵,都不肯放棄青野。要不是我們就在現場,說不定兩邊又打起來。”…。。
那麽盟軍的北線進攻就停止了。
毗夏人隻要再想辦法分化另外兩個方向的進攻——盟軍內部本來就有動搖的聲音——戰爭壓力就會大為減輕。
事緩則圓。
毗夏人一旦緩過勁兒來,把這場戰爭拖進加時賽,勝利的天秤恐怕又要搖擺不定。
賀靈川即道:“盟軍的戰力對比毗夏,其實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司徒鶴點頭:“是啊,之前我們收複高浦舊地能一路高歌猛進,一方麵是挾先前幾場大勝之威,另一方麵也是毗夏人初期自亂陣腳。”
“不止於此。”賀靈川正色道,“你也說了,先前的戰鬥都是為了收複高浦國的舊地。人們懷念故國,你們的光複之戰就是民心所向,當然所向披靡!”
他始終戰場,感慨頗多。
雖說各方的援助是先決條件,司徒羽的指揮也相當出色,但高浦國的人民對故國的懷念、對毗夏的痛恨,才是司徒家盟軍能一路高歌猛進的根本。
想要贏取最迅速、最廣泛的勝利,先要贏取人心。
眾望所歸,才能勢如破竹。
“但是戰線推回毗夏人老家之後,你們就失掉了這一重優勢。”這時所有毗夏人都回過味來,再這麽下去,自己要完了。
毗夏軍隊的士氣、毗夏人的意誌終於調動起來,投入這場保家衛疆之戰。
所以盟軍攻進毗夏領地後,形勢立變,麵臨的阻力也越來越大——所有毗夏人都反對他們。
再遇上盟軍北線攻勢暫停,就是毗夏難得的契機。
他們本身得到爻國的支援,錢、糧,以及一部分人力。
盟軍內部卻各有各的問題,這從前期幾家隊伍加盟加得猶豫不決,就能看出端倪。即便能從仰善借來錢糧,但仰善的力量與爻國怎可相提並論?
隻要戰爭拖下去、耗下去,說不定先崩潰的反而是盟軍。
“是這個道理。”司徒家很清楚這一點,才試圖調停珀琉國和坎族人的矛盾。
賀靈川即道:“這樣看來,青野的歸屬權會決定盟軍北線的進展,從而影響你們討伐毗夏的全域戰爭。”
“正是。”司徒鶴輕歎一聲,“形勢突然急轉直下。我和父親都認為,隻要青野問題能夠解決,盟軍就還有機會繼續圍攻毗夏;如果解決不了——”
賀靈川點頭:“北線攻勢一旦瓦解,就可能進而導致盟軍的全盤潰散。”
因為青野之爭,珀琉國和坎族人不可能繼續合作,盟軍北線也就不複存在。
“毗夏人這一手,玩得真漂亮。”隻用一座棄城,就撬動了盟軍的牆角,“能這樣利用坎族人見小利而忘命的脾性,它背後應該有高人指點。”
司徒鶴喝了口悶酒:“多半就是爻國。”
賀靈川和魚駭都陪他喝了一杯,魚駭問:“司徒將軍有什麽對策?”
“我和父親商量過了,我們司徒家願意拿出攻下的毗夏領地,換給珀琉國。”
魚駭聽到這裏,豎起大拇指:“司徒大度啊!”39314902。。
...
賀靈川摸了摸鼻子:“通常來說,誰受益就是誰指使。黑甲軍沒占城,那城現在歸誰?”
“一個姓楊的守備。”
“我覺得,這姓楊的多多少少和黑甲軍有點關聯吧?”
那兩人又討論幾句,趁司徒鶴喝第三杯酒,賀靈川岔開話題:“前線戰況如何?”
“兩天前,我軍進攻蘆花堡,有點膠著。”司徒鶴皺了皺眉,“不好打哇,對手的反擊很強硬。另外,裴國等的中線進攻還吃了兩次敗仗,毗夏人頗受鼓舞。唉,這不是好事。”
他接著道:“對於要不要繼續進攻,盟軍內部有不同意見;另外,我們兩個盟友,珀琉國和坎族人之間起了衝突,導致北線不能協調。”
賀靈川從仰善群島返回閃金平原時,七路盟軍已經奪回原高浦國的全部失地,並且向毗夏本土推進。
不過幾個月工夫,風水輪流轉,毗夏反而成了被動防守、拚命抵抗的一方。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打到這個階段,盟軍內部出現不同聲音。
因為之前的戰鬥出奇地順利,司徒父子的戰略目標已經從收複失地,變成了複仇反攻,希望一鼓作氣打下毗夏,徹底結果這個惡鄰,絕不給它休養生息、卷土重來的機會。
另外幾路盟軍卻想見好就收,因為戰鬥變得越來越難,進度也越來越慢,好像陷入了泥淖中。
盟軍甚至還破天荒地吃了兩次敗仗。這對原本高漲的士氣是一次重挫。
當然,它們還擔心繼續進攻會徹底得罪毗夏身後的爻國。
先前的同仇敵愾,隨著戰線推進毗夏領地,開始變得猶豫不絕。
毗夏察覺到變數,立刻在蘆花堡投入資源和兵力。這地方易守難攻,隻要毗夏人堅持得久一點,盟軍內部說不定分歧更大。
賀靈川問:“北線的衝突是怎麽回事?”
戰爭內部總是磨磨跡跡、反複無常,不像一般人想象那麽容易。
“上沙盤,我給你們說說。”
原鄉會的沙盤,是司徒家捐贈的。
司徒鶴就著沙盤給兩人講解:“盟軍進攻毗夏本土,分作三路進軍。其中司徒家和另外兩家打的是南線,而珀琉國和坎族人合攻北線。十天前,北線就打到了青野地區。”
他指著一塊平原。
賀靈川一看就道:“這地形,易攻難守。”
“是啊,青野一馬平川、土壤肥沃,是毗夏北部的糧倉,其產量占到了毗夏全境的兩成;它又是兩條河流的交匯,坐擁舟楫漁米之利,本身還是貫通東、西、南三個方向的交通樞紐。打下這裏,對我們盟軍的北線行動是重大勝利。”
魚駭奇道:“這不是大捷麽,為什麽兩家反目?”…。。
“青野之戰隻持續不到兩天,毗夏人知道這裏四麵圍城、易攻難守,並沒怎麽掙紮就放棄了。”司徒鶴搖頭,“但毗夏人撤退之前,還使了個心眼兒:他們居然向坎族人獻降,徑直打開了西城門。所以等到珀琉軍隊趕到時,坎族人已經占下了青野。”
魚駭長長“哦”了一聲:“不妙!這幫混賬玩意兒!”
他知道賀靈川是外來者,對本地的曆史糾葛不甚了解,於是給他解釋道:“青野原本也不是毗夏人的領地,而是它十五年前從珀琉國占走的。多年來,珀琉國一直想要回青野,這才參與盟軍。”
賀靈川一聽就懂:“坎族人占城之後,就不想放手?”
“坎族人長年為糧食煩惱,隻要拿下青野,今後就不會餓肚子了。”司徒鶴輕咳一聲,“珀琉國願意以後長期向坎族人供糧,後者猶豫再三,拒絕了。因為占走青野之後,它還可以輕輕鬆鬆坐地收錢。並且它在‘猶豫’這段時間內,又往青野增兵一千。所以,珀琉國惱火得很。”
魚駭忍不住罵道:“毗夏怎麽突然聰明了,當起了攪屎棍?”
明知道自己守不住了,於是把珀琉國的失地送給坎族人,毗夏人屬實把挑撥離間這一招玩明白了。
這兩邊也都知道它的路數,奈何利益太大,實在放不了手。
陽謀啊。
不過毗夏人雖以好勇鬥狠著稱,從前卻很少使這種詭計。
wwш¤ttkán¤¢o
司徒鶴苦笑一聲:“毗夏人未必能想出這種招數。據我們抓獲的俘虜交代,毗夏軍隊當中混進大量頤指氣使的外來者。”
“爻國?”
司徒鶴聳了聳肩。
魚駭點頭:“這倒是符合爻國作派。”
“總之,珀琉國和坎族人因為青野起了內訌,北線的戰事也基本停滯。”司徒鶴對賀靈川道,“賀兄可能不知,這兩邊從前還有宿怨。珀琉國君極力化解,甚至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娶了坎族頭人的女兒,才化幹戈為玉帛。”
賀靈川插嘴:“康琅?”
“對,就是康琅!”司徒鶴接著道,“沒消停幾年,兩家關係又因青野而破裂。現在珀琉國人異常激忿,痛罵坎族人不識好歹,給臉不要。”
仇恨建立容易,消彌卻很慢。就算是聯姻,珀琉和坎族的關係也隻恢複到冷淡。
顯然毗夏/爻國很清楚這一段過往,才給兩家又引爆了積怨的種子。
賀靈川能體會他們的無奈:“你們這地方,真是亂得很。”
都經不起人家輕輕挑撥,就開始內鬥了。
“前幾天衝突再次升級,珀琉軍隊和坎族人互毆,還出了人命。”司徒鶴抿了口酒,“我家今天就是趕去做和事佬的,希望他們暫時擱置爭議,協同對敵。”
“有成果麽?”
司徒鶴搖頭,一臉苦惱:“兩邊當場拍桌對罵,都不肯放棄青野。要不是我們就在現場,說不定兩邊又打起來。”…。。
那麽盟軍的北線進攻就停止了。
毗夏人隻要再想辦法分化另外兩個方向的進攻——盟軍內部本來就有動搖的聲音——戰爭壓力就會大為減輕。
事緩則圓。
毗夏人一旦緩過勁兒來,把這場戰爭拖進加時賽,勝利的天秤恐怕又要搖擺不定。
賀靈川即道:“盟軍的戰力對比毗夏,其實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司徒鶴點頭:“是啊,之前我們收複高浦舊地能一路高歌猛進,一方麵是挾先前幾場大勝之威,另一方麵也是毗夏人初期自亂陣腳。”
“不止於此。”賀靈川正色道,“你也說了,先前的戰鬥都是為了收複高浦國的舊地。人們懷念故國,你們的光複之戰就是民心所向,當然所向披靡!”
他始終戰場,感慨頗多。
雖說各方的援助是先決條件,司徒羽的指揮也相當出色,但高浦國的人民對故國的懷念、對毗夏的痛恨,才是司徒家盟軍能一路高歌猛進的根本。
想要贏取最迅速、最廣泛的勝利,先要贏取人心。
眾望所歸,才能勢如破竹。
“但是戰線推回毗夏人老家之後,你們就失掉了這一重優勢。”這時所有毗夏人都回過味來,再這麽下去,自己要完了。
毗夏軍隊的士氣、毗夏人的意誌終於調動起來,投入這場保家衛疆之戰。
所以盟軍攻進毗夏領地後,形勢立變,麵臨的阻力也越來越大——所有毗夏人都反對他們。
再遇上盟軍北線攻勢暫停,就是毗夏難得的契機。
他們本身得到爻國的支援,錢、糧,以及一部分人力。
盟軍內部卻各有各的問題,這從前期幾家隊伍加盟加得猶豫不決,就能看出端倪。即便能從仰善借來錢糧,但仰善的力量與爻國怎可相提並論?
隻要戰爭拖下去、耗下去,說不定先崩潰的反而是盟軍。
“是這個道理。”司徒家很清楚這一點,才試圖調停珀琉國和坎族人的矛盾。
賀靈川即道:“這樣看來,青野的歸屬權會決定盟軍北線的進展,從而影響你們討伐毗夏的全域戰爭。”
“正是。”司徒鶴輕歎一聲,“形勢突然急轉直下。我和父親都認為,隻要青野問題能夠解決,盟軍就還有機會繼續圍攻毗夏;如果解決不了——”
賀靈川點頭:“北線攻勢一旦瓦解,就可能進而導致盟軍的全盤潰散。”
因為青野之爭,珀琉國和坎族人不可能繼續合作,盟軍北線也就不複存在。
“毗夏人這一手,玩得真漂亮。”隻用一座棄城,就撬動了盟軍的牆角,“能這樣利用坎族人見小利而忘命的脾性,它背後應該有高人指點。”
司徒鶴喝了口悶酒:“多半就是爻國。”
賀靈川和魚駭都陪他喝了一杯,魚駭問:“司徒將軍有什麽對策?”
“我和父親商量過了,我們司徒家願意拿出攻下的毗夏領地,換給珀琉國。”
魚駭聽到這裏,豎起大拇指:“司徒大度啊!”39314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