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色的麵具在雲層之中若隱若現。


    血色的雲霧從麵具之中彌漫出來,生靈的哀嚎是這麵具的主基調。


    這座和青銅門在一起伴生之物,是以帝辛為首的殷商貴族大巫們的創造。


    用青銅源種的特性,利用了隻有商朝上層才有的祭祀方法,竊取“自然”的力量,從理論上來說,這些大巫的手段和心氣都是極其高的,他們不滿足於做“祖先神”,他們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更加長遠的地方。


    主宰一切的“帝王”。


    他們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帝”的身上,盡管不知道“自然”——“帝”——“祖先神”這一套完整的鏈條的邏輯在什麽地方,不過祭祀了這麽多年,他們還是看出來了一些什麽。


    經驗。


    從經驗上,他們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利用“源種”生造出一個神靈出來,隨後他們就可以借助這個“神靈”,實現成神的想法。


    不同於“帝”這樣一個最後逐漸化作符號化的至高神。


    這些人的想法很世俗,他們首先要製造出來一個“小殷都”,是一個“地上天國”。


    貴族還是貴族。


    巫師還是巫師。


    最高層次是“帝辛”,他將代替“帝”的地位,其餘的人,就是“祖先神”的地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成為這“青銅神靈”麵具的一部分,換而言之,就是群體意識成為神靈,這樣的大工程,一個人是做不到的,就算是當時雄心勃勃的帝辛也的確是無法做到,所以他匯集了很多的巫師,並且進行了許多場“高端祭祀”。


    倒黴的一些貴族們,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為了祭品。


    大量的血腥的記憶和人格,從青銅麵具上輻射了出來,就像是青銅門一樣,朝著周圍的空間輻射,林峰同樣作為青銅器的身體,也在不斷的接受這些輻射,隨著這些輻射的波動,神牛有些不悅。


    它用力一揚仰頭,用力將這青銅麵具頂開。


    它對於這氣息很不喜歡。


    林峰神牛的身邊。


    出現了一個奇異的身影。


    伽馬蘭的建木。


    這來自於南洋的建木,並非是自然,也不是類自然。


    南洋建木是異種。


    被南洋的伽馬蘭人當做了聖物之後,開始了祭祀。


    伽馬蘭人堅信人的腦袋是靈魂和智慧居住的聖殿。


    在人死去之後,人的腦袋會繼承這個人的一切,並且還可以就此傳承下去。


    久而久之,伽馬蘭人哪怕是逐漸消失在了曆史之中——準確的說,伽馬蘭作為土著,被同化和殺掉了不少,傳承凋零,這建木也在變化的時間風雲之中,從實體化作了虛品,散落不見。


    一片古怪的雷雲遮住了這裏。


    有人再度將目光落在了這裏。


    隻不過這一次他不用擔心自己鎮守的地方,因為氣息泄露,出現在外麵,前功盡棄了。


    因為這裏,比外頭還要危險。


    隻有可能從這危險之地,倒過來汙染升仙寨,不可能存在升仙寨能汙染這裏的情形。


    本來他是不來了的。


    畢竟上一次他就說了,自己不來。


    心灰意冷之後,選擇鎮守了不可知地,和這不可知地一起沉淪下去。


    但是現在他再度感覺到了自己“學生”的氣息。


    並且更重要的是,這氣息之中,有一股叫他難以理解,卻熟悉無比的氣息,叫他不得不過來看了一眼。


    就是這一眼。


    這位平生鬱鬱不得誌的老儒生忽然就明悟了過來。


    “居然如此。”


    所有的領悟,都和真正的事實隻是差了一張紙,隻要捅破這一張紙,就可以明悟過來事情的經過。


    氣息的變化,叫他頓時就反應過來,這種“自然”的氣息,和“三十六寨”,準確的說“完整的三十六寨”氣息是差不多的,“三十六寨”是各種被丟棄,或者是王朝明令禁止的習俗。


    它們共同攪合在一起。


    和數不清的濁氣混合在一起。


    形成了類似於“自然”的氣息。


    成為了許多邪道、巫師、各色各樣的人物修行的力量來源,不需要或者是縝密的儀式,繁複的學習,或者一些前置的手段,還有經常一樣的,可以被複製的手段,就隨時招惹,就可以獲得的力量源頭。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三十六寨越來越龐大。


    越來越不可約束。


    和濁氣混合在一起,威逼其餘的氣息,就是這樣類似於“自然”的氣息,被無數人不斷的使用符籙,法壇、經幡、玄法,還有王朝龍虎氣,在最後一個王朝,徹底將其鎮壓。


    之所以“三十六寨”在宋朝才大爆發出來,自然是因為宋朝本身就處於一個大爆發的時期,經曆了五代十國的濁氣混亂,南北兩宋也沒有撐得住一個大繁華。


    三十六寨終於要重現於世間。


    更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脫鉤現象出現——本來在脫鉤之後,設計者設計的是王朝龍虎氣,也是傳說之中的人道氣息,可以鎮壓濁氣,但是代價就是,在王朝龍虎氣虛弱的時候,各種牛鬼蛇神就會出現,但,因為最大的濁氣,都在三十六寨的緣故,就算是濁氣再如何,也不會真的翻了天,這些信息並不難以理解,一代一代的封印就是這樣出現的,在這樣的規劃之下。


    王朝龍虎氣成為了極其重要之物,但是對應脫鉤現象出現,是另外一回事。


    製定了這些計劃的人。


    要保證一件事情——在符籙,陣法,經文失去應該有的效力之前,一切都要結束。


    “三十六寨”一定要被死死的封印。


    於是乎。


    有人做。


    有人看。


    “原來如此,我也是做的人其中一環,他是看的人其中一環,我是做的人裏麵,最後一環,鎮壓住了在三十六寨裏麵最危險的升仙寨。


    他則是看到了升仙寨的鎮壓。”


    雲端之上,那雷電一樣的氣勢明悟了。


    哪怕是在三十六寨之中那麽多天,他的意識卻依舊如天上的滾雷。


    沒有絲毫的鈍感。


    就在他思考的最後時候,一座山的虛影出現了。


    這座山很有意思,它是泰山,它的上麵,既有神話、民俗,也有後來三教留下來的痕跡,它的前來就代表了很多意思。


    有時候,出席本身就是不需要說明白的語言。


    它的出席。


    代表著一種同意。


    林峰留在了泰山上的,屬於自己的那根法器也終於出現了。


    長成了枝繁葉茂的一棵大樹。


    “可以開始了。”


    對於這一代“史官”的期望——這一代“史官”要幫助青山祭酒錨定“夏桀”的死亡,“帝辛”和殷商大巫們造神的失敗,濁氣和一些被掃進了曆史塵埃之中習俗的三十六寨的結束,還有,失去超凡力量的俗世。


    林峰要看到的,開始不在他要看到的時間段裏麵,但是經過和發展都要經過林峰注視的這一段,可以稱這一段為,“畢功於一役”的重要階段,並且是幾方勢力都同意的最後階段。


    這麽多的製約,造成的結果就是作為這一場計劃的錨定者,林峰得到的好處是最多的,不會有人在他身上留手——因為這意味著要麽大家都留,要麽大家都不留,誰要是偷偷留手被發現,就不止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神性滲入了林峰的身體。


    至於最後會怎麽樣。


    誰都不清楚。


    涉及到了“神性生物”和“自然”,沒有人可以打包票說事情一定會如何如何,不會,自會有人朝著好的方向,不好的方向預測,來確定事情是否可以成功,林峰的這一種融合前人有沒有人成功過,也沒有人知道。


    因為就算是有人成功,他也不會炫耀這件事情。


    都是秘密。


    在幾方的觀察之下,這裏的一切都變得極其的緩慢。


    被摻入了“洪水”的“詭村”,也開始逐漸的收了回來,“洪水”並非是“顓頊”故意滲入林峰的“詭村”之中的,這不是什麽陰謀詭計,這是陽謀。


    這些經過了“關押”的“自然”,都會自然而然的帶著一種很奇異的特征,就是會“融入”其餘的“自然”之中,算不上是一件壞事,隻有這樣的“黏合”,才能夠給人關押和放逐的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峰隻要出現在原地,就一定會和“冉遺魚的血肉”混合在一起的。


    隨後會被拉扯到這裏。


    這是一個定律。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人也不知道林峰可以融合多少,林峰身上不止是有“冉遺魚”的血肉,他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人身上可能還有其餘“神性生物”的一部分,甚至於有一目國遺址——這裏說是他最後得到的一部分,還有“噩夢”,“噩夢”不是“神性生物”,是“自然”,並不是隻有人類在做夢,一些動物也會做夢。


    在沒有人類之前,“噩夢”就存在。


    誰也不知道那個時候事情是怎麽發生的的,但是一目國的的確確是利用“神性生物”來封印了“噩夢”,隨後一目國精英斷代,造成了大量的一目國人在遷徙之間,大量的人員消失,就連“噩夢”,都被遺留在了一處,最後,“噩夢”在林峰手裏。


    誰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時間還沒到。


    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隻有一個人可能是最先知道的。


    韓教授。


    韓教授有些迷惘的坐在一家道觀之中,他手裏是一本曆書,這是一段不存在於真正曆史上的時間。


    也是一個錨點。


    這是所有現代都沒有誌怪的原因。


    有人在這裏,強行脫鉤了所有的一切。


    第二次砍伐了“建木”,將地府、濁氣,所有可能存在的一切,全部都脫離俗世。


    隻不過,這些事情,到底是誰幹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俗從湘西血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半探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半探窗並收藏民俗從湘西血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