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後來成為網絡大事件的導火索從一開始看往往並不那麽引人注意,就像一顆小石子投進了大海裏,誰能想到會引發海嘯呢?
不過在遊戲圈和飯圈交匯的這片海域倒的確暗流湧動,在我國不長的互聯網曆史上,就有過幾顆小石子,攪動風雲的例子。
當年有個鄰國的偶像團體來訪,由於活動的主辦方準備不足,我國的粉絲們人數又實在眾多,使得一個瘋狂的粉絲辱罵並毆打了現場維持秩序的武警戰士。這一下激起了很多網民的憤怒。當然,這不是第一次網絡群體性事件,但該事件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是首次“粉絲行為,上升偶像”的網絡事件。
於是,在某熱門端遊貼吧裏,網友們開始號召組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對該偶像團體及其粉絲群體實施大規模報複,他們將此次自發組織的行動稱為“聖戰”。憤怒的種子一經點燃便一發不可收拾,聖戰的想法一經提出,便從該端遊的貼吧蔓延至各大網絡社區,最後甚至一些擁有高精尖技術的黑客團隊也參與了此次聖戰。
其主要行為為以碾壓性的人數優勢爆破該偶像團體的所有互動社區,以技術黑掉該偶像團體的相關網站。
由於事件的影響力太大,事件結束之後,自然也引起了各方的反思和回顧。支持者認為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愛國行動,反對者認為不過是一群大學男生閑得無聊去找中學女生的茬罷了。
然而事件最為詭異的地方卻在於,為什麽聖戰的起源和主力是一個網絡遊戲的貼吧呢?
按說這兩個圈子其實原本八竿子打不著邊,也不存在直接的利益關係。不可能哪個明星偶像突然跑過來拿了重要賽事的冠軍,也不可能有某個遊戲開發公司突然腦子一熱把某個偶像請來代言。
玩端遊的網民們不追星,追星的群體也不會去玩端遊。兩個圈子根本沒什麽交集,一起線下的事件,卻引發了線上的“大規模戰爭”,著實很奇怪。因此,也有很多人認為聖戰發起的時間太過“曖昧”,恰好是高考結束後的一天,不排除遊戲運營商為了炒作自己熱度,策劃了此次事件的可能。但就算是有推手,卻也解釋不通為什麽遊戲玩家對一個圈外的事件卻突然爆發出這麽大的熱情。
很多人從男女思維及行為方式上入手,認為由於網絡的封閉性增加激化了原本就存在,但會在現實中被忽略的性別矛盾。還有一種則是從集體無意識的角度分析,認為大部分男人在單獨麵對的女生的時候無論是在網絡還是現實中都會展現出一些所謂的“紳士風度”。而一旦他們匯集到一起,便可以毫不顧慮地向另一個群體展開攻擊。
我和謝流螢在假期就這個問題專門討論過,但按我多年的遊戲經驗來看,以上兩種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半年前的nba事件已經說明了以男性為主體的粉絲群在麵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時並不會比以女性為主體的粉絲群體來得更加理性。而男性又是天生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那麽當年的聖戰動機就可以簡單地解釋為“我早看你喜歡的東西不爽了”。
事實上,大多人並不能分辨一件事情的好壞和對錯,隻是一味地跟風罷了。他們也都會選擇性忽略任何一個圈子裏都有理智的人,也都有腦殘的人這樣一個事實,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並不是什麽明智的做法。你追國外的明星偶像,我玩國外的遊戲,並不存在誰比誰“更愛國”這種道理。
網絡時代,大家的內心卻更加空虛了,現實中找不到的認同感,自然需要在虛擬世界裏找一找。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並不能讓別人認同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所以隻能讓別人認同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好的。借著“我喜歡的東西比你喜歡的東西更好”來增加自己的被認同感,進而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優秀”。這就好像那句國罵並不是真的要和對方的長輩發生某種不可告人的關係,隻是為了借著口頭上這種關係的發生間接獲取對對方輩分上的優勢罷了。
近年來,隨著電競選手偶像化的打造,電競圈作為原本從屬於遊戲圈後來和體育圈交集產生的圈子,也不可避免地和飯圈產生了融合乃至同質化。
飯圈的從業者羨慕電競圈有明確的評價體係,能夠使得真正有實力的人脫穎而出,而電競圈的從業者又羨慕飯圈的粉絲更加忠實,付費率也更高,原本兩個圈子取長補短並不是壞事,但我卻萬萬沒想到,首場比賽結束後不久,我們戰隊卻莫名成為了兩方爭鬥的最前沿。
在首場比賽結束後,所有人回到基地,稍作休整,準備迎接下一場比賽的開始。不料剛回到基地,我卻發現自己的粉絲群裏炸開了鍋。
是的,忘記和各位報備一聲,在我還在打次級聯賽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隨著戰隊的戰績一路飆升,我的粉絲群也從一個200人群變成了千人群,再到現在正在籌劃開第二個群。
不過可能我這個人比較無聊,沒什麽話題性,整個群裏除了我冒泡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安靜。我本以為可能是今天的比賽比較有討論價值,所以群裏暫時活躍起來,誰知打開群聊一看,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在討論一件事情“抓內鬼”。
我不知道這個“內鬼”是什麽意思,一時間也不敢露頭,我將聊天記錄往上翻了好幾頁,才看懂我的粉絲們到底在聊什麽。
說是今天下午,差不多是我比賽開始前的那段時間,有一個人拿著我們粉絲群裏的截圖跑到某明星微博底下去碰瓷。
在休賽期的時候,除了那次線上活動外,後來月神為了塑造戰隊的良好形象,也帶我們參加了一些其他的公益活動。
不過在遊戲圈和飯圈交匯的這片海域倒的確暗流湧動,在我國不長的互聯網曆史上,就有過幾顆小石子,攪動風雲的例子。
當年有個鄰國的偶像團體來訪,由於活動的主辦方準備不足,我國的粉絲們人數又實在眾多,使得一個瘋狂的粉絲辱罵並毆打了現場維持秩序的武警戰士。這一下激起了很多網民的憤怒。當然,這不是第一次網絡群體性事件,但該事件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是首次“粉絲行為,上升偶像”的網絡事件。
於是,在某熱門端遊貼吧裏,網友們開始號召組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對該偶像團體及其粉絲群體實施大規模報複,他們將此次自發組織的行動稱為“聖戰”。憤怒的種子一經點燃便一發不可收拾,聖戰的想法一經提出,便從該端遊的貼吧蔓延至各大網絡社區,最後甚至一些擁有高精尖技術的黑客團隊也參與了此次聖戰。
其主要行為為以碾壓性的人數優勢爆破該偶像團體的所有互動社區,以技術黑掉該偶像團體的相關網站。
由於事件的影響力太大,事件結束之後,自然也引起了各方的反思和回顧。支持者認為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愛國行動,反對者認為不過是一群大學男生閑得無聊去找中學女生的茬罷了。
然而事件最為詭異的地方卻在於,為什麽聖戰的起源和主力是一個網絡遊戲的貼吧呢?
按說這兩個圈子其實原本八竿子打不著邊,也不存在直接的利益關係。不可能哪個明星偶像突然跑過來拿了重要賽事的冠軍,也不可能有某個遊戲開發公司突然腦子一熱把某個偶像請來代言。
玩端遊的網民們不追星,追星的群體也不會去玩端遊。兩個圈子根本沒什麽交集,一起線下的事件,卻引發了線上的“大規模戰爭”,著實很奇怪。因此,也有很多人認為聖戰發起的時間太過“曖昧”,恰好是高考結束後的一天,不排除遊戲運營商為了炒作自己熱度,策劃了此次事件的可能。但就算是有推手,卻也解釋不通為什麽遊戲玩家對一個圈外的事件卻突然爆發出這麽大的熱情。
很多人從男女思維及行為方式上入手,認為由於網絡的封閉性增加激化了原本就存在,但會在現實中被忽略的性別矛盾。還有一種則是從集體無意識的角度分析,認為大部分男人在單獨麵對的女生的時候無論是在網絡還是現實中都會展現出一些所謂的“紳士風度”。而一旦他們匯集到一起,便可以毫不顧慮地向另一個群體展開攻擊。
我和謝流螢在假期就這個問題專門討論過,但按我多年的遊戲經驗來看,以上兩種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半年前的nba事件已經說明了以男性為主體的粉絲群在麵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時並不會比以女性為主體的粉絲群體來得更加理性。而男性又是天生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那麽當年的聖戰動機就可以簡單地解釋為“我早看你喜歡的東西不爽了”。
事實上,大多人並不能分辨一件事情的好壞和對錯,隻是一味地跟風罷了。他們也都會選擇性忽略任何一個圈子裏都有理智的人,也都有腦殘的人這樣一個事實,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並不是什麽明智的做法。你追國外的明星偶像,我玩國外的遊戲,並不存在誰比誰“更愛國”這種道理。
網絡時代,大家的內心卻更加空虛了,現實中找不到的認同感,自然需要在虛擬世界裏找一找。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並不能讓別人認同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所以隻能讓別人認同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好的。借著“我喜歡的東西比你喜歡的東西更好”來增加自己的被認同感,進而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優秀”。這就好像那句國罵並不是真的要和對方的長輩發生某種不可告人的關係,隻是為了借著口頭上這種關係的發生間接獲取對對方輩分上的優勢罷了。
近年來,隨著電競選手偶像化的打造,電競圈作為原本從屬於遊戲圈後來和體育圈交集產生的圈子,也不可避免地和飯圈產生了融合乃至同質化。
飯圈的從業者羨慕電競圈有明確的評價體係,能夠使得真正有實力的人脫穎而出,而電競圈的從業者又羨慕飯圈的粉絲更加忠實,付費率也更高,原本兩個圈子取長補短並不是壞事,但我卻萬萬沒想到,首場比賽結束後不久,我們戰隊卻莫名成為了兩方爭鬥的最前沿。
在首場比賽結束後,所有人回到基地,稍作休整,準備迎接下一場比賽的開始。不料剛回到基地,我卻發現自己的粉絲群裏炸開了鍋。
是的,忘記和各位報備一聲,在我還在打次級聯賽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隨著戰隊的戰績一路飆升,我的粉絲群也從一個200人群變成了千人群,再到現在正在籌劃開第二個群。
不過可能我這個人比較無聊,沒什麽話題性,整個群裏除了我冒泡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安靜。我本以為可能是今天的比賽比較有討論價值,所以群裏暫時活躍起來,誰知打開群聊一看,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在討論一件事情“抓內鬼”。
我不知道這個“內鬼”是什麽意思,一時間也不敢露頭,我將聊天記錄往上翻了好幾頁,才看懂我的粉絲們到底在聊什麽。
說是今天下午,差不多是我比賽開始前的那段時間,有一個人拿著我們粉絲群裏的截圖跑到某明星微博底下去碰瓷。
在休賽期的時候,除了那次線上活動外,後來月神為了塑造戰隊的良好形象,也帶我們參加了一些其他的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