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燕赤霞這麽一位新食客會到來,趙悠乾還是頗為意外的,尤其是係統上也沒有什麽提示。
要不是他主動接觸了燕赤霞,隻怕任務上的‘接待新食客’都不會出現。
這也代表了諸天小館裏的主控權越發交到了趙悠乾的手裏,美食家係統的功用也逐步隱到了背後。
不過這種新顧客來都沒有提醒的情況,也是在這次諸天小館升級後才出現的,因為隻是第一個新顧客,趙悠乾也要摸索一下,到底是真的都不提醒了,還是燕赤霞的威脅度偏低,所以沒有提醒。
畢竟按照諸天小館的劃分,燕赤霞的威脅度也不過是紫級,比現在諸天小館裏最厲害的兩位大佬,淺赤色的威脅度那是低了不少。
當然,燕赤霞這麽快能夠接受諸天小館的存在,而且直接點菜,也是讓趙悠乾有些驚訝的。
隨著諸天小館的進步,似乎它擁有的那種力量,越發讓人可以信任了,就算是無法影響來者的本心,可是偏向善意的感覺絕不是毫無作用。
起碼在趙悠乾看來,這樣子的力量,已經是極為強大的了。
隻不過燕赤霞的點單,也是有些讓趙悠乾意外。
油潑麵可不是什麽好做的料理,尤其是麵對一個老家燕趙的關中食客的時候,挑剔是必然的!
...
秦川八百裏沃野,自然也就鑄就了關中人對於食物的挑剔,尤其是麵食。
要做油潑麵第一點,就是得麵好。
用他們的話來說,麵不孬,味道才中!
所以必須用筋性大的麵粉,揉捏起來經過摔打發酵,這麵才入口又滑又充滿了勁道,最關鍵的是充滿了小麥的香氣!
如果這裏是耀州,趙悠乾所用的肯定就是秦川二號的麵粉,高筋中筋摻著用。
不過是諸天小館的話,那就可以用其他好小麥了。
比如從洪易手裏得到的,來自陽神世界的玉京麥!
這種產自玉京城附近的特殊小麥,也是洪易最先弄到特殊食材之一。
這種小麥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洪易他們那邊的各種優質小麥都在玉京城周圍種植,最後慢慢自然雜交出來的一種特殊小麥。
集合了其他小麥的優點,又成長迅速,唯一的缺點就是耗費地力,哪怕是最肥沃的土地種了兩次這種小麥後,也要養個兩三年才能繼續種植。
所以產量也一直提升不上去,就算是大乾的皇室也不是時時都能用這種小麥做的麵粉製作料理。
不過趙悠乾的諸天小館不同,收錄了這種食材後,就隻需要擔心自己的積分夠不夠的問題了。
還好自從兌換了中級祭禮和入定後,剩下的積分雖然不多,卻也夠趙悠乾使用的了,更別說現在每天穩定的積分入賬,兌換一些價值兩百積分的玉京麥還不是什麽讓趙悠乾為難的事情。
而且一次兌換可以用很久,畢竟那一袋子可足有三十公斤呢...
不過要做麵,水也不能太普通,雖然用不到陝西當地的水,可是趙悠乾這裏的水也不差,固然不算是富含礦物質,也比一般的水井強上不少了。
尤其是冷水和麵,比不上帶一些冰的水,不斷的攪拌,一直到麵盆裏的麵粉開始結團,但是又還有少許的麵粉沒有沾濕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放水了。
做油潑麵的麵條還得稍微硬一點的麵團才好。
將呈現絮狀的麵塊,慢慢的揉捏到一起,將所有的麵粉都揉在一起,變成一個大麵團,而麵盆裏再也看不到任何一點的麵粉痕跡,號稱盆光,手光,麵團也揉得發光。
這就是麵團已經揉好了。
此時就用濕毛巾蓋著麵團放到一邊,等它稍微醒發一會,可也不能真正發起來,不然麵團就軟了,沒有了那個勁道,這其中的時間也需要注意。
做麵條的麵團所以是現揉現做的才最好,也是在這裏了。
時間長了,不免就會稍微發酵起來了,麵團就軟了許多,口感對於老吃客來說就差了不少。
說起來做這麵條也是趙悠乾的老手藝,畢竟是從白案開始學的廚藝,不過很久沒有做,還是感覺有些生澀,察覺到了這一點趙悠乾心中打定了主意,以後這方麵的功課也不能落下。
他先將麵團放置一邊,開始準備燕赤霞口中的辣子,也就是油潑麵的另一項主要味道的來源!
辣椒粉!
為什麽出了陝西很多人吃麵條尤其是油潑麵味道就不對勁?差別其實就在這辣椒粉上。
說起來這還不是在美食世界學會的東西,而是上一世裏趙悠乾還算是個好吃鬼,旅遊去了一次陝西後就對那裏的油潑麵念念不忘,可是做了幾次總是差了點味道。
後來經過網上的朋友提點才明白,原來問題啊就在辣椒粉上!
湘省的辣椒自然是獨樹一幟,不過論到幹辣椒粉,濕潤的湘省就不是最好的產地了,非得是陝西那日上三竿的地頭生產的秦椒才是最對味的辣椒。
辣度不高,可是那股子香氣,尤其是曬幹以後成為了辣椒粉,那叫一個香氣逼人。
試過一次後,趙悠乾當時可是經常網購秦椒,不過這東西也麻煩,受潮了就不夠香了,味道是好,可價格也比一般的幹辣椒貴很多,不是良心賣家或者老陝西的麵食店,還真不太用。
而且處理起來也頗為麻煩,隻看趙悠乾的動作就知道了。
先得幹什麽?溫水洗幹淨,然後放入鍋子裏,小火幹炒。
一直炒到香氣出來,可是又不能有一點焦糊的地步,水份消失徹底了,辣椒的香味也逼出來一部分了,就把這些炒過的辣椒放入擂缽裏。
用足足有十公斤重的鐵舂不斷的撞,錘,碾壓。
把這些辣椒弄成辣椒粉,又不能太碎太細,要保持一些辣椒的顆粒,不然油潑的時候,就又少了點風味。
這些前置處理一通下來,起碼又得大半個小時耗完,如果是開店你就可以想得多麽累人。
畢竟趙悠乾這可是做一餐,量也不大,真要專賣這個,做個辣椒就得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那得多麻煩可想而知,也就明白為啥這陝西的辣子到外地往往就變了味。
沒有這挑剔的食客,商家自然就偷懶了。
不過趙悠乾這辣子的做法可是吸引了燕赤霞的注意,他也沒有想到,趙悠乾的手藝居然如此的地道,甚至是比他想的還要好。
尤其是在吃了那幾個小菜後,他對趙悠乾做的油潑麵,信心猛地上了幾個檔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要不是他主動接觸了燕赤霞,隻怕任務上的‘接待新食客’都不會出現。
這也代表了諸天小館裏的主控權越發交到了趙悠乾的手裏,美食家係統的功用也逐步隱到了背後。
不過這種新顧客來都沒有提醒的情況,也是在這次諸天小館升級後才出現的,因為隻是第一個新顧客,趙悠乾也要摸索一下,到底是真的都不提醒了,還是燕赤霞的威脅度偏低,所以沒有提醒。
畢竟按照諸天小館的劃分,燕赤霞的威脅度也不過是紫級,比現在諸天小館裏最厲害的兩位大佬,淺赤色的威脅度那是低了不少。
當然,燕赤霞這麽快能夠接受諸天小館的存在,而且直接點菜,也是讓趙悠乾有些驚訝的。
隨著諸天小館的進步,似乎它擁有的那種力量,越發讓人可以信任了,就算是無法影響來者的本心,可是偏向善意的感覺絕不是毫無作用。
起碼在趙悠乾看來,這樣子的力量,已經是極為強大的了。
隻不過燕赤霞的點單,也是有些讓趙悠乾意外。
油潑麵可不是什麽好做的料理,尤其是麵對一個老家燕趙的關中食客的時候,挑剔是必然的!
...
秦川八百裏沃野,自然也就鑄就了關中人對於食物的挑剔,尤其是麵食。
要做油潑麵第一點,就是得麵好。
用他們的話來說,麵不孬,味道才中!
所以必須用筋性大的麵粉,揉捏起來經過摔打發酵,這麵才入口又滑又充滿了勁道,最關鍵的是充滿了小麥的香氣!
如果這裏是耀州,趙悠乾所用的肯定就是秦川二號的麵粉,高筋中筋摻著用。
不過是諸天小館的話,那就可以用其他好小麥了。
比如從洪易手裏得到的,來自陽神世界的玉京麥!
這種產自玉京城附近的特殊小麥,也是洪易最先弄到特殊食材之一。
這種小麥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洪易他們那邊的各種優質小麥都在玉京城周圍種植,最後慢慢自然雜交出來的一種特殊小麥。
集合了其他小麥的優點,又成長迅速,唯一的缺點就是耗費地力,哪怕是最肥沃的土地種了兩次這種小麥後,也要養個兩三年才能繼續種植。
所以產量也一直提升不上去,就算是大乾的皇室也不是時時都能用這種小麥做的麵粉製作料理。
不過趙悠乾的諸天小館不同,收錄了這種食材後,就隻需要擔心自己的積分夠不夠的問題了。
還好自從兌換了中級祭禮和入定後,剩下的積分雖然不多,卻也夠趙悠乾使用的了,更別說現在每天穩定的積分入賬,兌換一些價值兩百積分的玉京麥還不是什麽讓趙悠乾為難的事情。
而且一次兌換可以用很久,畢竟那一袋子可足有三十公斤呢...
不過要做麵,水也不能太普通,雖然用不到陝西當地的水,可是趙悠乾這裏的水也不差,固然不算是富含礦物質,也比一般的水井強上不少了。
尤其是冷水和麵,比不上帶一些冰的水,不斷的攪拌,一直到麵盆裏的麵粉開始結團,但是又還有少許的麵粉沒有沾濕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放水了。
做油潑麵的麵條還得稍微硬一點的麵團才好。
將呈現絮狀的麵塊,慢慢的揉捏到一起,將所有的麵粉都揉在一起,變成一個大麵團,而麵盆裏再也看不到任何一點的麵粉痕跡,號稱盆光,手光,麵團也揉得發光。
這就是麵團已經揉好了。
此時就用濕毛巾蓋著麵團放到一邊,等它稍微醒發一會,可也不能真正發起來,不然麵團就軟了,沒有了那個勁道,這其中的時間也需要注意。
做麵條的麵團所以是現揉現做的才最好,也是在這裏了。
時間長了,不免就會稍微發酵起來了,麵團就軟了許多,口感對於老吃客來說就差了不少。
說起來做這麵條也是趙悠乾的老手藝,畢竟是從白案開始學的廚藝,不過很久沒有做,還是感覺有些生澀,察覺到了這一點趙悠乾心中打定了主意,以後這方麵的功課也不能落下。
他先將麵團放置一邊,開始準備燕赤霞口中的辣子,也就是油潑麵的另一項主要味道的來源!
辣椒粉!
為什麽出了陝西很多人吃麵條尤其是油潑麵味道就不對勁?差別其實就在這辣椒粉上。
說起來這還不是在美食世界學會的東西,而是上一世裏趙悠乾還算是個好吃鬼,旅遊去了一次陝西後就對那裏的油潑麵念念不忘,可是做了幾次總是差了點味道。
後來經過網上的朋友提點才明白,原來問題啊就在辣椒粉上!
湘省的辣椒自然是獨樹一幟,不過論到幹辣椒粉,濕潤的湘省就不是最好的產地了,非得是陝西那日上三竿的地頭生產的秦椒才是最對味的辣椒。
辣度不高,可是那股子香氣,尤其是曬幹以後成為了辣椒粉,那叫一個香氣逼人。
試過一次後,趙悠乾當時可是經常網購秦椒,不過這東西也麻煩,受潮了就不夠香了,味道是好,可價格也比一般的幹辣椒貴很多,不是良心賣家或者老陝西的麵食店,還真不太用。
而且處理起來也頗為麻煩,隻看趙悠乾的動作就知道了。
先得幹什麽?溫水洗幹淨,然後放入鍋子裏,小火幹炒。
一直炒到香氣出來,可是又不能有一點焦糊的地步,水份消失徹底了,辣椒的香味也逼出來一部分了,就把這些炒過的辣椒放入擂缽裏。
用足足有十公斤重的鐵舂不斷的撞,錘,碾壓。
把這些辣椒弄成辣椒粉,又不能太碎太細,要保持一些辣椒的顆粒,不然油潑的時候,就又少了點風味。
這些前置處理一通下來,起碼又得大半個小時耗完,如果是開店你就可以想得多麽累人。
畢竟趙悠乾這可是做一餐,量也不大,真要專賣這個,做個辣椒就得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那得多麻煩可想而知,也就明白為啥這陝西的辣子到外地往往就變了味。
沒有這挑剔的食客,商家自然就偷懶了。
不過趙悠乾這辣子的做法可是吸引了燕赤霞的注意,他也沒有想到,趙悠乾的手藝居然如此的地道,甚至是比他想的還要好。
尤其是在吃了那幾個小菜後,他對趙悠乾做的油潑麵,信心猛地上了幾個檔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