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英館,在過去是外國使節,或者是其他國家之人想要來大晉學習,暫居的所在。


    後來漸漸的有了國子監外事寺和外賓樓,這裏就成為了有一技之長,被朝廷認可之人收攏安定的居所。


    不過這仙俠世界背景下,所謂一技之長的人,自然就不會是什麽普通的醫術高明,或者手藝高超的匠人了。


    便全是一些有那麽一兩把刷子的修行者。


    修為沒有特別高的,大致練出了陰神,在這王都之地也可以用出一些符籙效用的,便已經是到頂了。


    不過囊括的修行方麵卻是巫舞問卜,醫山符器,五花八門該有的都有,也算是體現了大晉朝廷的用意了。


    境界怎麽樣咱們不提,但是有特色的,全部收入麾下,誰知道什麽時候能用上呢?


    說起來,這修行者都是超凡脫俗的人物,投靠於這朝廷麾下,便有些低人一等的意味,可是對這些隻有傳承,自個摸索前進的散修來說,投靠朝廷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部分散修想要加入這薈英館,還沒有門路呢。


    畢竟這大晉王朝到底是囊括中原天下,就算是不懂什麽修行所需,每年獲得的珍寶,也足夠一般修行者使用了。


    而且數量要比一般修行者每日都在山野間奔波尋覓,甚至還要撞運氣來得多上許多。


    這薈英館也就成為了不少散修積極想要加入的福地,隻不過上次那慈航普渡一事讓薈英館一下就沒了聖眷,畢竟昔日裏那位前代國師就是薈英館給推薦上去了。


    誰知道會是一頭那樣可怕的大妖,隱藏之深,叫人駭然。


    沒有懲罰這些薈英館內的群修已經是有意放他們一馬了,這些常年在這紅塵之地打轉的散修當然也不會不知道好歹。


    隻是這次殷王府舉辦‘瓊林群真宴’竟然沒有邀請薈英館內任何一位修行者,就叫他們這些人想不通了。


    難道這最近王都內又來了什麽他們不知道的高修麽?


    這邊這群散修各自聚在一起想從別人那裏找點消息,可是真正有本事,又有能力的,都已經進了監天司。


    留在這薈英館的不過是要麽還沒有安排安置地方的,要麽就是本事不夠,又不好放出去,養著的閑人,哪裏來的這麽多消息來源?


    說過來說過去,一堆人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倒是讓監天司內知道這件事的一些個修行人笑掉了大牙。


    薈英館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安置的場所,既沒有真正的名分,也沒有該有的俸祿。


    每年會由朝廷抄取一些他們的修行所需,然後按月發放,便已經是極限了,想要多不可能,當然少了也不會。


    畢竟沒有誰會傻的去得罪一名修行者,便是在王都他們的手段被遏製了許多也是一樣。


    可是監天司就不同了,一入監天司就等於是在大晉朝廷內掛了個號,不但有官職品級,還有俸祿,甚至該給的修行所需隻要需要都是一應備齊。


    除了極珍惜的那些,普通的那些東西都是要多少給多少的。


    這也是大晉朝廷想收這些散修的一個手段,有區別才會有對立,能對立他們才好拉攏。


    類似的手段,大晉朝廷不知道用了多少。


    以至於薈英館和監天司一直都有些矛盾,別看薈英館內有不少修行者境界不夠,但是能被邀請進去的,誰沒有兩把刷子?


    薈英館的讓監天司高人出醜的事情也是不在少數。


    反正是一來二去,兩邊互相看不順眼,加上監天司本身有著官家的身份,日積月累下來到底還是優勢了幾分。


    這回又瞧見了薈英館的黴頭,自然是各自開心不已。


    不過這殷王府內開展的瓊林群真會,也真是讓監天司內部也都議論紛紛,關於這次的宴會召開,一開始在幾位監事之間便已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便是皇帝的喻令下來,不滿的人還是有幾個。


    可惜事情已經定下,便是監天司的監事們也無法反對。


    能夠坐到監事這個位置,自然都是化神境界的人物,不說元神練成了,大多數至少也是陽神成就的存在,比不得陰陽平衡的大修,也差了修成元神的半仙許多,在人間修行界也算是一方巨擘。


    畢竟再往上走,真按境界來說,也就散仙,地仙,天仙幾類真正的仙人了。


    人間絕頂便是他們這一類。


    那元神大妖慈航普渡之所以一直悄無聲息,便是被這幾位監事當年聯手打傷。


    不過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後來真正致命一擊出手居然是新皇動用了皇室底蘊,直接將那大妖分屍鎮壓,倒是讓幾位監事有些失落。


    畢竟那可是元神頂峰,差一絲就邁入散仙級數的大妖,所剩下的元丹要是被他們服用,說不定就有突破桎梏的機會一窺仙道。


    當然沒有得到也不至於讓他們太過失望,畢竟相較於王朝供養,一粒元丹還是遠比不得的。


    隻是這次新皇的決定,還是讓這些監天司的監事們不可理解。


    “那畢竟是個已經成了仙道之人...還是劍修!”


    “就讓陛下這麽去隨意接見,便是我們布下符籙大陣,誰敢說他沒有一劍刺殺陛下的能力?”


    監天司內,一名額頭上浮現著一道火焰印記的道士依舊在敘說著他的不滿,當然因為地位的原因,他的話語裏對大晉皇帝的敬畏也是沒有那麽濃厚,可是該有的擔憂卻是一分不少。


    “李道兄,李道兄,放鬆一些,息怒息怒...”


    眼看著那道士眉間火焰印記似乎真的要燒起來一般,在場的其他幾人對視一眼,都連忙勸誡起來。


    “道兄的想法和擔憂自然不差,可是別忘記了,對方可是規規矩矩的發劍符請陛下一敘,這樣的仙人已經很罕見了。”


    “便是那蜀山,青城,哪次要朝廷相幫,不是一道符詔了事?”


    麵露高古之姿,頭寬而兩股頗高的一位道人緩緩搖頭。


    “如今看來,咱們的那位陛下,自然是心中有別的想法,否則也不會舉辦這瓊林群真之宴,邀請王都那些大勢力的供奉,三教九流人物參與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裏的美食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文客南宮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文客南宮恨並收藏諸天裏的美食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