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魏國變法、還是秦國變法、韓國變法、齊國變法都一樣,其實大家做的都是一場賭博。</p>


    變法力度小的國家,既得利潤低。</p>


    相反,利潤大的,籌碼也相對更高,但賭贏了得利也最大。</p>


    而其中,就屬秦國膽子最大、秦孝公膽子最大、秦國的改革力度也最大。</p>


    短短十餘年間, 整個秦國煥然一新,軍、政、農、商各個行業在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p>


    </p>


    商君是何等人?</p>


    大才也,亡命之徒也!商君之術在當今看來,乃利國之良策。但彼時,秦國人可不這麽認為,秦國的大貴族可不這麽認為。</p>


    從商鞅曾向魏王三獻良策,便不難看出,其策風險之大。</p>


    彼時魏國為何棄良術而不用?魏王自傲、識人不明?可能確有此因, 但趙雍覺得魏國高層總不能都是傻的吧?</p>


    能識者眾,敢為者寡!不識前路者,博求巨大利益的同時,身後往往伴隨著無窮的危機。而當時魏國並無秦國如此大的憂患,自然也不願意冒那麽大的風險。</p>


    而彼時,秦國顯然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境地,商君之策之所以得以在秦國實施,亦不過是秦孝公的放手一搏罷了。</p>


    但顯然,秦國最後成功了、賭贏了。秦國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報酬,秦國變得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強大,得以睥睨天下。</p>


    換想,如果當時秦公變法失敗了,整個秦國恐怕也都得跟著他覆滅吧。</p>


    人們在看待一件曆史遺留問題的時候, 往往以自身的視覺角度選擇代入, 但那樣看待問題,問題本身就是偏駁的。站在事情的發生時間和當事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才能更好的剖析出問題本身的利與弊。</p>


    不在其中,難領其味!</p>


    放到自己這邊,趙國的貴族之所以反對軍製變法,趙雍覺得不是因為他們愚昧、無知、守舊。</p>


    或許其中確有個別投機取巧、鼠目寸光者。</p>


    但真正能身居高位者,又有幾個是真的愚笨之人?</p>


    他們不過是恐懼……恐懼變法失敗帶來的後果。</p>


    軍製變法承擔變法的風險太大!大到他們不敢承擔。</p>


    他們不是趙雍,他們自然不知道,自己即將所走的路,都是後人走過的。</p>


    年初,趙雍為什麽那麽急切的優先改革田政。而且屯田的改革,卻並未見到趙國貴族的大幅度的反對呢?</p>


    畏懼王的威嚴?當然這隻是不可或缺的一點,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田政改革,對貴族們來說沒有過大的風險,而且既得利益明顯。</p>


    因為糧食、人口就是基礎,就是地基。高樓會倒塌,但地基卻隻會越壘越穩固。</p>


    即得利益高、承擔的風險低,他們為什麽要反對?而且有了這個基礎,趙國才能不畏懼失敗而造成的淒涼結果。</p>


    其實趙雍完全可以等,等到田政改革大成,等趙國有了結實的後盾,到時候再言及軍製變法,肯定不會有像現在這樣, 迎來貴族們如此強烈的反對口號。</p>


    但……他等不起, 趙國也等不起。外敵虎視眈眈,敵人怎麽可能會坐等著你收獲勝利的果實。</p>


    而這些,就不是他們這種局中之人所能看破的了。</p>


    所以,現在他也隻能賭!趙雍現在急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來證明自己決策的正確!在這個殺人盈野的時代,緩解一個國家內部矛盾最好辦法,就是對外戰爭!</p>


    而現在恰巧正有這樣的機會。</p>


    一念及此,趙雍目光瞥向肥義沉聲道:“國尉!”</p>


    肥義鄭重揖道:“臣在!”</p>


    “騎兵今訓練的如何了,能否堪戰?”趙雍道。</p>


    肥義回道:“臣尊王命,盡募兩千善騎之士,眾皆為各營善騎射之輩。牧之馬匹皆可日行八百裏,眾為良駒,加之我趙國新術。稟王上,此兩千騎足可固守一方!”</p>


    趙成和吳廣聽到這番話皆是一驚。</p>


    趙雍亦是眼中一亮,興奮地回道:“好!寡人命你,編新軍為一旅,令龐煖代行兵尉之職,暫時編入北營。”</p>


    肥義揖道:“喏!”</p>


    趙雍起身走到台下,繼續指著沙盤道:“令,中牟、蕩陰、頓丘、觀澤、平邑等地戰前戒備,防止魏、齊襲邊。”</p>


    吳廣揖道:“喏!”</p>


    中牟、蕩陰、頓丘、觀澤、平邑五城以舊都中牟為中心,黃河天險為憑據,形成了趙國南部最穩固的一道U形防線。</p>


    隨即趙雍擲地有聲地繼續說道:“寡人欲攜邯鄲三營,親赴代地,逐胡!”</p>


    趙雍話音剛落,眾人一愣。</p>


    趙成急忙上前一步揖道:“王上不可!王上萬金之身,萬不可親涉險地。”</p>


    上次趙雍北上邢襄,本來就是觀戰,而非參戰,危險度不高。但,這次代地拒胡,乃是必起戰事,背後說不準還有秦、燕等國的預謀。戰事一起,若是趙雍出點什麽亂子,後果不堪設想。</p>


    肥義、吳廣二人也急忙起身附和道:“臣等願為王上分憂,王上若出險地,臣等不安。”</p>


    趙雍回頭,目光掃視過三人麵上的神態,他嘴角輕笑道:“我趙氏曆代君主,皆同臣民共戰,今代地戰事起,寡人怎能安於都城?況胡人襲邊,寡人也有責任。趙國要是亡了,寡人這身子一文不值!”</p>


    三人心中聽到趙雍這番話,心中皆是一驚。趙成開口欲再勸。</p>


    趙雍輕揮袖袍,起身走回王榻,回身對著三人說道:“卿等深夜入宮辛苦了,先回去歇著吧。”</p>


    三人隻得告退:“喏!”</p>


    無論是趙成等人出於臣子的本職勸解,還是真心擔憂,其實都不重要。禦駕親征也是經過趙雍的深思熟慮,他也有自己的打算。</p>


    其實趙雍的安全,完全不需要擔心,他是能文能武的趙王,又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娘。趙雍五歲便開始學習六藝,十歲便被趙肅侯帶著上過戰場。趙國不同於其他諸侯國,趙氏的國君都是在戰場上長大的。</p>


    況且這次胡患非同一般,背後可能真有秦國在背後相助。</p>


    他親自北上也能給趙國的軍士鼓舞士氣,這也是新軍第一次在諸國麵前亮相,他必須要親自入陣。</p>


    這場戰爭他不能輸,趙國不能輸。</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浩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浩淵並收藏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