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徒覺得,此戰我楚國能勝否?”老將屈匄一臉憂心地問道。</p>


    若說年前同秦國的武關相持,屈匄定然不會有此一問。</p>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p>


    雖然彼時的秦、楚兩軍鏖戰艱難,但彼時楚軍士氣極盛,攻破武關隻是時間問題。</p>


    可惜楚王被騙,執意撤兵。</p>


    再觀而今,楚王因怒開戰,顯得便不是多麽明智了。</p>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楚國的實情也確實如同陳軫所諫的一般,楚國似乎已經失去了攻滅秦國的最好機會。</p>


    外交方麵:楚國同三晉的關係,因為楚國的作妖,可以說徹底破裂。</p>


    此戰若開,魏韓兩國不要說幫助楚國攻秦,但凡不幫著秦國攻楚,他便謝天謝地了。</p>


    就楚國本身而言:楚王的朝令夕改、政策的搖擺不定、令尹昭陽的突然卒逝,楚國軍隊的士氣定然低迷。再加上此時乃東西兩麵開戰,對楚國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負擔。</p>


    天時、地利、人和,楚國一樣不占。</p>


    作為征戰一生的沙場宿將,屈匄實在看不出楚軍有多少勝利的機會。</p>


    “公叔此言何意?我楚國如何不能勝之?”屈原語氣有些不悅道。</p>


    屈匄沒有回答他,顧言再問道:“汝說,當如何勝之?”</p>


    “長戈、短劍,衝車、雲梯,還有我楚人的頭顱和熱血!”屈原語氣激昂道。</p>


    屈原心下咒罵一句,明明是來商討戰前統籌的,結果主將上來便說喪氣之言,實在有點讓人心意難平。</p>


    屈匄雖然作戰經驗豐富,但年紀大了,做事不免有些畏首畏尾。</p>


    但楚王任命他為新的上柱國,屈原也是無奈。雖然身為同氏所出,但屈原對這個公叔一向不怎麽待見。</p>


    “可若此戰敗了,我楚國或將再無翻身之日啊。”屈匄沉聲道。</p>


    “若是不戰,我楚國將永遠蟄伏在秦國的陰影之下!戰端未開,上柱國為何說此等喪誌之言?”景翠有些不滿的抨擊道。</p>


    老將眼神怒瞪道:“吾身為此戰主將,勝敗當然都得考慮周全。”</p>


    屈匄指了指身後的堪輿圖說道“吾雖不知那陳軫之心若何,但吾以為他說的並非無有道理啊。</p>


    屈原眼神微凝道:“仆,不明白公叔的意思?”</p>


    屈匄歎了口氣,緩緩道:“爾等須知,自先王威王之時,我楚軍與秦軍雖常有摩擦,但卻少有大規模的交戰,更不要說像此次聚眾數十萬的傾國大戰。年前商於一戰,秦軍也因兵力不足,一味的龜縮拒戰,我楚國未曾與秦國交手,便談不上知其底細。此外,大戰在即,我楚國卻因為邦交失策,無有盟軍、無有馳援,同時還需分兵莒地以防齊、越;分兵陳蔡以防魏、韓。真到我楚應接不暇時,如何應對啊?”</p>


    此言一出,眾將皆陷入沉思之中。</p>


    “柱國高見,景翠拜服。”景翠揖道。</p>


    屈原頓了頓道:“公叔以為,我楚國是否需要與三晉重新修好盟約關係呢?”</p>


    “此乃左徒職司,老夫本不便多言,但而今國危之時,老夫便僭越幾句。”</p>


    “請公叔明言。”屈原躬身揖道。</p>


    屈匄點了點頭,沉聲道:“其實無論與秦戰或不戰,我楚國都要與北境列國搞好關係,否則待我楚國與其互生齟齬,彼此必有所傷,那最後得利的便隻能是秦國。”說罷,老將複歎氣,沉吟道:“然而此時我楚國同魏、韓的關係,恐怕是難以回轉了。”</p>


    “仆願親使魏國,力求化兩國之幹戈,共伐無道之秦。”屈原鄭重道。</p>


    屈匄搖了搖頭:“我楚國背盟在先,錯失良機,以致使魏、韓兩軍各有損傷。而今日秦軍北地的主力已然回返,同時又許以重利於魏韓兩國。魏、韓現在心皆向秦不向楚。此時我楚或許該把尋覓盟友的目標放在他國。”</p>


    逢侯醜歎了口氣:“而今能與秦國較的也隻有齊國和趙國。趙國瞻於北疆,正同胡人作戰,而齊國,卻正和我楚國相持。”</p>


    屈匄神色不動道:“大夫或許還不知,趙國已經滅掉了林胡和樓煩。”</p>


    “什麽?”逢侯醜頓時驚詫出聲。</p>


    堂內也頓時嘈雜起來。</p>


    趙滅二胡,消息來的不可謂不震撼。然而戰爭已經結束了半年,但此時大部分的楚國貴族,似乎都還一無所知。</p>


    屈原眉頭皺了皺,趙國的強大對楚國來說不見得是什麽好事。</p>


    相較於正在同楚國交戰的齊國,他反而更忌憚那個看似與己無擾的趙國。尤其是在函穀戰役後。每每回想起平輿的五國會盟,他總會念起那雙平淡的眼神。</p>


    趙國的每次對外作戰,明明次次都是汲取利益最大者,但列國諸侯似乎都視而不見,他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趙國的國力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提升。</p>


    從函穀關一戰便不難看出,趙軍不僅從正麵戰場、擊潰了讓列國聞風喪膽的秦軍,更是從外交上逼迫秦國割讓了西河、上郡,但列國的目光依舊是放在了此戰完敗的秦國身上,反而忽略了趙國的崛起。</p>


    此次覆滅林胡、樓煩,更是沒有掀起幾多浪花。趙國挑選的時機總是那麽的恰到好處。</p>


    近些日子,屈原經常誦讀趙國所頒布的一係列新策、國政。</p>


    趙國的行為,讓屈原覺得,或許在不久將來,楚國最大的對手將不是秦國、也不是齊國。而是趙國。</p>


    屈原當即揖道:“秦國以質子與趙,且趙與魏、韓乃是同宗所出,又剛剛曆經大戰,恐不願與秦國交惡。仆以為,此時我楚國應該與齊國盟好,既可以解我邊境之危,又可盟齊國震懾魏、韓。”</p>


    “齊國正與我楚相戰,恐怕不易。”逢侯醜搖頭道。</p>


    “齊王重利,我楚國隻需一餌。”屈原道。</p>


    景翠似是想到了什麽,吃驚道:“莒地?”</p>


    屈原點了點頭道:“莒地本歸齊土,而今齊、越共犯莒,我楚難持之,正好可使其為籌碼,順水推舟,換得齊國出兵。”</p>


    屈匄沉吟片刻道:“王上不一定同意。”</p>


    “仆現在便進宮麵王,定然可說服王上同意換地。”屈原沉聲道。</p>


    無論楚國以後的敵人會是那一國,但現在的敵人肯定是秦國。</p>


    ……</p>


    ……</p>


    春風拂曉,邯鄲的天氣越來越暖和了。雖然早晚會有些溫差,但已不複嚴寒。</p>


    姬瑤的小腹已經高高隆起,待產數月,這幾日更是一天一個樣,想來臨盆的日子就在這兩個月了。</p>


    不過很可惜的是,趙雍不能陪著姬瑤走完這人生中最重要的其中一步。</p>


    大軍原定出征的日子是三月下旬,就是本月。</p>


    戰爭預計最快也要半年才能打完。</p>


    待他歸來之時,他的孩兒也應該出生了。</p>


    戰事所需的各種物資、輜重已經準備妥善,糧秣也在邢襄囤積了足夠十萬大軍數月所需。若戰事不幸僵持住,那今年秋收的新糧便會再度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p>


    不過……想來不會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p>


    對於這個心腹之患,趙國對中山的風土民情、戰備資源,已然是摸得一清二楚;趙國新政的推行,也讓中山人對趙人的抵抗心理,產生了質的變化;此外中山的朝堂之上,大量的官吏、內史也早已經被都察院所買通。</p>


    可以這般說,就是中山王姬厝晚上臨行了那個妃子,趙雍若是想知道,也是不難的。</p>


    但為了萬無一失,首戰,趙國還是決定采用保守戰術,初戰以試探為主。</p>


    一來應對燕、齊兩國戰事的突然變化,二來也是消磨中山國的抵抗鬥誌,防止其做出過激的反應。</p>


    正所謂‘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p>


    此戰趙國的軍隊將從鄗城向北而攻,直取中山都城靈壽。</p>


    同時最重要目的,也是根本目的,便是控製住,通過井陘的關隘口:蔓葭(石家莊,鹿泉)。</p>


    隻有將井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趙國的東、西兩個版塊才能連成一線。否則中間隔著難以逾越的太行山脈,物資的運輸、溝通將成為趙國發展的最大障礙。</p>


    井陘的控製權,此戰趙國勢在必得。</p>


    從年初開始,邯鄲便已經開始陸續征兵,柏人、鄗城、武遂、觀津四地的兵力如今已經超過了十萬。其中武遂和觀津兩地是為了迷惑中山所布置的疑兵。</p>


    也正如趙雍所想的那般,中山也如齊人那般,以為趙國集兵的對象是燕國。他們似乎到現在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戰爭的真正目標。</p>


    這個月下旬,趙雍便將親率兩萬精銳騎兵北上,亦是‘正義之師’的最後一批人馬。</p>


    ……龍台殿的議殿內,最好的戰爭部署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中。趙國君臣的麵前擺著一副巨大且細致的堪輿圖,上麵標滿了地名和密密麻麻的紅線。</p>


    除了已經奔赴前線的,此戰參戰的中高級將領已經聚齊。</p>


    大司馬定陽君肥義;大司徒安平君趙成;武安君禦史大夫蘇秦;年輕的驃騎將軍武陽君龐煖;其後還站著邯鄲令吳廣、騎旅第一軍都尉趙固、第二軍都尉張武、他們身後還站著許多陌生的中層將領。</p>


    </p>


    趙雍開口道:“此戰最重要的便是房子、石邑和蔓葭,隻要控製此三邑,滹沱南岸的中山十六城便盡為我趙國所握。務必要一戰盡取之。”</p>


    此戰的目標是城邑,而非是殲滅中山的有生力量。</p>


    邢襄等地雖然聚集的部隊有將盡十萬,但武遂、觀津兩地的守軍動不得,還需要防著齊國。</p>


    “喏!”身後眾將沉聲揖道。</p>


    趙雍點了點頭道:“龐煖。”</p>


    龐煖出身揖道:“臣在!”</p>


    “寡人以汝為中軍先鋒。”趙雍任命道。</p>


    龐煖立刻抱拳道:“喏!臣定不負王上信任!”</p>


    此戰趙國所出動的部隊主要還是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然而代地的騎兵雖然未動,但此戰出動的騎兵人數還是有高達兩萬這全賴胡服令的政策。</p>


    “趙固率騎旅第一軍、張武率騎旅第二軍,隨寡人北行。”趙雍又道。</p>


    二人陸續上前回應領旨。</p>


    趙雍繼續道:“廉程。”</p>


    眾人紛紛轉頭看,便見一個武將正抱拳揖拜道:“臣在!”</p>


    大夥兒剛才隻覺得這個人麵生,都沒怎麽注意他。很多根基不深的人,到現在還沒搞清楚這個廉程甚麽來頭。廉氏在趙國倒是不多見。</p>


    趙雍轉頭望著這個略微有些‘陌生’的武將,他自然不需要為臣子解釋什麽。此戰將廉程從中牟調回來,自然有他自己的深意。</p>


    “寡人以汝為左軍先鋒。”</p>


    “喏!”廉程深揖道。</p>


    這廉程年紀雖然不大,但履曆卻極為豐富,除了本身熟悉中山國的地形外,還極善於攻城守戰。此次是異國作戰,雖然在場的諸將多多少少都同中山打過交道,但對地形的了解肯定還是有些生澀的。</p>


    這也是趙雍決定先做試探的原因。</p>


    右軍先鋒主將已經提前任命了李同。邯鄲三大常備營的主將都已經提前趕赴到了前線。</p>


    此戰趙國將分兵三路對中山進行全麵打擊。中軍由龐煖親率,兩萬鐵騎從鄗城北上,直插東桓,以雷霆速度斷絕滹沱河北岸的敵軍支援線。</p>


    左軍由廉程親率,三個都尉、三萬精銳,深入中山國最複雜的西部,經房子、元氏、封龍、石邑直逼蔓葭。</p>


    右軍的兩個都尉、兩萬步車聯軍,由李同從鄗城出發一路向東掃蕩宋子、肥邑至昔陽。</p>


    趙雍布置了一番人手,又回顧左右道:“中山國,屢屢犯我趙國,昔年趁我趙國紛亂之際,出兵擾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寡人今日將舉正義之師,伐無道、而行大義,勢必為這天下澄清環宇。</p>


    此役勢在必行,唯有讓敵寇也付出代價,才能讓彼此都明白和平的可貴!否則怎麽勸他們,都沒有作用!”</p>


    眾臣皆神色肅穆,紛紛揖拜道:“願為王上前驅!”</p>


    “眾卿各司其職,隨寡人一同伐無道,行大義。”趙雍揮了一下手。</p>


    眾臣便紛紛叩拜道:“伐無道,行大義。”</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浩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浩淵並收藏戰國從趙王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