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自幼放蕩不羈,豪氣萬丈,他總覺得這世上沒有自己寫不出來的詩,直到他見到了那首國師的《將進酒》。


    當時那種巨大的衝擊感,恍惚間,他甚至覺得這是自己寫的。


    再加上他喜歡尋仙訪道,漸漸的便對國師越發崇拜,多次扼腕歎息,恨自己沒有和國師生在同一個時代,不能拜其為師。


    從青陽鎮到龍遊縣,再到醴陵、龍虎山,以及現在的長安,他沿著當年國師走過的路重新走了一遍,宛如朝聖。


    雖然已經靠著詩文名滿長安,被稱為謫仙人,但每當想起那個男人時,他總是會自愧不如。


    想了想,李白又寫了一首詩。


    “吾愛李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題目也很直接,贈李天師。


    老實說,寫這首詩,除了表達自己對國師的敬佩之情外,李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走了這麽多地方,卻都沒有找到國師在何處隱居,既然如此,或許可以為國師寫一首詩,若此詩能天下聞名,可能國師會主動現身相見?


    但當寫到最後一筆時,他心愛的那隻毛筆不知為何突然斷了。


    李白頓時心中肉疼。


    這毛筆的來曆可不簡單,他曾去龍虎山求見國師,國師沒見到,卻見到了已經一百五十二歲的張天師,也就是國師的師父。


    他見張天師蒼顏白發,卻精神矍鑠,氣度超然,不禁感歎當真是神仙中人,當即為龍虎山作詩一首。


    張天師看後哈哈大笑,還贈一禮,便是這隻翠色毛筆。


    據張天師說,這隻毛筆是國師早年練習符籙時所用,雖不是什麽名貴法器,卻也有趨吉避凶之效,最主要的是其中的紀念意義。


    毫不誇張的說,就憑國師早年所用這個噱頭,此筆便能賣出一個天價,不說國師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就連當今天子,都喜歡收藏和國師有關的寶物。


    李白得到此筆後,可謂是如獲至寶,沒想到今天不知為何突然斷裂。


    就連周圍人的叫好和讚歎聲都聽不進去了。


    但是下一刻,他就察覺到了不對勁,因為周圍突然開始騷動起來,有人高呼救命。


    一隻牛犢般大小的野豬在城中橫衝直撞,獠牙閃爍著寒光,奔走如電,撞飛無數行人。


    李白整個人都驚了,這裏可是長安!


    自布下周天星鬥大陣以來,大唐便成為了妖魔禁區,已經多少年沒有出現過這種事了。


    不過好在朝廷的反應也很快。


    一道身影自雲中而落,竟是個妙齡女子,穿著一襲白色道袍,手持一根玉色拂塵,帶著西王母麵具,目光清澈靈動,氣質飄逸出塵。


    女子手捏雷印,晴空之中頓時降下一道霹靂,轟在那豬妖身上。


    剛剛還不可一世的豬妖頓時倒了下去,渾身冒起黑煙,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女子微微蹙眉,心中疑惑。


    為何最近周天星鬥大陣頻頻失靈,各地妖物都有增多之勢,難道是……他所言的大劫將要來了?


    想起那個男人,她眸光一黯,最後輕拂雲袖,收走了豬妖的屍體,飄然離去。


    李白傻傻地看著,良久才回過神來,感慨道:“真神仙中人也!”


    他打聽此女是誰,實在找不到國師,拜她為師也可以。


    有人搖頭道:“大詩人,你就別想了,她是蟄龍的新人,西王母,據說她的法術,是國師親手教出來的,不是弟子,卻勝似弟子。”


    李白頓時羨慕不已。


    半個時辰後,他來到繁華的東市,準備找匠人修補一下自己的毛筆,然而看了幾家都不滿意。


    直到他在一個角落中,見到了一個白發老人。


    老人是個修補匠,擺著攤,上麵寫著一行大字。


    覆水皆能收,破鏡亦重圓。


    好大的口氣!


    李白走過去,將自己斷裂的毛筆遞給他,先不說來曆,故作考驗道:“老漢可能修?”


    老人隻是瞥了一眼,就笑道:“可。”


    李白冷笑一聲道:“你可知這是誰用過的筆?”


    老人哈哈一笑,道:“不就是李道玄用過的嗎?”


    李白下意識道:“你知道就——”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瞪大眼睛望著這個老人。


    老人搖頭笑笑,也不說話,但那根斷裂的毛筆上卻突然綻放出一道道輝光,不僅自動修複,還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好似有星雲在其中流轉。


    “李白,你看看,老夫所修之筆,你可還滿意?”


    老人輕輕一拋,那隻毛筆便自動飛到李白手上,在他握住的那一瞬間,似乎有種難以言喻的熱流湧入他的體內。


    “您……您到底是誰?”


    此刻李白哪裏還不知道,自己這是遇到高人了。


    老人輕輕起身,搖頭笑道:“你找了我這麽久,怎麽真見到了我,卻反而視而不見?”


    李白心中一震。


    就在這時,他看到老人飄然起身,渾身好似流轉著無暇仙光,麵容開始變得年輕,白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了青絲,皮膚上的褶皺也隱而不見,變得光潔如玉。


    尤其是那雙星辰般深邃的眸子,如天之廣,如海之淵。


    真的是國師!!!


    李白心中無比興奮,他沒想到自己苦苦追尋的國師竟然真的出現了,剛要開口請求拜其為師,卻發現身子完全無法動彈。


    白衣金帶的俊美道人望著他,微微一笑。


    “李白,我早年曾欠過你人情,如今便讓你當一回名副其實的詩仙吧。”


    說罷那隻修長白皙的手掌落下,按在李白的頭上。


    一種難以言說的玄妙之感浮現在李白心中,他感覺自己身上似乎發生了某種重大變化,卻又好像什麽都沒有變。


    “切記,浩劫將至,替我護住大唐,以待貧道出關。”


    聲音落下,李白突然感到自己又能動了。


    再次看向李道玄,卻發現對方又變成了一個老頭子,兩人大眼瞪小眼,麵麵相覷。


    “喂,看什麽看,你要不修東西,就別在這裏一直站著,都擋住我生意了!”


    老頭喝罵道,完全沒有了剛才雲淡風輕的高人姿態。


    而那幅“覆水皆能收,破鏡亦重圓”的招子,也變成了“修補舊物,隻需三文”。


    李白立刻便意識到,國師剛剛是借用此人的身體來點化自己,賜予了自己一份大機緣。


    他頓時仰天大笑,狀若瘋魔,引得街上行人紛紛側目觀望。


    老頭露出嫌棄的神色。


    “看著是個讀書人,沒想到是個瘋子。”


    “真晦氣。”


    ……


    大明宮,紫宸殿。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身上沒有穿龍袍,而是身披盔甲,手提青冥劍,如虎踞龍盤,威嚴霸氣。


    身為一手開創出開元盛世的帝王,他雖然已經四十四歲了,卻依舊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身上氣勢逼人。


    平定韋後之亂,挫敗太平公主,他的帝王之路並不順利,但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磨礪,縱然麵對大變,依然能保持鎮靜。


    此刻身居要職的文武大臣們皆站在殿中,麵色凝重。


    宸王李麗質則是坐於殿中,蟄龍成員以及不良人中的四大校尉都默默站在她身後。


    殿中誰也沒有說話,似是在等待一人。


    不多時,一人飛至,正是戴著西王母麵具的楊玉環,她亭亭而立,仙姿出塵,無形之中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這其中以李隆基的目光尤為炙熱。


    不知道為什麽,已經四十四歲的他,對剛剛十七歲的楊玉環頗有種一見鍾情的心動。


    但遺憾的是,楊玉環卻對他愛搭不理。


    啪!


    一頭豬妖的屍體摔在殿中,眾人的麵色微微一變。


    “陛下,周天星鬥大陣到底怎麽了,為什麽連長安都出現了妖魔?”


    李隆基凝望著她,歎道:“安祿山反了。”


    楊玉環有些不解,誰反了?


    安祿山又是誰?


    這倒也不怪他,如今才是開元十七年,後世著名的安史之亂發生在天寶十四年,此刻的安祿山,還隻是營州柳城中的一個小混混。


    當有人向她解釋了安祿山的出身後,楊玉環更加不解了。


    一個沒有兵馬,無權無勢的異邦之人,所謂的造反,不就是一個笑話嗎?和長安出現妖魔又有什麽關係?


    就在這時,長樂開口了。


    “玉環,師父將我們逐出道場後,我便一直心憂浩劫之事,多次推演,總算探出了一點眉目。”


    “那安祿山,將會成為禍亂李唐的根源,因此早在三年前,我便派不良人將其斬殺,屍體就地掩埋,絕不會有錯。”


    頓了頓,長樂聲音凝重。


    “但現在,他又複活了,而且在營州豎起一杆大旗,名為萬妖幡。”


    萬妖幡!


    楊玉環心中一震,這不是傳說中女媧娘娘的至寶嗎?


    傳言此幡一出,三界十方的妖魔皆要俯首聽命,聽從派遣,乃是妖族之至寶,怎麽會出現在安祿山的手中?


    李隆基的聲音響起。


    “此幡極為厲害,整個營州都已變成了妖魔的國度,百姓淪為血食,衝天的妖氣甚至讓周天星鬥大陣都受到了影響,屢屢失靈。”


    周天星鬥大陣再厲害,也不過是樓觀道的一門陣法,和女媧娘娘的萬妖幡比起來,確實不夠看。


    “拒報,此賊麾下已聚集了數十萬妖兵,正在殺向長安,先後攻下了晉陽、涿州、幽州等地,所到之處皆淪為人間地獄,距離長安已不到八百裏!”


    李隆基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疲憊。


    這段時間,他已經派出了許多精銳大軍前去支援,其中不乏佛、道兩家的修士,但無一例外,隻能勉強抵擋一段時間敵人的腳步。


    連陽神修士都戰死了。


    因為妖兵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男女老幼無一能逃出,再加上朝廷有意封鎖消息,所以長安的百姓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


    “觀此賊行軍路線,是想以最短時間直取長安,宸王已算出,他們將於今晚子時抵達。”


    聽到這話,殿中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有人焦急,有人恐懼,還有人憤怒不已。


    “陛下,難道宸王和蟄龍也擋不住他們嗎?”


    “陛下可有通知天下的道門和佛門?”


    “陛下,您是天子之軀,要保重龍體呀,不如您先行離開長安?”


    ……


    眾人你一言無一語,讓本就煩躁的李隆基更加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拍,怒道:“肅靜!”


    全場立刻鴉雀無聲。


    “今日召大家前來,是為了決定一件事,究竟是死守長安,和那惡賊血戰到底,還是保存實力,遷往蜀州?”


    一時間,眾人討論起來。


    不過其中大多數人還是懵的,沉浸在開元盛世的美夢中,未曾想一朝夢碎,敵人竟然即將打到了長安。


    最終還是名相宋璟一錘定音。


    他問了大臣們兩個問題。


    “敢問諸位,是我等馬力更快,還是妖兵更快?”


    眾人為之一怔。


    “再問諸位,是蜀州的天險更厲害,還是我長安的四聖大陣更厲害?”


    眾人再次沉默。


    逃,逃不過對方,反觀長安的四聖大陣,號稱護國重陣,他們眼前看似有兩個選擇,實際上隻有一個。


    這時李隆基站了起來,目光中殺氣騰騰。


    “宋公所言甚是,逃,是懦夫之為,亡國之舉,此時此刻,我們唯有死守長安,方才有一線生機!”


    他又給眾人拋出了一個定心丸。


    “國師不會看著大唐滅亡的,宸王說,他老人家正在突破,即將功成,隻要我們能堅持到國師到來,那些所謂的妖兵,必將灰飛煙滅!”


    聽到這話,大臣們才紛紛安下心來。


    李隆基鏘的一聲拔出青冥劍,道:“諸位,今日之後,若有人妄圖出逃,或是言怯戰之語,朕必以此劍,將其斬首祭旗!”


    聲音鏗鏘有力,將一位盛世帝王的氣魄展露無遺。


    “吾等願誓死追隨陛下!”


    “死守長安!”


    ……


    夜晚,長安的百姓還在睡夢中,城牆之上已經站滿了大唐最精銳的士兵,李隆基身穿金甲,親自立於城頭,鼓舞士氣。


    旌旗飄揚,殺氣彌漫。


    當一縷妖風吹過時,李隆基猛地睜開雙目,死死盯著前方的那一片黑夜。


    月亮不知何時被黑雲遮住,天地間一片漆黑。


    “點火!”


    隨著他一聲令下,城牆上的火炬被點燃,火焰升騰,照亮了黑暗,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們卻紛紛倒吸一口冷氣,頭皮發麻。


    妖怪,密密麻麻如浪潮般的妖怪從遠方呼嘯而來,如山巒起伏,似滔天巨浪!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神話: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歡並收藏黑神話: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