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祝支書辦事,整個雲橋村上下沒有一點不信任的。


    宋檀想了想,也跟著上山去了。


    小祝支書說的對,該畫餅還是得先畫個餅,得過且過的也就算了,有規劃有紮根心思的,也得早讓人家安下心來呀。


    陳源正在溜達著給家裏視頻:“……氣色好了?我也覺得,這邊兒比咱們市區養人……還沒吃飯,今天中午應該是吃餃子,薺菜餃子——這是昨天下工了沒事兒做,大夥兒一塊兒去山上摘的,好吃著呢!”


    “不是,媽,跟咱們家的東西真不是一個味兒,等端午節老板這邊發蔬果禮包了,我帶回去給你們嚐嚐。”


    “薺菜是老板家地頭的……今年不賣了,她說村裏人誰愛吃誰挖。高價蔬果不好給所有人,地頭的野菜也一樣好……”


    宋檀老遠聽到了,也沒打擾,又默默回食堂了。


    蔣師傅正領著大夥兒一塊兒包餃子呢,包括夜班兒的幾個人,現在就剩10個夜班員工了,白天還有幾個采茶的,現在隻有三個人在一起包餃子。


    大家嘻嘻哈哈坐在那裏,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蔣師傅還問呢:“今年地頭的野菜可沒少長,我聽說去年初你們家也賣過的,怎麽今年就不賣了?”


    宋檀搖搖頭:“去年那會兜裏沒幾個錢,我爸媽也不信任我,還得靠野菜來提升一下。”


    今年麽……


    今年地頭的野菜沒有她努力催生,靈氣給出的更是有限,野菜品質不錯,但還達不到去年的口味。


    最重要的是:“唐老師去年教過我,說我的東西貴,最好就一直保持著,除非轉型,不然不要去做平價那條線——”


    “一來品質降低代表著大量售後,我們目前的體量支撐不住。”


    “二來麽,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我們走我們的高端線,要是連點兒10塊8塊的野菜都要跟別人一起搶市場的話,也不合適。”


    賣了當然也沒什麽,但唐老師看出他們家在有錢之後就趨於滿足,因此才多說兩句。


    蔣師傅一愣。


    隨後他也讚同:“這麽做對!我們以前那種老式酒樓,菜品一旦價錢提上來了,店裏就不會再賣便宜的東西。”


    “一來是維持格調,二來……”


    他想起過往,此刻帶點回憶道:“我十一二歲的時候,那會兒七十年代,啥都是國營的。也不要童工,我是厚臉皮吃不上飯,蹭師傅身邊學的……”


    “那會兒師傅的爹還在,祖上在租界是鼎鼎有名的生意人。說他小時候家裏教人,就說家大業大了,做生意就得給老百姓留餘地……”


    想起過往,蔣師傅也嘖嘖歎道:“別說,有個好老師是不一樣。我瞧著辛君,還有那個唐老師,人品都好,宋檀,你們得珍惜啊!”


    宋檀樂了:“那肯定的啊!我來找陳源就是說這個事兒的——陳源!”


    說話間陳源已經掛了電話重新回來,這會兒剛洗了手準備坐過來包餃子,就見宋檀招呼他。


    她也沒避著大家,就直接說道:“我跟小祝支書提了,今年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就在鎮上拿塊地到時候蓋個小樓盤出來。”


    “咱們員工如果想在這邊安家落戶的話,有折扣。”


    如果一般老板進軍房地產,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著他肯定要割韭菜了。


    但是,現在房市是個什麽行情啊?


    主打一個慘淡。


    而且老宋家蓋樓能掙幾個錢?她說拿塊地種蘑菇,估計都比房子的收益高!


    大夥兒一怔,隨後就見正在包餃子的榜一哥一聲歡呼:“我我我!我先訂一套!”


    眾人滿腔的問題堵在嗓子眼兒,情緒都被他打沒了。


    宋檀也哭笑不得:“八字沒一撇的事兒呢,我就這麽一說。”


    “嗐!”榜一哥在這方麵自有一套邏輯:“咱們這地價,你去鎮上拿塊兒地蓋房子,撐死了也就幾千萬,你還能掏不出來嗎?說了要幹肯定就要幹了。那房子一套能賣多少?買一套不就是三十萬內?”


    “咱村兒現在建設的這麽好,回頭等村裏人都闊起來了,肯定是個養生的好地方。你看我這陣兒養的,我爸說我油光水滑的。”


    “現在養生多熱乎呀,年輕人20多歲就開始講養生了……這房子我不先定,到時候能不能買著還兩碼事兒呢。”


    他說著還唏噓的歎口氣:“也就是我們家祖訓不許創業,不然我攢點兒錢都能把這房子蓋起來。”


    拋開一切不談,這個“不許創業”的祖訓,這訓的可真好啊!


    這話匣子一拋開,大夥兒都七嘴八舌問上了:“啥時候能蓋好啊?幾層樓?能帶電梯不?”


    “物業費咋算啊?”


    “戶口不是這兒的應該不限製吧?”


    “鎮上離這也不遠,坐車也就一二十分鍾……可以啊!”


    “別說,我老早就想買房子度假了,但村兒裏宅基地沒法兒賣,這邊又有民宿,我才沒想了。”


    “要是一套房子30萬的話,現在最低首付都能達到10%了,豈不是我湊3萬就能付一套了?”


    “是得定,不然回頭這民宿也被人家搶光了怎麽辦?”


    宋檀哭笑不得:“你們怎麽這麽能暢想,我真就是做個規劃。”


    “再說了,在這兒正經上班兒的也就算了,你們來休假調養身體上夜班的買房子幹嘛?難不成還能一直來工作啊?”


    “我們這小鎮的房子就沒有保值這件事兒,買了不住不是浪費嗎?”


    “話不能這麽說。”這回講話的是蔣師傅。


    “你要是真賣的話,給我也留一套,我要套大的。”


    他去年來這兒是打算調養身體的,順帶聽師傅的話幫個忙。但這麽一調養,那日子可真舒坦呀!


    尤其是每天看著一群年輕人哐哐炫飯的模樣,跟養豬似的,特別有成就感!


    女兒的實習單位都定了,也不是在他們老家城市,既然如此的話,還不如就在這兒紮根工作呢。說來也50歲的人了,回城裏找工作肯定比這個累,何必呢!


    這邊兒工資都漲兩回了。


    蔣師傅還信心滿滿:“啥時候房子到手,我就買輛車去。開車十幾分鍾就到了,柏油路一點兒也不顛。”


    “下雪什麽的我就在宿舍裏住——買了房子不影響宿舍分給我吧?”


    蔣師傅甚至暢想起來:“我老早就想在家裏牆上掛一個紅木的山水雕刻圖,我閨女非不讓。媳婦兒愛惜家,以前我們家電視上、餐桌上都有她勾的簾子加蕾絲蓋上,女兒老不習慣……嘿!這下準能行!氣派!溫馨!”


    好家夥,這麽一暢想,好像那房子就在眼前似的。雖然包餃子的年輕人不一定認可這種審美,但,那是能夠隨便裝飾的,屬於自己的家呀!


    甚至陳源向來冷靜的頭腦都不由微微發熱,幻想著自己以後能把爹媽接過來……


    他們要能習慣,常住也行,在農場給找個活兒應該很簡單。他們要不習慣,偶爾來度個假,也一樣好好的。


    蓮花嬸她婆婆都忍不住唏噓一聲:“這也就是小柳不在,她要是在的話,說啥也得攢錢買套房子。”


    “她一個人帶著閨女,住不住的,有個家安上,心裏不知道多安定呢。”


    想了想,老太太也有點緊張:“多少錢啊?有沒有便宜的?我給蓮花湊湊,給她也整一套。”


    老太太這麽些年癱瘓,可沒幾個棺材本,但她去年掙了些,今年也一直幹活沒停歇,如今略一盤算——到明年這個時候,說不定能攢夠八萬塊錢呢!


    蓮花伺候她吃了這麽多年苦,自家兒子不爭氣,不就是仗著有套房子嗎?


    回頭在鎮上買個新的,蓮花心裏不知道多安心呢!


    大夥兒這麽激情昂揚,一瞬間都開始討論裝修風格了。宋檀本來還有許多話要交代,但見此情形,她又將原本的說辭都憋了回去,而後再次畫了個更大更圓的餅:


    “別急,我都跟小祝支書討論過了,今年爭取能把房子落實。房價不會貴,你們知道的,我不會靠那個掙錢,估計一平方撐死也就一千多吧。”


    “具體價格我還不太懂,回頭要找專業公司核算一下——質量方麵會嚴格把關的。放心。”


    “明年後年,甚至以後,醫療和教育方麵也會想辦法跟上的。”


    她笑了起來:“我其實挺盼望你們長長久久留在這裏的。但首先要栽得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是不是?”


    她這麻雀窩再不整治一下,再好的人才也幹不長久的。


    這話一說,大夥兒又是一怔,隨後自考姐突然問道:


    “那房子現在能預售嗎?”


    她解釋道:“老板你把未來打算的這麽好,雖然我還不確定自己要不要留在這裏長久工作,但我怕等我打算好了,房子也輪不著我了。”


    “我原來上班那地兒,一平方都4萬多了,我攢到現在也沒湊夠首付,在這買套房十幾萬的話,還是能接受的。”


    隻算首付的話,每個月需要還的房貸很可能隻夠她平時小資一把吃頓飯。


    她為了上班掙錢命都要拚沒了,難道真要等到跟切胃哥一樣才曉得好好照顧自己啊?


    自考姐淡定地想:她如今可是悟了。


    宋檀:……


    她甚至剛才才提出這個想法。


    怎麽預售?非法集資啊?


    來啦!3000字。


    隔壁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檀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棘之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棘之歌並收藏宋檀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