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說笑了。”楊齊笑道:“我又不是神仙,哪有未卜先知的道理?我隻是有些擔心,所以才在此處預留一部分補給,也好為日後作業安排。”
“那楊老弟,一定有所安排?”李明偉迫切的問道。
“想來現在延安府內應該已是遍地匪患。”楊齊推測道:“當務之急是廣派哨探,打探外界的消息,一是聯係趙千戶,二是打探匪軍現在的動向,三是尋找一處落腳之處,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不錯!這是正經。”李明偉點頭稱是:“那之後呢?怎麽辦?”
“靜候朝廷佳音。”楊齊緩緩說道。
“陳孝計那裏....。”李明偉問道。
“李大哥,你隻需對他說,軍糧每日按需配給,即可。”楊齊說道:“回頭咱們就可以借助他的兵力,為我們出力了。”
“妙!”李明偉說道:“楊兄弟,真乃神人也!”
“李大哥,莫要誇讚小弟。”楊齊笑道。
當天李明偉就找來胡峰,蔣繼仁,命他二人帶領本部人馬外出打探消息,陳孝計得知後,隻能老老實實的待在駐地,偶爾派出一些哨探,外出打探消息。
高柏山區以東六十餘裏,綏德洲以西八十裏的廣闊土地上有村堡名曰:木莊,此處居住著四千餘戶人家,是綏德洲下轄最大的村鎮,有人口一萬三千餘人。木莊原本並沒有這許多人口,隻因這裏有著幾家大戶,為了保衛家園財產抵禦響馬修建了城牆,這許多年傳承下來,百姓為了躲避土匪、響馬、戰亂,使得這裏的人口越聚越多。
如今綏德被義軍攻占,頭幾天還好,起義軍攻占官倉,分發糧食,百姓一時間開門歡迎,更有許多大好青年紛紛加入義軍,結果起義軍在城外擊敗官軍後,就開始縱兵劫掠百姓,尤其是家中有些姿色的女子,皆被抓入軍營糟蹋,很多女子不堪折辱,紛紛自殺,就是有僥幸沒有自殺成功的,第二天也是瘋瘋癲癲的坦胸露乳遊蕩在綏德大街之上,百姓不堪折辱紛紛出逃。
頭一天隻有數百人前往木莊避難,風聞木莊莊主賑濟難民,還在莊外設立粥廠,晝夜施粥,一時間百姓紛紛來投,這才幾天的功夫,就已經在此處聚集數千百姓,此時木莊外麵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草棚、木屋,一時間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木莊聚義廳。
“莊主,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劉尚誌說道,他乃是這木莊眾多裏長中最德高望重之人,木莊莊主凡是均要召集幾大裏長商議辦理。
“是啊,您看這人已是越聚越多,咱暫且不說這匪患,就是咱們儲備的糧食,也不允許這麽耗費下去。”宗傑說道,他是木莊幾大始建者的子孫,所以不光擁有裏長的身份,還是這木莊聚義廳的第三把交椅,被大家稱為“三爺”。
“莊主,各位,眼下形勢所迫,眾多鄉裏百姓來投,那也是看著咱們木莊聚義廳來的,咱們不能不管。”張慶海表態道,他是這聚義廳的第二把交椅,人稱“二爺”。
“二爺,您說不能不管?那您可知道這才三天,咱們已經耗費了近百石糧食,咱們的存糧才有多少?”劉尚誌問道:“如今這世道,隻有手中留有餘糧才不慌啊。”
“二爺,劉老說的是,咱們要盡快想辦法解決此事。”宗傑說道。
“莊主,此事還需您老定奪。”劉尚誌恭敬的說道。
“大家的意思我都知道。”木莊莊主:商祖寧說道:“咱們木莊立莊之初,就定有如鄉鄰有難,必要伸出援手,方有我木莊如此氣象,如今朝廷有難,鄉鄰又遭了匪患,我等難能忘記初心?”
“唉!”劉尚誌一拍大腿歎息道。
“莊主,百姓有難自有朝廷做主,小災小難我等定然當仁不讓,然現在此等趨勢,已超出我等能力範圍,如果要救助這些百姓,那咱們這木莊恐怕要毀於一旦呐!”宗傑急道。
“此事不要再議,我意已決,當務之急是如何妥善安置這些難民,要知道匪患就在眼前!”黃祖寧正色道。
劉尚誌看了看宗傑,見他低頭不語,自己也沒有什麽好的主意,一時間不知所些什麽。
“二爺?”木莊莊主商祖寧知道這二人反對賑濟難民,定然不會出什麽主意,於是轉頭問計於張慶海。
“莊主、各位!這‘危機’二字,乃是福禍相依,隻要處理妥當,也不失為我木莊的再一次壯大。”張慶海拱手說道:“我有六計或可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隻是還需在場諸位,同心協力,方可成功。”
“哦?還有此等方法?”劉尚誌眼睛一亮的說道,這張慶海素有智謀,如今這等棘手之事也能化解?
“二爺,旦講無妨,有何調派,我等必竭盡全力。”聽完張慶海的話,宗傑也有些興奮的看著他。
“好。”張慶海朗聲說道:“一派出莊丁,打探匪軍的動向,二聯絡延安府尋求幫助,三維護莊外難民的秩序,四派出赤腳大夫,預防疾病,五組織招募難民自建房屋,以工代賑,六組織難民劃分田畝開荒拓土恢複生產,如今已是七月,時間有些緊,但要是趕趕工,在秋收也能得到一批晚稻,隻是頗為耗費人力物力。”
“那也好過顆粒無收,就按二爺說的辦!”莊主商祖寧拍板道。
木莊多年形成的組織架構很快運轉起來,車輛、人員、物資源源不斷的遠送到難民營,木莊的十幾位裏長帶著各自的甲首,在難民營外按照明朝的戶籍製度,開始編排成甲,設一甲首,十甲為裏,設一裏長,再在這百餘戶中推選裏老,教化仲裁民事糾紛等事物,二爺宗傑則帶著新推舉出來的裏長劃分土地,著人開墾荒地,從木莊召集工匠,興建水利,打井下田。
劉尚誌則帶著莊丁,大夫們走進難民營,安排巡街,懲治流氓青皮,為百姓看病醫治,隻經過一天,難民營就變得井井有條,不再是亂哄哄的一片。
“那楊老弟,一定有所安排?”李明偉迫切的問道。
“想來現在延安府內應該已是遍地匪患。”楊齊推測道:“當務之急是廣派哨探,打探外界的消息,一是聯係趙千戶,二是打探匪軍現在的動向,三是尋找一處落腳之處,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不錯!這是正經。”李明偉點頭稱是:“那之後呢?怎麽辦?”
“靜候朝廷佳音。”楊齊緩緩說道。
“陳孝計那裏....。”李明偉問道。
“李大哥,你隻需對他說,軍糧每日按需配給,即可。”楊齊說道:“回頭咱們就可以借助他的兵力,為我們出力了。”
“妙!”李明偉說道:“楊兄弟,真乃神人也!”
“李大哥,莫要誇讚小弟。”楊齊笑道。
當天李明偉就找來胡峰,蔣繼仁,命他二人帶領本部人馬外出打探消息,陳孝計得知後,隻能老老實實的待在駐地,偶爾派出一些哨探,外出打探消息。
高柏山區以東六十餘裏,綏德洲以西八十裏的廣闊土地上有村堡名曰:木莊,此處居住著四千餘戶人家,是綏德洲下轄最大的村鎮,有人口一萬三千餘人。木莊原本並沒有這許多人口,隻因這裏有著幾家大戶,為了保衛家園財產抵禦響馬修建了城牆,這許多年傳承下來,百姓為了躲避土匪、響馬、戰亂,使得這裏的人口越聚越多。
如今綏德被義軍攻占,頭幾天還好,起義軍攻占官倉,分發糧食,百姓一時間開門歡迎,更有許多大好青年紛紛加入義軍,結果起義軍在城外擊敗官軍後,就開始縱兵劫掠百姓,尤其是家中有些姿色的女子,皆被抓入軍營糟蹋,很多女子不堪折辱,紛紛自殺,就是有僥幸沒有自殺成功的,第二天也是瘋瘋癲癲的坦胸露乳遊蕩在綏德大街之上,百姓不堪折辱紛紛出逃。
頭一天隻有數百人前往木莊避難,風聞木莊莊主賑濟難民,還在莊外設立粥廠,晝夜施粥,一時間百姓紛紛來投,這才幾天的功夫,就已經在此處聚集數千百姓,此時木莊外麵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草棚、木屋,一時間熱鬧非凡,人來人往。
木莊聚義廳。
“莊主,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劉尚誌說道,他乃是這木莊眾多裏長中最德高望重之人,木莊莊主凡是均要召集幾大裏長商議辦理。
“是啊,您看這人已是越聚越多,咱暫且不說這匪患,就是咱們儲備的糧食,也不允許這麽耗費下去。”宗傑說道,他是木莊幾大始建者的子孫,所以不光擁有裏長的身份,還是這木莊聚義廳的第三把交椅,被大家稱為“三爺”。
“莊主,各位,眼下形勢所迫,眾多鄉裏百姓來投,那也是看著咱們木莊聚義廳來的,咱們不能不管。”張慶海表態道,他是這聚義廳的第二把交椅,人稱“二爺”。
“二爺,您說不能不管?那您可知道這才三天,咱們已經耗費了近百石糧食,咱們的存糧才有多少?”劉尚誌問道:“如今這世道,隻有手中留有餘糧才不慌啊。”
“二爺,劉老說的是,咱們要盡快想辦法解決此事。”宗傑說道。
“莊主,此事還需您老定奪。”劉尚誌恭敬的說道。
“大家的意思我都知道。”木莊莊主:商祖寧說道:“咱們木莊立莊之初,就定有如鄉鄰有難,必要伸出援手,方有我木莊如此氣象,如今朝廷有難,鄉鄰又遭了匪患,我等難能忘記初心?”
“唉!”劉尚誌一拍大腿歎息道。
“莊主,百姓有難自有朝廷做主,小災小難我等定然當仁不讓,然現在此等趨勢,已超出我等能力範圍,如果要救助這些百姓,那咱們這木莊恐怕要毀於一旦呐!”宗傑急道。
“此事不要再議,我意已決,當務之急是如何妥善安置這些難民,要知道匪患就在眼前!”黃祖寧正色道。
劉尚誌看了看宗傑,見他低頭不語,自己也沒有什麽好的主意,一時間不知所些什麽。
“二爺?”木莊莊主商祖寧知道這二人反對賑濟難民,定然不會出什麽主意,於是轉頭問計於張慶海。
“莊主、各位!這‘危機’二字,乃是福禍相依,隻要處理妥當,也不失為我木莊的再一次壯大。”張慶海拱手說道:“我有六計或可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隻是還需在場諸位,同心協力,方可成功。”
“哦?還有此等方法?”劉尚誌眼睛一亮的說道,這張慶海素有智謀,如今這等棘手之事也能化解?
“二爺,旦講無妨,有何調派,我等必竭盡全力。”聽完張慶海的話,宗傑也有些興奮的看著他。
“好。”張慶海朗聲說道:“一派出莊丁,打探匪軍的動向,二聯絡延安府尋求幫助,三維護莊外難民的秩序,四派出赤腳大夫,預防疾病,五組織招募難民自建房屋,以工代賑,六組織難民劃分田畝開荒拓土恢複生產,如今已是七月,時間有些緊,但要是趕趕工,在秋收也能得到一批晚稻,隻是頗為耗費人力物力。”
“那也好過顆粒無收,就按二爺說的辦!”莊主商祖寧拍板道。
木莊多年形成的組織架構很快運轉起來,車輛、人員、物資源源不斷的遠送到難民營,木莊的十幾位裏長帶著各自的甲首,在難民營外按照明朝的戶籍製度,開始編排成甲,設一甲首,十甲為裏,設一裏長,再在這百餘戶中推選裏老,教化仲裁民事糾紛等事物,二爺宗傑則帶著新推舉出來的裏長劃分土地,著人開墾荒地,從木莊召集工匠,興建水利,打井下田。
劉尚誌則帶著莊丁,大夫們走進難民營,安排巡街,懲治流氓青皮,為百姓看病醫治,隻經過一天,難民營就變得井井有條,不再是亂哄哄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