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7月,奉天殿內,崇禎端坐龍椅之上,大內官王承恩手持麈尾雙眼微眯一聲不響的隨侍一旁,殿內站著的眾臣有:內閣首輔大臣黃立極、內閣大臣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與新晉兵部尚書袁崇煥、兵部侍郎江慶生、兵部給事中徐譽卿、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趙洪祥、都督府僉事郭俊山、都督府給事中張昌貴、戶部尚書何公定、戶部侍郎羅盛旭,共計十三人。
袁崇煥,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人,天啟七年袁崇煥寧遠大捷未得任何賞賜,又反複遭到魏忠賢的排擠迫害,憤而辭官,崇禎即位,除掉魏忠賢後,複起重用,任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上疏陳述兵事。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口中唱道。
“免禮,平身!”崇禎說道。
“謝陛下!”眾臣起身說道。
“日前陝西頻傳有民變,兵部可曾探得?”崇禎詢問道。
“啟稟皇帝陛下,日前陝西都指揮使司,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分別上奏,匯報了陝西民變輿情,事情屬實,奏報是六月中旬發出來的,昨日剛到兵部,現已有,延安府的府穀、綏德、清澗、米脂、宜川、洛川、西安府的白水、澄城、山陽、商州...。”兵部給事中徐譽卿上前啟奏道。
“夠了!”崇禎大怒:“這麽多縣城,都造反了?”
“啟稟陛下,造反的隻是少數縣城,後來這些很多都是因為地方守備部隊守備不利造成的失守。”兵部侍郎江慶生上前回稟。
“哼!”崇禎怒道:“五軍都督府!你們很好,朕要你們何用?”
“臣等知罪!”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趙洪祥等人趕緊跪在地上齊聲唱道。
明朝武裝力量分為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兩個部門分管,兵部有調兵職權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兵職權無調兵之權,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權威日盛,兵部完全掌管募兵製的營哨兵權,五軍都督府所掌控的軍戶衛所製,則完全淪落為軍屯與地方守備部隊,戰鬥力極其低下,與明朝初年追著元朝王庭一直打入大漠深處不可同日而語。兩者間的搶奪兵權之爭從未停止。
“如今各路匪軍已有十數萬人之眾,遍布陝西境內,尤其以延安、西安兩府最重,地方守備寡不敵眾,才有所損失,衛所多年不參加戰鬥以屯田為主業,致使戰力不足,這也不能全都怪在五軍都督府的頭上,目前亂民雖數量頗大,然訓練不足,是剿?是撫?還請陛下早做定奪,以解百姓與倒懸。”內閣大臣李國普上前說道,李國普無黨派人士,為人剛正不阿。
“哼!”崇禎冷哼一聲李國普此話不假,於是說道:“都起來吧。”
“謝陛下。”五軍都督府的三位官員擦著額頭的汗水感激的看了李國普一眼,重新站了起來。
“都說說吧,陝西兩府的民變,怎麽處置?”崇禎問道。
“陛下,臣以為當快速調派大軍,趁其羽翼未豐之際將其剿滅。”內閣大臣張瑞圖說道。
“臣附議!”兵部侍郎江慶生說道。
“黃閣老,你認為呢?”崇禎見黃立極不吱聲於是問道。
“啟奏陛下,幾個亂民而已,既然是五軍都督府的轄區,那麽就應該由五軍都督府派人去處置。”首輔大臣黃立極平淡的說道,根本不拿這事當回事。
“陛下,既然五軍都督府管理不了這些亂民,就應該交給我們兵部負責。”兵部侍郎江慶生說道。
“陛下,這件事還是交給我們都督府吧,我們五軍都督府定會妥善處置。”趙洪祥出列說道。
“陛下,兵部有更重要是的事情處理,黃閣老實乃老成謀國啊。”內閣大臣施鳳來說道。
“好,那這陝西民變之事,就交由五軍都督府全權處置。”崇禎最後定案道:“下麵咱們來議一議遼東的軍務。”
“啟奏陛下,臣雖然閑賦在家中一年之久,然臣有多年與後金軍交戰的寶貴經驗,已熟知其戰法,隻要我返回遼東整頓軍備,遼人守遼土,遼土養療人,防守為主,攻掠扶正,後金位置偏北,天寒地凍,糧草是其命脈,我軍隻需扼守其南下的道路,不出兩年,其國力必衰,我軍隻需循序漸進,隻需五年!就可攻可遼東,鎮壓後金叛亂。”袁崇煥朗聲說道。
“好!”崇禎拍案叫道:“我有愛卿如此,何懼後金軍?”
“謝陛下誇讚,這些是臣與邊防官將所能做到的,隻是這朝中選人的人,用人的人,皆是皇上所掌握其中的關鍵,如何做到用人的人不三心二意,相信而不懷疑,駕馭邊關大臣與朝廷大臣不同,軍中可驚可疑的事情特別多,不必介意其一言一行細節末枝,凡事需以結論談成敗,況且利於邊防的很多都是不利於自身,邊防大臣謀敵,敵亦從中離間,所以為臣在邊疆很難,陛下愛護臣亦知臣,臣何必過於疑慮懼怕?但心中有所危懼,不敢不說。”袁崇煥衷心的說道。
“好!朕有臣工如此,後金之患何愁不除?”崇禎大悅道:“賜尚方寶劍,賞玉帶蟒袍。”
“臣惶恐!”袁崇煥聽後趕緊跪地磕頭謝恩說道:“陛下愛惜臣子,臣必殫精竭慮死而後已,還請陛下收回玉帶蟒袍,臣不敢逾越!”
“準奏!”崇禎心情大好說道:“愛卿快快請起,還有何事?一塊奏來。”
“五年複遼計劃,工程龐大,非臣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還需朝廷上下一心,吏部選人用人,戶部調撥錢糧,軍餉,工部一應軍器,兵部調派軍隊等方方麵麵,事事鼎力配合協作,才能有所成效。”袁崇煥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崇禎點頭稱讚說道:“黃閣老,內閣諸位大臣,可聽見?內閣總領六部事物,在這件事上,遼東軍務優先處理,其他的事都要讓一讓。”
“臣等領命!”黃立極等在場諸位大臣紛紛躬身領命。
“有事啟奏!”王承恩得到崇禎的示意後尖聲喝道:“無事,退班!”
袁崇煥,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人,天啟七年袁崇煥寧遠大捷未得任何賞賜,又反複遭到魏忠賢的排擠迫害,憤而辭官,崇禎即位,除掉魏忠賢後,複起重用,任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同年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上疏陳述兵事。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口中唱道。
“免禮,平身!”崇禎說道。
“謝陛下!”眾臣起身說道。
“日前陝西頻傳有民變,兵部可曾探得?”崇禎詢問道。
“啟稟皇帝陛下,日前陝西都指揮使司,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分別上奏,匯報了陝西民變輿情,事情屬實,奏報是六月中旬發出來的,昨日剛到兵部,現已有,延安府的府穀、綏德、清澗、米脂、宜川、洛川、西安府的白水、澄城、山陽、商州...。”兵部給事中徐譽卿上前啟奏道。
“夠了!”崇禎大怒:“這麽多縣城,都造反了?”
“啟稟陛下,造反的隻是少數縣城,後來這些很多都是因為地方守備部隊守備不利造成的失守。”兵部侍郎江慶生上前回稟。
“哼!”崇禎怒道:“五軍都督府!你們很好,朕要你們何用?”
“臣等知罪!”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趙洪祥等人趕緊跪在地上齊聲唱道。
明朝武裝力量分為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兩個部門分管,兵部有調兵職權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兵職權無調兵之權,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權威日盛,兵部完全掌管募兵製的營哨兵權,五軍都督府所掌控的軍戶衛所製,則完全淪落為軍屯與地方守備部隊,戰鬥力極其低下,與明朝初年追著元朝王庭一直打入大漠深處不可同日而語。兩者間的搶奪兵權之爭從未停止。
“如今各路匪軍已有十數萬人之眾,遍布陝西境內,尤其以延安、西安兩府最重,地方守備寡不敵眾,才有所損失,衛所多年不參加戰鬥以屯田為主業,致使戰力不足,這也不能全都怪在五軍都督府的頭上,目前亂民雖數量頗大,然訓練不足,是剿?是撫?還請陛下早做定奪,以解百姓與倒懸。”內閣大臣李國普上前說道,李國普無黨派人士,為人剛正不阿。
“哼!”崇禎冷哼一聲李國普此話不假,於是說道:“都起來吧。”
“謝陛下。”五軍都督府的三位官員擦著額頭的汗水感激的看了李國普一眼,重新站了起來。
“都說說吧,陝西兩府的民變,怎麽處置?”崇禎問道。
“陛下,臣以為當快速調派大軍,趁其羽翼未豐之際將其剿滅。”內閣大臣張瑞圖說道。
“臣附議!”兵部侍郎江慶生說道。
“黃閣老,你認為呢?”崇禎見黃立極不吱聲於是問道。
“啟奏陛下,幾個亂民而已,既然是五軍都督府的轄區,那麽就應該由五軍都督府派人去處置。”首輔大臣黃立極平淡的說道,根本不拿這事當回事。
“陛下,既然五軍都督府管理不了這些亂民,就應該交給我們兵部負責。”兵部侍郎江慶生說道。
“陛下,這件事還是交給我們都督府吧,我們五軍都督府定會妥善處置。”趙洪祥出列說道。
“陛下,兵部有更重要是的事情處理,黃閣老實乃老成謀國啊。”內閣大臣施鳳來說道。
“好,那這陝西民變之事,就交由五軍都督府全權處置。”崇禎最後定案道:“下麵咱們來議一議遼東的軍務。”
“啟奏陛下,臣雖然閑賦在家中一年之久,然臣有多年與後金軍交戰的寶貴經驗,已熟知其戰法,隻要我返回遼東整頓軍備,遼人守遼土,遼土養療人,防守為主,攻掠扶正,後金位置偏北,天寒地凍,糧草是其命脈,我軍隻需扼守其南下的道路,不出兩年,其國力必衰,我軍隻需循序漸進,隻需五年!就可攻可遼東,鎮壓後金叛亂。”袁崇煥朗聲說道。
“好!”崇禎拍案叫道:“我有愛卿如此,何懼後金軍?”
“謝陛下誇讚,這些是臣與邊防官將所能做到的,隻是這朝中選人的人,用人的人,皆是皇上所掌握其中的關鍵,如何做到用人的人不三心二意,相信而不懷疑,駕馭邊關大臣與朝廷大臣不同,軍中可驚可疑的事情特別多,不必介意其一言一行細節末枝,凡事需以結論談成敗,況且利於邊防的很多都是不利於自身,邊防大臣謀敵,敵亦從中離間,所以為臣在邊疆很難,陛下愛護臣亦知臣,臣何必過於疑慮懼怕?但心中有所危懼,不敢不說。”袁崇煥衷心的說道。
“好!朕有臣工如此,後金之患何愁不除?”崇禎大悅道:“賜尚方寶劍,賞玉帶蟒袍。”
“臣惶恐!”袁崇煥聽後趕緊跪地磕頭謝恩說道:“陛下愛惜臣子,臣必殫精竭慮死而後已,還請陛下收回玉帶蟒袍,臣不敢逾越!”
“準奏!”崇禎心情大好說道:“愛卿快快請起,還有何事?一塊奏來。”
“五年複遼計劃,工程龐大,非臣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還需朝廷上下一心,吏部選人用人,戶部調撥錢糧,軍餉,工部一應軍器,兵部調派軍隊等方方麵麵,事事鼎力配合協作,才能有所成效。”袁崇煥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崇禎點頭稱讚說道:“黃閣老,內閣諸位大臣,可聽見?內閣總領六部事物,在這件事上,遼東軍務優先處理,其他的事都要讓一讓。”
“臣等領命!”黃立極等在場諸位大臣紛紛躬身領命。
“有事啟奏!”王承恩得到崇禎的示意後尖聲喝道:“無事,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