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西門豹治鄴是大家熟悉的故事。這個故事裏麵講到,“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子產是春秋時人,他治理鄭國,明察秋毫,百姓不可能欺騙他。子賤是孔子的學生,他做官重在教化,身不下堂,鳴琴而治,百姓受到感化,不忍心欺騙他。西門豹是戰國時魏人,他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麵貌出現,不站在百姓的對立麵,順利革除“為河伯娶婦”的陋習,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用重典治亂世,百姓不敢欺騙他。這些道理對於我們加深理解幹群關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無裨益,應該好好體味。


    ——《在瑞安市基層幹部座談會上的談話》(2004年12月26日)摘自《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版


    延伸閱讀


    民“不欺”,即“民服”,由於時代和認識所限,古代官吏以實現百姓服從為施政目標。《史記》記載:“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三則事例三種施政策略,一個親力親為,一個求賢自輔,一個威化禦俗,雖然施政風格和理念差異很大,但都取得了“民服”的效果。


    子產是春秋時鄭國的著名政治家,他允許國人議論政事,並願從中汲取有益建議。而對自認為有利於國家的改革,他卻不顧輿論反對,強製推行。他“鑄刑書於鼎”,公布成文法,積極推行經濟改革措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把鄭國治理得“門不夜關,道不拾遺”,百姓不能欺騙他。


    子賤是春秋末期魯國人,位列“孔門七十二賢”。治理單父時,他每天彈琴取樂,悠然自在,很少走出公堂,卻把單父治理得很好。他的施政方案是“躬敦厚,明親親,尚篤敬,施至仁,加懇誠,致忠信”,重視選用當地賢人高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使得民“不忍欺”,做到“鳴琴而治”。


    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做鄴縣縣令時,調查發現基層官吏和巫婆神漢勾結,假借“為河伯娶婦”騙取百姓錢財。在河伯娶妻時,西門豹借口要向河伯稟告,把巫婆神漢、地方官員扔進河裏,一舉破除了這一民風陋習。而後帶領百姓興修水利,開挖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水引來灌溉農田;還頒布律令,禁止巫風,用重典治亂世,百姓不敢欺騙他。


    在後世看來,子產是事必躬親的典範,子賤是委任責成的楷模,西門豹則是嚴厲督責的代表。


    做好群眾工作,態度情感是基礎,方式方法是關鍵。方法不對頭,好心可能辦壞事。習近平引述“三不欺”的故事,正是為了說明方式方法對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欺”的啟示是為政應親力親為、明察秋毫,讓公開透明、公平正義得到最大彰顯。“不忍欺”的啟示在於重用賢良、廣施教化,用實際成效激發人,用真心誠意打動人,用崇高價值鼓舞人。“不敢欺”則告訴我們,法治方式和淩厲作風是糾治社會頑疾的良方,重典治亂、重拳執法才能實現風清弊絕、河清海晏。


    做群眾工作,習近平在年輕時就已經是行家裏手。他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時,跑遍所有鄉和村,乘車、步行幾個小時到最邊遠的山鄉視察,不隻是噓寒問暖,而且摸棉被、揭鍋蓋,去了解老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況,此為“不能欺”。在陝北農村插隊,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什麽活兒都幹過,什麽苦都吃過,修築淤地壩、成立鐵業社、建沼氣池,與民為善、為民謀利的事他力求做到最好,在鄉親們眼中,他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後生”“貧下中農的好書記”,此為“不忍欺”。在正定工作期間,嚴肅清理農村財務,嚴厲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在福州,帶領市區領導兩天接待逾700位來訪群眾,當場拍板、限期解決近200件問題;主政浙江,突出汙染防治這一重點,確保環境安全,此為“不敢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講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講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