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近代以來的曆史,我們更能深切感受到抓住機遇、趕上時代的極端重要性。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大概是100年時間,是工業革命發軔和蓬勃發展的時期,而當時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失去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導致我國經濟技術進步大大落後於世界發展步伐。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大概又是100年時間,在西方堅船利炮攻擊下,我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列強侵略、政府腐敗,長期戰火連綿、動蕩不寧、民不聊生,根本沒有條件進行國家建設,也根本沒有條件趕上時代前進步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上興起一場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東亞一批國家和地區抓住這個機會發展上去了,我國在鬧“文革”,錯失了良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抓住了機遇,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麵,我們國家和民族大踏步趕了上來。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
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兩百年,是西方開始走上工業化道路、世界曆史發生巨變的時間段,也是中國逐步從封建時代匯入現代文明的轉折時期。
機遇曾主動來敲門,隻可惜這個古老的民族在閉目塞聽中與之擦肩而過。在習近平劃分的第一個百年裏,幾個細節可以反映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與夜郎自大。當時,英國是中國第一大外貿出口國,也是第一大外貿進口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占西方國家總值的90%左右,輸出值則占70%以上,而大清王朝竟對此一無所知,還把英國人和荷蘭人統稱為“紅毛番”。英國使團訪問中國時,帶來很多好東西:天體運行儀、地球儀、赫歇耳望遠鏡、帕克透鏡、氣壓計等科學儀器,還有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和織布機等工業機器,甚至還帶了一個熱氣球駕駛員,如果皇帝感興趣,可以坐著熱氣球到天上轉一圈。那樣,他就會成為東半球第一個飛上天空的人。然而,清朝的皇帝對工業革命的新鮮事物興趣寥寥,卻對“自行人”“機器狗”那樣的精巧玩具鍾愛有加,白白浪費了一次與工業革命對話的機遇。
19世紀中葉之後,“實業救國”的呼聲折射一些仁人誌士救亡圖存的努力,實業救國在神州大地風起雲湧。著名實業家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當時,中國的民族工業確實得到了長足發展,張謇的南通大生紗廠,僅一廠、二廠在1914—1921年期間就獲利白銀1600多萬兩。然而,長期戰亂頻仍、動蕩不安,國家未能實現獨立統一,實業救國隻能是曇花一現,也根本沒有條件趕上時代步伐。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鉤沉曆史,清晰梳理出200多年來的發展脈絡,將中國放在世界視野中觀察,讓時代與曆史對話,深刻揭示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分析“抓住機遇、趕上時代的極端重要性”。
與錯失200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奮起直追。今天,改革已經站到了更高起點,中國向何處去再次成為世界級議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通過講述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以史實說話,讓曆史作證,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由此在曆史景深中築牢改革共識的根基。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
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兩百年,是西方開始走上工業化道路、世界曆史發生巨變的時間段,也是中國逐步從封建時代匯入現代文明的轉折時期。
機遇曾主動來敲門,隻可惜這個古老的民族在閉目塞聽中與之擦肩而過。在習近平劃分的第一個百年裏,幾個細節可以反映清朝統治者的閉關鎖國與夜郎自大。當時,英國是中國第一大外貿出口國,也是第一大外貿進口國。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占西方國家總值的90%左右,輸出值則占70%以上,而大清王朝竟對此一無所知,還把英國人和荷蘭人統稱為“紅毛番”。英國使團訪問中國時,帶來很多好東西:天體運行儀、地球儀、赫歇耳望遠鏡、帕克透鏡、氣壓計等科學儀器,還有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和織布機等工業機器,甚至還帶了一個熱氣球駕駛員,如果皇帝感興趣,可以坐著熱氣球到天上轉一圈。那樣,他就會成為東半球第一個飛上天空的人。然而,清朝的皇帝對工業革命的新鮮事物興趣寥寥,卻對“自行人”“機器狗”那樣的精巧玩具鍾愛有加,白白浪費了一次與工業革命對話的機遇。
19世紀中葉之後,“實業救國”的呼聲折射一些仁人誌士救亡圖存的努力,實業救國在神州大地風起雲湧。著名實業家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當時,中國的民族工業確實得到了長足發展,張謇的南通大生紗廠,僅一廠、二廠在1914—1921年期間就獲利白銀1600多萬兩。然而,長期戰亂頻仍、動蕩不安,國家未能實現獨立統一,實業救國隻能是曇花一現,也根本沒有條件趕上時代步伐。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鉤沉曆史,清晰梳理出200多年來的發展脈絡,將中國放在世界視野中觀察,讓時代與曆史對話,深刻揭示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分析“抓住機遇、趕上時代的極端重要性”。
與錯失200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奮起直追。今天,改革已經站到了更高起點,中國向何處去再次成為世界級議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通過講述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以史實說話,讓曆史作證,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由此在曆史景深中築牢改革共識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