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在回答齊宣王治國之道時,就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尊老”提到了治國平天下的高度。在曆朝封建統治階級中,權勢傾軋、父子血刃之類的事屢見不鮮。所謂“尊老”,隻不過是他們粉飾太平、籠絡人心的手段。然而,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卻始終把“尊老”奉為立身處世的大德,相沿成習。如今,“尊老”這一傳統美德摒棄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會內容,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中青年幹部更應身體力行,做好表率。


    ——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青年幹部要“尊老”》(1984年12月7日)


    延伸閱讀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慎終追遠的民族,“尊老”是一個直抵人心的情感符號,也是能夠引起社會共鳴的價值取向。1984年,年僅31歲的習近平在《人民日報》發表《中青年幹部要“尊老”》的署名文章,引用鄭板橋的詩句“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來稱讚老幹部的價值。他指出,在我們幹部隊伍內部,實現新老交替不是個人或對立集團之間的權力轉移,不是什麽權勢之爭,而是為著同一個目標、同一個事業。


    習近平對老同誌特別敬重。在正定任職時,他自己隻要不出城關就騎自行車,卻把正定縣委僅有的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幹部使用。老幹部沒有活動場所,他就把縣委和縣政府合用的大會議室騰出來,改成老幹部娛樂室。他將要離開正定時,一些老幹部眼圈兒都紅了。一位叫祁永的老幹部說:“習書記,我們可不願讓你調走哩。”2013年2月4日,習近平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餐廳鴻瑞園店,親自給72歲的退休職工楊林太老人端盤送餐。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來到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特困戶施齊文家,握住老人的手詢問年紀,聽說老人64歲了,他說:“你是大姐。”2013年12月28日,北京四季青敬老院裏,習近平耐心地聆聽了正在開展讀報活動的老年人朗誦《養生歌》。


    習近平倡導“尊老”,還表現在注重家風家教中。2001年10月15日,家人為習仲勳在深圳舉辦88歲壽宴,習家三代人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為老爺子祝壽,唯獨缺了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習近平不是不想參加父親的壽宴,而是作為一省之長,他實在是公務繁忙,難以脫身,於是抱愧地向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習近平在信中深情地寫道,他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他希望繼承和吸取父親的寶貴高尚的品質。


    就像是跨越時間的對話,習近平離開北京去正定,強調尊老愛老,“中青年幹部更應身體力行,做好表率”;幾十年後回到北京工作,仍然保留著尊老的情懷。他多次強調,“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尊重老同誌、愛護老同誌、學習老同誌的良好社會氛圍”,並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高度,認真做好新形勢下老幹部工作”。進入社會轉型期,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伴隨著“未富先老”的風險,重申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也有利於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風險挑戰。習近平強調“尊老”,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涉及複雜的改革發展問題。


    對外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講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講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