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0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漢代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裏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國唐代是中國曆史上對外交流的活躍期。據史料記載,唐代中國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70多個,那時候的首都長安裏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雲集成群。這個大交流促進了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促進了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到了東南亞很多國家,一直抵達非洲東海岸的肯尼亞,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入中國,開闊中國人的知識視野。之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這其中有衝突、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是學習、消化、融合、創新。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
延伸閱讀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自西漢起,就有一條連接中國、中亞、西亞和歐洲的貿易大通道,橫穿歐亞大陸。絲綢、瓷器西去,良馬、寶石東來,這一通道的開辟,書寫下中西交流史的瑰麗篇章。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將這條通道稱為“絲綢之路”,得到廣泛認同。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還有一條海上的經貿和文化交往大通道,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被法國漢學家沙畹命名為“海上絲綢之路”。宋代之後,瓷器替代絲綢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因此,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為“陶瓷之路”。
在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上,有兩位中國人作出了卓著的貢獻。一位是西漢的張騫。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度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條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各國的通道,形成了陸上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張騫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由於他所經過的地方都是漢人沒有到過的地方,曆史上稱之為“張騫鑿空”。
另一位是明代的鄭和,他受命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餘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曾達東非、紅海。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
作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它是沿線眾多民族的共同創造,是名副其實的交流之路、友誼之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聯通的紐帶,也是文明交融的血管,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文化傳播、物種引進,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創造人類新文明,有著重大貢獻。
跨越千年的曆史,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互通有無之路,也是一條民心相通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習近平講述絲綢之路上中國與古代西域各國交流的故事,不僅是要告訴大家,“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更是在強調,“隻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
回顧曆史,是為了更好前行。演講中,習近平引用了兩句西方的名言,一句是雨果所說的,“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另一句是拿破侖所說的,“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他以此告訴世人,一方麵,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另一方麵,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麵臨的各種挑戰。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
延伸閱讀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自西漢起,就有一條連接中國、中亞、西亞和歐洲的貿易大通道,橫穿歐亞大陸。絲綢、瓷器西去,良馬、寶石東來,這一通道的開辟,書寫下中西交流史的瑰麗篇章。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將這條通道稱為“絲綢之路”,得到廣泛認同。
“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還有一條海上的經貿和文化交往大通道,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被法國漢學家沙畹命名為“海上絲綢之路”。宋代之後,瓷器替代絲綢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因此,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為“陶瓷之路”。
在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上,有兩位中國人作出了卓著的貢獻。一位是西漢的張騫。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度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條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各國的通道,形成了陸上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張騫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由於他所經過的地方都是漢人沒有到過的地方,曆史上稱之為“張騫鑿空”。
另一位是明代的鄭和,他受命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餘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曾達東非、紅海。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
作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它是沿線眾多民族的共同創造,是名副其實的交流之路、友誼之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濟聯通的紐帶,也是文明交融的血管,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文化傳播、物種引進,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創造人類新文明,有著重大貢獻。
跨越千年的曆史,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互通有無之路,也是一條民心相通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習近平講述絲綢之路上中國與古代西域各國交流的故事,不僅是要告訴大家,“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更是在強調,“隻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
回顧曆史,是為了更好前行。演講中,習近平引用了兩句西方的名言,一句是雨果所說的,“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另一句是拿破侖所說的,“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他以此告訴世人,一方麵,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另一方麵,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麵臨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