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中國的一個曆史文化重鎮和商貿中心。千百年來,從白居易到蘇東坡,從西湖到大運河,杭州的悠久曆史和文化傳說引人入勝。杭州是創新活力之城,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杭州也是生態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個年頭,熟悉這裏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參與和見證了這裏的發展。在中國,像杭州這樣的城市有很多,在過去幾十年經曆了大發展、大變化,許許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這一點一滴的變化,集合起來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動著中國發展進步,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6年9月3日)


    延伸閱讀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杭州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五代十國時即為吳越國都邑。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在這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發展係列,不僅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而且成就了很多文人墨客。白居易一生作詩3600多首,其中寫西湖山水的詩就有200餘首。他捍湖浚湖、重疏六井,使市民能夠近湖而棲、安居樂業,也奠定了西湖“三麵雲山一麵城”的格局。蘇東坡不僅留下了佳肴“東坡肉”,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名句,還將葑草淤泥善加利用,築成一道橫貫南北的長堤。堤上建六橋九亭,遍種桃柳芙蓉,讓西子湖變得美不勝收。杭州的曆史,是一部因西湖而成名的曆史,也是一部因京杭大運河而興的曆史。由於處於海運和內河航運便利的地位,杭州自古就商貿往來繁榮,南宋時期就已經發展成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今天更成為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浙江全省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


    2002年,習近平開始主政浙江。在接下來的近5年時間裏,他與杭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說,習近平既是杭州點滴變化的見證者,也是杭州大發展的推動者。2003年,習近平擔任省委書記不久後,就到杭州進行專題調研,要求推進文化大省建設。隨後,他在《浙江日報》的特色欄目——“之江新語”中,以“哲欣”為筆名發表《加強對西湖文化的保護》一文,指出“西湖的周圍,處處有曆史,步步有文化”,強調“杭州應在保護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弘揚曆史文化方麵,發揮帶頭作用,做得更好”。西湖免費開放後,他又三次向西湖管理部門提出建議:一是西湖邊的公共廁所應24小時免費開放;二是在遊船船頭應增設橡膠輪胎,以免遊船經過時損傷橋洞;三是景區長椅的布局,應保持一定的間距。他考慮到“西湖邊的戀人很多,如果椅子之間距離太近,戀人們反而會感到不自在”。習近平對杭州調查研究之仔細,由此也可見一斑。


    “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當世界經濟進入“新平庸”時代,怎樣才能重新激活這“一池春水”?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以杭州為例講述中國的大發展、大變化,不僅給世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同時也寄語二十國集團,“一點一滴的變化,集合起來就是磅礴的力量”,隻有聯起手來,才能“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


    如果說2015年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安塔利亞峰會,是要對世界經濟進行一次精準把脈,那麽,2016年的杭州峰會,則是要為世界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對此,習近平提出了四個關鍵詞:創新、開放、聯動、包容。這一植根於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的“中國方案”,之所以能提振世界經濟的信心,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原因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中國倡導的新機製新倡議,“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講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講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