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飛機是什麽時候,你們的證件辦好了嗎?”</p>


    陳偉東站在落地窗前,靜靜地的問道。</p>


    想要科技騰飛,沒有合適的裝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這次盡管非常冒險,但他還是要親自去。</p>


    李雲看了看手上的腕表,說道::“陳總,現在是十三點五十二分,下午四點有一趟東航的班機。”</p>


    “至於證件,我們早就辦好了,絕對沒有問題。”</p>


    他拿出一本嶄新護照,上麵的個人身份資料,全部都是假的,名字也是用的化名。</p>


    隻不過,上麵還蓋了特製鋼印,說明這是經過官方認證的,真的不能再真了。</p>


    “我三叔呢?”</p>


    馬上就要出發了,陳偉東卻發現他不知道跑哪裏去了。</p>


    “他說有點事,馬上就回來。”李雲笑了笑回答道。</p>


    兩個總經理的性格截然不同,雖然陳傑的年齡更大一些,名氣也更大,但卻遠不如眼前這位穩重。</p>


    公司的真正的核心,應該是他才對吧。</p>


    .....</p>


    下午四點多。</p>


    一架東方航空的飛機,從華南市寶安機場的跑道上起飛。</p>


    這個時代,盡管已經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但國內直飛國外的航班並不多。</p>


    基本上隻有京城、東海、羊城這些大城市才有,如果你想在其它城市出發,都要至少要經過一次轉機才行。</p>


    原本他們計劃前往羊城的白雲機場,乘坐島國航空公司的飛機,直達島國東京。</p>


    但是張書記告訴他,現在華南市,也開辟了直飛島國的航線。</p>


    因此,陳偉東臨時決定,就在華南市登機,這樣他們也就不用跑那麽遠了。</p>


    陳偉東並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會和一個未來的重要人物擦肩而過。</p>


    此時,他和陳傑等人正坐在飛機的頭等艙裏,靠著軟綿綿的大沙發,看著一係列的設備清單。</p>


    陳偉東並不打算走國內科研機構的老路。</p>


    他的想法就是,不要重複西方的科技道路,因為那樣走下去,我們永遠都是在追趕別人。</p>


    一個彷製出來的產品,你想打得過正版?</p>


    要做,就要做到最強!</p>


    另辟蹊徑,走出自己的道路,才有彎道超車的可能!</p>


    不過現在國內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大型器械還好,那些小而精的儀器,絕對是短板。</p>


    因此這次的主要計劃,就是想要搞到島國最尖端的儀器設備,用這些高精密的儀器,開展他的特殊研究道路。</p>


    錢,他多的是,隻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p>


    想到這裏,他眉頭一皺,對坐在對角處的李雲說道:“老李,等到了島國,幫忙聯係下大使館,讓他們給我們找個翻譯啊。”</p>


    “記得一定要找日語說的最流利,最標準的那種,最好還要懂一些專業術語,那些儀器我們要買就買最好的,千萬別給他們拿破爛玩意湖弄了。”</p>


    就在這時,一旁的機電研究員,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嘿嘿笑道:</p>


    “陳總,不需要找翻譯,我們都精通日語,包括英、德、法、意、西、這幾種語言,都會一些。”</p>


    “機械工程組的老謝,比我少一些,隻會日語,因為他當初就是準備到日本混飯吃,專門學的!”</p>


    “真的嗎?”</p>


    陳偉東睜大了眼睛,好家夥還有這種事!</p>


    他對華南市精密工程研究所不太了解,沒想到那邊的科研人員水平素質這麽高,連外語都會好幾種。</p>


    不過有一件事,他還是知道的,並且深感痛心。</p>


    大約在80年代初,華夏積貧積弱,沒錢沒技術,國外大量的工業化和核心技術,是我們羨慕和盼望擁有的。</p>


    但是你想短時間趕超歐美,那是不可能的,科研需要一步步來,有許多項目都是靠著微薄的經費在支撐,慢慢推進。</p>


    但是這些項目加起來,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p>


    麵對無底洞般的投入,就有人提出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口號。</p>


    意思就是自己搞研發投入太大了,不如直接買國外的,省錢省事。</p>


    這直接導致,無數科研項目被取消,華夏也在80年代放棄了電子工業,導致20年的技術積累,全部付之東流。</p>


    1980年國內已經研製出了光刻精度3微米的光刻機,接近國際主流水平。</p>


    那是芯片領域和國際差距最小的時候。</p>


    當時的光刻機巨頭ASML還沒誕生,要等到4年後才會成立。</p>


    國產光刻機的研發便也被這樣“拋棄”,後來反而養肥了Intel,ASML這些國際芯片巨頭。</p>


    此後的40年裏,國內在半導體領域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就算使出吃奶的勁頭也追不上,以至於後來每當談起芯片,都要歎息不已。</p>


    因為科研轉向,大量的課題被取消、擱置,造就了無數科研人員失業。</p>


    他們看見自己搞了一輩子的項目就這麽沒了,很多人不甘心,都開始尋求其它的出路。</p>


    那就是出國。</p>


    看看外麵能不能碰運氣,讓項目持續下去。</p>


    這樣的一批人,最少也有兩千多個,國家不想放他們出去,可是,又沒有辦法可以讓他們留下來。</p>


    他們之所以想走,就是因為對國內的科研環境失望了,鐵了心要走,否則誰不想愛國?</p>


    </p>


    即便國家采取非常手段,那也隻是留住了他們的人,留不住他們的心。</p>


    不僅如此,還會造成很多惡劣影響。</p>


    隻能進,不能出,以後誰還敢回來?</p>


    被稱為“老謝”的工程師就是其中一個。</p>


    當時因為他從事的是基礎研究,項目也被裁撤了,他就自學日語,想到島國去,看看有沒有科研機構收留他。</p>


    後來因為家裏出現變故,沒能去成,他也隻能放棄基礎研究,轉而從事機械工程方麵的研究。</p>


    這次去島國,就是研究所一致推舉他們來的,以便幫助陳偉東,買到合適的儀器。</p>


    陳傑在一旁聽他們說會這麽多語言,也不害臊,大言不慚的說:“那我比你們會的還多,我雖然不會說外語,但我會粵語、川語、湖藍語、閩南語....加起來也有七八種語言了!”</p>


    哈哈哈,眾人都大笑了起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神級操盤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影勿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影勿念並收藏重生之神級操盤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