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經過論證,覺得可以製作一個便攜式固態多媒體播放器。
通過一個儲存器,和一個專屬的解碼芯片,在一個很小的便攜式播放器上,播放音頻和視頻數據。
之所以要強調固態這個詞,是因為要和隨身聽,錄音機,這些設備區分開來。
他們還注冊了一係列的專利。
因為陳偉東就經常就強調,這些專利你不注冊,將來就會被外國人注冊,到時候反過來收我們的專利費。
還舉了諸多相關的例子。
所以現在公司上下,但凡覺得有點價值的東西,都會先注冊專利,至於用不用,那另說!
哪怕自己不開發,拿出去賣錢,也是極好的!
公司也有專門的部門,幫他們申請,所以一點都不麻煩。
以無窮大公司,現在的技術實力,製做這種小東西,並沒有什麽難度,但因為屏幕的問題,他們隻能決定先製作一款用來播放音樂的設備。
也就是後世的mp3。
等到他們批量生產,拿出來銷售的時候,瞬間就風靡全國。
因為實在是太小巧了,隻有兩根手指大小,外殼也是采用磨砂材料,非常具有科技感。
充滿一次電,可以連續使用一個星期。
內存也達到了2gb。
隻不過,很快陳偉東就接到了索尼公司,平井一夫打來的電話。
他在電話裏不斷抱怨,說陳偉東是抄襲,把他們正在研發的產品,提前做出來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陳偉東當場就笑了,根據他的記憶,索尼推出mp3的時候,都已經是2001年了,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
然而,他們率先一年多,就拿出了成品,到底是誰抄誰呢?
而且就算他抄了,那又怎麽樣。
這個時期,國內抄襲國外的東西,根本沒人管,相關的法律還很不完善。
不過為了不把關係鬧的太僵,陳偉東還是向他表示,後續可以一起開發“mp4”,一款可以播放視頻的便攜設備。
這就需要用到他們的液晶屏技術了。
而平井一夫也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這件事情隻能不了了之。
這些小插曲,影響不了公司的大方向。
陳偉東最關心的,還是六大學科實驗室那邊。
現在仍然可以用“混亂”來形容。
精密研究所的研究員,一群頂著編製的人,天天出入一家私人企業,這合適嗎?
而且還是白吃白喝。
他們就算有什麽研究成果,也跟無窮大公司沒有半毛錢關係。
一切成果歸精密研究所所有。
這誰受得了。
真以為他們公司是慈善機構?
不是公司的人,當然要區別對待!
陳偉東回到公司後,當即召開了會議,要求精密研究所的研究員,在一個月內做出決定,是繼續呆在原來的單位,還是選擇加入他們公司。
二者隻能選一。
如果選擇繼續留在原來的單位,那以後就不能隨便進入他們公司的實驗室了,必須經過嚴格的背景調查,提交申請,才能放行。
除此之外,陳偉東還專門成立一個學術委員會,專門負責審定公司內部科研人員的項目課題。
如果公司覺得,你提交的科研項目,沒有商業價值,將會直接影響到你下一個季度的研究資金撥付
這就直接排除了很多想混日子的人。
大家對於這個結果,基本都能認可,因為就算是國外,大部分科研機構,也主要是參加商業研究,能擠出一點時間,搞自己喜歡的研究內容,已經是最理想的了。
這也意味著,許多人都要放棄自己的搞了十幾年的基礎研究。
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有些殘酷。
基礎研究很重要,但這方麵,國內的很多研究所,實際上做的都比他們好。
論基礎研究,沒有人比得上國內的研究所。
這個紮實程度,就算是外國的科研機構,也是不得不承認的。
主要是基礎研究,太難出成果了,要想轉化為商品,更加困難,且成本及其高昂。
無窮大公司,雖然喜歡做慈善,但在科研研究方麵,是絕對不可能做慈善家的。
他們畢竟不是一家公共機構。
商業公司,就要講利益,要講投資回報。
沒有好處的事情,在特殊情況下,他不介意去做。
但通常的時候,他都不可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基礎研究的無底洞當中。
因為這極有可能會讓一名寶貴的研究人員,把十幾年,甚至一輩子的人生,都埋進一個看不到前途的研究當中!
所以這個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就是用來評定下麵的研究員,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是否具有商業價值,值不值得投入研究。
至於組成成員,暫時隻有克魯格教授和倪光南兩人。
之後會陸續擴展到十人為止。
隻有公司某一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者資深研究員,才有資格成為其中一員。
十個人將以投票的方式,公平公正評定每個研究員的項目課題。
當初陳偉東和克魯格教授討論了主要的研究方向,經過這大半年的深化研究,在各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除了對一些基礎研究的鞏固,以及一些領域的深入探索,這半年的成績主要集中在超級計算機和芯片上的突破。
公司要用就用最好的。
由於光刻技術的進步,經過測試,他們製造出來的芯片,處理數據的性能,將比市麵上的產品,提高大約百分之二十!
根據克魯格教授和倪光南重新改良的設計圖,芯片的結構更加緊湊,也留出了許多散熱空間,穩定性測試還沒有進行,但大概率不會差到哪裏去。
誰也想不到,當島國製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運行速度每秒10萬億次的計算機的時候,無窮大公司緊隨其後,很快就搭建出了兩套,每秒超過15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這還是穩定運行速度,不是那種取最高峰值,用來騙人的那種!
因為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並不能發揮全部效率,很多時候隻有峰值速度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
這件事隻有公司少數的幾個人知道,否則要是傳出去,必定會引發軒然大波!
不說世界影響,就算是國內的一些研究所,那些需要大計算量的研究單位,也絕對會分分鍾把他們公司擠爆。
國內僅有的幾台超級計算機,運算次數才3萬億次。
平時用之前都要先寫申請,經過批準之後,還要排隊,輪到他們使用了,一個及其複雜的運算,很快就能得到結果。
每一個曾經借助超級計算機,進行過輔助研究的單位,都對此深有體會。
另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精密儀器的研究。
雖然他們從島國搞回來一批精密設備,但他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當成工具來使用。
不說改進,起碼也要做到能夠仿製的程度吧。
因此,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儀器研究小組,對這些精密儀器展開了國產化研究。
畢竟儀器也是消耗品,總會有淘汰的那一天,而他們又沒有購買渠道,所以必須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哪怕拆壞幾台設備,也在所不惜!
二零零零年,二月。
陳偉東和陳傑,終於放下了手上忙碌的工作,準備回老家過春節。
隻不過李晞兒,死活要跟去。
(本章完)
通過一個儲存器,和一個專屬的解碼芯片,在一個很小的便攜式播放器上,播放音頻和視頻數據。
之所以要強調固態這個詞,是因為要和隨身聽,錄音機,這些設備區分開來。
他們還注冊了一係列的專利。
因為陳偉東就經常就強調,這些專利你不注冊,將來就會被外國人注冊,到時候反過來收我們的專利費。
還舉了諸多相關的例子。
所以現在公司上下,但凡覺得有點價值的東西,都會先注冊專利,至於用不用,那另說!
哪怕自己不開發,拿出去賣錢,也是極好的!
公司也有專門的部門,幫他們申請,所以一點都不麻煩。
以無窮大公司,現在的技術實力,製做這種小東西,並沒有什麽難度,但因為屏幕的問題,他們隻能決定先製作一款用來播放音樂的設備。
也就是後世的mp3。
等到他們批量生產,拿出來銷售的時候,瞬間就風靡全國。
因為實在是太小巧了,隻有兩根手指大小,外殼也是采用磨砂材料,非常具有科技感。
充滿一次電,可以連續使用一個星期。
內存也達到了2gb。
隻不過,很快陳偉東就接到了索尼公司,平井一夫打來的電話。
他在電話裏不斷抱怨,說陳偉東是抄襲,把他們正在研發的產品,提前做出來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陳偉東當場就笑了,根據他的記憶,索尼推出mp3的時候,都已經是2001年了,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
然而,他們率先一年多,就拿出了成品,到底是誰抄誰呢?
而且就算他抄了,那又怎麽樣。
這個時期,國內抄襲國外的東西,根本沒人管,相關的法律還很不完善。
不過為了不把關係鬧的太僵,陳偉東還是向他表示,後續可以一起開發“mp4”,一款可以播放視頻的便攜設備。
這就需要用到他們的液晶屏技術了。
而平井一夫也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這件事情隻能不了了之。
這些小插曲,影響不了公司的大方向。
陳偉東最關心的,還是六大學科實驗室那邊。
現在仍然可以用“混亂”來形容。
精密研究所的研究員,一群頂著編製的人,天天出入一家私人企業,這合適嗎?
而且還是白吃白喝。
他們就算有什麽研究成果,也跟無窮大公司沒有半毛錢關係。
一切成果歸精密研究所所有。
這誰受得了。
真以為他們公司是慈善機構?
不是公司的人,當然要區別對待!
陳偉東回到公司後,當即召開了會議,要求精密研究所的研究員,在一個月內做出決定,是繼續呆在原來的單位,還是選擇加入他們公司。
二者隻能選一。
如果選擇繼續留在原來的單位,那以後就不能隨便進入他們公司的實驗室了,必須經過嚴格的背景調查,提交申請,才能放行。
除此之外,陳偉東還專門成立一個學術委員會,專門負責審定公司內部科研人員的項目課題。
如果公司覺得,你提交的科研項目,沒有商業價值,將會直接影響到你下一個季度的研究資金撥付
這就直接排除了很多想混日子的人。
大家對於這個結果,基本都能認可,因為就算是國外,大部分科研機構,也主要是參加商業研究,能擠出一點時間,搞自己喜歡的研究內容,已經是最理想的了。
這也意味著,許多人都要放棄自己的搞了十幾年的基礎研究。
這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有些殘酷。
基礎研究很重要,但這方麵,國內的很多研究所,實際上做的都比他們好。
論基礎研究,沒有人比得上國內的研究所。
這個紮實程度,就算是外國的科研機構,也是不得不承認的。
主要是基礎研究,太難出成果了,要想轉化為商品,更加困難,且成本及其高昂。
無窮大公司,雖然喜歡做慈善,但在科研研究方麵,是絕對不可能做慈善家的。
他們畢竟不是一家公共機構。
商業公司,就要講利益,要講投資回報。
沒有好處的事情,在特殊情況下,他不介意去做。
但通常的時候,他都不可能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基礎研究的無底洞當中。
因為這極有可能會讓一名寶貴的研究人員,把十幾年,甚至一輩子的人生,都埋進一個看不到前途的研究當中!
所以這個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就是用來評定下麵的研究員,他們正在進行的項目,是否具有商業價值,值不值得投入研究。
至於組成成員,暫時隻有克魯格教授和倪光南兩人。
之後會陸續擴展到十人為止。
隻有公司某一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或者資深研究員,才有資格成為其中一員。
十個人將以投票的方式,公平公正評定每個研究員的項目課題。
當初陳偉東和克魯格教授討論了主要的研究方向,經過這大半年的深化研究,在各方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除了對一些基礎研究的鞏固,以及一些領域的深入探索,這半年的成績主要集中在超級計算機和芯片上的突破。
公司要用就用最好的。
由於光刻技術的進步,經過測試,他們製造出來的芯片,處理數據的性能,將比市麵上的產品,提高大約百分之二十!
根據克魯格教授和倪光南重新改良的設計圖,芯片的結構更加緊湊,也留出了許多散熱空間,穩定性測試還沒有進行,但大概率不會差到哪裏去。
誰也想不到,當島國製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運行速度每秒10萬億次的計算機的時候,無窮大公司緊隨其後,很快就搭建出了兩套,每秒超過15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這還是穩定運行速度,不是那種取最高峰值,用來騙人的那種!
因為計算機在運行的過程中,並不能發揮全部效率,很多時候隻有峰值速度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
這件事隻有公司少數的幾個人知道,否則要是傳出去,必定會引發軒然大波!
不說世界影響,就算是國內的一些研究所,那些需要大計算量的研究單位,也絕對會分分鍾把他們公司擠爆。
國內僅有的幾台超級計算機,運算次數才3萬億次。
平時用之前都要先寫申請,經過批準之後,還要排隊,輪到他們使用了,一個及其複雜的運算,很快就能得到結果。
每一個曾經借助超級計算機,進行過輔助研究的單位,都對此深有體會。
另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精密儀器的研究。
雖然他們從島國搞回來一批精密設備,但他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當成工具來使用。
不說改進,起碼也要做到能夠仿製的程度吧。
因此,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儀器研究小組,對這些精密儀器展開了國產化研究。
畢竟儀器也是消耗品,總會有淘汰的那一天,而他們又沒有購買渠道,所以必須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哪怕拆壞幾台設備,也在所不惜!
二零零零年,二月。
陳偉東和陳傑,終於放下了手上忙碌的工作,準備回老家過春節。
隻不過李晞兒,死活要跟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