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降溫,是自發現浮島底部與蒸汽海分離,已經有猜測的一種預期。


    這幾年的氣溫也確實在緩慢降低,夜間氣溫從22至24度,降到了16到19度,變化不算特別明顯,一年也就兩度不到。


    而就在昨夜,一場突如其來由西北方向刮來的寒風,眨眼間把溫度拉低了十度。


    雖然還未結冰,並且天亮後氣溫就恢複到十五度以上,但這是個很糟糕的信號。


    王齊一大早就被萊雯總管拉起來開會,甚至不是找他作主,而是這場寒風引動的加塞預案太多,她一個人管不過來那麽多會議,副手們權限不夠又會耽誤時間。


    王齊負責外交、農業和工業部的會,行政、經濟等則由萊雯去折騰。


    “各項工作都依陛下的計劃在推進,隻是這個時候還很難鋪開。”


    “人工種植食用菌和塊莖灌木的資料都帶了嗎?”


    “請陛下過目!”


    農業部官員抽出三個文件夾,交給副手快步送到王齊麵前。


    王齊花十分鍾粗略過一遍,進度確實不盡如人意。


    其中最麻煩的,是食用菌。


    這東西上來就限定了大致的培養基材料,可在實際操作中,僅僅是菌種提純就是個非常耗時的工作。


    所謂菌種提純,就是在人工控製環境下,排除非目標菌種。說起來輕巧的很,然而按正常人人均每天光呼吸就要接觸七千個黴菌孢子計,分離出100%純淨單一菌種,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沒有足夠純淨的菌種,帶來的直接結果是培養基上生長的食用菌,會混雜一定比例的雜菌,為避免食物中毒導致的連鎖懲罰,這些雜菌都需要手工剔除,增加了工作環節且不提,雜菌的存在本身就搶奪了目標菌的營養。


    按文件上所述,最新的一批成品,目標菌的產出占子實體總重量的98.4%,剩下的1.6%檢查出三種菌類,其中一種確認為毒菌,一種會引起中毒但中招率很低,其毒性原理暫時不明,剩下的一種也不能進入菜市場,因為其孢子囊特別硬,口感和砂子類似。


    像這種混入毒菌的,整批都不能用於菌種淨化。


    對應的辦法也不是沒有,既建立等級三的生物防護實驗室,既人員無需全麵隔離空氣,進出都要消毒噴淋,室內外空氣不得直接流通。


    實驗室環境可控度更高,可以分實驗室操作,有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把菌種純度提高到99.8%以上,千分之二的占比,即使在出棚的過程中沒檢出,隻要不是人對著子實體生啃,不會出太大問題。


    但有對應辦法,不意味著具有可行性。


    受到王國總體量影響,農業人口有限人才也非常少,鳳凰大學農學院畢業的人還有一部分會轉去化工業,單個農企能投入的腦力極為有限,而三級防護實驗室,也不是單一農企負擔得起的。


    在食用菌的這個狀況出現之後,農業部組織多方談判,最後決定在東山道大學建設生物防護實驗樓。


    沒放在鳳凰城,因為鳳凰城的農業條件太差,再有半年,整個農學院都要和天文學院一起搬去東山道大學。


    計劃本身沒什麽大問題,從推食用菌到現在也不過兩年時間,隻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食用菌的部分,按原計劃推動。”王齊說話就算定下了,隻是吹了個冷風,並沒有直接降到冰點以下。


    重點是還有另外兩項食物相關的項目,花生和塊莖灌木。


    兩種都是給境外準備的食物源,又有所不同,相互難以替代。


    花生項目開始前,還沒有意識到降溫趨勢,即使它自神樹上繼承有一定抗凍性,也沒有積雪完全覆蓋後的產出能力。所以它在完全降溫後要在大棚裏種植。


    塑料大棚具有保溫性,也不是無敵的存在,隨棚內外溫差增大,同樣的導熱率基礎下熱交換率會越來越高。意思是如果棚外為零下五十度,棚內就算直接生火都很難維持到零上10度以上。


    神樹花生在8攝氏度時依然有不錯的成果率,這決定了它在相同的保熱手段下,能比一般植物更耐寒,極端環境下,可能會成為唯一的植物油來源。


    農業部在這塊還是以學校為主,測定棚內外各種溫差下,需要什麽樣的保溫手段和水肥配比。


    玻璃大棚不考慮,因為雙層玻璃大棚利用空氣層,能以較低的代價維持內外八十度甚至更大的溫差,但它的建設成本,境外難以接受不說,現有的運輸條件也沒辦法運那麽多大玻璃出去。


    主要還是塑料布大棚。


    與玻璃不同,塑料布是不能雙層化的,這取決於塑料本身的特點,它易起靜電吸附塵埃,所以塑料布用不了幾天就變成磨砂麵了,雙層化之後的透光率太低。非要雙層化,所需的管理勞動會很多,還不如直接移到室內去用魔法燈補光種植。


    單層的塑料布,大概隻能維持內外15到18度的溫差,超過這個數就要做夜間覆蓋保溫,或補熱。


    自然魔力的存在讓補熱補光變得比較容易,可魔法設備也需要製造力,並且過程還受到魔法人員數量的限製,在魔族威脅無法解除的情況下,用於生產這些東西的產能著實有限。


    而且境外的情況,就算造出來別人也不一定買。


    花生和塊莖灌木的研究到現階段,花生可能還不太適應超低溫,塊莖種子倒是可以分批進行野地播撒了。


    外交和工業的工作反而比較多,還是塑料布大棚的事。


    這東西之前推了一波,外麵沒什麽人響應,這會趁著刮冷風應該能多一些人警覺起來。


    肯定不能排除仍然有一批人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但能早推一點是一點,也能夠減輕黃金化工的倉儲壓力和後續的運輸壓力。


    具體辦法開會中王齊也給定下了,買塑料布送花生。


    雖說南邊野地裏,現在恐怕已經迭代了上千噸的花生,不過這些花生和塊莖灌木一樣是給平民刨著吃的。而買塑料布建設大棚,境外很多衣不蔽體的平民負擔不起,隻能是以大戶為主,送的花生就算種子。


    外交部和工業部還有另一項工作,強推水泥,或者說白送也行。


    受長期溫熱環境影響,境外一直往南到距離邊境六百至八百公裏的範圍內,都有大量的平民居住的是草棚。


    這東西熱起來是能有效避暑,冷起來也是真的涼颼颼。


    水泥不可能空運,隻能當地生產,剛出來也很難被窮人用到,但隻要能用水泥的把房子換了,總是能多出一些居住資源,並且能節約一些木材消耗。


    當然就算是木材,住草棚的窮人也很難拿出錢來,但如果有人出借鋸子,隨著氣溫下降,大家想活的都要想想辦法。


    總之整體方針就是未來一兩年寧願不賺錢,也要先把人口保住!


    保住了人口就有市場,就有未來的生產力。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屬性點慈善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杯中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杯中的胖子並收藏屬性點慈善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