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王國有多大?”


    “不大,是個很小的國家,兩百萬人都沒有,但是,非常強。”


    “有多強?”


    “按報紙上每年年初公布的數字,大約是每殲滅30萬魔族,損失數百人的水平。”


    “……魔法師團嗎?”


    “應該不是,我們關注過他們的征兵現場,都是普通混血,學院畢業生流向軍方的每年也就幾十個,沒那麽多可以損失。”


    交流生在學術交流過程中沒有離開過鳳凰王國,並不意味著他們所掌握的情報少。


    實際上這八名學生和幾個手下,可以說是本輪三界交鋒以來,主世界掌握流放地情報最全麵的人。


    其中的關鍵點,是《天樞報》和黑森林學院的境外讚助生,前者的資訊比較偏向鳳凰王國境內,後者對他們了解全局狀態更有幫助。


    “鳳凰王國之外還有多少國家存在?”


    “兩個,也許是三個。法特爾獸人帝國和翁吉狗頭人王國,在我們離開前還沒有聽到遭受重大損失的消息。南麵很遠的地方還有個高山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國家,和鳳凰王國這邊基本沒有交流。”


    “翁吉竟然還沒滅國?算了,這個不用回答。”


    這句話明顯可以看出三教對流放地並非一無所知。意外翁吉還沒滅國,必然是知道其有什麽很嚴重的缺陷,無法有效抵抗魔族大軍。


    實際上早年大家也並非什麽都沒做。


    臨時世界門的特征是地理交錯,該情況下,城市或鄉村所處的位置,很難嚴格區分位於主世界或者流放地。門斷開時如果範圍內的人還沒死光,總會有一部分被關在流放地裏,其中多數都是無關人員,但也有和教會有聯係的冒險家。


    冒險家相比其他魔法職業者,戰鬥力方麵缺乏優勢,但他們掌握的探索魔法在和平時期更容易找工作,也更適合搜集情報。


    隻不過世界門開啟位置的隨機性過大了,迄今為止被關過去的冒險家,取得再聯絡的也不過區區一二人,並且還是很早的時候。之後合作的冒險家沒有一個回來的,這也是想要從交流生身上獲得突破口的信息。


    “流放地那邊每次開門,有規律嗎?”


    “抱歉,我們完全接觸不到相關消息,那邊治軍非常嚴格,除了報紙上公布的部分,民間基本無法知曉軍事動態。”


    青春泉學院的學生補充道:“境外的同學說,很早之前有個門就開在王國不遠的地方,後來都隻有一些傳聞,他們甚至沒見過從世界門所在地來訪的人。”


    大主教幾個互相看一眼,基本確認,流放地開門的情況,和主世界這邊很像,都是毫無規律的這裏一下那裏一下,相互之間距離很遠。


    世界門的坐標屬於軍事保密信息,整個鳳凰王國都不會有人討論具體哪個方向出了什麽事,更不會組織冒險者接近世界門竊取某些利益,這對於冒險家想要再次和主世界聯絡,屬於極端不利因素,找不到機會回傳消息,也就十分正常。


    “接下來詳細介紹一下鳳凰王國、法特爾和龐勳三家的現狀吧。”


    “是……”


    作為黑森林學院的交流生,了解的最多的還是鳳凰王國的民間狀態,至於具體的軍事信息,還是如同之前一樣,隻能給出報紙上的公開消息。


    相比自身,報紙對另外兩家的剖析更為深刻,美其名曰“把握市場動態”。公開信息加上境外讚助生來自相對基層的看法,綜合起來是非常有用的情報了。


    至於三個國家之外的領主,這裏沒有人在意,因為體量過小,屬於一個神術就能徹底摧毀的存在,除非有什麽特別厲害的點被交流生主動提起,三教也不會主動理會。


    能影響接下來戰局的,也隻有三個有一定實力的國家。


    三教會審不是一次走完,除了頭天集合了所有人的談話,後麵還有兩場分別針對生命學院和青春泉學生的,詢問的東西大差不差,都是學生們十來天裏回答了很多次的。


    折磨完學生,就輪到三教的大佬們自己頭疼了。


    “你們的學生對鳳凰王國是不是推崇太過了點?”


    “誰知道呢,要不你們找機會弄幾個學生去法特爾皇家學院學幾年?”


    “哼。他們至此都毫發無傷,我等如何自處,你們想過嗎?”


    大地使對這幾天拿到的信息,還保持懷疑態度。


    大神官則完全無所謂,因為生命教會的力量源泉關係,他們不會大舉幹涉流放地層麵的戰爭,隻會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對主世界各戰區提供一點微不足道的輔助力量。


    大主教則更在乎光明教會的影響力。


    從學生那了解來的信息,鳳凰王國明明受到外神眾生之母的眷顧,但其本身是一個無神論主導的文化形態,這不僅僅詭異,甚至是外神對眷屬的放縱。


    這種地方若不遭遇大敗,教會影響力無從下手。


    法特爾的情況也差不多,雖然沒有外神罩著,但法特爾一世本人就是上一輪三界戰爭期間崛起的,教會有明確神諭顯示,一世至少是下級神靈或者稱半神靈,法特爾帝國既然還在,祂就不可能消亡。


    翁吉在信仰這方麵倒是缺口比較大,可惜從學生的談話看,他們的情況和鬆散的領主們也差不多,利用價值有限。


    教會在主世界厲害,可麵對影響力難以滲透的流放地國家,行動會受到各種掣肘。


    對方是國家,教會不是,身份不對等的矛盾會體現在方方麵麵。


    哪怕在主世界,教會的影響力也是從基層往上影響一個國家的戰略,除非是滅國的危機,一般來說由教會方提出對統治層的照會或訪問要求,都非常失禮,甚至會讓當地信徒產生“教會上門求人”的認知,大多數時候隻能居中協調。


    神國奧瑪和聖安東尼這類神權國會好些,不過三教都是存在了上千年的成熟教會,甚至無神論的國家也不是沒見過,不會指望正常國家能接受類似的交流禮儀。


    但不論有什麽小心思,在“對抗魔族”這條路上,既然流放地到這個階段,還能保持戰力基本完整,就要利用起來,以盡可能將戰爭麵約束在流放地。


    之後大神官帶著學生回家,收取本次交流的學術成果。


    光明教會決定做些努力,看看能不能和流放地的國家建立一些關係。


    當然出麵的也必須是國家,而不是他們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屬性點慈善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杯中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杯中的胖子並收藏屬性點慈善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