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光明教會代為傳言後沒幾日,神國奧瑪的使節一臉死相的又來了。


    單純的貿易談判,本身並沒有太多要達成一致的東西,這邊提出采購清單,那邊拿出報價,雙方對價格沒有異議後確定交易地點,就算完事。


    這個過程王國組織了利益相關方參與,也就是距離這次世界門比較近的幾個浮島上的領主們。


    通過外交渠道請來二十幾個人,組成另一個談判組,負責內部協調一致,再由外交部去和神國奧瑪的人談。


    事情比較瑣碎,不過主要目標還是糧食,也沒有耽誤太多時間,花費八天完成工作。


    這個時候世界門開啟已經過去一個月,交易要抓緊了。


    再派外交人員出訪法特爾通報交易事項,免得他們生事。


    接下來為提高效率,組織物流公司,用民航局的蠻牛送了幾套浮島間渡口運輸平台去。


    浮島間運輸平台是模塊化組裝的,單個模塊大小僅有1x3x0.5,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蠻牛一次可以運輸8個結構模塊或一個核心模塊。到當地機場再用輕卡運至浮島邊上進行組裝。


    負責主要交易的浮島距離自家不遠,雖然沒有蹭到甘霖項目,道路工程也有在做,隻是沒有混凝土化,都是土路加碎石壓實的形式。


    這種路對著法特爾的方向也有,但都是窄車道,五米寬都沒有的那種,輕卡需要開到路外麵去才能對向穿過。


    按理應該要派法師幫忙臨時加寬一些,可實際沒必要,因為貿易規模受到法特爾和神國奧瑪運輸能力製約更大。


    當地隻是幾個領主臨時湊了些法師,幫忙建設貨場。


    約莫半個月後交易開始,這個時間世界門還沒事,那些漏過來的魔族應該是被幹掉了。


    神國奧瑪的交易隊伍還在用馬車,路上的損耗實在不小,當地領主和隔壁法特爾的邊境貴族商議後,決定由法特爾一方完成世界門到渡口的運輸。


    中間肯定也是有利益交換的,一麵是當事方願意出讓一定的糧食采買額度,一麵是法特爾方還能從神國奧瑪那邊拿到些好處,畢竟是給神國奧瑪省下了人力和時間。


    至於車輛,倒沒什麽問題,法特爾靠近南部區的邊境,其實和南部區的交流更緊密,甚至時不時會用比較小的渡口運輸平台交易輕卡,法特爾境內也能弄到拖拉機和輕卡,隻是那邊的輕卡可靠度更差一些。


    神國奧瑪一方交付糧食後,還要收錢和物資,這部分直接用飛機實現。


    除少量貴金屬,大部分貨款都以鋼製工具和輪轂支付。其中的輪轂不是卡車用的,而是拖拉機貨鬥的輪轂,絕大多數由法特爾暫時代付,之後再由南部區提供車用輪轂和輕型發動機給他們。


    奧瑪也算占便宜了,別看就一個不帶橡膠部的破輪轂,和馬車擺在一起那也是高技術產品。


    很快交易穩定下來,日交易量勉強停在220噸附近,奧瑪一側的運力已經到上限,還有一部分要負責和法特爾的交易,那邊也買糧食了。


    奧瑪嚐到了甜頭想買輕卡,事情也不需要鳳凰王國參與,南部區就能供應。


    至於主世界沒有比較完整的石油產業問題,倒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載重3噸的輕卡,運貨時百公裏油耗在14升附近,一個四百升的油桶,夠跑2800公裏以上,隨車買六七桶油,能開出一兩萬公裏,即使跨界貿易的車價虛高,綜合成本也就和馬車差不多。


    馬車的牽引力就是一馬力,連一千瓦都沒有,實際長時間運輸時還到不了這個數,一天別說一百公裏,滿負載機動力最多不超過六十公裏,速度慢就會導致單趟人員成本增高,而且為了照顧馬,人員數也會更多,路上除了草料,還要給馬加餐才能不變瘦。


    總的來算,馬車運3噸貨跨過五千公裏的距離,流程最少三個月,需要四名車夫,為防備匪盜還要有安全員,哪怕整個商隊綜合算3噸貨物1個安全員,人員加馬匹的損耗也非常大,沒有300%以上的利潤基本就是虧本,


    卡車哪怕以30公裏勻速計算,扣掉每天10小時休息,5000公裏也就是12天的司機加安全員費用和油耗,加一名司機就能明顯縮短周期,路損優勢過於巨大,一車油產生的利潤夠馬隊跑一輩子。


    而且隻要知道了這東西的好,主世界自己也會設法完善石油產業鏈,哪怕找不到石油,用煤煉也得煉出來。


    但話又說回來,以王齊旅遊的經驗看,主世界的道路情況還真不太夠格用輕卡,拖拉機更合適些,拖拉機每噸貨物運輸的相對油耗高,但由於結構過於簡單,崎嶇路麵不會明顯增加故障率,基建不完善的地區更有優勢。


    這都是南部區和奧瑪之間的事,王齊隻關心最後有多少糧食下發到民眾手裏。


    本次貿易是通過外交部撮合的,當地領主還算比較配合,會及時告知交易進度。


    按臨時門三個月周期算,最後幾天算撤離期,這輪交易南部區的糧食儲備能增加七千至八千噸。


    耐儲糧都是澱粉質的,長期單純吃這個難以產生飽腹感,但僅以活著為目標,人均年損耗量不超過一百公斤,八十公斤都能應付。


    參與項目的領主已經在外交部留下承諾,自留不超過20%,其餘的都會以盡可能低的利潤,平價出售給民眾。這種承諾的意義有限,王國也管不了境外的二道販子,但隻要領主不明麵參與,二道販子可壓不住全城民眾,總歸有好處落到實地。


    扣掉20%大戶享受的部分,按最後有六千噸流入市場,也就夠六萬人一年的口糧,或者二十幾萬人一季之用。


    無法長遠的交易終究隻能應急,不過多少也能給南部區建設玻璃溫室和蘑菇產能爭取到一點時間,少餓死些人。


    隻是世界門釘在五個門的中心點上,真的還是三個月消失嗎?


    就算能堅持更長時間,希望也不能寄托在這種事上。


    拿到由奧瑪代付的聖安東尼委托費後,王齊安排人進行了一次境外采樣調查,針對花生和深根塊莖灌木的。


    花生已經被部分地區的民眾發現,塊莖灌木則相對隱蔽一些,因為看起來太普通了,不過隨著喜熱植物越死越多,很快也會藏不住。


    這次采樣主要目的是估算兩種植物儲備的糧食總量。


    采樣方式類似於調查蟲害的網扣法,針對飛機拋種區域,隨機選取野地,計算單位麵積內的果實總量,以估算總值,誤差會比較大,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半個月後,調查報告送到王齊手裏。


    拋種區每平方公裏的花生總量,采樣均值為1.8噸,拿出幾輪花生拋灑範圍圖對照,算出地下花生總儲量應該已經超過四十萬噸。


    確實夠挖一陣的。


    花生在設計時,就考慮過避免被挖絕戶,因此其果實並不是全部落在植株下方,有的會爬出去一截再鑽入土裏,所以哪怕未來一段時間把這四十萬噸全部挖幹淨,也還有兩到三萬噸花生能幸存下來,繼續提供食物。


    可以大規模公布花生的情況了,這件事交給報社去辦,為避免被商人掐斷信源,得在相關地區白送報紙。


    塊莖灌木這邊,它生長模式和花生完全不同,一開始並不會生長出塊莖,而是優先發育植物本體和根係,由於是多年生灌木,這個過程不短。現階段的采樣結果,單以塊莖計算,每平方公裏僅有幾十千克。


    灌木隻要不被挖斷,它能在冰點之下持續產出塊莖,而花生雖然也有一定的冰點下生長能力,可植株本體太小,很容易就被雪完全蓋住而絕收。


    現在情況就不錯,花生部署的早,已經形成規模,等它生長變得困難起來,塊莖灌木基本能接棒了。


    與從上至下的分配方式不同,這些東西需要民眾自己去挖,必須按吃飽的量來算,大概每噸能養活五到六人,也就是約兩百萬人口,實際由於分布狀態的原因,會有一定損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屬性點慈善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杯中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杯中的胖子並收藏屬性點慈善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