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蘇清風不能指導李明月什麽,但她畢竟是過來人,第六境靈光鏡需要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她也都清楚。</p>


    不過有一點,蘇清風卻有些為難,因為要修煉第六境,就必須先煉化一件本命法寶,使其融入靈脈之中。</p>


    本命法寶這個東西講究很多,不過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本命法寶的品階,一般而言,所煉化的法寶品階越高,對修士的實力提升也就越大,所以這一環節,一般修士都會停留很久,等找到合適的法寶之後再進行煉化。</p>


    蘇清風為難的不是沒有合適的法寶,相反的,李明月現在就有四件合適的法寶,而且都是他們師父留下來的,也就是混沌鍾和三教至寶。</p>


    蘇清風最先排除的是混沌鍾,這東西太過古老,她可以說是完全不了解,再加上混沌鍾裏還有別的存在,貿然煉化,很可能會出現李明月無法承受的變故。</p>


    三教至寶倒是可以,其中任何一把煉化,都能讓李明月得到極大的提升,屆時隻要祭出法寶,越境戰鬥也不是沒有可能。可也正因為是三教至寶,若是煉化成本命法寶,一旦給三教中人知道,很可能會給李明月帶來殺身之禍。</p>


    而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明月的身體情況。</p>


    李明月雖然已經成功將基礎打下,完成了前三境的修煉,可畢竟隻是一個練氣境修士,而靈光鏡卻比練氣境整整多了兩個境界,貿然煉化本命法寶,李明月的身體能夠承受?</p>


    先賢大能們製定出這些境界的排列並非沒有理由,就拿第六境靈光鏡來說,要想煉化本命法寶,除了需要合適的法寶,還需要修士本身的承受能力,也就是需要擁有一個強大的體魄,隻有完全的脫胎換骨,才有可能承受煉化本命法寶之後的衝擊,沒有脫胎換骨的李明月,真能承受那種非常人能夠忍受的痛苦?</p>


    蘇清風最終還是將這些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訴李明月,而李明月聽完之後,也陷入了很久的沉默。</p>


    思量了許久之後,李明月直接問道:“會不會死?”</p>


    蘇清風搖頭道:“不好說,有些人就算完成了脫胎換骨,一樣會靈脈崩碎而死,不過這樣的情況極少,而像你這種情況,畢竟從未有人試過,所以到時候會發生什麽,誰也不知道。”</p>


    李明月點了點頭,再次陷入沉默。</p>


    關乎性命的事情,自然得慎之又慎。李明月之所以選擇修行,就是為了活命,若是為了修行連性命都不顧,也就失去了他選擇修行的初衷,那這樣的修行對他來說,就沒了意義。</p>


    過了一會之後,李明月道:“可以先試試,不行再做其他打算。”</p>


    蘇清風點了點頭,問道:“那你想好煉化什麽法寶沒有?按理來說,師父將這三把劍留給你,再加上你體內的三條靈脈,正好煉化這三把劍,可你現在的情況有些複雜,貿然煉化,若是成功還好,可若是失敗……”</p>


    她並沒有往下說,但意思已經很明顯,若是失敗,就等於毀掉了一件無上神兵,那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p>


    李明月點了點頭,問道:“那師姐有什麽建議?”</p>


    蘇清風沉吟了一會,道:“按我的想法,你可以先試試煉化一件普通的法寶,這樣成功率也會大一些,而且就算失敗,你所承受的反噬也會相對少一些。”</p>


    李明月問道:“</p>


    若是成功,豈不是浪費了一條靈脈?”</p>


    蘇清風一愣,點頭道:“是這樣。一條靈脈隻能承載一件本命法寶,而一般人在歸元境之前,也隻能開辟一條靈脈,你卻有三條,所以就算浪費一條,也還有兩條。”</p>


    李明月再次點頭,同時陷入思索。</p>


    三條靈脈,三把神兵,李明月就算再如何不懂,也知道這其中好處,若是浪費掉一條靈脈,也就等於少了一件威力強大的本命法寶,其中損失,絕不僅僅隻是一件神兵那麽簡單。</p>


    李明月問道:“就沒有其他方法?”</p>


    蘇清風搖頭道:“除非你能再開辟一條靈脈,不過這根本不可能。”</p>


    李明月當然也知道,他能夠凝聚三條靈脈,靠的是道家經典,若是想再另外開辟一條靈脈,先不說有沒有這種秘典,就算有,以李明月的天賦,要想修煉出來,隻會比修煉脫胎換骨兩重境界更難。</p>


    蘇清風接著道:“而且真要將三把劍都煉化,日後對敵,你也不能輕易使出,因為一旦被三教之人發現,對你而言,將會是一場災難。所以你就算真能煉化三把劍,也不能輕易使出,對你的實力,反倒是一種變相的壓製。”</p>


    李明月一愣,倒是沒想過這些。</p>


    這時候,鈴鐺裏女人的聲音突然在李明月腦海中響起:“開辟一條靈脈其實不難,或者你可以煉兩把,養一把,這是最好的。”</p>


    李明月一愣。</p>


    鈴鐺裏的女人接著道:“具體怎麽操作,事後我會告訴你,你現在可以先試著煉化一把普通法寶,上次那把匕首就不錯,最貼合現在的你,而且品階不算低。”</p>


    李明月點了點頭,心中有了主意,便將那把匕首取出來。</p>


    看到這把匕首,蘇清風鬆了一口氣,她還真擔心李明月的倔脾氣上來,堅持煉化三把神兵中的一把,倒不是怕浪費,隻是怕李明月承受不住神兵的反噬。</p>


    之後的幾天時間,蘇清風便幫著李明月煉化那把匕首,進展出奇的順利,直到快要完成的時候,突然就發生了變故。</p>


    不知為何,李明月身體中的靈脈開始對匕首產生排斥,而已經煉化的匕首也開始反撲,混亂而狂暴的氣息不斷衝擊李明月身體,一開始隻是靈脈受到影響,到後來身體的肌肉骨骼也受到衝擊,然後在體表表現出來,僅是瞬間,李明月就已經皮開肉綻,鮮血淋漓。</p>


    蘇清風似乎早有應對,提醒道:“堅持住,挺過去就算完成了。”</p>


    受到蘇清風的提醒,李明月咬牙堅持,然後按照蘇清風的提醒,驅動靈脈對匕首強行拉扯。</p>


    這個過程漫長而痛苦,鑽心的劇痛好幾次幾乎讓李明月昏死過去,好在每次在李明月幾乎堅持不住的時候,鈴鐺裏的的女人都會給李明月罐入一道氣息,讓李明月能夠繼續保持清醒。</p>


    隨著靈脈和匕首不斷拉扯,匕首的狂暴終於被一點點消耗幹淨,漸漸變得溫順起來。</p>


    感受到匕首的變化,蘇清風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而這個時候的她,也已經是滿頭汗水。</p>


    李明月終於堅持不住,身體徹底虛脫,就這麽軟倒在地,不過在昏迷的那一刻,他嘴角微微揚起,徹底的心滿意足。</p>


    雖</p>


    然過程痛苦萬分,但總算是成功煉化了本命物,拋開脫胎境和換骨境,他如今也算是一名靈光鏡修士了。</p>


    事實證明,六境同修,確實可行。</p>


    ————</p>


    太清門。</p>


    一位白衣少年臉色陰沉,眼中更是毫不掩飾滔天殺意。</p>


    半年前,跟師尊回到太清門之後,他便閉關修煉,如今終於突破靈光鏡,進入入微境,可一出關,卻聽到師尊已經身死的消息。</p>


    這件事整個太清門都知道,但卻沒有一人去給師尊報仇,而是都選擇了沉默。</p>


    他當然不會怪這些人,宗門子弟,一切都以宗門利益為重,這是每個進入太清門之人都必須要明白的事情,而且這也是師尊一直的教導。</p>


    每一名太清門弟子,都可以為了宗門利益而舍棄生命,掌門張青雨,如今更是親自做出了榜樣,可他就是覺得心氣難平。</p>


    心氣不平,又如何修行?</p>


    他六歲上山,跟了師尊近二十年,二十年來,師尊諄諄教導,因為有了師尊,他才能在這亂世活下來,還活得比很多人都要好。</p>


    現如今師尊慘死,他作為師尊的弟子,若是不給師尊討個公道,如何還能算是一個人?若是連人都不算,就算成了仙又有什麽意義。</p>


    所以他打算上清源山,去會會那位所謂的皇叔,去給師尊討個說法。</p>


    哪怕這樣做有背師尊遺願,哪怕清源山還有個連師尊都忌憚的蘇清風。</p>


    就是死,他也要死在清源山,也絕不能讓師尊死得這麽不明不白。</p>


    他相信如果大師兄在,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他更相信,隻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太清門就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p>


    他至少得讓天下人知道,太清門的掌門、他們的師尊,雖然已經死了,但卻還有他們這樣一群弟子。</p>


    那把他已經放下了半年的長劍,再次被他背在背上,然後就這麽一人一劍,向著清源山走去。</p>


    他所代表的,僅是個人,是一個要給師尊報仇的弟子,跟太清門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到了清源山腳下,他並指如刀,將袖口代表太清門的流雲飛劍圖割掉,眼神堅定而決絕。</p>


    跟他一起登山的,還有個老儒生。老儒生須發皆白,身穿一件陳舊的儒衫,領著一群學子,一步一歇,累得氣喘籲籲。</p>


    當老儒生看到背劍登山的太清門弟子後,歎息道:“可惜了一塊讀書的好材料!”</p>


    剛好這個時候,一名學生問道:“先生,這清源山真出了神仙?”</p>


    老儒生回過神來,捋了捋胡須,點頭笑道:“千真萬確!”</p>


    這名學生疑惑道:“可這清源山也不像什麽仙家聖地啊,跟我們學宮比起來。差太多了。”</p>


    老儒生笑著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p>


    沒多久,眾人進了山神廟,老儒生便取了三支木香,對著山神廟拜了三拜,然後將三支木香插在銅鼎之中。</p>


    </p>


    在這群人離開山神廟之後,山神廟上空祥雲籠罩,氣象巍峨。</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懸天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書聽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書聽風並收藏劍懸天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