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順應天命科舉入仕?


    還是做一個自由自在向往金錢的商賈?


    這對趙雍來說不是一個很容易決斷的選擇題。


    在感情上,他是向往一個商人的。


    但是……


    趙雍墊高床板想了好幾天時間,這幾天他腦海之中兩種思想鬥爭很激烈,最終他還是說服了自己,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


    科舉入仕!


    這個選擇最根本的原因有一個,那就是為了適應這個時代。


    在這個時代,哪怕沒有人如同明朝時代那樣,直接提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一個口號,讀書人還是站在了金字塔最高的地方。


    而商賈始終是低賤的。


    他不願意直接拚命得來的財富,最後都隻能變成禍端。


    就好像明朝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他可不沒有一個好下場,萬貫家財最後不也便宜了朱元璋嗎?


    所以趙雍認為,做人還是要做一個掌控自己命運的人。


    當然,他的選擇還有一個原因……


    大帝培養係統布置任務了。


    主線任務:文道之王。


    文道之王的第一支線任務:宿主必須一年之內,取得縣試案首。


    任務獎勵:帝王龍氣88點,記憶膠囊一顆,八股文一百篇合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一本。


    失敗懲罰:扣除宿主的帝王龍氣50點,宿主的左手失去知覺一百二十時辰,宿主的雙眼失去直覺十二個時辰。


    係統任務都出來了,麵對這麽恐怖的失敗懲罰,趙雍還能怎麽辦。


    他隻能硬著頭皮上。


    所以在三天之後,趙雍就去了趙秀才家開了私塾報道了,不過還好,開始的時間還算是充裕,縣試在明年的二月,對於趙雍來說還有大半年時間。


    他本身的知識層麵還是比較全麵的,而且讀文科出身的他,對文言文也是有些研讀。


    他要做的就是適應這個時代科舉的八股文。


    但是案首?


    趙雍這就表示有些撓頭。


    要說過了縣考試他還有點底氣,但是縣試第一名,這係統是不是有些目標太高了。


    他雖然讀過大學,但是這大華朝的科舉和明朝清朝都是一樣的,靠的是八股文,比寫論文可難多了。


    可是無論如何,既然任務已經布置了,他可不敢和這天坑一般的係統去較勁,事情總是要去做的。


    很快,趙雍上學的消息在村裏麵就傳開了。


    “雍哥兒要讀書,看來他是準備參加科舉嗎!”


    “太好了,雍哥兒這麽聰明的人,他隻要能苦讀詩書,日後一定能考上秀才的,到時候我們村就多一個秀才了!”


    “雍哥兒日後要是能當官就好了,趙氏宗族自從五十多年前出了一個縣令之外,已經很多年沒有人當官了!”


    “雍哥兒才是十四歲,他隻要好好讀書,考過鄉試是有機會的,日後赴京趕考也不是沒有機會,當官還是有可能的!”


    自從蓮花商行一口氣接了三單生意,讓村裏麵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趙雍在村裏麵的聲譽越來越高。


    很多人都認為你年紀才十四歲的趙雍能帶著村民建立一個蓮花商行,能讓村民致富,一定是一個天才。


    如果這個天才能讀書入仕,成為一個官家身份,那蓮花村日後就等著雞犬升天。


    讀書入仕途才是這個世道光宗耀祖的主流。


    ……


    趙雍第一天上私塾,他按足了禮儀,請來了村裏麵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見證,對著趙秀才辦了一個拜師典禮,敬上了自己的束脩。


    在古代,師生之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特別是官場之上,老師和學生是一體了,他們屬於一個道統,在政治博弈之中,共同進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堪比父子。


    一個弟子要拜師,總要有拜師典禮,所謂的拜師典禮,就是先向老師鞠躬,然後再奉上束脩,這樣,孩子才算是正式入門求學了


    束脩就是古代拜師的學費,也許在一開始隻是表示學生對老師的敬愛,並沒有強製性,但是漸漸的,就成為一種禮儀,讀書入學,束脩是必須的。


    趙秀才本身不是一個貪錢的讀書人,不然他這私塾也不會開在這個村裏麵,以他的能力就算在縣城開一個私塾,也會有學生。


    蓮花村本來就是一個窮村落,村裏麵的孩子能有多少個叫得上學費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有多少給多少,有時候是在交不出,隻要學生願意,他也收,


    趙雍於是乎按照古代孔子拜師的禮數,奉上了十條臘肉。


    這十條臘肉不斷多,但是也不算是薄禮,畢竟可是儒門開創者孔子昔年的拜師禮數,儒門子弟,誰敢否認這個束脩禮。


    “學生趙雍,拜見老師!”


    拜師禮上,趙雍禮數很足,俯首跪拜。


    “好!”


    趙秀才端坐上位,笑容滿麵:“你記住了,為師名為趙一清,字中弘,曾得縣試十七名,府試四十八名,最後院試無榜,無緣鄉試,日後你當以為師為鑒,讀書須有恒心,萬萬不可半途而廢!”


    這時候趙雍才知道趙秀才的本命叫做趙一清。


    其實趙秀才才不到五十歲,如果去考,就算現在都還是有機會考院試,博得一個真正的秀才功名,然後去考鄉試。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十幾年院試落榜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去繼續考試,反而返回蓮花村,做了一個地主大戶。


    “學生謹記老師教誨!”


    趙雍畢恭畢敬的道。


    “恭喜秀才,多一個如此良才為徒!”


    七叔公也來了,他看著這師徒,笑眯眯的說道。


    “七叔公,我乃是趙氏兒郎,雖沒有能為趙氏發揚光大,但是為趙氏培育良才,乃是我輩之責!”趙秀才對七叔公很是敬重,拱手說道。


    “很好,你說的很好,不枉費我當年拚了老命從刑場上把你救回來!”


    七叔公道:“雍哥兒,你可千萬不要小看了秀才,他當年若非在考場出了點意外,早就過了院試,鄉試也不在話下,金榜題名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會打破我趙氏五十年來無人入仕厄運,他當你的老師,為你啟蒙教學,卓卓有餘!”


    “小子謹記七叔公的囑咐!”趙雍目光微亮,七叔公在提醒他,萬萬不可應為趙秀才連秀才功名都沒有就小看了他。


    這說明趙秀才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這還說明的趙秀才是一個不能用功名來衡量的讀書人。


    他忽然對自己的這個老師有了期待。


    現在的他,就急需一個老師來教他,不需要教他多少知識,而是教會他熟悉八股文,熟悉這個時代的科舉考試要略,這很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帝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一並收藏大帝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