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休息一日後,見杜不忘還是心情低落。
李複興與朱二和三妹商量一陣,本來想讓杜不忘在家中多想休息幾日。
朱三妹卻聽路人提到杭州在此不遠甚是好玩,便硬要拉著幾人去往比蘇州更為繁華的杭州城。
幾人本來之前就有打算去杭州遊玩,見此也正好隨了三妹,也能帶著整日把自己鎖在房間的杜不忘去散散心。
幾人騎著馬一行,到了中午終於到了看見了一座古老的城樓,上麵一個匾額寫著武林門。
隻見附近全是挑著竹簍裝滿各種魚類的販夫,和一些買魚的客人。
朱二便下馬趁機拉住一中年買魚婦女問著:
“大嬸,這裏可是到了杭州城”。
中年婦女突然間被一少年拉住,自然嚇了一跳,見這少年並無惡意,便回著:
“這裏武林門進去,便是杭州城裏麵了”。
朱二便又問著:
“大嬸,聽說杭州城好玩的地方多,您可知道有哪些”?
大嬸便回著:
“來我們杭州玩當然是遊西湖呢,還有就是風景…...”。
這時大嬸還沒說完,一旁一個年紀與大嬸差不多的中年男子推開大嬸,對著朱二說著:
“他一個婦道人家能懂什麽,來杭州當然是看美女咯,杭州城中妓院美女姿色,可是其它地方比不了的喲”。
待這中年男子一說完,便被旁邊大嬸一腳踢在身上,說著:
“你個老銀棍,自己好色罷了,還引誘人家少年人,知不知羞恥啊”。
踢完就一隻手拉著中年男子耳朵往城中走了,看來這兩人自然是夫妻了。
這時朱三妹拿出銀棍,對著二哥朱二指過去,說著:
“我要去西湖玩,你們別一聽到杭州美女就跑了把我晾一邊了,反正你們誰都不可以去那種地方”。
說完又拿著銀棍指了指杜不忘和李複興,尤其指到杜不忘時候對著杜不忘狠狠瞪了一眼。
杜不忘此時還低著頭想著劉淑珍呢。
不一會幾人就來到了西湖邊,雖然已是炎熱的夏日中午,但西湖邊卻吹來一陣陣涼爽之風,甚是舒爽。
杜不忘此時走到西湖邊,心情瞬間也好了不少,畢竟前兩人都沉浸在劉淑珍離開的傷心中不可自拔。
這時湖邊一身穿草衣,頭戴鬥篷的白胡子釣魚翁坐在岸邊,望著前方湖中,便念著: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杜不忘聽到便對著朱二幾人說著:
“這位老翁念的不正是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嗎”?
然後便走近老翁身後,朝湖中間一看果然湖中有一大型遊船。
再仔細看去,隻見床板上一群舞女正在跳動著,旁邊有一女子彈琴,在舞女與琴女身後站了一大群公子哥打扮人士。
果然是西湖歌舞,在往湖對岸望,不遠處一座座閣樓鼎立在對岸,閣樓後是一座座連綿的青山。
杜不忘不禁佩服起作詩的林升來:
“古人隻道,唐詩宋詞,卻忘了宋朝尚有詩人林升”。
老翁聽身後男子感歎便說著:
“如今之狀又與這詩人作詩時之景有何區別呢”。
這時朱二聽到老翁所說便走過來,便行了個禮,問著老翁:
“老先生為何這樣說呢個,我大明如今不正是平亂慶祝,歌舞升平之時嗎”?
沒想到老翁這時轉過頭來把嘴上胡子一撕,居然是個二十七八歲壯年人。
便對著朱二說著:
“我大明北有韃靼,南有倭寇,何來歌舞生平之說”。
杜不忘便趕緊過來行禮,問了句:
“原來老翁是位愛國的大哥啊,不知這位大哥尊姓大名呢”?
壯年男子便說著:
“在下姓朱,單名一個紈字,蘇州府長洲縣人,然後便問杜不忘幾人姓名”。
李複興與三妹自然也早已來到一旁,便各自與朱紈介紹了姓名來曆,朱二與三妹自然不會輕易暴露自己身份了。
朱紈好像頗為喜好朱二一般,一直拉著朱二聊朝廷邊患之事,朱二也自是感興趣,結果把杜不忘與李複興還有三妹晾在了一邊。
杜不忘三人見兩人聊的甚歡,也不好打擾,便幾人來到了附近岸邊的嶽王廟來看看。
此時嶽王廟中香火甚是鼎盛,來進香的香客也絡繹不絕,幾人便也前往廟中進香。
正走過大門時,一個中年和尚打扮人士攔住了兩人三人去路。
杜不忘便問著:
“大師為何擋我們去路”。
和尚便把手往身前一伸,這時一旁李複興便趕緊掏出一些碎銀來放入和尚手中,和尚馬上就靠邊,然後給幾人作請勢。
杜不忘看到此,自是一陣生氣,便怒視著那中年和尚,結果中年和尚見杜不忘如此眼神,便一揮手,旁邊來了十多個光頭和尚。
這時,李複興便趕緊拉著杜不忘,然後與這和尚作了個手勢,就往後麵香堂走去。
杜不忘邊走邊對著李複興說著:
“我們來拜嶽王爺,憑什麽給這些和尚銀子”。
李複興說著:
“你不知道嗎?現在各地關公廟,嶽王廟等各種廟宇,基本都變成了這些和尚道士撈錢之地了,他們勾結官府,你若與他們作對就得進官府監獄了”。
杜不忘便又問著:
“這些和尚真是無法無天了,進香本就是自由施舍,沒想到如今還強製要了,真是跟劫匪無異”。
李複興便笑著:
“人家地方,沒辦法,在這還是盡量少惹事吧”。
杜不忘歎了口氣,無奈回了一句:
“可惜了嶽王爺一生忠心,為國為民,沒想到死後廟宇竟然成了和尚官府宰民之地”。
幾人走入後室嶽王爺銅像前,這時不少人正在排隊敬香。
敬香人所念詞,男的皆是求嶽王爺保佑自己多子多福,女的除了姻緣就是求保佑家人健康什麽的。
不一會李複興與三妹都求完了,就輪到了杜不忘,杜不忘便上了香求著:
“希望嶽王爺保佑天下惡人都快快死去,好人一生平安”。
待杜不忘求完,幾人走出廟外,李複興便對著杜不忘說著:
“杜兄,你求的什麽呢”。
杜不忘便說出剛才所求。
李複興大笑著:
“杜兄,你是想做行俠仗義之士啊,不過可惜,你這願望基本無法實現的”。
杜不忘便問著:
“李兄為何這樣說”?
李複興便回了句:
“如今壞人都是活的瀟灑,長命百歲。好人倒是多坎坷絕望,多災多病,倒不如有時做個壞人倒活的痛快的多”。
這時朱三妹便對著李複興說著:
“我看你就是壞人吧,你別誤導我不忘哥哥了”。
說完拉著杜不忘就往朱二所在之處走回去。
這時杜不忘也有點猶豫了,為什麽自己活的這麽累呢,不是沉浸在這事身上,就是在為了那人身上,滿腦子一陣混亂。
不一會幾人就走回來了朱二與朱執這裏,兩人居然還高談闊論似乎沒發現旁邊幾人去逛了一圈又回來一樣。
朱三妹見此,便拍了一下朱二後背,正在說話的朱二自是嚇了一跳,趕緊轉身一看,是自己妹妹。
杜不忘便趁機對幾人說著:
“你們看現在太陽都開始西落了,二弟與朱紈兄若覺得聊的不痛快,我們先找地方吃飯喝酒再聊吧”。
朱紈一看天色,也確實不早了,朱二便問朱紈:
“朱兄竟然來了幾天了,可知附近有什麽好吃酒樓”。
朱紈便低了下頭,說了句:
“兄弟我來此遊玩,一直身無分文,昨日碰見一老翁在此釣魚,落水,便救她,沒想到,他倒被淹死了,我本就沒衣服穿了,便傳了他這身死人衣,拿了他魚竿,想在此釣幾條魚換著吃的,結果一條都沒有,就念了那詩,正好遇到你們”。
然後指著對岸,那樓便說著:
“我是沒錢去吃,你們先去吃吧”。
朱二便趕緊回著:
“與先生交談這麽久,小王我甚是佩服先生為國之心,以後先生要是無去處,可隨小王一道”?
朱紈見交談這麽久的朱二,這時自稱小王,仔細一看麵相確實非常人。
便馬上對著朱二拜了一下,驚歎說著:
“原來您是小王爺啊,不知小王爺出生何處呢”?
朱二便回著:
“本王乃湖廣興王府世子”。
然後又上前扶著朱紈,說著:
“朱兄,在外就別來這些禮節了,望朱兄見諒,我本是私服出來遊玩的,剛才才多有隱瞞”。
然後又指著身後朱三妹說著:
“這位是我妹妹永安郡主”。
朱紈便馬上過來行了個禮。
三妹,大半個月沒見有人給自己行禮了,便故意對朱紈說著:
“你竟然知道了我是郡主,那我能擺下郡主威風嗎”?
朱紈一聽,心想,這定然是個刁蠻郡主了,不知道有什麽鬼辦法會整自己呢,便回著:
“郡主自然威風淩淩啊,我朱紈一介書生恐不堪郡主威風呢”。
朱二見三妹這樣戲耍自己剛認識的好友,便對三妹說著:
“三妹,別得罪朱兄了,人家是我們兄弟你可不能擺風頭得罪了朱兄”。
三妹沒有理會二哥,便對著朱紈說著:
“我剛才嚇你呢,哈哈,我其實想讓你做我侍衛,怎麽樣”。
朱紈本就一直在考慮自己前程,如今又窮困潦倒,見郡主肯讓自己作身邊侍衛,便馬上答應:
“好啊,我朱紈真是榮幸,今日能作永安郡主身邊侍衛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朱二本就早有招攬朱紈入王府之心,見妹妹要他作侍衛,自然便笑著對朱執說著:
“朱兄,肯作舍妹之侍衛,真是我興王府之幸啊,若舍妹日後有所得罪,朱兄定要告知小王便是”。
朱紈便回著:
“我知道了,小王爺”。
朱二又對著朱紈說了句:
“朱兄,還望一路替小王隱瞞身份便好”。
朱紈回了句:
“我明白了”。
幾人便一起往湖對岸朱紈所指那酒樓而去。
李複興與朱二和三妹商量一陣,本來想讓杜不忘在家中多想休息幾日。
朱三妹卻聽路人提到杭州在此不遠甚是好玩,便硬要拉著幾人去往比蘇州更為繁華的杭州城。
幾人本來之前就有打算去杭州遊玩,見此也正好隨了三妹,也能帶著整日把自己鎖在房間的杜不忘去散散心。
幾人騎著馬一行,到了中午終於到了看見了一座古老的城樓,上麵一個匾額寫著武林門。
隻見附近全是挑著竹簍裝滿各種魚類的販夫,和一些買魚的客人。
朱二便下馬趁機拉住一中年買魚婦女問著:
“大嬸,這裏可是到了杭州城”。
中年婦女突然間被一少年拉住,自然嚇了一跳,見這少年並無惡意,便回著:
“這裏武林門進去,便是杭州城裏麵了”。
朱二便又問著:
“大嬸,聽說杭州城好玩的地方多,您可知道有哪些”?
大嬸便回著:
“來我們杭州玩當然是遊西湖呢,還有就是風景…...”。
這時大嬸還沒說完,一旁一個年紀與大嬸差不多的中年男子推開大嬸,對著朱二說著:
“他一個婦道人家能懂什麽,來杭州當然是看美女咯,杭州城中妓院美女姿色,可是其它地方比不了的喲”。
待這中年男子一說完,便被旁邊大嬸一腳踢在身上,說著:
“你個老銀棍,自己好色罷了,還引誘人家少年人,知不知羞恥啊”。
踢完就一隻手拉著中年男子耳朵往城中走了,看來這兩人自然是夫妻了。
這時朱三妹拿出銀棍,對著二哥朱二指過去,說著:
“我要去西湖玩,你們別一聽到杭州美女就跑了把我晾一邊了,反正你們誰都不可以去那種地方”。
說完又拿著銀棍指了指杜不忘和李複興,尤其指到杜不忘時候對著杜不忘狠狠瞪了一眼。
杜不忘此時還低著頭想著劉淑珍呢。
不一會幾人就來到了西湖邊,雖然已是炎熱的夏日中午,但西湖邊卻吹來一陣陣涼爽之風,甚是舒爽。
杜不忘此時走到西湖邊,心情瞬間也好了不少,畢竟前兩人都沉浸在劉淑珍離開的傷心中不可自拔。
這時湖邊一身穿草衣,頭戴鬥篷的白胡子釣魚翁坐在岸邊,望著前方湖中,便念著: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杜不忘聽到便對著朱二幾人說著:
“這位老翁念的不正是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嗎”?
然後便走近老翁身後,朝湖中間一看果然湖中有一大型遊船。
再仔細看去,隻見床板上一群舞女正在跳動著,旁邊有一女子彈琴,在舞女與琴女身後站了一大群公子哥打扮人士。
果然是西湖歌舞,在往湖對岸望,不遠處一座座閣樓鼎立在對岸,閣樓後是一座座連綿的青山。
杜不忘不禁佩服起作詩的林升來:
“古人隻道,唐詩宋詞,卻忘了宋朝尚有詩人林升”。
老翁聽身後男子感歎便說著:
“如今之狀又與這詩人作詩時之景有何區別呢”。
這時朱二聽到老翁所說便走過來,便行了個禮,問著老翁:
“老先生為何這樣說呢個,我大明如今不正是平亂慶祝,歌舞升平之時嗎”?
沒想到老翁這時轉過頭來把嘴上胡子一撕,居然是個二十七八歲壯年人。
便對著朱二說著:
“我大明北有韃靼,南有倭寇,何來歌舞生平之說”。
杜不忘便趕緊過來行禮,問了句:
“原來老翁是位愛國的大哥啊,不知這位大哥尊姓大名呢”?
壯年男子便說著:
“在下姓朱,單名一個紈字,蘇州府長洲縣人,然後便問杜不忘幾人姓名”。
李複興與三妹自然也早已來到一旁,便各自與朱紈介紹了姓名來曆,朱二與三妹自然不會輕易暴露自己身份了。
朱紈好像頗為喜好朱二一般,一直拉著朱二聊朝廷邊患之事,朱二也自是感興趣,結果把杜不忘與李複興還有三妹晾在了一邊。
杜不忘三人見兩人聊的甚歡,也不好打擾,便幾人來到了附近岸邊的嶽王廟來看看。
此時嶽王廟中香火甚是鼎盛,來進香的香客也絡繹不絕,幾人便也前往廟中進香。
正走過大門時,一個中年和尚打扮人士攔住了兩人三人去路。
杜不忘便問著:
“大師為何擋我們去路”。
和尚便把手往身前一伸,這時一旁李複興便趕緊掏出一些碎銀來放入和尚手中,和尚馬上就靠邊,然後給幾人作請勢。
杜不忘看到此,自是一陣生氣,便怒視著那中年和尚,結果中年和尚見杜不忘如此眼神,便一揮手,旁邊來了十多個光頭和尚。
這時,李複興便趕緊拉著杜不忘,然後與這和尚作了個手勢,就往後麵香堂走去。
杜不忘邊走邊對著李複興說著:
“我們來拜嶽王爺,憑什麽給這些和尚銀子”。
李複興說著:
“你不知道嗎?現在各地關公廟,嶽王廟等各種廟宇,基本都變成了這些和尚道士撈錢之地了,他們勾結官府,你若與他們作對就得進官府監獄了”。
杜不忘便又問著:
“這些和尚真是無法無天了,進香本就是自由施舍,沒想到如今還強製要了,真是跟劫匪無異”。
李複興便笑著:
“人家地方,沒辦法,在這還是盡量少惹事吧”。
杜不忘歎了口氣,無奈回了一句:
“可惜了嶽王爺一生忠心,為國為民,沒想到死後廟宇竟然成了和尚官府宰民之地”。
幾人走入後室嶽王爺銅像前,這時不少人正在排隊敬香。
敬香人所念詞,男的皆是求嶽王爺保佑自己多子多福,女的除了姻緣就是求保佑家人健康什麽的。
不一會李複興與三妹都求完了,就輪到了杜不忘,杜不忘便上了香求著:
“希望嶽王爺保佑天下惡人都快快死去,好人一生平安”。
待杜不忘求完,幾人走出廟外,李複興便對著杜不忘說著:
“杜兄,你求的什麽呢”。
杜不忘便說出剛才所求。
李複興大笑著:
“杜兄,你是想做行俠仗義之士啊,不過可惜,你這願望基本無法實現的”。
杜不忘便問著:
“李兄為何這樣說”?
李複興便回了句:
“如今壞人都是活的瀟灑,長命百歲。好人倒是多坎坷絕望,多災多病,倒不如有時做個壞人倒活的痛快的多”。
這時朱三妹便對著李複興說著:
“我看你就是壞人吧,你別誤導我不忘哥哥了”。
說完拉著杜不忘就往朱二所在之處走回去。
這時杜不忘也有點猶豫了,為什麽自己活的這麽累呢,不是沉浸在這事身上,就是在為了那人身上,滿腦子一陣混亂。
不一會幾人就走回來了朱二與朱執這裏,兩人居然還高談闊論似乎沒發現旁邊幾人去逛了一圈又回來一樣。
朱三妹見此,便拍了一下朱二後背,正在說話的朱二自是嚇了一跳,趕緊轉身一看,是自己妹妹。
杜不忘便趁機對幾人說著:
“你們看現在太陽都開始西落了,二弟與朱紈兄若覺得聊的不痛快,我們先找地方吃飯喝酒再聊吧”。
朱紈一看天色,也確實不早了,朱二便問朱紈:
“朱兄竟然來了幾天了,可知附近有什麽好吃酒樓”。
朱紈便低了下頭,說了句:
“兄弟我來此遊玩,一直身無分文,昨日碰見一老翁在此釣魚,落水,便救她,沒想到,他倒被淹死了,我本就沒衣服穿了,便傳了他這身死人衣,拿了他魚竿,想在此釣幾條魚換著吃的,結果一條都沒有,就念了那詩,正好遇到你們”。
然後指著對岸,那樓便說著:
“我是沒錢去吃,你們先去吃吧”。
朱二便趕緊回著:
“與先生交談這麽久,小王我甚是佩服先生為國之心,以後先生要是無去處,可隨小王一道”?
朱紈見交談這麽久的朱二,這時自稱小王,仔細一看麵相確實非常人。
便馬上對著朱二拜了一下,驚歎說著:
“原來您是小王爺啊,不知小王爺出生何處呢”?
朱二便回著:
“本王乃湖廣興王府世子”。
然後又上前扶著朱紈,說著:
“朱兄,在外就別來這些禮節了,望朱兄見諒,我本是私服出來遊玩的,剛才才多有隱瞞”。
然後又指著身後朱三妹說著:
“這位是我妹妹永安郡主”。
朱紈便馬上過來行了個禮。
三妹,大半個月沒見有人給自己行禮了,便故意對朱紈說著:
“你竟然知道了我是郡主,那我能擺下郡主威風嗎”?
朱紈一聽,心想,這定然是個刁蠻郡主了,不知道有什麽鬼辦法會整自己呢,便回著:
“郡主自然威風淩淩啊,我朱紈一介書生恐不堪郡主威風呢”。
朱二見三妹這樣戲耍自己剛認識的好友,便對三妹說著:
“三妹,別得罪朱兄了,人家是我們兄弟你可不能擺風頭得罪了朱兄”。
三妹沒有理會二哥,便對著朱紈說著:
“我剛才嚇你呢,哈哈,我其實想讓你做我侍衛,怎麽樣”。
朱紈本就一直在考慮自己前程,如今又窮困潦倒,見郡主肯讓自己作身邊侍衛,便馬上答應:
“好啊,我朱紈真是榮幸,今日能作永安郡主身邊侍衛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朱二本就早有招攬朱紈入王府之心,見妹妹要他作侍衛,自然便笑著對朱執說著:
“朱兄,肯作舍妹之侍衛,真是我興王府之幸啊,若舍妹日後有所得罪,朱兄定要告知小王便是”。
朱紈便回著:
“我知道了,小王爺”。
朱二又對著朱紈說了句:
“朱兄,還望一路替小王隱瞞身份便好”。
朱紈回了句:
“我明白了”。
幾人便一起往湖對岸朱紈所指那酒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