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瓢潑大雨
邪帝獨寵:盛世小毒後 作者:程琉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傾盆的暴雨已經一連下了幾日,卻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狂風卷著暴雨像是無數條狠厲的鞭子,樹木,天地,房屋都在這暴風雨下瑟瑟發抖。
凶猛的洪水找不到一個痛快的排泄口,呼喊著,咆哮著衝開了壩口,如同猛獸一般吞噬著村子,毀壞著農田。
謝扶搖站在窗口,看著外麵瓢潑般的大雨,這雨越下越大,像一麵巨大的瀑布衝擊著房簷。
“小姐,一場秋雨一場寒,你別站在這裏了,小心受了涼氣。”
紫玉貼心的給謝扶搖披了一件鬥篷,順便將窗戶關嚴了幾分。
“如今已到深秋,這雨水卻還如此的密集,那麽多天了也不曾停過。”
這場暴雨,謝扶搖不是沒有印象,在前世的時候,也有那麽一段時間。
那時自己已經被皇上賜婚給了衛崢,正在家裏歡天喜地的準備著嫁妝。
“是呀,外麵好多人都說天生異象,怕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呢。”
紫玉遞給謝扶搖一杯剛剛煮沸的茶水,好讓她去去寒氣。
“哇,還真是好大的雨啊。”紫雲收了雨傘,趕緊躲到了房簷下,拍打著身上的雨水。
外麵的暴雨洶湧澎湃,即便是撐著雨傘,身上還是被淋了個通透。
“這麽大的雨還往外跑,你還真是閑不住。”謝扶搖笑罵道,趕緊拉著她進了屋子。
“小姐,我這身上全是水……”紫雲有些遲疑,怕自己就這樣進去會把房間弄髒。
“髒就髒了,下雨天還想多幹淨,再說了反正你們以後會打掃的。”
謝扶搖狡黠一笑,將一杯溫熱的茶水塞到了紫雲的手上。
“小姐這是心疼你呢。”紫玉輕聲笑道,從旁邊的櫃子裏找到了一身幹淨的衣裳,拿到了紫雲的麵前。
“你們看,這是什麽。”紫雲像是變戲法似的,從自己懷裏掏出了一個紙包。
這紙包是油紙做的,格外的防水,即使外麵的衣服已經濕得可幹淨,可使紙質包卻完好無損。
十幾塊潔白如霜的點心整整齊齊的擺放在裏麵,形似皓月,還有淡淡的糯米香味,謝扶搖一看便胃口大開。
“雪月糯米糕,這是在哪兒弄的?”謝扶搖有些驚喜。
雖說自己的院子裏也有小廚房,可是卻沒有人會做這樣點心,倒不是因為它的做工有多麽的複雜。
而是因為它是一個江南大廚的獨門絕技,平常不肯輕易透露,所以整個謝府也就隻有他一個人會。
“當然是王大廚做的啦,絕對正宗!這幾天雨下的大,王大廚閑的沒事,所以每天都會做一些。”
紫雲打了個噴嚏,趕緊拿著幹淨的衣服去了隔間。
“每天都做,為什麽我們這裏從來沒有收到過?”紫玉疑惑的撓了撓頭,這幾天也沒聽人說過呀。
“那幫奴才覺得我們明心苑比較偏僻,沒人願意冒雨來送,所以隻好我親自過去拿了。”紫雲得意洋洋道。
“倒不是懶得送,而是這幫奴才拜高踩低慣了,覺得我前些日子在祖母那裏受了訓斥,所以這會怕是沒人願意趟這趟渾水呢。”
謝扶搖早就看透了府裏這些人的嘴臉,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隻有利益是永恒不變的。
“不過親自拿,也有親自拿的好處,王大廚那裏還剩了好些,所以全都被我包過來了。”紫雲安慰似的說道。
說話間,紫雲已經換好了衣服,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果然還是幹爽的衣服穿在身上比較舒服。
“好啦,快吃點心吧,涼了味道就不好了!”謝扶搖迫不及待地捏起一塊兒放到了嘴裏,疏鬆綿軟,甜潤適口,餘味無窮。
外麵是瓢潑大雨,房間中卻是難得的寧靜,三個人有說有笑的,這日子也顯得不那麽無聊了。
“小姐,我剛才我在廚房的時候聽他們說,最近二夫人的狀態好像不太好,自從四小姐了之後,她日日在房間裏抹淚。”
紫玉道,“還為此和二老爺吵了好幾架,氣的二老爺都不肯回府了,現在整個水雲院裏都烏煙瘴氣的。”
“現在天象異常,雨下得那麽大的暴雨,聽聞外麵很多地方都已經淹了,二夫人自然是擔心謝冬琦,怕她在外麵出了什麽事情。”
謝扶搖語氣平淡,像是在敘述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一樣,相比於吳珊如何,謝扶搖現在更關心外麵的災情。
自己在這豪門大院之中倒也沒什麽,但是苦了那些平頭百姓了,這麽大的雨,也不知他們該如何生存。
在這謝府之中,還有一個同樣焦慮的人,那就是何氏,她既不是擔心謝冬琦,也沒有用心外麵的百姓。
而是心心念念的想著謝扶搖給她打的那對金鐲子,如今這瓢潑的暴雨,接連下個不停。
謝扶搖也沒有辦法出門,這鐲子的事情自然也就耽誤了,閑來無事,何氏便默默在心裏祈禱著,讓這暴雨早點停下來。
也不知是何氏的祈求感動了上蒼,還是這雨自己下夠了,淅淅瀝瀝了一夜之後,終於在第二天停了下來,散去了厚重的雲彩。
暴雨之後往往是最令人煩憂的,院子中的積水,被損壞的樹木,這幾天落下的活,每一樣都都需要有人去打理收拾。
不光是謝府,朝堂上也是這樣,連日的暴雨導致外麵災情嚴重,附近的郡縣紛紛上報,請求皇上派人去治水賑災。
京城附近地勢較高,再加上管理得當,排水十分的通暢,而這排出去的水,卻順著江河湖泊,流到了周圍地勢較低的郡縣。
本來連日暴雨導致的山洪就勢不可擋,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
已經長熟了的稻穀全都在水裏泡的腐爛發黴,一些窮苦人家的房屋,也被洪水的衝擊下變得七零八落。
更有一些地勢低窪,和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早已變成了一片汪洋,失蹤的人口不計其數。
皇上為了此事焦頭爛額,召集了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商議解決的辦法。
狂風卷著暴雨像是無數條狠厲的鞭子,樹木,天地,房屋都在這暴風雨下瑟瑟發抖。
凶猛的洪水找不到一個痛快的排泄口,呼喊著,咆哮著衝開了壩口,如同猛獸一般吞噬著村子,毀壞著農田。
謝扶搖站在窗口,看著外麵瓢潑般的大雨,這雨越下越大,像一麵巨大的瀑布衝擊著房簷。
“小姐,一場秋雨一場寒,你別站在這裏了,小心受了涼氣。”
紫玉貼心的給謝扶搖披了一件鬥篷,順便將窗戶關嚴了幾分。
“如今已到深秋,這雨水卻還如此的密集,那麽多天了也不曾停過。”
這場暴雨,謝扶搖不是沒有印象,在前世的時候,也有那麽一段時間。
那時自己已經被皇上賜婚給了衛崢,正在家裏歡天喜地的準備著嫁妝。
“是呀,外麵好多人都說天生異象,怕是有什麽大事要發生呢。”
紫玉遞給謝扶搖一杯剛剛煮沸的茶水,好讓她去去寒氣。
“哇,還真是好大的雨啊。”紫雲收了雨傘,趕緊躲到了房簷下,拍打著身上的雨水。
外麵的暴雨洶湧澎湃,即便是撐著雨傘,身上還是被淋了個通透。
“這麽大的雨還往外跑,你還真是閑不住。”謝扶搖笑罵道,趕緊拉著她進了屋子。
“小姐,我這身上全是水……”紫雲有些遲疑,怕自己就這樣進去會把房間弄髒。
“髒就髒了,下雨天還想多幹淨,再說了反正你們以後會打掃的。”
謝扶搖狡黠一笑,將一杯溫熱的茶水塞到了紫雲的手上。
“小姐這是心疼你呢。”紫玉輕聲笑道,從旁邊的櫃子裏找到了一身幹淨的衣裳,拿到了紫雲的麵前。
“你們看,這是什麽。”紫雲像是變戲法似的,從自己懷裏掏出了一個紙包。
這紙包是油紙做的,格外的防水,即使外麵的衣服已經濕得可幹淨,可使紙質包卻完好無損。
十幾塊潔白如霜的點心整整齊齊的擺放在裏麵,形似皓月,還有淡淡的糯米香味,謝扶搖一看便胃口大開。
“雪月糯米糕,這是在哪兒弄的?”謝扶搖有些驚喜。
雖說自己的院子裏也有小廚房,可是卻沒有人會做這樣點心,倒不是因為它的做工有多麽的複雜。
而是因為它是一個江南大廚的獨門絕技,平常不肯輕易透露,所以整個謝府也就隻有他一個人會。
“當然是王大廚做的啦,絕對正宗!這幾天雨下的大,王大廚閑的沒事,所以每天都會做一些。”
紫雲打了個噴嚏,趕緊拿著幹淨的衣服去了隔間。
“每天都做,為什麽我們這裏從來沒有收到過?”紫玉疑惑的撓了撓頭,這幾天也沒聽人說過呀。
“那幫奴才覺得我們明心苑比較偏僻,沒人願意冒雨來送,所以隻好我親自過去拿了。”紫雲得意洋洋道。
“倒不是懶得送,而是這幫奴才拜高踩低慣了,覺得我前些日子在祖母那裏受了訓斥,所以這會怕是沒人願意趟這趟渾水呢。”
謝扶搖早就看透了府裏這些人的嘴臉,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隻有利益是永恒不變的。
“不過親自拿,也有親自拿的好處,王大廚那裏還剩了好些,所以全都被我包過來了。”紫雲安慰似的說道。
說話間,紫雲已經換好了衣服,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果然還是幹爽的衣服穿在身上比較舒服。
“好啦,快吃點心吧,涼了味道就不好了!”謝扶搖迫不及待地捏起一塊兒放到了嘴裏,疏鬆綿軟,甜潤適口,餘味無窮。
外麵是瓢潑大雨,房間中卻是難得的寧靜,三個人有說有笑的,這日子也顯得不那麽無聊了。
“小姐,我剛才我在廚房的時候聽他們說,最近二夫人的狀態好像不太好,自從四小姐了之後,她日日在房間裏抹淚。”
紫玉道,“還為此和二老爺吵了好幾架,氣的二老爺都不肯回府了,現在整個水雲院裏都烏煙瘴氣的。”
“現在天象異常,雨下得那麽大的暴雨,聽聞外麵很多地方都已經淹了,二夫人自然是擔心謝冬琦,怕她在外麵出了什麽事情。”
謝扶搖語氣平淡,像是在敘述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一樣,相比於吳珊如何,謝扶搖現在更關心外麵的災情。
自己在這豪門大院之中倒也沒什麽,但是苦了那些平頭百姓了,這麽大的雨,也不知他們該如何生存。
在這謝府之中,還有一個同樣焦慮的人,那就是何氏,她既不是擔心謝冬琦,也沒有用心外麵的百姓。
而是心心念念的想著謝扶搖給她打的那對金鐲子,如今這瓢潑的暴雨,接連下個不停。
謝扶搖也沒有辦法出門,這鐲子的事情自然也就耽誤了,閑來無事,何氏便默默在心裏祈禱著,讓這暴雨早點停下來。
也不知是何氏的祈求感動了上蒼,還是這雨自己下夠了,淅淅瀝瀝了一夜之後,終於在第二天停了下來,散去了厚重的雲彩。
暴雨之後往往是最令人煩憂的,院子中的積水,被損壞的樹木,這幾天落下的活,每一樣都都需要有人去打理收拾。
不光是謝府,朝堂上也是這樣,連日的暴雨導致外麵災情嚴重,附近的郡縣紛紛上報,請求皇上派人去治水賑災。
京城附近地勢較高,再加上管理得當,排水十分的通暢,而這排出去的水,卻順著江河湖泊,流到了周圍地勢較低的郡縣。
本來連日暴雨導致的山洪就勢不可擋,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
已經長熟了的稻穀全都在水裏泡的腐爛發黴,一些窮苦人家的房屋,也被洪水的衝擊下變得七零八落。
更有一些地勢低窪,和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早已變成了一片汪洋,失蹤的人口不計其數。
皇上為了此事焦頭爛額,召集了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商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