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製度自秦漢以來到明朝的時候,其實已經相對比較完善了。</p>


    朝廷會講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就是說不要到自己的家鄉去為官,楊廷和是四川人,安排在山東便是此道理。</p>


    同時,會講究一點‘內外皆曆’,就是京官也到地方去做一做,但是相對來說都是的各部部屬堂官,他們多少有些為政經驗,也熟悉大明的律法,適合往下派,培養培養。</p>


    然而在前途上,那是拍馬也趕不上楊廷和這樣的清流。</p>


    楊廷和不僅是清流,還是詹事府的官員,屬於高級幹部儲備庫,是那種太子每日能見到、皇帝細想能說出名字的終極大老!</p>


    不必覺得驚訝,許多人曆史讀多了,覺得侍郎嘛,隻是個二把手,算不上什麽官兒,上朝的時候說話還得往後靠一靠。</p>


    然而實際生活中,普通人見個縣高官都難,這在古代也就是七品官。</p>


    所以在烏央烏央熬不出頭的官員群體裏,楊廷和絕對妥妥的大老,傳說中的人物。</p>


    這樣的人物,雖然說隻有六品,但在明代品級低但位置好是常見現象。</p>


    至於知府這個官,大體上來講,要麽是中央六部屬官外放,要麽是同知(知府下一級)升任,再或者就是平調。</p>


    楊廷和這樣的情況屬實不多。</p>


    但朱厚照沒辦法,部屬堂官他實在是不熟悉,他更願意將自己看重的人放出去曆練曆練。</p>


    而且他要慢慢改變這種風氣,以後朝廷重要的職位一定要有地方主政經驗。</p>


    知府是正四品官,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權力不可說不大,是真正的百姓父母官。</p>


    這個官兒任務繁重、麵臨情況複雜,沒有一定的能力隻會念幾句‘之乎者也’是當不好的。</p>


    所以一定要挑選適當的官員任職,對官員本身也是一種鍛煉。</p>


    這個意圖,他心中是有了,隻是不說,先做,先以‘為民做實事’的名頭去忽悠,</p>


    人性就是這樣的,你要上來就大麵積這麽幹,那誰也受不了。</p>


    你要慢慢的溫水煮青蛙,那似乎又可以接受了,反正一個兩個的也犯不著和太子頂牛,</p>


    之後再提拔官員時,故意選擇那些有地方主政經驗的重用,</p>


    誒?你猜這麽著,大家又會掉轉方向,覺得去地方為官好了。</p>


    所以說,這世間事啊,有時候也玄妙。</p>


    傳旨的宦官走了之後,</p>


    楊府裏頭的剛剛十歲的楊慎還不明白大家為什麽都有些不開心。</p>


    父親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語,隻是吩咐管家:“收拾東西,擇日出發吧。”</p>


    “是,老爺。”</p>


    楊慎仰著腦袋看著父親,他的頭頂紮了一個土包,可可愛愛的,“父親,咱們要去哪兒?”</p>


    “去青州。路上要花費許多天的時間,你去找幾本書帶著,為父正好教導你幾日。”</p>


    不多時,</p>


    安靜忙碌的楊府門口忽然出現一個人。</p>


    原本楊廷和都在屋裏待著,但今日卻怎麽也坐不住,這是人生的重大關口了。</p>


    到過山頂的人可能會泰然處之,向上爬的則雜念太多。</p>


    於是在屋外這麽一晃悠,正好瞧見張天瑞拎了一壺酒出現。</p>


    “文祥先生?!”楊廷和是怎麽也不會想到張天瑞竟會上門。</p>


    “我想著同僚一場,怎麽也要上門為介夫送行,應該不會覺得我過於唐突吧?”</p>


    楊廷和趕緊邀人進門,“文祥先生哪裏的話。我這是離京,不是升任。這時候願意上門,何來唐突之說?”</p>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p>


    他從太子府被攆走,這是棄用的表現。</p>


    自然是門前冷落鞍馬稀。</p>


    就是楊廷和自己也沒想到,一向平澹交往的張天瑞會在這樣的時刻出現。</p>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說的便是如此了。</p>


    “文祥先生身體好了?”</p>


    “基本好了,我準備明日去拜見殿下。”</p>


    說起殿下,楊廷和的心中是百般滋味。</p>


    張天瑞也是個知性之人,拎起酒壺就開始倒酒,“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介夫,這個時候就不要多想啦。文才如李太白也有失意之時。”</p>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楊廷和默念著這句詩,隨後一飲而盡,</p>


    接著盯著杯底說:“此次轉任地方,我個人是沒什麽怨言的。隻不過太子賢名日盛,古來罕見,心中實在是有些舍不得。以後文祥先生倒是可以日日領會。”</p>


    “我?”張天瑞笑得坦然,也有苦澀和無奈,因為太子不是很欣賞他,“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大約也提不動刀了。”</p>


    他說的是陸遊的《金錯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原本說的是豪放之氣,到他嘴裏一點力量也沒有了。</p>


    楊廷和也能感覺到張天瑞心誌已枯。</p>


    原本倒也沒什麽,但今日張天瑞願意上門踐行……按照君子以誠交往的性格,有些話他也不吐不快了。</p>


    “文祥先生,覺得太子如何?”</p>


    “忠厚仁義、孝順明理,將來或可成為昭皇帝(明仁宗)那樣的仁德君主。”</p>


    楊廷和幾杯酒下肚,膽子也大了起來。</p>


    “這是德。才呢?”</p>


    張天瑞不解,“才?介夫此言何意?”</p>


    楊廷和心中有一份感歎,緣由就是太子之才,“東宮出閣講學疏,可見殿下把握朝政之微妙,與詹事府吳大人決意相爭,可見殿下才思之敏捷。再有罰劉瑾時的狠決,護張永時的果敢,如此氣吞山河之勢,分明就是英主、聖君之氣象!”</p>


    “聽說……是聽說了些,有功不盡歸於上,有過不皆諉於下。聞所未聞呐。”張天瑞搖著頭說話,語氣裏滿是讚歎。</p>


    話頭對得上,楊廷和便更為起勁,“更為關鍵的是,殿下是教他什麽,學什麽。王鏊王大人,教了一句‘為人君,止於仁’,殿下便救下兩名宮女,再教一句‘民心不可違’,殿下又堅持以百姓之事為大事。”</p>


    “孩子嘛,總歸是教什麽學什麽。”</p>


    “是了!就是教什麽學什麽。”楊廷和一拍桌子,忽然起身作揖,“往後你身處東宮,還望輔殿下以正道,此後我大明亦必可重現仁宣盛景!咱們碰到這樣一個明主,何須灰心喪氣?所謂待時而動,介夫以為,如今正是你我等待的時機。”</p>


    說白了就是八個字:得遇明主,施展抱負!</p>


    張天瑞被說的心潮激蕩,他其實是準備退休的人。</p>


    但現在似乎又有些意氣風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知道,該怎麽做了。”</p>


    嗯!</p>


    這樣楊廷和心中也舒坦一些,</p>


    他自己要幫太子,還要找人一起幫太子,這就是忠了心的人會幹出的事兒。</p>


    張天瑞一朝燃起希望,馬上就關心正事,“對了介夫,聽說太子殿下那日微服過後,得知民間百姓生病求治無門,正欲開辦一座醫學宮,到時,招貧家子弟入學,為他們謀得生路的同時也可增加大夫的數量。”</p>


    楊廷和自然是知道這事兒的,</p>


    “我也聽說了。不過殿下應當知曉,百姓求治無門的關鍵在於貧窮,大夫數量再多又有何用?不過……這也就是殿下做得妙的地方了。”</p>


    </p>


    “他應是知道多辦一個醫學宮隻是治標不治本,因而以這種不正式的方式傳遞出想法,不留字、不落紙,實在辦不成再說。與此同時也算是對吳大人批評的一種回應。不過……殿下不是那種隻玩術、舍棄道的人,我相信殿下是真想做成此事,所以殿下在等。”</p>


    “等?等什麽?”張天瑞眉頭皺起來。</p>


    “等一個人想個好法子,既能全了殿下的心思,也能解決百姓之困,哪怕隻是稍作緩解,也是大功一件!”</p>


    這話暗示十足,你張天瑞不是覺得自己在殿下心中沒那麽重要嗎?</p>


    現在機會來了,可不要給你機會你不中用!</p>


    =====</p>


    追讀500,投資300.</p>


    什麽意思==</p>


    竟然一半的人覺得我達不到後麵的成就。</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皇家雇傭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皇家雇傭貓並收藏大明嫡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