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若有需要,盡管吩咐就是,鄧九公定然義不容辭。”


    鄧九公現在巴不得,北冥道人有事相求。


    不然,如何幫忙驅逐那位修士!


    “嗬嗬,貧道二人想要打聽一處,上古人皇軒轅時期的廟宇下落。”北冥道人笑著說道。


    “此事不難,我這就立刻吩咐下去。”


    當下鄧九公也不多言,立刻讓鄧嬋玉親自前去查閱,有關人皇軒轅時期的廟宇所在。


    “不滿道長,三山關一地,修建時間久遠,有著不少廟宇、神像存在,其中大多都有記載,不出三日時間,定能幫道長找出那處廟宇下落。”


    若非府上認識文字的人不多,而且很多記載的文字,又是十分偏僻,與現在人族的文字,多少有些不同,跟本用不了三日時間。


    “多謝鄧總兵!”


    北冥道人拱手略微表示感謝。


    “不知鄧總兵剛才說的,救一救三山關百姓,可是有妖邪作亂。”


    人家既然幫忙,他總不能裝作不知。


    聞言,鄧九公臉上終於出現一絲喜色,道:“說起此事來,乃是一言難盡。”


    當日鄧嬋玉回來,將遇見北冥道人與薑子牙一事,與鄧九公講出。


    第二日,鄧九公親自帶人修建天女旱魃神像,同時祭祀三位人皇,送上三牲五畜。


    奈何,那旱魃一直安然無事,仿佛沒有半點作用。


    無奈之下,鄧九公親自帶著弱水靈符,將那旱魃打殺。


    本想旱魃一除,三山關終於可以太平無事,不用連年大旱。


    哪曾想到,不過十數日,忽然有一位道人闖入三山關中,怒喝連連。


    既然爾等膽敢打殺貧道的旱魃,那麽三山關一地,從此再無半點雨水落下。


    除非旱魃可以死而複生,不然三山關一地,終將淪為一片荒野,寸草不生。


    言罷,道人直接轉身離去。


    至此,數十日時間,三山關一地,果真沒有半點雨水落下。


    使得不少百姓拖家帶口,逃離三山關。


    倘若繼續下去,隻怕用不了多少時間,三山關一地,就會變成一片荒野。


    他鄧九公也不用當什麽總兵大人。


    “如此來說,那道人並非什麽邪魔修士。”北冥道人點了點頭。


    如此行事,雖然不能說是什麽有道之士,卻也不是邪魔修士。


    不過,萬事並非絕對,也有可能是不想與人族結下因果,從而引來三教門下弟子,或者人族大神通者出世。


    “道長雖然說得不錯,隻是倘若繼續幹旱下去,三山關一地,非得化作一片荒野不可。”


    “再說,非是我鄧九公懼怕王上處罰,而是三山關一地,與普通城池不同,事關人族氣運興衰。”


    “但凡三山關總兵,皆緊記先祖傳承下來的法旨,不可讓三山關一地荒廢,謹防洪荒異族再次卷土重來。”鄧九公眼中精光一閃。


    三山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阻擋洪荒異族入侵。


    哪怕是現在人族興盛,洪荒異族不敢踏足人族範圍半步。


    可是三山關依然不容有失。


    “三山關一地,確實不容有失。”北冥道人輕歎一聲。


    人族與洪荒異族的爭鬥,並非爭奪什麽洪荒主角,而是生存。


    人族範圍大多都在洪荒大地之上,土地富饒,氣候宜人。


    即便是西方世界或者昆侖山等地,也都有大神通者庇護。


    不像,那些洪荒異族居住的地方,猶如一片荒野,或是冰天雪地,或是終年酷暑,或是茫茫一片沙漠,整日與自然環境抗爭。


    哪怕僅是一口普通食物、清水,都帶有絲絲的血腥氣息。


    “想要驅逐那位道人,也非什麽易事。”


    說到這裏,北冥道人看了妲己一眼,說道:“不知仙子可曾聽說過,那位道人的出身來曆!”


    其實三山關一地,他壓根就不用管,那位道人也待不久。


    不說封神一事,與西岐大軍。


    隻要等到孔宣執掌三山關一地,俱時不管什麽道人,都得立刻落荒而逃。


    否則,先天五行五色神光之下,隻有死路一條。


    妲己聞言,微微沉思一下,說道:“妾身倒是略微一二。”


    “那道人非是洪荒散修一脈,也非三教門下弟子,甚至與昆侖一脈散修也沒有什麽關係。”


    “而是出自東海散修一脈!”


    東海散修一脈!


    洪荒世界中的散修,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的昆侖山中的散修,自稱:昆侖散修。


    一類則是普普通通的散修,可以歸納為洪荒散修一脈。


    還有一類則是妲己說的東海散修,或者也可以說是外海散修一脈。


    平日裏海外散修一脈,大多雲集在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或是前往碧遊宮中聽上清聖人講道,很少前來洪荒大地。


    “原來是海外散修一脈!”北冥道人眉頭一皺。


    海外之中,不乏大神通者潛修。


    況且,海外與洪荒世界不同,若是二人冒然前去,定是徒勞無功一場。


    除非與其一顯神通道行。


    這點上不管是洪荒大地,還是海外散修,或者那些洪荒異族之中,都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


    洪荒世界向來強者為尊。


    “海外修士,大多都是異類證道,性情喜怒無常,就是妾身親自前去,也不敢有任何保證。”


    妲己聳了聳肩膀,表示無能為力。


    她可以說服那位修士不與北冥道人為難,甚至不阻擋收取青州鼎,卻不能讓其離開三山關,或是撤去神通法術。


    “不過,隻要道長將那物件取來,俱時親自祭祀三皇五帝,施展祈雨一術,自有三皇五帝顯化,想來那位道人自會主動退去。”


    最終妲己說出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別看鄧九公祭祀三皇,沒有半點用處。


    可若是北冥道人執掌九鼎之一的青州鼎,親自祭祀三皇,祈求降下甘露,多半會有異像顯化。


    其實一些雨水而已,尚且難不住北冥道人,僅需祭出一點天河弱水,就能化作一湖之水。


    奈何,天河弱水化作的雨水,對於人族來說,百害無一利。


    否則,當初大禹治水也不會如此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問道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主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主神並收藏洪荒問道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