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處,李元祈抬眸問道:“這公主可是要和親的那位?”
裴風道:“正是!這位公主五、六歲的年紀便沒了母親,因先王後與側妃的往來恩怨,龜茲王也並未讓側妃顧養,隻由乳母帶著,扔在王庭偏殿裏,少有人見過。不過,據說隨了她母妃的樣貌,越大越標致,卻也越發不招龜茲王的愛憐。三年前在宮內戲耍,從高樓上摔了下來,王醫們皆言無救,卻也並未斷氣,無知無覺地躺了月有餘,一日驀地醒轉過來,卻不大記得事了。龜茲王自此就更由她自生自滅,也不多管束,隻當沒這個女兒。”
李元祈一時聽得入神,想那公主這七八年的日子怕是與他有幾分相似,皆是在深宮內院裏自謀生路,一時有些唏噓。便問道:“這麽說來,求娶嫡公主倒真不是件難事,可突厥可汗怎就由著他的外孫女被作草芥似的?”
裴風笑道:“我們中原市井裏尚有句話叫‘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更遑論外孫女,隻要不是蓄意謀害殺戮,如何教養對待終究是家務事。況那突厥可汗十幾個王子公主,哪裏就能獨獨惦念著這一個?”
李元祈聽罷,想起母妃新喪時,皇祖母瞧他年少失恃,亦是可憐心疼了陣子,時不時親自垂問。可耐不住日久天長,子孫甚眾日日圍在身邊討她歡喜,漸漸也就丟開了。更莫說那小公主與外祖相去甚遠,怕也是未嚐見過幾麵,若因此失了兩國邦交的和氣,確是不合算的買賣。於是點了點頭,繼續問裴風道:“那依將軍看,本王該當如何呈文與龜茲王?想龜茲雖與突厥有隙,也未必就有決斷歸順我天朝。”
裴風沉吟了一刻,緩聲說道:“臣這些年為了掩蓋身世,靠著行軍打仗時積累的些許醫理學問,虛擔了個神醫的名號,與那龜茲王有過些交道。臣以為,龜茲王白琰對突厥的蠻橫欺霸早已深惡痛絕,忍不得再忍。早些年還幾次三番親去朝拜,可自先王後去後,白琰便借著身體欠安,已有七、八載未去過突厥王庭了。突厥王倒常修書來慰問,他也隻是麵上應付著,始終未有前去麵見的打算。往複幾次,突厥可汗心下怕也是早有思量算計,如今也不過是層未破的窗戶紙,勉力維持著罷了。”
“不過,”裴風略略一頓,抬眼又盯著了李元祈打量一番,而後繼續說道:“這龜茲王卻是個性情中人,臣與之相交全憑在醫理上有些誌趣相投,他便待臣與尋常不同。和親之事,雖占盡天時地利,有了七八分的成算,臣以為還有一討巧的功夫,六皇子若肯在此花些心思,必定補齊十分的把握。”
李元祈聽到此處,方才來了精神,凝神靜氣道:“還請將軍直言。”
裴風緩言道:“此事倒不難。如臣所言,龜茲王族篤信佛法,在城外敕造了一座伽藍,喚作昭怙厘佛寺。龜茲王的老祖宗當年出資興修,本隻是為了王家禮佛祭祀,卻被佛祖托夢,言說天下蒼生皆苦,佛門當廣納眾生、佛法當廣照四方。由此,便許平民百姓進寺祈願禱告,香火竟越燒越旺,到了這一世,更是西境有名的佛門勝刹。常有天竺高僧前來,龜茲王每每頂禮相待,與之講經說法,竟徹夜無休。”
聽至此處,李元祈心下已明了幾分,卻示意裴風繼續。
裴風笑言道:“六皇子怕是明白臣的意思了。如今未遞國書進了城門,到底是不合規矩,六皇子若預備城外駐紮休整,不如投宿那昭怙厘佛寺。當下的大和尚,是位高僧大德,也曾去過中原天都,在城南的大興善寺講過經文。六皇子若亮了身份前去,自沒有不與方便的道理。”
李元祈思忖一番,想來裴風之言不失為一招妙算。借住佛門勝地,即清靜又安生,讓那篤信佛法的龜茲王知曉了,怕是未曾相見,便已在心上親近幾分。若尋著機緣,與大和尚攀談一番,想來能對龜茲王多些見解,可謂一舉多得。
南華看了眼頂上琉璃透進的光色,想來已是日漸西垂,而話言於此,該談的也已談盡,便衝李元祈和裴風拱手道:“六皇子、右將軍,此時恐天色已晚,不如今日就到此?”
李元祈忖了忖便點頭起身,鄭重地向裴風鞠身行了個大禮,驚得他慌忙起來扶住了道:“六皇子何以行此大禮,真真要折煞老臣。”
李元祈斂了斂麵容,正色道:“右將軍如此臥薪嚐膽、思慮謀劃,這一拜自是受得的。而此後仍少不得拜請右將軍在這荒蠻之地隱姓埋名、孤身鑽營。元祈自不忘將軍之恩德,必當勵精圖治,早成大業,替將軍洗刷冤屈,早日歸國還朝、配享高位。”說完又是一拜。
裴風聽到“歸國還朝”,想起父母因他被定叛國之罪抑鬱而終,自己卻苦於罪名不得回鄉送葬,而妻兒家眷也早零落四散不知所蹤,一時情難自禁,又落下幾點淚來。卻又盡力擠出幾分笑來,亦對著李元祈一大拜:“六皇子言重了,臣本就為裴家家奴,因有幾分才幹,蒙大將軍賞識垂憐,才脫了賤籍,得號令百萬之師,衛守天朝江山。奈何為奸人所害,未能誓死盡忠、護衛先主,如今苟延殘喘,不過將餘生之殘力,助六皇子早成大業,以報效裴家生養之情、大將軍知遇之恩。”
李元祈聽罷,也不由得心下一熱,這些看透世間人情冷暖,如此這般的忠肝義膽,確屬難得。可也不知該再說些什麽,仿佛說什麽都不足以撫慰眼前這花白老臣這許年生受的苦。於是想想便也不再言語,隻伸手扶他起來,在他滿是粗繭的拳上用了力道握了握。
裴風道:“正是!這位公主五、六歲的年紀便沒了母親,因先王後與側妃的往來恩怨,龜茲王也並未讓側妃顧養,隻由乳母帶著,扔在王庭偏殿裏,少有人見過。不過,據說隨了她母妃的樣貌,越大越標致,卻也越發不招龜茲王的愛憐。三年前在宮內戲耍,從高樓上摔了下來,王醫們皆言無救,卻也並未斷氣,無知無覺地躺了月有餘,一日驀地醒轉過來,卻不大記得事了。龜茲王自此就更由她自生自滅,也不多管束,隻當沒這個女兒。”
李元祈一時聽得入神,想那公主這七八年的日子怕是與他有幾分相似,皆是在深宮內院裏自謀生路,一時有些唏噓。便問道:“這麽說來,求娶嫡公主倒真不是件難事,可突厥可汗怎就由著他的外孫女被作草芥似的?”
裴風笑道:“我們中原市井裏尚有句話叫‘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更遑論外孫女,隻要不是蓄意謀害殺戮,如何教養對待終究是家務事。況那突厥可汗十幾個王子公主,哪裏就能獨獨惦念著這一個?”
李元祈聽罷,想起母妃新喪時,皇祖母瞧他年少失恃,亦是可憐心疼了陣子,時不時親自垂問。可耐不住日久天長,子孫甚眾日日圍在身邊討她歡喜,漸漸也就丟開了。更莫說那小公主與外祖相去甚遠,怕也是未嚐見過幾麵,若因此失了兩國邦交的和氣,確是不合算的買賣。於是點了點頭,繼續問裴風道:“那依將軍看,本王該當如何呈文與龜茲王?想龜茲雖與突厥有隙,也未必就有決斷歸順我天朝。”
裴風沉吟了一刻,緩聲說道:“臣這些年為了掩蓋身世,靠著行軍打仗時積累的些許醫理學問,虛擔了個神醫的名號,與那龜茲王有過些交道。臣以為,龜茲王白琰對突厥的蠻橫欺霸早已深惡痛絕,忍不得再忍。早些年還幾次三番親去朝拜,可自先王後去後,白琰便借著身體欠安,已有七、八載未去過突厥王庭了。突厥王倒常修書來慰問,他也隻是麵上應付著,始終未有前去麵見的打算。往複幾次,突厥可汗心下怕也是早有思量算計,如今也不過是層未破的窗戶紙,勉力維持著罷了。”
“不過,”裴風略略一頓,抬眼又盯著了李元祈打量一番,而後繼續說道:“這龜茲王卻是個性情中人,臣與之相交全憑在醫理上有些誌趣相投,他便待臣與尋常不同。和親之事,雖占盡天時地利,有了七八分的成算,臣以為還有一討巧的功夫,六皇子若肯在此花些心思,必定補齊十分的把握。”
李元祈聽到此處,方才來了精神,凝神靜氣道:“還請將軍直言。”
裴風緩言道:“此事倒不難。如臣所言,龜茲王族篤信佛法,在城外敕造了一座伽藍,喚作昭怙厘佛寺。龜茲王的老祖宗當年出資興修,本隻是為了王家禮佛祭祀,卻被佛祖托夢,言說天下蒼生皆苦,佛門當廣納眾生、佛法當廣照四方。由此,便許平民百姓進寺祈願禱告,香火竟越燒越旺,到了這一世,更是西境有名的佛門勝刹。常有天竺高僧前來,龜茲王每每頂禮相待,與之講經說法,竟徹夜無休。”
聽至此處,李元祈心下已明了幾分,卻示意裴風繼續。
裴風笑言道:“六皇子怕是明白臣的意思了。如今未遞國書進了城門,到底是不合規矩,六皇子若預備城外駐紮休整,不如投宿那昭怙厘佛寺。當下的大和尚,是位高僧大德,也曾去過中原天都,在城南的大興善寺講過經文。六皇子若亮了身份前去,自沒有不與方便的道理。”
李元祈思忖一番,想來裴風之言不失為一招妙算。借住佛門勝地,即清靜又安生,讓那篤信佛法的龜茲王知曉了,怕是未曾相見,便已在心上親近幾分。若尋著機緣,與大和尚攀談一番,想來能對龜茲王多些見解,可謂一舉多得。
南華看了眼頂上琉璃透進的光色,想來已是日漸西垂,而話言於此,該談的也已談盡,便衝李元祈和裴風拱手道:“六皇子、右將軍,此時恐天色已晚,不如今日就到此?”
李元祈忖了忖便點頭起身,鄭重地向裴風鞠身行了個大禮,驚得他慌忙起來扶住了道:“六皇子何以行此大禮,真真要折煞老臣。”
李元祈斂了斂麵容,正色道:“右將軍如此臥薪嚐膽、思慮謀劃,這一拜自是受得的。而此後仍少不得拜請右將軍在這荒蠻之地隱姓埋名、孤身鑽營。元祈自不忘將軍之恩德,必當勵精圖治,早成大業,替將軍洗刷冤屈,早日歸國還朝、配享高位。”說完又是一拜。
裴風聽到“歸國還朝”,想起父母因他被定叛國之罪抑鬱而終,自己卻苦於罪名不得回鄉送葬,而妻兒家眷也早零落四散不知所蹤,一時情難自禁,又落下幾點淚來。卻又盡力擠出幾分笑來,亦對著李元祈一大拜:“六皇子言重了,臣本就為裴家家奴,因有幾分才幹,蒙大將軍賞識垂憐,才脫了賤籍,得號令百萬之師,衛守天朝江山。奈何為奸人所害,未能誓死盡忠、護衛先主,如今苟延殘喘,不過將餘生之殘力,助六皇子早成大業,以報效裴家生養之情、大將軍知遇之恩。”
李元祈聽罷,也不由得心下一熱,這些看透世間人情冷暖,如此這般的忠肝義膽,確屬難得。可也不知該再說些什麽,仿佛說什麽都不足以撫慰眼前這花白老臣這許年生受的苦。於是想想便也不再言語,隻伸手扶他起來,在他滿是粗繭的拳上用了力道握了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