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 204 章
被親爹托付給少年仙君後 作者:之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 淮明府,城隍爺肖隱元手中撚著一朵桃花,神色未定的看著身邊人下棋。
如果蘇苒之在這裏, 定能認出對弈的兩位老者, 正是當初在落神嶺遇到的那兩位。
而他們倆此時並沒有殺個你死我活, 觀棋之人肖城隍回過神來後, 隻見棋盤上黑白子連成了兩個字:勿去。
肖隱元:“……”
他抬頭看下棋的兩位, 隻見這倆人各自執子長考,似乎給他留有如此口信的另有其人。
肖隱元自己自然是想去的。
要不是他們倆規勸, 肖隱元原本不必如此糾結。
他坐在棋盤邊上消磨著時間, 看太陽逐漸西去,再緩緩落下水麵。
就在肖隱元掀起袍子, 準備回城隍廟的時候, 執黑子的常星定開了口:“隱元兄主意已定, 我等規勸之言不過是徒勞。”
對麵的常目定道:“蟠桃盛會一定有無數仙家參加,隱元兄隱沒在其中,倒也不易被發現。性命應當無虞。”
肖隱元擰著眉頭, 他本已經背過身去,這會兒重新轉回去, 隻見棋盤上的字變了——保重。
他想要說出口的話堵在嗓子眼兒裏, 半天才含混著道:“我隻是想幫大人,我自己……再怎麽說也不會魂飛魄散。數百年後又是一顆好星星。”
對弈的兩位同時靜默。
肖隱元說完後, 歎了口氣轉頭就走。
他不是不放心大人的實力,隻是如今大人明顯還未完全恢複,誰知道天庭上那群仙安的什麽心思。他作為城隍去參加蟠桃宴, 對於大人來說好歹是個助力。
常星定和常目定看著肖隱元的背影遠走。
常星定落下一枚黑子, 道:“早在千年前我就察覺隱元兄身份不一般, 沒想到居然真的是北鬥七星旁隱沒的二星之一。”
洞明、隱元,便是北鬥九星中的隱星。
肖隱元,他的來曆原來早就暗藏在名字中。
“之前蘇大人來淮明府數次,隱元兄都未曾想起她。直到兩位大人去過落神嶺後,才恢複所有記憶,他現在定然十分想見蘇大人。也罷,以隱元兄的能力,此次上天,應該會全身而退。”
常星定‘啪’的一聲落子,又道:“其實我更好奇蘇大人的身份。”
居然能讓王母忌憚,讓一星之主甘願相隨。
常目定笑了笑:“兄長記憶還未恢複完全?”
“此話怎講?”
“我們現在下的這盤棋,在當初跟隱元兄去落神嶺的時候,見村口一對夫婦下過。而那對夫妻,正是蘇大人與秦仙長。”
常星定手上的棋子一下沒夾穩,落在棋盤上。
他驚愕不已:“所以我們現在的造化,其實是來自於蘇大人的?”虧他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兄弟兩人與城隍爺有過命的交情,才能存活至今。
常目定不置可否,隻是說:“仙緣到了。”
他撿起常星定落下的那枚子,定睛看向棋盤,道,“棋局亂了。”
“一切安排全亂了!這麽早她來天庭,這麽早!”
武道長居然出現在天庭裏,他指著青衣男子的臉,惡狠狠道,“三個月前你就知道消息,居然沒有告訴我。”
“桃枝是自己不見的,關我何事?”
不用出門,青衣男子便懶得偽裝那層‘德高望重’的表象,被人當麵指著也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而做下給自己斟了杯酒,一飲而盡,道,“您行蹤飄渺,除了王母,誰還能知道您什麽時候會出現在哪兒?”
武道長後退一步,那張敦厚老實的老臉繃不住,兩頰不住顫抖。
他厲聲問:“你到底知道什麽?”
“知道什麽?”青衣男子笑了笑,“知道我們是盟友,不是麽?都是聽王母吩咐做事,武道長,咱們不用這麽見外,不是麽?”
武道長最聽不慣他虛虛實實的話。
因為他發現自己現在根本沒法分辨這人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
同時他又按耐不住的心驚,感覺放任青衣留在天庭上,遲早會釀成大禍。
青衣男子似乎洞察了他的心思,道:“想除掉我?武道長好本事,既然如此,想必您現在很想去見王母吧?”
武道長趕緊在臉上擠出笑容,收回手,說:“您說笑了,我私自上來,哪還敢見她老人家。還有,我們才是真正的盟友,我們有一樣的願望,除掉你我就得一個人孤軍奮戰了。有句老話怎麽說來著,頭上有傘比不過上麵有人。天庭上有你,我放心多了。”
青衣男子卻不肯放過他,繼續說:“我不過給白禦一個教訓,你眼巴巴過去湊什麽熱鬧?”
武道長想,果然,什麽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他悄悄引蘇苒之他們去救白禦的事情還是被這人發現了。
“你那樣會害死白禦,他怎麽說也是白虎一族僅存的幾位後代。白虎一族傾盡全力保護他們存活下來,這麽平白枉死,天道會降責於你。”
青衣男子又自顧自斟了杯酒,道:“看來您是為我著想,我是不是該感激涕零,三跪九叩?”
武道長被這話說得出了一後背的汗。
他說:“你先前不是天庭的人,不知道他們要遵循的規矩。正所謂害人之人不可有,多做做好事,給自己積累點福報吧。”
“積累福報?”青衣男子陡然摔了酒壺,“不曾害人的人都被他們害死了!”
青衣男子的動作快如電光,武道長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出現在武道長麵前,揪起他的衣領。
有那麽一瞬間,武道長真的覺得麵前這人要殺自己。
武道長牙齒打顫:“你要背叛王母?”
青衣男子唇角勾起笑,配著那張臉,詭豔中透著無窮的凶神惡煞,道:“她既不仁,我便不義。”
武道長被青衣男子放開,他咳嗽幾聲才堪堪站定,道:“你……你告訴我,就不怕我告密?”
青衣男子眉梢挑起:“你會嗎?你現在出了我這門,就會被王母發現,你說她到底還會不會再信你?”
武道長渾渾噩噩的往後退了幾步。
青衣男子說:“你剛說過了,我們有一樣的目的。沒了你,我在凡間就沒有耳目了。”
武道長聽懂了,這便是青衣男子不殺自己的理由。
天庭上的光永遠是璀璨的,從窗戶照進的時候,映得那正中位置的鼎好像閃著光。
武道長沉思良久,最終還是下定了主意。上前幾步,從鼎中下凡去了。
蘇苒之和秦無這幾天忙著在修煉之餘收拾屋子,務必將此園子恢複如初。
沒料到距離蟠桃會還有四日的時候,院中來了一位故人。
——長川府城隍爺。
說來他與大安國也有些故舊,曾經幫助大安國凝聚始皇龍氣的那位劉木匠,便是被長川府城隍爺收留,並修煉至鬼仙的。
因此他對大安國的真龍之氣並不陌生。
身為至陰之鬼,來到京都也沒有絲毫被壓製的感覺。
蘇苒之給他端了茶水,道:“城隍爺居然能準確尋來此處?”
他雙手接了茶盞,趕緊道:“非、非也……我來到京都地界的時候,先去拜訪了此地城隍,打聽了一下您。”
城隍爺早知道秦無不怎麽喜歡嘮嗑,他也不能總讓蘇仙長給自己遞話茬,於是將自己將拜訪京都城隍爺的事情說了一遍。
同時還將陰差發現的那一盞熒光的事情描述了一回。
至於京都城隍爺最後拉著他的手,托他向仙長們說兩句好話,希望四天後去參加蟠桃宴的時候,將他也捎帶上的話……
長川府城隍爺暫時還沒想好怎麽開口。
不過他倒是因此跟京都城隍爺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大家都是小仙,別看在人間威風八麵,上去後要見那麽多大仙,該慌的還是會慌。
皇宮內的皇帝本人依然在朝會結束後選擇聽仙人講道。
不過最近來的仙人們道法都沒有那天問長的酒仙高深,看著氣度也沒有酒仙出塵。
再加上國師上回說的話,讓他感覺自己請這些花架子過來的意義並不大。
因此,今兒個居然沒多少聽‘道法’的心思。
他讓內侍喊了下朝,自己坐在龍椅上沒動,思考著下朝後該去做點什麽。
去妹妹的長公主府瞧瞧嗎?
皇帝還記得當初母後生妹妹的時候,天上北鬥七星齊亮,他那會兒也才四五歲,跟著父皇一起站在院內等。
夜色極重,他卻沒有感覺到害怕,反而心裏逐漸泛著喜意,好像有什麽大好事要發生一樣。
果然,不一會兒他感覺耳邊傳來嫋嫋仙樂,抬頭看,飛簷上似乎還有仙鶴停留。
那一晚,整個皇宮中所有人都震撼了。
畢竟明君出世,一般都伴隨著異象。皇帝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兒子,想著是不是該另立太子。
而當時還是太子的他並未察覺自己未來皇位不保,他滿心羨慕的看著這一切。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皇後生出來一位公主。
在大安國,斷然沒有女子繼承大統的情況。
皇帝坐在皇位上,支著下巴想,他那個妹妹,自出生就跟他們一家人不親近,年紀大點後更是跟著國師大人靜心修養。
當時就算是他父皇母後,想要見妹妹一麵都很難。
以至於他那妹妹最後偷偷溜出去行走江湖,他這個當哥哥的居然遍尋不到。
後來,他妹妹回來後沒多久便病歿。皇帝看著她的棺槨,才想起來自己跟親妹子居然沒說過幾句話。
堂下的言官見皇帝雖然吩咐了退朝,但卻沒有要擺架的意思,他們大著膽子在堂下喊:“臣有本要奏。”
皇帝的思緒被打斷,心情並沒受到影響,和顏悅色道:“說。”
“如今陛下後宮空虛,子嗣顯薄。該、該選秀充盈後宮,綿延我朝福運。”
這句話再加上昨日在國師那兒受得氣疊加在一起,皇帝當場就站起來,發起了雷霆之怒:“朕每日勤勤懇懇還不夠嗎?你們三番五次的催朕臨幸後妃,催朕生孩子,這皇帝不如你們來當?”
這話可謂是誅了言官的心。
他們趕緊跪下,齊聲道:“陛下息怒。”
本朝有不殺言官的律例,皇帝隻能讓人將提出建議的言官打三十大板,隨後甩袖而走。
被這麽一打岔,他也不想去長公主府了,隻是道:“聽說從邊疆來了三個和尚?也罷,咱們大安國兼容並包,就讓他們來為朕解惑吧。”
內侍趕緊應聲:“是,奴婢領命。”
而與此同時,那位穩坐欽天監的國師則突然睜開雙眸,他看著麵前攤開的卦相——凶。
他想要尋找來源,卻隻感知到本地城隍去拜訪了一處清幽宅院。
濃鬱的陰氣將他那卦相氣息給蓋過去了。
國師:“……”這城隍誠心跟他過不去麽?!
如果蘇苒之在這裏, 定能認出對弈的兩位老者, 正是當初在落神嶺遇到的那兩位。
而他們倆此時並沒有殺個你死我活, 觀棋之人肖城隍回過神來後, 隻見棋盤上黑白子連成了兩個字:勿去。
肖隱元:“……”
他抬頭看下棋的兩位, 隻見這倆人各自執子長考,似乎給他留有如此口信的另有其人。
肖隱元自己自然是想去的。
要不是他們倆規勸, 肖隱元原本不必如此糾結。
他坐在棋盤邊上消磨著時間, 看太陽逐漸西去,再緩緩落下水麵。
就在肖隱元掀起袍子, 準備回城隍廟的時候, 執黑子的常星定開了口:“隱元兄主意已定, 我等規勸之言不過是徒勞。”
對麵的常目定道:“蟠桃盛會一定有無數仙家參加,隱元兄隱沒在其中,倒也不易被發現。性命應當無虞。”
肖隱元擰著眉頭, 他本已經背過身去,這會兒重新轉回去, 隻見棋盤上的字變了——保重。
他想要說出口的話堵在嗓子眼兒裏, 半天才含混著道:“我隻是想幫大人,我自己……再怎麽說也不會魂飛魄散。數百年後又是一顆好星星。”
對弈的兩位同時靜默。
肖隱元說完後, 歎了口氣轉頭就走。
他不是不放心大人的實力,隻是如今大人明顯還未完全恢複,誰知道天庭上那群仙安的什麽心思。他作為城隍去參加蟠桃宴, 對於大人來說好歹是個助力。
常星定和常目定看著肖隱元的背影遠走。
常星定落下一枚黑子, 道:“早在千年前我就察覺隱元兄身份不一般, 沒想到居然真的是北鬥七星旁隱沒的二星之一。”
洞明、隱元,便是北鬥九星中的隱星。
肖隱元,他的來曆原來早就暗藏在名字中。
“之前蘇大人來淮明府數次,隱元兄都未曾想起她。直到兩位大人去過落神嶺後,才恢複所有記憶,他現在定然十分想見蘇大人。也罷,以隱元兄的能力,此次上天,應該會全身而退。”
常星定‘啪’的一聲落子,又道:“其實我更好奇蘇大人的身份。”
居然能讓王母忌憚,讓一星之主甘願相隨。
常目定笑了笑:“兄長記憶還未恢複完全?”
“此話怎講?”
“我們現在下的這盤棋,在當初跟隱元兄去落神嶺的時候,見村口一對夫婦下過。而那對夫妻,正是蘇大人與秦仙長。”
常星定手上的棋子一下沒夾穩,落在棋盤上。
他驚愕不已:“所以我們現在的造化,其實是來自於蘇大人的?”虧他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兄弟兩人與城隍爺有過命的交情,才能存活至今。
常目定不置可否,隻是說:“仙緣到了。”
他撿起常星定落下的那枚子,定睛看向棋盤,道,“棋局亂了。”
“一切安排全亂了!這麽早她來天庭,這麽早!”
武道長居然出現在天庭裏,他指著青衣男子的臉,惡狠狠道,“三個月前你就知道消息,居然沒有告訴我。”
“桃枝是自己不見的,關我何事?”
不用出門,青衣男子便懶得偽裝那層‘德高望重’的表象,被人當麵指著也沒有絲毫不好意思,反而做下給自己斟了杯酒,一飲而盡,道,“您行蹤飄渺,除了王母,誰還能知道您什麽時候會出現在哪兒?”
武道長後退一步,那張敦厚老實的老臉繃不住,兩頰不住顫抖。
他厲聲問:“你到底知道什麽?”
“知道什麽?”青衣男子笑了笑,“知道我們是盟友,不是麽?都是聽王母吩咐做事,武道長,咱們不用這麽見外,不是麽?”
武道長最聽不慣他虛虛實實的話。
因為他發現自己現在根本沒法分辨這人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
同時他又按耐不住的心驚,感覺放任青衣留在天庭上,遲早會釀成大禍。
青衣男子似乎洞察了他的心思,道:“想除掉我?武道長好本事,既然如此,想必您現在很想去見王母吧?”
武道長趕緊在臉上擠出笑容,收回手,說:“您說笑了,我私自上來,哪還敢見她老人家。還有,我們才是真正的盟友,我們有一樣的願望,除掉你我就得一個人孤軍奮戰了。有句老話怎麽說來著,頭上有傘比不過上麵有人。天庭上有你,我放心多了。”
青衣男子卻不肯放過他,繼續說:“我不過給白禦一個教訓,你眼巴巴過去湊什麽熱鬧?”
武道長想,果然,什麽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他悄悄引蘇苒之他們去救白禦的事情還是被這人發現了。
“你那樣會害死白禦,他怎麽說也是白虎一族僅存的幾位後代。白虎一族傾盡全力保護他們存活下來,這麽平白枉死,天道會降責於你。”
青衣男子又自顧自斟了杯酒,道:“看來您是為我著想,我是不是該感激涕零,三跪九叩?”
武道長被這話說得出了一後背的汗。
他說:“你先前不是天庭的人,不知道他們要遵循的規矩。正所謂害人之人不可有,多做做好事,給自己積累點福報吧。”
“積累福報?”青衣男子陡然摔了酒壺,“不曾害人的人都被他們害死了!”
青衣男子的動作快如電光,武道長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出現在武道長麵前,揪起他的衣領。
有那麽一瞬間,武道長真的覺得麵前這人要殺自己。
武道長牙齒打顫:“你要背叛王母?”
青衣男子唇角勾起笑,配著那張臉,詭豔中透著無窮的凶神惡煞,道:“她既不仁,我便不義。”
武道長被青衣男子放開,他咳嗽幾聲才堪堪站定,道:“你……你告訴我,就不怕我告密?”
青衣男子眉梢挑起:“你會嗎?你現在出了我這門,就會被王母發現,你說她到底還會不會再信你?”
武道長渾渾噩噩的往後退了幾步。
青衣男子說:“你剛說過了,我們有一樣的目的。沒了你,我在凡間就沒有耳目了。”
武道長聽懂了,這便是青衣男子不殺自己的理由。
天庭上的光永遠是璀璨的,從窗戶照進的時候,映得那正中位置的鼎好像閃著光。
武道長沉思良久,最終還是下定了主意。上前幾步,從鼎中下凡去了。
蘇苒之和秦無這幾天忙著在修煉之餘收拾屋子,務必將此園子恢複如初。
沒料到距離蟠桃會還有四日的時候,院中來了一位故人。
——長川府城隍爺。
說來他與大安國也有些故舊,曾經幫助大安國凝聚始皇龍氣的那位劉木匠,便是被長川府城隍爺收留,並修煉至鬼仙的。
因此他對大安國的真龍之氣並不陌生。
身為至陰之鬼,來到京都也沒有絲毫被壓製的感覺。
蘇苒之給他端了茶水,道:“城隍爺居然能準確尋來此處?”
他雙手接了茶盞,趕緊道:“非、非也……我來到京都地界的時候,先去拜訪了此地城隍,打聽了一下您。”
城隍爺早知道秦無不怎麽喜歡嘮嗑,他也不能總讓蘇仙長給自己遞話茬,於是將自己將拜訪京都城隍爺的事情說了一遍。
同時還將陰差發現的那一盞熒光的事情描述了一回。
至於京都城隍爺最後拉著他的手,托他向仙長們說兩句好話,希望四天後去參加蟠桃宴的時候,將他也捎帶上的話……
長川府城隍爺暫時還沒想好怎麽開口。
不過他倒是因此跟京都城隍爺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大家都是小仙,別看在人間威風八麵,上去後要見那麽多大仙,該慌的還是會慌。
皇宮內的皇帝本人依然在朝會結束後選擇聽仙人講道。
不過最近來的仙人們道法都沒有那天問長的酒仙高深,看著氣度也沒有酒仙出塵。
再加上國師上回說的話,讓他感覺自己請這些花架子過來的意義並不大。
因此,今兒個居然沒多少聽‘道法’的心思。
他讓內侍喊了下朝,自己坐在龍椅上沒動,思考著下朝後該去做點什麽。
去妹妹的長公主府瞧瞧嗎?
皇帝還記得當初母後生妹妹的時候,天上北鬥七星齊亮,他那會兒也才四五歲,跟著父皇一起站在院內等。
夜色極重,他卻沒有感覺到害怕,反而心裏逐漸泛著喜意,好像有什麽大好事要發生一樣。
果然,不一會兒他感覺耳邊傳來嫋嫋仙樂,抬頭看,飛簷上似乎還有仙鶴停留。
那一晚,整個皇宮中所有人都震撼了。
畢竟明君出世,一般都伴隨著異象。皇帝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兒子,想著是不是該另立太子。
而當時還是太子的他並未察覺自己未來皇位不保,他滿心羨慕的看著這一切。
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皇後生出來一位公主。
在大安國,斷然沒有女子繼承大統的情況。
皇帝坐在皇位上,支著下巴想,他那個妹妹,自出生就跟他們一家人不親近,年紀大點後更是跟著國師大人靜心修養。
當時就算是他父皇母後,想要見妹妹一麵都很難。
以至於他那妹妹最後偷偷溜出去行走江湖,他這個當哥哥的居然遍尋不到。
後來,他妹妹回來後沒多久便病歿。皇帝看著她的棺槨,才想起來自己跟親妹子居然沒說過幾句話。
堂下的言官見皇帝雖然吩咐了退朝,但卻沒有要擺架的意思,他們大著膽子在堂下喊:“臣有本要奏。”
皇帝的思緒被打斷,心情並沒受到影響,和顏悅色道:“說。”
“如今陛下後宮空虛,子嗣顯薄。該、該選秀充盈後宮,綿延我朝福運。”
這句話再加上昨日在國師那兒受得氣疊加在一起,皇帝當場就站起來,發起了雷霆之怒:“朕每日勤勤懇懇還不夠嗎?你們三番五次的催朕臨幸後妃,催朕生孩子,這皇帝不如你們來當?”
這話可謂是誅了言官的心。
他們趕緊跪下,齊聲道:“陛下息怒。”
本朝有不殺言官的律例,皇帝隻能讓人將提出建議的言官打三十大板,隨後甩袖而走。
被這麽一打岔,他也不想去長公主府了,隻是道:“聽說從邊疆來了三個和尚?也罷,咱們大安國兼容並包,就讓他們來為朕解惑吧。”
內侍趕緊應聲:“是,奴婢領命。”
而與此同時,那位穩坐欽天監的國師則突然睜開雙眸,他看著麵前攤開的卦相——凶。
他想要尋找來源,卻隻感知到本地城隍去拜訪了一處清幽宅院。
濃鬱的陰氣將他那卦相氣息給蓋過去了。
國師:“……”這城隍誠心跟他過不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