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呂雉顫抖著伸手去探劉邦的氣息時,才發現他早已經停止呼吸了。
大殿內的氣氛異常的緊張,眾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呂雉一個人身上。隻見呂雉慢慢轉過身看向眾人,緩緩地搖了搖右手:“皇上歸天了。”
殿內的侍女和內侍們一齊跪下,放聲大哭起來。殿外階下的大臣們聽到殿內的哭聲,便知道皇帝已經去了,他們忙快步跑進殿中也“嘩”地一下跪倒,放聲哀嚎起來。一時,大殿之中,哭聲,抽泣聲,哀嚎聲,夾雜在一起,吵得呂雉心煩。呂雉眉頭緊鎖,瞪著眾人高喊了一聲:“都別哭了!”
聽到呂雉的突然嗬斥,眾臣忙抬起頭看去,隻見呂雉站在皇帝榻前,目光冷峻的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隻聽她說道:“陛下已經歸天了,但眼下朝中朝外尚不安定,你們都給我聽好了,陛下歸天一事暫時封鎖消息,誰要敢走漏一絲的風聲,我便以太後之尊治誰的亂國之罪!”
還不等眾人反應過來,隻見呂雉向殿外高喊了一聲:“甲士進殿!”
眾臣忙向身後看去,隻見一群身披重甲的甲士跑進殿來。呂雉向甲士們吩咐道:“從即日起,關閉皇城四門,任何人沒有我的手令都不準擅自進出!”
“諾!”甲士們向呂雉齊齊地一拱手說道。
呂雉再次掃視了一遍跪在地上的大臣們說道:“還望眾卿能體諒哀家一片苦心,如今陳平周勃二人領兵兩萬在外,若他們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保不齊就會生事。因此這喪事暫時隻能先不發,陳平周勃沒幾天應該就回來了,等他們回來後再行定奪。”說著,呂雉上前扶起跪在最前麵的蕭何笑著說道:“蕭大人,還望您能體會我這一片苦心啊。”
蕭何忙一拱手說道:“謹遵太後之令。”
眾臣見蕭何已經這樣說了,於是一個個忙伏地說道:“謹遵太後之令。”
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眾臣紛紛站起身,緩緩退了出去。剛退出大殿,曹參忙一把拉著蕭何躲在了回廊的一側,蕭何不知何事,一臉疑惑的看向曹參。隻見曹參長出一口氣說道:“蕭大人,眼下陛下剛剛歸天,她呂雉就敢秘不發喪。她剛剛在殿中那一番話,說的真讓人冒冷汗啊。”
“你小點聲。”蕭何眉頭緊鎖地看向曹參說道:“呂雉本就不是個普通的女子。眼下新帝年僅十六歲,連加冠成人都沒有。這子弱母壯,天下必亂!”
“相國的意思是......”曹參雙眼緊緊盯著蕭何說道:“我大漢還要亂?”
蕭何緩緩點了點頭:“日後這朝中的大權就都掌握在呂雉的手中了......呂雉一掌權,必然要大封那些外戚,我大漢的劫難隻怕又要到了。”
曹參沉下頭片刻,抬起頭又問道:“那陳平周勃二人回來,呂雉會不會對他們下手?”
蕭何默默搖了搖頭說道:“生死難料啊,如果陳平夠聰明的話,他應該知道該怎麽做。”
長安城,西門外。
陳平從長安出發之前,皇帝就已經有些神智不清了,自己這一去燕地就是幾個月,他深怕皇帝會在這期間猝然長逝,於是他讓周勃帶著那兩萬軍士和樊噲在後麵走著,自己一個人先跑回長安,一探虛實。
“駕——駕——”陳平快馬加鞭趕向長安,自進入函穀關開始,陳平就覺得有一種不祥的感覺,當他到達長安城外時,隻見長安城內戒備森嚴,頗有大戰來臨之感。日頭還高,可城門卻早早的就關閉了。陳平隻好在長安西門外勒住馬頭,向城上高喊道:“曲逆侯陳平在此!請城門令速開城門!”
隻見城門轟然大開,一隊漢軍持戈從城門內跑出來將陳平團團圍了起來。陳平大驚失色,他忙抬頭向城門內看去,隻見城門令腰挎一口闊劍也從城門內走了出來,陳平忙問道:“城門令!這是什麽意思,為何將我圍起來?”
隻見城門令從盔甲中拿出一張紙說道:“曲逆侯,末將並非有意要擋您的駕,我這奉有手令。”說著,城門令走上前來將手令雙手遞給陳平,陳平忙接過手令看去,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慢慢地擰在了一起。
陳平看罷,忙又看向城門令說道:“這是皇後的手令啊。”
“正是。”城門令挎著寶劍說道:“手令上已經說的明明白白了,請陳平與周勃二位大人先屯兵於滎陽,聽候皇帝詔命。”
不知道為什麽陳平的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了沙丘政變的場景!當年嬴政東巡到沙丘時,在轀輬車內猝然長逝,在他的遺詔中本是要立長公子扶蘇為帝的,卻不料趙高秘不發喪,並且和李斯一起篡改始皇帝的遺詔,本是要讓扶蘇登基繼位的,卻被趙高李斯改成了賜長公子扶蘇死。如今自己身上有兩萬重兵,呂雉生怕這兩萬重兵會變成一支勤王大軍,於是才讓自己和周勃屯軍滎陽,說是聽候皇帝的詔命,隻怕到時等來的就是呂雉賜自己死的詔命了!那如果這麽說來......皇上難不成已經駕崩了?
想到這,陳平額頭上冷汗直冒,他忙看向城門令說道:“我問你,宮中到底是什麽情形?”
城門令沉下頭片刻,抬起頭說道:“幾天前宮中就大門緊閉了,隻有來往的手諭在傳達命令。”
“難不成皇帝真的已經駕崩了......”陳平心中默默想著,忽然,他猛一抬頭,一揚馬鞭喝道:“你們給我讓開!我現在必須立刻進宮!”
城門令慌忙說道:“大人,你別讓小人為難!小人有手諭在此,若小人放大人進去,小人的腦袋就不保了。”
陳平騎在馬上,怒視著城門令喝道:“你敢擋本侯的駕麽?”
城門令眼見陳平執意要闖,便猛的一揮手,隻見那些圍在陳平四周的漢兵們齊喊一聲:“諾!”刷的一聲將手中的長戈直指陳平,隻見城門令抬頭對陳平說道:“大人,若你執意要闖進去,小人隻有讓軍士們將大人刺於馬下了!”
“你!”陳平眼見圍著自己的這些軍士們一個個將長戈對著自己,看來若自己硬闖,真的會被刺於馬下。可是若是現在真的去屯兵滎陽,那就再也沒有解釋的機會了。現在宮中到底是什麽情形誰也不知道,如果皇帝還在,那自己就將樊噲親手交給皇帝來處置。若皇帝已經不在了,自己就馬上去跟呂雉說自己並沒有處決樊噲,這樣呂雉也就不會再擔心自己起兵勤王了。可無論怎麽樣,先要弄清楚宮中的情況這才是第一要務!若要弄清楚宮中的情況就隻有闖過去了!想到這,陳平眉頭一緊,猛地一拽馬繩,駿馬兩蹄朝天,長嘶了一聲,漢兵們被嚇了一跳,不由得向後退了幾步,隻見陳平右手拽住馬繩,左手一揚馬鞭喝道:“誰敢擋我?誰就死在這馬蹄之下!駕!”說罷,猛地一甩馬鞭,駿馬邁開四蹄,飛也似的直衝入城門而去。
長樂宮前大門緊閉,一隊羽林衛士把守在兩側,他們遠遠望見陳平騎著一匹快馬向這邊狂奔而來,他們忙拔出腰刀迅速分成三列擋在宮門前。
“籲——”陳平在宮門前勒住馬頭,他翻身下馬,跌跌撞撞的直向宮門而去。守門羽林忙手持佩刀擋住陳平說道:“大人您不能進去。”
一路疾奔而來,陳平已經很疲憊了,眼見到了宮門前又被羽林們擋住,陳平一麵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邊說道:“我為什麽不能進?”
羽林忙說道:“沒有皇後的手諭,任何人都不得隨意進出長樂宮。”
聽到羽林這句話,陳平更加堅信皇帝一定是已經不在了,那自己一定要到呂雉麵前為自己和周勃解釋清楚啊。盡管陛下曾經給自己留下了一份密詔,可現在還決不到用它的時候。自己隻有一次機會,如果一定要起兵,也一定要有完全的準備後再起兵,而現在,決不是讓自己起兵的時候。
陳平已經很疲憊了,他的臉色非常的難看,他看著把守宮門的羽林們說道:“你們給我讓開。”眼見羽林們依舊沒有要退讓的意思,陳平冷冷一笑:“你們不讓?那好,我自己進去,我看你們誰敢動我。”說罷,陳平直向宮門大步走去。
陳平是跟著先帝打天下的重臣,羽林們又如何敢擅動?眼見陳平一步步向宮門走來,羽林衛士們隻好將腰刀收回,退立在兩旁。陳平冷冷一笑,上前推開宮門,果然,長樂宮內上下一片素白,陳平不由心裏嘎登一下,看來皇帝真的已經歸天了......
在這一刻,陳平內心沒有絲毫的掩飾,他是真覺得鼻頭很酸,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傷心。可他迅速就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決不是讓自己悲傷的時候。陳平緊咬著下嘴唇,跌跌撞撞地直向殿中而去。
果然,文武大臣都還在殿中,眾人隻聽外麵有人高喊一聲:“陛下!臣來晚了!”眾人忙聞聲向後看去,隻見陳平淚流滿麵,跌跌撞撞跑進殿中,快步跪倒在劉邦的靈位前哭道:“陛下,臣回來了,臣來晚了!”
眾臣忙偷眼看向一旁的呂雉,隻見呂雉神情先是一愣,轉而忙走上前說道:“陛下已然歸天,曲逆侯剛從燕地趕回來,不要傷心過渡啊。”
陳平並沒有直接去理會呂雉,而是繼續跪在劉邦靈位前哭道:“陛下啊,您讓我和周勃拿著您的符節到燕地去,您讓我二人就地斬決樊噲。可樊噲是當朝重臣,身立戰功無數,臣實在不敢輕易處置啊。”
呂雉在一旁聽了,心下不由鬆了口氣,可陳平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此時,隻見呂媭走上前忙問道:“曲逆侯,樊噲現在何處?”
陳平淚流滿臉地抬起頭看著呂媭哭泣道:“我已經把樊噲帶回來了,樊噲周勃和那兩萬軍馬現在都在後麵,我本想先進宮給皇上說一聲的。”說著,陳平又趴倒在劉邦靈位前哭道:“可是,陛下您怎麽就這麽去了!”
樊噲沒死,呂媭不由大鬆了一口氣。呂雉又在一旁忙問道:“曲逆侯,周將軍和那兩萬兵馬現在何處?”
“隻怕剛進函穀關,沒幾天應該就到了。”陳平一麵說著,一麵忙擦了擦眼淚,從袖中取出劉邦的符節和樊噲的兵符雙手上交呂雉說道:“這是先帝的符節和樊噲的兵符,現在一並交於太後。”
呂雉嘴角微微揚起,但她馬上又收住了笑容,她一邊從陳平手中接過這兩樣東西,一邊抽泣著說道:“陛下這麽一走,這漢國的天下就全壓在我們孤兒寡母身上了。先生您就留在朝中任職郎中令吧。”
陳平忙向呂雉一叩頭說道:“臣謝太後。”
呂雉將那兩樣東西交給一旁的內侍,內侍下去之後。呂雉看向眾臣說道:“三日之後為先帝發喪,全國子民戴孝七日,並且頒旨,大赦天下。”
眼見呂雉已經不再懷疑自己了,陳平心中大感輕鬆,可當他再次回身望著劉邦的靈位時,眼淚不由的再次順眶而下。這一次他沒有演給任何人看,麵對著這位聖君的猝然長逝,陳平自心底由衷的傷感。他對著劉邦靈位再次跪倒,深深一拜,心中默默說道:“陛下放心,隻要臣在,我大漢決不會落入外戚的手中。”
三日之後,長安城外。
天空陰暗,長安城下起了濛濛的細雨。就在這濛濛細雨之下,長樂宮中宮門大開,頭先是一隊身著白衣白甲的羽林衛士們,之後是公室子弟們,呂雉和劉盈二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之後是從各地封國趕來的劉肥,劉友,劉恢,劉建,劉如意,劉恒。再之後是身披重孝的群臣們,最前麵依此是蕭何,王陵,曹參,陳平,陸賈,周勃,樊噲,審食其,夏侯嬰等一幹大臣們。
高祖皇帝的靈車上覆蓋著黑色的大布,由四匹白色的戰馬拉著緩緩行進。靈車旁是宮廷的樂官們,他們同樣是一身白衣孝服,他們一邊高奏那首先帝所作的大風歌,一邊高聲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隨著大風歌一遍又一遍的唱響,天上的濛濛細雨越下越大,最後竟變成了磅礴大雨。嘩嘩的大雨下,眾臣跟隨著靈車一步步出了長安城,一步步向長陵而去。耳邊聽著高皇帝的大風歌,眾臣都在不停地抹著眼淚。中大夫陸賈一身白衣走在百官之中,當他再次聽到這首大風歌時,耳邊又不由的回響起高皇帝曾對自己說的話......
朕謝謝你,你替朕完成了朕平生這第一件,也是最後一件文事。那年冬天在上林苑內,你給朕所呈的那三策,朕都已命史官記錄存檔了。你那三策將定為我大漢百年的國策,你陸賈的名字將永載我大漢的史冊......
陸賈再也忍不住了,他仰麵迎著這磅礴的大雨,放聲痛哭起來......
大雨磅礴,漫山遍野湧動著白色的人群,漫山遍野都在呼應著那首激昂的大風歌......
二十裏長的漫漫長陵,在磅礴大雨之下走了足足兩個時辰......
當高皇帝的靈車被羽林衛士們抬上莽莽蒼蒼的長陵之後,放眼望去,隻見大雨之下白幡招展,甚為壯觀。
蕭何仰望著高皇帝的靈車,心中默默說道:“劉季啊,你我二人從沛縣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你如今功成名就,也該去了。不過你放心,我蕭何隻要一天主持國政,漢國就會一天比一天強盛。我再幫你看幾年的攤子,隻怕再過幾年,我也要過去陪你了。”
陳平凝望著高皇帝的靈車,心中默默說道:“陛下,陳平不才,蒙您錯愛了。您也不必怨恨臣為何要把兵符交給呂雉,臣隻能告訴陛下眼下決不是掃清外戚的大好時機。臣隻等一個機會,到了那一天,臣一定拿出您的詔書,一舉掃平外戚,永固我大漢的江河。”
陸賈“撲”地一聲跪倒在高皇帝的靈車前,雨水混雜著淚水,他轉頭對身後的羽林衛士們說道:“把書抬上來吧。”隻見兩名羽林衛士抬著厚厚一摞竹簡走上來,陸賈望著高皇帝的靈車說道:“陛下您撒手去了,但是您別高興,您別以為您去了,就沒有陸賈每天逼著您看書了。臣為陛下準備的這些書,都是從古到今的經典之作,陛下您九泉之下就好好讀一讀吧。”說著,陸賈放聲大哭起來,他在心中對著靈車默默地說道:“陛下您這一走,這朝局臣也都看明白了。您這一走,隻怕呂後就要掌權了。到時呂後掌權,外戚坐大,在這樣的朝局下,隻怕臣也做不出什麽大事了。”心中說到這,在大雨磅礴之下,陸賈對著靈車再次深深一拜:“陸賈蒙受陛下大恩,本當圖報,可陸賈深知事不可為,臣隻有暫且掛冠歸隱了。”
大雨之下,眾人跪倒在長陵,紛紛痛哭不已。
在大雨聲中,在眾人的痛哭聲中,唯有劉邦的那首大風歌的歌聲久久回蕩在長陵,不被任何聲音所掩蓋。
大家隻是清晰的聽到大風歌那激揚的歌詞: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未完待續)
大殿內的氣氛異常的緊張,眾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呂雉一個人身上。隻見呂雉慢慢轉過身看向眾人,緩緩地搖了搖右手:“皇上歸天了。”
殿內的侍女和內侍們一齊跪下,放聲大哭起來。殿外階下的大臣們聽到殿內的哭聲,便知道皇帝已經去了,他們忙快步跑進殿中也“嘩”地一下跪倒,放聲哀嚎起來。一時,大殿之中,哭聲,抽泣聲,哀嚎聲,夾雜在一起,吵得呂雉心煩。呂雉眉頭緊鎖,瞪著眾人高喊了一聲:“都別哭了!”
聽到呂雉的突然嗬斥,眾臣忙抬起頭看去,隻見呂雉站在皇帝榻前,目光冷峻的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隻聽她說道:“陛下已經歸天了,但眼下朝中朝外尚不安定,你們都給我聽好了,陛下歸天一事暫時封鎖消息,誰要敢走漏一絲的風聲,我便以太後之尊治誰的亂國之罪!”
還不等眾人反應過來,隻見呂雉向殿外高喊了一聲:“甲士進殿!”
眾臣忙向身後看去,隻見一群身披重甲的甲士跑進殿來。呂雉向甲士們吩咐道:“從即日起,關閉皇城四門,任何人沒有我的手令都不準擅自進出!”
“諾!”甲士們向呂雉齊齊地一拱手說道。
呂雉再次掃視了一遍跪在地上的大臣們說道:“還望眾卿能體諒哀家一片苦心,如今陳平周勃二人領兵兩萬在外,若他們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保不齊就會生事。因此這喪事暫時隻能先不發,陳平周勃沒幾天應該就回來了,等他們回來後再行定奪。”說著,呂雉上前扶起跪在最前麵的蕭何笑著說道:“蕭大人,還望您能體會我這一片苦心啊。”
蕭何忙一拱手說道:“謹遵太後之令。”
眾臣見蕭何已經這樣說了,於是一個個忙伏地說道:“謹遵太後之令。”
呂雉滿意的點了點頭。眾臣紛紛站起身,緩緩退了出去。剛退出大殿,曹參忙一把拉著蕭何躲在了回廊的一側,蕭何不知何事,一臉疑惑的看向曹參。隻見曹參長出一口氣說道:“蕭大人,眼下陛下剛剛歸天,她呂雉就敢秘不發喪。她剛剛在殿中那一番話,說的真讓人冒冷汗啊。”
“你小點聲。”蕭何眉頭緊鎖地看向曹參說道:“呂雉本就不是個普通的女子。眼下新帝年僅十六歲,連加冠成人都沒有。這子弱母壯,天下必亂!”
“相國的意思是......”曹參雙眼緊緊盯著蕭何說道:“我大漢還要亂?”
蕭何緩緩點了點頭:“日後這朝中的大權就都掌握在呂雉的手中了......呂雉一掌權,必然要大封那些外戚,我大漢的劫難隻怕又要到了。”
曹參沉下頭片刻,抬起頭又問道:“那陳平周勃二人回來,呂雉會不會對他們下手?”
蕭何默默搖了搖頭說道:“生死難料啊,如果陳平夠聰明的話,他應該知道該怎麽做。”
長安城,西門外。
陳平從長安出發之前,皇帝就已經有些神智不清了,自己這一去燕地就是幾個月,他深怕皇帝會在這期間猝然長逝,於是他讓周勃帶著那兩萬軍士和樊噲在後麵走著,自己一個人先跑回長安,一探虛實。
“駕——駕——”陳平快馬加鞭趕向長安,自進入函穀關開始,陳平就覺得有一種不祥的感覺,當他到達長安城外時,隻見長安城內戒備森嚴,頗有大戰來臨之感。日頭還高,可城門卻早早的就關閉了。陳平隻好在長安西門外勒住馬頭,向城上高喊道:“曲逆侯陳平在此!請城門令速開城門!”
隻見城門轟然大開,一隊漢軍持戈從城門內跑出來將陳平團團圍了起來。陳平大驚失色,他忙抬頭向城門內看去,隻見城門令腰挎一口闊劍也從城門內走了出來,陳平忙問道:“城門令!這是什麽意思,為何將我圍起來?”
隻見城門令從盔甲中拿出一張紙說道:“曲逆侯,末將並非有意要擋您的駕,我這奉有手令。”說著,城門令走上前來將手令雙手遞給陳平,陳平忙接過手令看去,看著看著他的眉頭慢慢地擰在了一起。
陳平看罷,忙又看向城門令說道:“這是皇後的手令啊。”
“正是。”城門令挎著寶劍說道:“手令上已經說的明明白白了,請陳平與周勃二位大人先屯兵於滎陽,聽候皇帝詔命。”
不知道為什麽陳平的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了沙丘政變的場景!當年嬴政東巡到沙丘時,在轀輬車內猝然長逝,在他的遺詔中本是要立長公子扶蘇為帝的,卻不料趙高秘不發喪,並且和李斯一起篡改始皇帝的遺詔,本是要讓扶蘇登基繼位的,卻被趙高李斯改成了賜長公子扶蘇死。如今自己身上有兩萬重兵,呂雉生怕這兩萬重兵會變成一支勤王大軍,於是才讓自己和周勃屯軍滎陽,說是聽候皇帝的詔命,隻怕到時等來的就是呂雉賜自己死的詔命了!那如果這麽說來......皇上難不成已經駕崩了?
想到這,陳平額頭上冷汗直冒,他忙看向城門令說道:“我問你,宮中到底是什麽情形?”
城門令沉下頭片刻,抬起頭說道:“幾天前宮中就大門緊閉了,隻有來往的手諭在傳達命令。”
“難不成皇帝真的已經駕崩了......”陳平心中默默想著,忽然,他猛一抬頭,一揚馬鞭喝道:“你們給我讓開!我現在必須立刻進宮!”
城門令慌忙說道:“大人,你別讓小人為難!小人有手諭在此,若小人放大人進去,小人的腦袋就不保了。”
陳平騎在馬上,怒視著城門令喝道:“你敢擋本侯的駕麽?”
城門令眼見陳平執意要闖,便猛的一揮手,隻見那些圍在陳平四周的漢兵們齊喊一聲:“諾!”刷的一聲將手中的長戈直指陳平,隻見城門令抬頭對陳平說道:“大人,若你執意要闖進去,小人隻有讓軍士們將大人刺於馬下了!”
“你!”陳平眼見圍著自己的這些軍士們一個個將長戈對著自己,看來若自己硬闖,真的會被刺於馬下。可是若是現在真的去屯兵滎陽,那就再也沒有解釋的機會了。現在宮中到底是什麽情形誰也不知道,如果皇帝還在,那自己就將樊噲親手交給皇帝來處置。若皇帝已經不在了,自己就馬上去跟呂雉說自己並沒有處決樊噲,這樣呂雉也就不會再擔心自己起兵勤王了。可無論怎麽樣,先要弄清楚宮中的情況這才是第一要務!若要弄清楚宮中的情況就隻有闖過去了!想到這,陳平眉頭一緊,猛地一拽馬繩,駿馬兩蹄朝天,長嘶了一聲,漢兵們被嚇了一跳,不由得向後退了幾步,隻見陳平右手拽住馬繩,左手一揚馬鞭喝道:“誰敢擋我?誰就死在這馬蹄之下!駕!”說罷,猛地一甩馬鞭,駿馬邁開四蹄,飛也似的直衝入城門而去。
長樂宮前大門緊閉,一隊羽林衛士把守在兩側,他們遠遠望見陳平騎著一匹快馬向這邊狂奔而來,他們忙拔出腰刀迅速分成三列擋在宮門前。
“籲——”陳平在宮門前勒住馬頭,他翻身下馬,跌跌撞撞的直向宮門而去。守門羽林忙手持佩刀擋住陳平說道:“大人您不能進去。”
一路疾奔而來,陳平已經很疲憊了,眼見到了宮門前又被羽林們擋住,陳平一麵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一邊說道:“我為什麽不能進?”
羽林忙說道:“沒有皇後的手諭,任何人都不得隨意進出長樂宮。”
聽到羽林這句話,陳平更加堅信皇帝一定是已經不在了,那自己一定要到呂雉麵前為自己和周勃解釋清楚啊。盡管陛下曾經給自己留下了一份密詔,可現在還決不到用它的時候。自己隻有一次機會,如果一定要起兵,也一定要有完全的準備後再起兵,而現在,決不是讓自己起兵的時候。
陳平已經很疲憊了,他的臉色非常的難看,他看著把守宮門的羽林們說道:“你們給我讓開。”眼見羽林們依舊沒有要退讓的意思,陳平冷冷一笑:“你們不讓?那好,我自己進去,我看你們誰敢動我。”說罷,陳平直向宮門大步走去。
陳平是跟著先帝打天下的重臣,羽林們又如何敢擅動?眼見陳平一步步向宮門走來,羽林衛士們隻好將腰刀收回,退立在兩旁。陳平冷冷一笑,上前推開宮門,果然,長樂宮內上下一片素白,陳平不由心裏嘎登一下,看來皇帝真的已經歸天了......
在這一刻,陳平內心沒有絲毫的掩飾,他是真覺得鼻頭很酸,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傷心。可他迅速就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決不是讓自己悲傷的時候。陳平緊咬著下嘴唇,跌跌撞撞地直向殿中而去。
果然,文武大臣都還在殿中,眾人隻聽外麵有人高喊一聲:“陛下!臣來晚了!”眾人忙聞聲向後看去,隻見陳平淚流滿麵,跌跌撞撞跑進殿中,快步跪倒在劉邦的靈位前哭道:“陛下,臣回來了,臣來晚了!”
眾臣忙偷眼看向一旁的呂雉,隻見呂雉神情先是一愣,轉而忙走上前說道:“陛下已然歸天,曲逆侯剛從燕地趕回來,不要傷心過渡啊。”
陳平並沒有直接去理會呂雉,而是繼續跪在劉邦靈位前哭道:“陛下啊,您讓我和周勃拿著您的符節到燕地去,您讓我二人就地斬決樊噲。可樊噲是當朝重臣,身立戰功無數,臣實在不敢輕易處置啊。”
呂雉在一旁聽了,心下不由鬆了口氣,可陳平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此時,隻見呂媭走上前忙問道:“曲逆侯,樊噲現在何處?”
陳平淚流滿臉地抬起頭看著呂媭哭泣道:“我已經把樊噲帶回來了,樊噲周勃和那兩萬軍馬現在都在後麵,我本想先進宮給皇上說一聲的。”說著,陳平又趴倒在劉邦靈位前哭道:“可是,陛下您怎麽就這麽去了!”
樊噲沒死,呂媭不由大鬆了一口氣。呂雉又在一旁忙問道:“曲逆侯,周將軍和那兩萬兵馬現在何處?”
“隻怕剛進函穀關,沒幾天應該就到了。”陳平一麵說著,一麵忙擦了擦眼淚,從袖中取出劉邦的符節和樊噲的兵符雙手上交呂雉說道:“這是先帝的符節和樊噲的兵符,現在一並交於太後。”
呂雉嘴角微微揚起,但她馬上又收住了笑容,她一邊從陳平手中接過這兩樣東西,一邊抽泣著說道:“陛下這麽一走,這漢國的天下就全壓在我們孤兒寡母身上了。先生您就留在朝中任職郎中令吧。”
陳平忙向呂雉一叩頭說道:“臣謝太後。”
呂雉將那兩樣東西交給一旁的內侍,內侍下去之後。呂雉看向眾臣說道:“三日之後為先帝發喪,全國子民戴孝七日,並且頒旨,大赦天下。”
眼見呂雉已經不再懷疑自己了,陳平心中大感輕鬆,可當他再次回身望著劉邦的靈位時,眼淚不由的再次順眶而下。這一次他沒有演給任何人看,麵對著這位聖君的猝然長逝,陳平自心底由衷的傷感。他對著劉邦靈位再次跪倒,深深一拜,心中默默說道:“陛下放心,隻要臣在,我大漢決不會落入外戚的手中。”
三日之後,長安城外。
天空陰暗,長安城下起了濛濛的細雨。就在這濛濛細雨之下,長樂宮中宮門大開,頭先是一隊身著白衣白甲的羽林衛士們,之後是公室子弟們,呂雉和劉盈二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之後是從各地封國趕來的劉肥,劉友,劉恢,劉建,劉如意,劉恒。再之後是身披重孝的群臣們,最前麵依此是蕭何,王陵,曹參,陳平,陸賈,周勃,樊噲,審食其,夏侯嬰等一幹大臣們。
高祖皇帝的靈車上覆蓋著黑色的大布,由四匹白色的戰馬拉著緩緩行進。靈車旁是宮廷的樂官們,他們同樣是一身白衣孝服,他們一邊高奏那首先帝所作的大風歌,一邊高聲唱道: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隨著大風歌一遍又一遍的唱響,天上的濛濛細雨越下越大,最後竟變成了磅礴大雨。嘩嘩的大雨下,眾臣跟隨著靈車一步步出了長安城,一步步向長陵而去。耳邊聽著高皇帝的大風歌,眾臣都在不停地抹著眼淚。中大夫陸賈一身白衣走在百官之中,當他再次聽到這首大風歌時,耳邊又不由的回響起高皇帝曾對自己說的話......
朕謝謝你,你替朕完成了朕平生這第一件,也是最後一件文事。那年冬天在上林苑內,你給朕所呈的那三策,朕都已命史官記錄存檔了。你那三策將定為我大漢百年的國策,你陸賈的名字將永載我大漢的史冊......
陸賈再也忍不住了,他仰麵迎著這磅礴的大雨,放聲痛哭起來......
大雨磅礴,漫山遍野湧動著白色的人群,漫山遍野都在呼應著那首激昂的大風歌......
二十裏長的漫漫長陵,在磅礴大雨之下走了足足兩個時辰......
當高皇帝的靈車被羽林衛士們抬上莽莽蒼蒼的長陵之後,放眼望去,隻見大雨之下白幡招展,甚為壯觀。
蕭何仰望著高皇帝的靈車,心中默默說道:“劉季啊,你我二人從沛縣開始一步步走到今天,你如今功成名就,也該去了。不過你放心,我蕭何隻要一天主持國政,漢國就會一天比一天強盛。我再幫你看幾年的攤子,隻怕再過幾年,我也要過去陪你了。”
陳平凝望著高皇帝的靈車,心中默默說道:“陛下,陳平不才,蒙您錯愛了。您也不必怨恨臣為何要把兵符交給呂雉,臣隻能告訴陛下眼下決不是掃清外戚的大好時機。臣隻等一個機會,到了那一天,臣一定拿出您的詔書,一舉掃平外戚,永固我大漢的江河。”
陸賈“撲”地一聲跪倒在高皇帝的靈車前,雨水混雜著淚水,他轉頭對身後的羽林衛士們說道:“把書抬上來吧。”隻見兩名羽林衛士抬著厚厚一摞竹簡走上來,陸賈望著高皇帝的靈車說道:“陛下您撒手去了,但是您別高興,您別以為您去了,就沒有陸賈每天逼著您看書了。臣為陛下準備的這些書,都是從古到今的經典之作,陛下您九泉之下就好好讀一讀吧。”說著,陸賈放聲大哭起來,他在心中對著靈車默默地說道:“陛下您這一走,這朝局臣也都看明白了。您這一走,隻怕呂後就要掌權了。到時呂後掌權,外戚坐大,在這樣的朝局下,隻怕臣也做不出什麽大事了。”心中說到這,在大雨磅礴之下,陸賈對著靈車再次深深一拜:“陸賈蒙受陛下大恩,本當圖報,可陸賈深知事不可為,臣隻有暫且掛冠歸隱了。”
大雨之下,眾人跪倒在長陵,紛紛痛哭不已。
在大雨聲中,在眾人的痛哭聲中,唯有劉邦的那首大風歌的歌聲久久回蕩在長陵,不被任何聲音所掩蓋。
大家隻是清晰的聽到大風歌那激揚的歌詞: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