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們一時之間,在絳侯府前吵嚷了起來。張相如伸展雙臂,開口說道:“諸位且靜,既然絳侯不肯出麵......”張相如看向馮敬說道:“那就請上黨侯出麵,上黨侯若是不肯出麵,那我就出麵。總之就是一句話,列侯歸國?歸個鳥!老哥哥們為了漢國出了一輩子力,咱們就是老死,也要死在長安!”
老臣們聞言,紛紛點頭說道:“東陽侯所言極是,咱們若是都走了,這朝政還不是盡由賈誼那個酷吏去擺布?變法變法,遲早要將高祖皇帝的基業給變沒了!”
一位老臣看到馮敬遲疑的神情,開口說道:“上黨侯若是遲疑不決的話,那大可不必為難了!我們這些老弟兄們,都是戰陣廝殺中撿回來的一條爛命,本無所顧忌。可是我們深受高祖皇帝厚恩,如今豈能眼睜睜看著那個酷吏把持朝政?上黨侯不願出麵,那就請回吧。列侯歸國?老夫要和那個賈誼抗到底!”
“既然諸位都是一片為國之心。”馮敬點了點頭道:“那好!戰陣廝殺,你死我活之時,咱們尚且麵不改色。現在對付這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孩子,何懼之有?”馮敬看向麵前的老臣們說道:“風雪太大,此處不是說話之所,老哥哥們,都隨我到府中議事。賈誼想讓咱們走人,咱們就先讓他滾出長安!”
風雪之中,十數輛軺車向上黨侯馮敬的府中而去。那雪越發下的緊了。
長安,中大夫府。
賈誼和晁錯正在一起重新整理來年開春準備發行的法令,農耕新法,列侯歸國與藩王推恩。晁錯放下手中文案,看向賈誼說道:“誼兄,我的心裏總有些忐忑不安之感啊。”
賈誼一邊整理案前文案,一邊問道:“今日朝堂之上,那些老臣們竟敢擅自離朝,擺出臉色來給陛下看。陛下沒有被嚇到,怎麽?晁兄被嚇到了麽?”
“我人微言輕。”晁錯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道:“哪有什麽嚇著不嚇著?我的心裏不安,覺得那些老臣們會生出事端來。”晁錯看向賈誼說道:“農耕新法好辦,這列侯歸國難辦啊。這些列侯們雖然都老了,但他們的腦子可不糊塗。他們留在京城,他們子孫後代便都能在朝堂上為官。他們在京城,這政治機遇要比他們在自己的封地上大的多。他們在京城,陛下做什麽事都要問一問他們的意見,他們若是回到封地,一個小小的縣尉就可以監管他們的一言一行。凡此種種,利益牽扯,我想,他們決不會乖乖奉行新出的法令的。今日朝堂上,他們言辭譏諷,擅自離朝,便是和新法唱反調的第一步,以後還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來。”
賈誼放下手中文案,細想著方才晁錯的話。
晁錯繼續說道:“誼兄,如今這朝堂上,這些居功甚偉,不可一世的老臣們雖然都已經被陛下奪去了實權,那絳侯周勃的兵權此刻也都在代地舊臣,宋昌張武二位將軍的手裏。可是,他們輔佐三朝帝王,在長安的根基之深,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晁錯低下頭沉吟片刻,抬起頭道:“誼兄你還記得麽,當年諸呂亂政,政權軍權都被呂祿呂產二人牢牢掌控。可絳侯周勃,布衣便袍入北軍大營,一聲令下,北營的將士竟然群起響應。這有的時候,這名望人脈比那冷冰冰的兵符要可靠的多啊。”
賈誼看向晁錯:“晁兄,你什麽意思?”
晁錯輕歎了一口氣道:“我心中不安,如果周勃馮敬那班老臣們就是不遵新法,雙方都撕破臉了的話,陛下會選哪一方呢?陛下是選擇我們,還是選擇老臣們呢?”
“陛下早就想變法強國了,就是因為這些老臣們,仗著自己有戰功在身,處處掣肘。”賈誼看向晁錯說道:“說到底,這列侯歸國,就是為了趕走他們,使得陛下今後發布政令之時可以免於被他們掣肘。你覺得,陛下會站在那些老臣的一方?”
“誼兄。”晁錯看向賈誼,歎了口氣道:“你一腔報國熱血,一心隻在變法強國上,可你又哪裏懂得這權術之道呢?”晁錯站起身道:“誼兄,你自比前秦的商鞅,可你能保證,當今的天子是前秦的孝公麽?商鞅變法二十年,使得弱秦變強秦,世人皆稱頌商鞅之功,實則不然,商鞅若是沒有孝公這樣賢明的君主在背後支持,商鞅早就被老氏族們趕出秦國了。”
賈誼站起身道:“難道當今天子不是一個賢明的君王麽?”
“當今天子雖然也是明君,可曆代那麽多明君,真正能像孝公那樣,一言九鼎,拚盡全力保護變法大臣,竭盡心力勢要完成變法的,又有幾個呢?”晁錯的這番話顯然已經憋在心中許久了,他看向賈誼繼續說道:“魏文侯不是明君麽?變法重臣李悝卻最終自殺而死。楚悼王不是明君麽?變法重臣吳起最終卻是被小人所殺。凡此種種,太多太多。當今天子賢明,思謀變法強國,可到時周勃馮敬等人就是群起而攻,抨擊新法,縱然天子賢明,到了那個時候,他難道真的不會動搖麽?他難道真的會為了新法,而不惜向這些漢國的元老們下手?到了兩難之時,他難道真的會開罪於這些在戰火之中一刀一槍追隨高祖打天下的老臣們麽?”
晁錯的話直擊賈誼的心靈,他的眉頭緊緊擰成了一團。
晁錯再次長歎了一口氣道:“誼兄你是國士,不計個人安危也要推行新法,富國強兵。可是你不懂這權術之道,隻怕你當不成商鞅,隻怕......隻怕......”晁錯看向賈誼:“隻怕你隻能當屈原啊......”
賈誼緩緩搖了搖頭:“不......陛下跟我說過,讓我放手去幹,排除非議有他在,護法之事則有車騎將軍薄昭,和宋昌張武二位將軍在......”
晁錯見狀,低頭沉吟片刻,抬起頭道:“變法成敗在陛下,誼兄你還是該進宮一趟,去聽一聽陛下的態度到底有沒有動搖。”
長安,未央宮,宣室內。
賈誼冒著風雪而來,劉恒忙讓鄧通在室內加設一席坐案並為賈誼端來了熱茶,劉恒看向賈誼:“不必著急,風雲再變,這天也塌不下來,你先坐下,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再和朕說話。”
賈誼坐下來,端起熱茶,劉恒向鄧通擺了擺手,鄧通忙低聲應諾之後,轉身退出宣室。劉恒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看向賈誼說道:“外麵這麽大的風雪,卿到底是何事,這麽急匆匆地前來啊?朕讓你在府中籌備來年開春要頒行的新法,你籌備的怎麽樣了?”
賈誼看向劉恒說道:“陛下,今日朝會,老列侯們當朝譏諷微臣,又不等朝會結束便擅自離朝,陛下以為如何?”
劉恒聽罷,微微笑了笑道:“朕在朝堂上的態度,你沒有看到麽?他們讚成新法也好,反對新法也罷,這個法都必須要變,誰也休想阻擾。”
賈誼聽罷,他緊鎖眉頭,沉下頭,口中說道:“可陛下是否想過,列侯歸國的法令一出,周勃等人就是不遵,陛下打算怎麽辦?他們都是漢室元老,居功甚偉的人,陛下難道要法辦他們麽?”
賈誼的聲音很低,但卻如尖刀一般直擊劉恒的內心,他不知道,今日的賈誼怎麽會說出這樣站前顧後,態度消沉的話來。
“朕知道列侯歸國的事情難辦。”劉恒看向賈誼說道:“難辦,但是必須要辦。這些列侯們,個個都已年過六旬,吃著功勞簿上的老帳,呆在京城中,處處與朕掣肘,安排自己的子弟為官,使得朕即使有變法強國之心,也無法真正放開手腳去做。咱們君臣不是早就計議過了麽,將列侯歸國的事放在第一道法令上,不就是為了使後麵陸續的法令都能夠不受阻擾,盡快推行麽?”
賈誼仍是低沉著頭:“可此事棘手,隻怕會超出臣預想的那樣。”
“賈誼。”劉恒看向他道:“今日朝堂上老臣們明著說你,暗地裏卻是直指朕,可朕並沒有絲毫的顧慮。方才在朝堂上朕也已經說了,十天之後便拜你大良造爵,領禦史大夫職,全麵推行新法。怎麽?朕還沒有動搖,你莫非害怕了?”
“不。”賈誼抬起頭道:“臣自受陛下知遇之恩起的那天,便沒有絲毫畏懼。”賈誼站起身朝劉恒一拱手道:“陛下全力支持,臣則竭盡心力,也要促成新法。”
“好!”劉恒也站起身道:“明年第一道新法,便是列侯歸國,讓那些老列侯們通通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至於朝廷上的事,他們日後少插手。而後再頒行藩王推恩之法,在每一個藩國都實行推恩製,一步步削弱這些不可一世,處處與朝廷作對的藩王們的勢力。”劉恒邁步走至賈誼的麵前:“這兩道新法,最為棘手,最為難辦,可若是都解決了,漢國的變法便成功了一大半。”劉恒伸手拍了拍賈誼的肩膀說道:“你回去好好準備一番,那些老臣們必然還會生事,讓他們盡管來吧,朕做你的後台,做變法的支柱。”
聞聽劉恒這番話,賈誼心中再無顧慮,他忙拱手說道:“臣領命!”說罷,轉身便要回府籌備新法事宜,劉恒忙道:“外麵風雪太大,你可等風雪停息了再走,你要是生了病,這變法之事可就要耽誤下來了。”劉恒看向殿外叫道:“鄧通!”
鄧通忙快步進殿,劉恒看向他道:“外麵的風雪還是那麽大麽?”
鄧通忙拱手說道:“回陛下,外麵的風雪已經停了。”
賈誼聞言,心中更是振奮,他轉身看向劉恒拱手說道:“陛下決意變法,方才還凜冽的寒風,漫天的大雪驟然間便停了,此乃天意啊。”
劉恒也不由笑了,仰起頭喃喃說道:“上蒼護佑漢國啊。”
賈誼再次拱手說道:“既然外麵的風雪已停,臣立刻便回府中,籌措變法之事。”
吳國,姑蘇王城。
自燕王劉澤,楚王劉交相繼病逝之後,天下藩王,便唯有吳王劉濞年紀最長了。隆冬寒天之際,劉濞發書邀請淮南王劉長,新楚王劉郢前來姑蘇商議事務。劉長和劉郢接到書信之時,心中便已經猜到了劉濞的心思。
王城大殿前,執戟衛士們圍成了一個圓圈,隻見淮南王劉長站在圈內,將外袍脫下,雙袖捋起,兩隻手分別抓住一方銅鼎的左右兩足,咬緊牙關,運足氣力,奮力一舉,便將那銅鼎高高舉過頭頂。
“彩——!”四周的衛士們高聲喝彩起來。
聽到四周的喝彩聲,劉長愈加振奮,他舉著銅鼎,圍著方才放鼎的位置一連走上三圈,才半蹲下身子,將銅鼎放回地上。
“哈哈哈哈......”楚王劉郢鼓掌笑道:“早就聽聞淮南王神力,能徒手舉起重鼎,當時我還不信,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劉郢轉頭看向吳王劉濞笑道:“老哥,你這鼎有多重?”
吳王劉濞笑著說道:“我宮中的這鼎雖不比周王室的九鼎,但少說也要有三百斤以上啊,長弟果然是神力啊!”
劉長看向劉濞微微笑道:“堂哥,我常聽聞你當年追隨高祖皇帝,擒殺英布時的壯舉。你也來露一手,讓長弟我也看看眼界!”
楚王劉郢聽罷,忙鼓掌笑道:“好,好,好。”
“老了老了。”劉濞擺了擺手道:“我老了,比不上長弟年富力強,莫說這三百斤上的銅鼎,就是給我一個百斤之物,我也舉不動啦,和長弟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
“堂哥謙虛了。”劉長微微笑著說道:“論蠻力,長弟就算再有力氣,也無非是個武夫耳。可這要論起做生意來,我們這些藩王的生意做的可都不如堂哥啊!”
楚王劉郢聽罷,也大笑起來說道:“淮南王說的是,要論起做生意來,大哥可是要教教我們啊。”(未完待續)
老臣們聞言,紛紛點頭說道:“東陽侯所言極是,咱們若是都走了,這朝政還不是盡由賈誼那個酷吏去擺布?變法變法,遲早要將高祖皇帝的基業給變沒了!”
一位老臣看到馮敬遲疑的神情,開口說道:“上黨侯若是遲疑不決的話,那大可不必為難了!我們這些老弟兄們,都是戰陣廝殺中撿回來的一條爛命,本無所顧忌。可是我們深受高祖皇帝厚恩,如今豈能眼睜睜看著那個酷吏把持朝政?上黨侯不願出麵,那就請回吧。列侯歸國?老夫要和那個賈誼抗到底!”
“既然諸位都是一片為國之心。”馮敬點了點頭道:“那好!戰陣廝殺,你死我活之時,咱們尚且麵不改色。現在對付這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孩子,何懼之有?”馮敬看向麵前的老臣們說道:“風雪太大,此處不是說話之所,老哥哥們,都隨我到府中議事。賈誼想讓咱們走人,咱們就先讓他滾出長安!”
風雪之中,十數輛軺車向上黨侯馮敬的府中而去。那雪越發下的緊了。
長安,中大夫府。
賈誼和晁錯正在一起重新整理來年開春準備發行的法令,農耕新法,列侯歸國與藩王推恩。晁錯放下手中文案,看向賈誼說道:“誼兄,我的心裏總有些忐忑不安之感啊。”
賈誼一邊整理案前文案,一邊問道:“今日朝堂之上,那些老臣們竟敢擅自離朝,擺出臉色來給陛下看。陛下沒有被嚇到,怎麽?晁兄被嚇到了麽?”
“我人微言輕。”晁錯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道:“哪有什麽嚇著不嚇著?我的心裏不安,覺得那些老臣們會生出事端來。”晁錯看向賈誼說道:“農耕新法好辦,這列侯歸國難辦啊。這些列侯們雖然都老了,但他們的腦子可不糊塗。他們留在京城,他們子孫後代便都能在朝堂上為官。他們在京城,這政治機遇要比他們在自己的封地上大的多。他們在京城,陛下做什麽事都要問一問他們的意見,他們若是回到封地,一個小小的縣尉就可以監管他們的一言一行。凡此種種,利益牽扯,我想,他們決不會乖乖奉行新出的法令的。今日朝堂上,他們言辭譏諷,擅自離朝,便是和新法唱反調的第一步,以後還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來。”
賈誼放下手中文案,細想著方才晁錯的話。
晁錯繼續說道:“誼兄,如今這朝堂上,這些居功甚偉,不可一世的老臣們雖然都已經被陛下奪去了實權,那絳侯周勃的兵權此刻也都在代地舊臣,宋昌張武二位將軍的手裏。可是,他們輔佐三朝帝王,在長安的根基之深,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晁錯低下頭沉吟片刻,抬起頭道:“誼兄你還記得麽,當年諸呂亂政,政權軍權都被呂祿呂產二人牢牢掌控。可絳侯周勃,布衣便袍入北軍大營,一聲令下,北營的將士竟然群起響應。這有的時候,這名望人脈比那冷冰冰的兵符要可靠的多啊。”
賈誼看向晁錯:“晁兄,你什麽意思?”
晁錯輕歎了一口氣道:“我心中不安,如果周勃馮敬那班老臣們就是不遵新法,雙方都撕破臉了的話,陛下會選哪一方呢?陛下是選擇我們,還是選擇老臣們呢?”
“陛下早就想變法強國了,就是因為這些老臣們,仗著自己有戰功在身,處處掣肘。”賈誼看向晁錯說道:“說到底,這列侯歸國,就是為了趕走他們,使得陛下今後發布政令之時可以免於被他們掣肘。你覺得,陛下會站在那些老臣的一方?”
“誼兄。”晁錯看向賈誼,歎了口氣道:“你一腔報國熱血,一心隻在變法強國上,可你又哪裏懂得這權術之道呢?”晁錯站起身道:“誼兄,你自比前秦的商鞅,可你能保證,當今的天子是前秦的孝公麽?商鞅變法二十年,使得弱秦變強秦,世人皆稱頌商鞅之功,實則不然,商鞅若是沒有孝公這樣賢明的君主在背後支持,商鞅早就被老氏族們趕出秦國了。”
賈誼站起身道:“難道當今天子不是一個賢明的君王麽?”
“當今天子雖然也是明君,可曆代那麽多明君,真正能像孝公那樣,一言九鼎,拚盡全力保護變法大臣,竭盡心力勢要完成變法的,又有幾個呢?”晁錯的這番話顯然已經憋在心中許久了,他看向賈誼繼續說道:“魏文侯不是明君麽?變法重臣李悝卻最終自殺而死。楚悼王不是明君麽?變法重臣吳起最終卻是被小人所殺。凡此種種,太多太多。當今天子賢明,思謀變法強國,可到時周勃馮敬等人就是群起而攻,抨擊新法,縱然天子賢明,到了那個時候,他難道真的不會動搖麽?他難道真的會為了新法,而不惜向這些漢國的元老們下手?到了兩難之時,他難道真的會開罪於這些在戰火之中一刀一槍追隨高祖打天下的老臣們麽?”
晁錯的話直擊賈誼的心靈,他的眉頭緊緊擰成了一團。
晁錯再次長歎了一口氣道:“誼兄你是國士,不計個人安危也要推行新法,富國強兵。可是你不懂這權術之道,隻怕你當不成商鞅,隻怕......隻怕......”晁錯看向賈誼:“隻怕你隻能當屈原啊......”
賈誼緩緩搖了搖頭:“不......陛下跟我說過,讓我放手去幹,排除非議有他在,護法之事則有車騎將軍薄昭,和宋昌張武二位將軍在......”
晁錯見狀,低頭沉吟片刻,抬起頭道:“變法成敗在陛下,誼兄你還是該進宮一趟,去聽一聽陛下的態度到底有沒有動搖。”
長安,未央宮,宣室內。
賈誼冒著風雪而來,劉恒忙讓鄧通在室內加設一席坐案並為賈誼端來了熱茶,劉恒看向賈誼:“不必著急,風雲再變,這天也塌不下來,你先坐下,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再和朕說話。”
賈誼坐下來,端起熱茶,劉恒向鄧通擺了擺手,鄧通忙低聲應諾之後,轉身退出宣室。劉恒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看向賈誼說道:“外麵這麽大的風雪,卿到底是何事,這麽急匆匆地前來啊?朕讓你在府中籌備來年開春要頒行的新法,你籌備的怎麽樣了?”
賈誼看向劉恒說道:“陛下,今日朝會,老列侯們當朝譏諷微臣,又不等朝會結束便擅自離朝,陛下以為如何?”
劉恒聽罷,微微笑了笑道:“朕在朝堂上的態度,你沒有看到麽?他們讚成新法也好,反對新法也罷,這個法都必須要變,誰也休想阻擾。”
賈誼聽罷,他緊鎖眉頭,沉下頭,口中說道:“可陛下是否想過,列侯歸國的法令一出,周勃等人就是不遵,陛下打算怎麽辦?他們都是漢室元老,居功甚偉的人,陛下難道要法辦他們麽?”
賈誼的聲音很低,但卻如尖刀一般直擊劉恒的內心,他不知道,今日的賈誼怎麽會說出這樣站前顧後,態度消沉的話來。
“朕知道列侯歸國的事情難辦。”劉恒看向賈誼說道:“難辦,但是必須要辦。這些列侯們,個個都已年過六旬,吃著功勞簿上的老帳,呆在京城中,處處與朕掣肘,安排自己的子弟為官,使得朕即使有變法強國之心,也無法真正放開手腳去做。咱們君臣不是早就計議過了麽,將列侯歸國的事放在第一道法令上,不就是為了使後麵陸續的法令都能夠不受阻擾,盡快推行麽?”
賈誼仍是低沉著頭:“可此事棘手,隻怕會超出臣預想的那樣。”
“賈誼。”劉恒看向他道:“今日朝堂上老臣們明著說你,暗地裏卻是直指朕,可朕並沒有絲毫的顧慮。方才在朝堂上朕也已經說了,十天之後便拜你大良造爵,領禦史大夫職,全麵推行新法。怎麽?朕還沒有動搖,你莫非害怕了?”
“不。”賈誼抬起頭道:“臣自受陛下知遇之恩起的那天,便沒有絲毫畏懼。”賈誼站起身朝劉恒一拱手道:“陛下全力支持,臣則竭盡心力,也要促成新法。”
“好!”劉恒也站起身道:“明年第一道新法,便是列侯歸國,讓那些老列侯們通通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至於朝廷上的事,他們日後少插手。而後再頒行藩王推恩之法,在每一個藩國都實行推恩製,一步步削弱這些不可一世,處處與朝廷作對的藩王們的勢力。”劉恒邁步走至賈誼的麵前:“這兩道新法,最為棘手,最為難辦,可若是都解決了,漢國的變法便成功了一大半。”劉恒伸手拍了拍賈誼的肩膀說道:“你回去好好準備一番,那些老臣們必然還會生事,讓他們盡管來吧,朕做你的後台,做變法的支柱。”
聞聽劉恒這番話,賈誼心中再無顧慮,他忙拱手說道:“臣領命!”說罷,轉身便要回府籌備新法事宜,劉恒忙道:“外麵風雪太大,你可等風雪停息了再走,你要是生了病,這變法之事可就要耽誤下來了。”劉恒看向殿外叫道:“鄧通!”
鄧通忙快步進殿,劉恒看向他道:“外麵的風雪還是那麽大麽?”
鄧通忙拱手說道:“回陛下,外麵的風雪已經停了。”
賈誼聞言,心中更是振奮,他轉身看向劉恒拱手說道:“陛下決意變法,方才還凜冽的寒風,漫天的大雪驟然間便停了,此乃天意啊。”
劉恒也不由笑了,仰起頭喃喃說道:“上蒼護佑漢國啊。”
賈誼再次拱手說道:“既然外麵的風雪已停,臣立刻便回府中,籌措變法之事。”
吳國,姑蘇王城。
自燕王劉澤,楚王劉交相繼病逝之後,天下藩王,便唯有吳王劉濞年紀最長了。隆冬寒天之際,劉濞發書邀請淮南王劉長,新楚王劉郢前來姑蘇商議事務。劉長和劉郢接到書信之時,心中便已經猜到了劉濞的心思。
王城大殿前,執戟衛士們圍成了一個圓圈,隻見淮南王劉長站在圈內,將外袍脫下,雙袖捋起,兩隻手分別抓住一方銅鼎的左右兩足,咬緊牙關,運足氣力,奮力一舉,便將那銅鼎高高舉過頭頂。
“彩——!”四周的衛士們高聲喝彩起來。
聽到四周的喝彩聲,劉長愈加振奮,他舉著銅鼎,圍著方才放鼎的位置一連走上三圈,才半蹲下身子,將銅鼎放回地上。
“哈哈哈哈......”楚王劉郢鼓掌笑道:“早就聽聞淮南王神力,能徒手舉起重鼎,當時我還不信,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啊!”劉郢轉頭看向吳王劉濞笑道:“老哥,你這鼎有多重?”
吳王劉濞笑著說道:“我宮中的這鼎雖不比周王室的九鼎,但少說也要有三百斤以上啊,長弟果然是神力啊!”
劉長看向劉濞微微笑道:“堂哥,我常聽聞你當年追隨高祖皇帝,擒殺英布時的壯舉。你也來露一手,讓長弟我也看看眼界!”
楚王劉郢聽罷,忙鼓掌笑道:“好,好,好。”
“老了老了。”劉濞擺了擺手道:“我老了,比不上長弟年富力強,莫說這三百斤上的銅鼎,就是給我一個百斤之物,我也舉不動啦,和長弟比起來,真是自愧不如啊。”
“堂哥謙虛了。”劉長微微笑著說道:“論蠻力,長弟就算再有力氣,也無非是個武夫耳。可這要論起做生意來,我們這些藩王的生意做的可都不如堂哥啊!”
楚王劉郢聽罷,也大笑起來說道:“淮南王說的是,要論起做生意來,大哥可是要教教我們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