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慈普渡按——能堅持閱讀到此,定是文學修養較高之人,也是靈善之人,餘當肅然起敬。此書內涵豐富,蘊含諸多隱秘信息,敬請靜心細讀,相信您會有收獲,甚至有所啟發。
第十四回男不養貓算命測字
林和聽聞觀中有鼠患,首先想到養貓。
居雲不以為然,搖頭道:“你有所不知,女不養狗,男不養貓。道觀內都是男仔,更加養貓不得。”
這是什麽道理?林和心中疑惑不解,就道:“道觀中都是男仔,又不怕貓,怎麽會養不得貓咪呢?”
居雲抬眼看了一下那架鬧鍾,道:“左右還有時間,好,故事也可增長知識,我就講點給你聽聽。”
“男不養貓,這裏麵有一個故事。”居雲說著起身將那隻死鼠放進畚箕,轉身開講。
“東漢末年,各地軍閥割據混戰,三國鼎立就是從此開始的。話說西蜀之地,就是如今的四川,那裏的男人有光身睡覺的習慣。有個姓李的男仔養了隻貓,本意想用來捉老鼠。一日晚間,男仔困熟之後,他那個小便的丁丁動來動去,一刻抬頭一刻低頭,黑暗中,屋中養的貓以為是老鼠,一口咬掉了丁丁,然後就食入肚中。”
居雲背手踱步,瞟了一眼林和,隻見他聽到咬掉丁丁時,低頭下意識的望著自己的褲襠。居雲不覺莞爾,繼續道:“這件事後來傳了出去,好笑之餘,大人們就告誡自己的子孫,男仔不得養貓。”
林和也不知此事真假,隻覺沒了丁丁可不是好事,心中有些駭然,一時也無問題了。
故事講完,繼續上課。居雲坐回桌前,指著洛書道:“洛書,是陰陽五行術數的本源,古時又叫龜書,因為這幅圖是洛河神龜獻給大禹的。”
林和回過神來,又舉手道:“神龜和大禹一定有典故,老師可否詳細講講這個故事?”
居雲笑道:“我知道你喜歡聽故事,好,就詳細講講。”
“大約四千年前,人類居住的這個地球突然發生了大洪水,這次大洪水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我們中國也受到了影響,滔天洪水淹沒了平原和穀地,隻有在高山上的人僥幸躲過了災難。後來洪水慢慢退去,人們發現,原先的家園都成了水鄉澤國,雖然洪水沒了,但河流湖泊卻變大變多了,而且水患非常嚴重。”
瞄了林和一眼,看他聽的有味,居雲繼續道:“那時統治中國的正是五帝之一的堯帝,他看到中原的百姓因為水患都愁苦不堪,心裏很焦急,於是堯帝就命人去治水。首先去治水的大官叫鯀,可是鯀治理了九年依然沒有成功,堯帝認為鯀治水無方,聽說鯀的兒子禹很有本事,就任命禹為司空,令其繼續治水。禹做事非常專心認真,經常奔波在山野河川,一日他來到洛河邊,看見有河水裏浮出一隻神龜,龜背居然有一幅圖,這就是龜馱洛書。”
居雲稍停又道:“你看,這幅圖就是洛書。”他指著一幅白圈黑點圖道:“頭戴九,腳履一,左肩四,右肩二,左手三,右手七,左腳八,右腳六,五居中,白圈一三五七九為陽,黑點二四六八為陰,無論陰陽,都是左旋。”
不知林和是已經了解了河圖洛書,還是對此不感興趣,他對故事似乎情有獨鍾,催問道:“老師,後來呢?”
居雲也沒多考慮,順口答道:“後來,禹就按照洛書的提示,治水終於成功。堯帝看他為人好好,本事又大,就把自己的帝位讓給了他。禹繼承了帝位,繼續研究洛書,洛書其實是萬事萬物的脈絡圖,他依照洛書,將天下分九州,鑄九鼎。”
林和舉手,居雲見狀知道他想說九州九鼎,幹脆道:“你還記得九鼎?”
林和也不客氣,直接道:“九鼎共有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後來呢?”
居雲麵對這樣的學生也是無奈,繼續道:“接著,禹又製定九章大法,用來治理國家,他建立的國家國號就是夏。”
林和又舉手,問道:“先生,可是夏商周秦漢三國的夏朝?”
居雲點頭:“是的,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曆史記載的朝代,因為夏朝是禹建立的,所以禹又叫夏禹。”
林和舉手又問:“那為何又叫大禹呢?”
居雲答道:“因為他治水有功,解除了百姓們的愁苦,人們感激他,認為他是個偉大的人,所以就叫他大禹。”
林和又舉手:“有問題。”
居雲看看鬧鍾,不容林和再問,直接道:“時間已到,下回再講,今日上課結束。”望著林和意猶未盡的樣子,居雲也不理會,道別後,目送他離去。
莫沉莫默從雲南回到家中,收拾了一下,就趕去武當山。倆人十幾歲就開始同居,二十多年來顆粒無收,沒有後嗣,修道之人對此並不在意,相反,尋覓材質上佳能收為弟子的人卻是他們經常念叨的。眼下,倆人沒有一兒半女,東奔西走倒也了無牽掛。
房山縣毗鄰武當山,文公觀舊址所在屬於房山縣地界。
昨天倆人去民政局,接待的人挺熱情,說重建文公觀沒有問題,批文可以給,提到錢時卻兩手一攤,直說無能為力。原以為有居風的關照,人家多少會給一點,誰知道一毛不拔呀。想想也是,文公觀又不是公家的建築,怎麽可能給你籌資撥款。也罷,能同意重修道觀就好。
莫沉莫默望著麵目全非的文公觀,心裏涼透了。一間像樣的房都沒有,全是殘垣斷壁。如果是風吹雨淋,十幾年時間還不至於如此破敗,但是人為破壞那就是一眨眼的事,何況十年的動蕩時期呢?
沒錢啊,這幾年就是混了溫飽,手上根本沒有結餘,從居風那裏領的獎金也沒多少,全部湊在一起還不到五百塊錢,光買材料也不夠。
莫默雖說是女人,思路比莫沉清晰,見此情景,道:“先找個地方搭間茅屋,我們能住下就行,然後再想辦法搞錢。”
“搭個茅屋容易,錢可就難搞咯。”莫沉一點信心都沒有,他又想到居風,道:“我看,還得找居風幫忙。”
莫默出主意道:“你就知道求人,這裏不是方山縣地界嗎,你去縣城擺個攤子,給人算命如何?”
莫沉一拍大腿:“算命測字,妙啊,夫人真是女孔明,這主意好啊,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說幹就幹,莫沉莫默倆人又進了房山縣城,先向人租了一間不到八平米的小房,然後做些準備。如今改革開放好幾年了,還真有人來算命的。算命測字看風水那是老本行,莫沉做起來得心應手,白天在街角擺攤算命測字,晚上回到出租房和莫默雲雨。
這日子過得看似不錯,可算命能掙幾個錢。這天到了下午,莫沉還沒開張,不免有些氣餒,加上昨晚架不住莫默的索求,二番雲雨多耗了元陽,此時精神有些倦怠,兩眼皮不知不覺垂下,打起了瞌睡。
猛地後背被人拍了一下,莫沉吃了一驚,忙睜眼打量。
“怎麽,不認識我啦?”說話的人長相奇特,右眉淡黃稀疏,左眉卻是烏黑粗長。
莫沉皺眉思索,道:“你是,獨眉?白鶴觀的主持,青元子?”
青元子嗬嗬笑道:“不錯,正是貧道。”他四下看了看莫攤沉的算命,又道:“好幾年不見,怎麽落魄成這樣?堂堂風水大師居然擺攤算命,你也不怕一尺真人罵你。”
莫沉一臉尷尬,道:“道觀被人毀了,如此也是混口飯吃。”
青元子本名劉青山,幼年被白鶴觀一鶴道長收養成為弟子,他的身世除了師尊無人知曉。師尊仙逝後,青元子成為白鶴觀觀主,身為主持他卻不理道觀事務,經常外出雲遊。八年前帶回一名嬰兒後,他當做弟子悉心照料,不再四處雲遊,道觀事務依舊很少插手,全部交由師兄處理。
他見莫沉一副落難窘境,好意道:“你魯班尺既然無處落腳,不妨去我白鶴觀客居,道觀多你一人絕無問題。對了,你不是還有個師妹丁蘭尺呢?風姿綽約的,不會是分手了吧。”
莫沉聽青元子前麵說的話,不覺動心,這風姿綽約四字卻讓他警惕,言從心出,獨眉老道可不是善於之輩。他一轉念道:“多謝觀主,貧道和師妹情投意合,一起遊曆四方,同道好友眾多,哪裏會無處落腳。還有,文公觀不日就會重建,到時還請觀主移步參訪。”
青元子暗道:看你如此落寞,還奢談重建道觀,吹吧!他一臉不屑:“那你可否告知一二,有哪些同道好友,本觀主也好拜見請教。”
莫沉有些心虛,嘴上卻不退讓:“那多了,比如居風居雲兩位道長,神通廣大。”他忽然想起居風曾經告誡過,不可談及有關他的事,所以連忙刹車不再吹噓。
青元子搖頭道:“此二人沒聽說過,看來你結交的都是些無名之輩。”
“八音,對了,還有八音道長。”莫沉一下想到八音,上個月好歹一起合作過,立馬道:“前些天我們還見過麵,八音道長在南方可是響響鐺鐺的人物,法術絕對一流......”
青元子一聽八音二字,神情一震:“等等,你說的八音,可是華南的八音道人?”
“正是,怎麽,這人你認識?”莫沉有些意外,自己和八音也是初交,以前從未聽說,青元子怎麽會知道?
青元子臉色一變,逼近莫沉,喝道:“快說,你在何處與他相識,又是在何處與他見的麵。”
莫沉嚇了一跳,心道:這二人不會是有仇吧,看青元子的態度,似乎結怨挺深啊。下麵說話可要注意,別把自己攪進去。
不等莫沉多想,青元子又逼問道:“他身邊可有一個八、九歲的男孩?”
莫沉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門隻是偶然在,在昆明見過他一麵,萍水相逢,並無深交。他是孤身一人,沒看見有什麽小孩。觀主與他有仇?有怨?”
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男不養貓算命測字
林和聽聞觀中有鼠患,首先想到養貓。
居雲不以為然,搖頭道:“你有所不知,女不養狗,男不養貓。道觀內都是男仔,更加養貓不得。”
這是什麽道理?林和心中疑惑不解,就道:“道觀中都是男仔,又不怕貓,怎麽會養不得貓咪呢?”
居雲抬眼看了一下那架鬧鍾,道:“左右還有時間,好,故事也可增長知識,我就講點給你聽聽。”
“男不養貓,這裏麵有一個故事。”居雲說著起身將那隻死鼠放進畚箕,轉身開講。
“東漢末年,各地軍閥割據混戰,三國鼎立就是從此開始的。話說西蜀之地,就是如今的四川,那裏的男人有光身睡覺的習慣。有個姓李的男仔養了隻貓,本意想用來捉老鼠。一日晚間,男仔困熟之後,他那個小便的丁丁動來動去,一刻抬頭一刻低頭,黑暗中,屋中養的貓以為是老鼠,一口咬掉了丁丁,然後就食入肚中。”
居雲背手踱步,瞟了一眼林和,隻見他聽到咬掉丁丁時,低頭下意識的望著自己的褲襠。居雲不覺莞爾,繼續道:“這件事後來傳了出去,好笑之餘,大人們就告誡自己的子孫,男仔不得養貓。”
林和也不知此事真假,隻覺沒了丁丁可不是好事,心中有些駭然,一時也無問題了。
故事講完,繼續上課。居雲坐回桌前,指著洛書道:“洛書,是陰陽五行術數的本源,古時又叫龜書,因為這幅圖是洛河神龜獻給大禹的。”
林和回過神來,又舉手道:“神龜和大禹一定有典故,老師可否詳細講講這個故事?”
居雲笑道:“我知道你喜歡聽故事,好,就詳細講講。”
“大約四千年前,人類居住的這個地球突然發生了大洪水,這次大洪水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我們中國也受到了影響,滔天洪水淹沒了平原和穀地,隻有在高山上的人僥幸躲過了災難。後來洪水慢慢退去,人們發現,原先的家園都成了水鄉澤國,雖然洪水沒了,但河流湖泊卻變大變多了,而且水患非常嚴重。”
瞄了林和一眼,看他聽的有味,居雲繼續道:“那時統治中國的正是五帝之一的堯帝,他看到中原的百姓因為水患都愁苦不堪,心裏很焦急,於是堯帝就命人去治水。首先去治水的大官叫鯀,可是鯀治理了九年依然沒有成功,堯帝認為鯀治水無方,聽說鯀的兒子禹很有本事,就任命禹為司空,令其繼續治水。禹做事非常專心認真,經常奔波在山野河川,一日他來到洛河邊,看見有河水裏浮出一隻神龜,龜背居然有一幅圖,這就是龜馱洛書。”
居雲稍停又道:“你看,這幅圖就是洛書。”他指著一幅白圈黑點圖道:“頭戴九,腳履一,左肩四,右肩二,左手三,右手七,左腳八,右腳六,五居中,白圈一三五七九為陽,黑點二四六八為陰,無論陰陽,都是左旋。”
不知林和是已經了解了河圖洛書,還是對此不感興趣,他對故事似乎情有獨鍾,催問道:“老師,後來呢?”
居雲也沒多考慮,順口答道:“後來,禹就按照洛書的提示,治水終於成功。堯帝看他為人好好,本事又大,就把自己的帝位讓給了他。禹繼承了帝位,繼續研究洛書,洛書其實是萬事萬物的脈絡圖,他依照洛書,將天下分九州,鑄九鼎。”
林和舉手,居雲見狀知道他想說九州九鼎,幹脆道:“你還記得九鼎?”
林和也不客氣,直接道:“九鼎共有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後來呢?”
居雲麵對這樣的學生也是無奈,繼續道:“接著,禹又製定九章大法,用來治理國家,他建立的國家國號就是夏。”
林和又舉手,問道:“先生,可是夏商周秦漢三國的夏朝?”
居雲點頭:“是的,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曆史記載的朝代,因為夏朝是禹建立的,所以禹又叫夏禹。”
林和舉手又問:“那為何又叫大禹呢?”
居雲答道:“因為他治水有功,解除了百姓們的愁苦,人們感激他,認為他是個偉大的人,所以就叫他大禹。”
林和又舉手:“有問題。”
居雲看看鬧鍾,不容林和再問,直接道:“時間已到,下回再講,今日上課結束。”望著林和意猶未盡的樣子,居雲也不理會,道別後,目送他離去。
莫沉莫默從雲南回到家中,收拾了一下,就趕去武當山。倆人十幾歲就開始同居,二十多年來顆粒無收,沒有後嗣,修道之人對此並不在意,相反,尋覓材質上佳能收為弟子的人卻是他們經常念叨的。眼下,倆人沒有一兒半女,東奔西走倒也了無牽掛。
房山縣毗鄰武當山,文公觀舊址所在屬於房山縣地界。
昨天倆人去民政局,接待的人挺熱情,說重建文公觀沒有問題,批文可以給,提到錢時卻兩手一攤,直說無能為力。原以為有居風的關照,人家多少會給一點,誰知道一毛不拔呀。想想也是,文公觀又不是公家的建築,怎麽可能給你籌資撥款。也罷,能同意重修道觀就好。
莫沉莫默望著麵目全非的文公觀,心裏涼透了。一間像樣的房都沒有,全是殘垣斷壁。如果是風吹雨淋,十幾年時間還不至於如此破敗,但是人為破壞那就是一眨眼的事,何況十年的動蕩時期呢?
沒錢啊,這幾年就是混了溫飽,手上根本沒有結餘,從居風那裏領的獎金也沒多少,全部湊在一起還不到五百塊錢,光買材料也不夠。
莫默雖說是女人,思路比莫沉清晰,見此情景,道:“先找個地方搭間茅屋,我們能住下就行,然後再想辦法搞錢。”
“搭個茅屋容易,錢可就難搞咯。”莫沉一點信心都沒有,他又想到居風,道:“我看,還得找居風幫忙。”
莫默出主意道:“你就知道求人,這裏不是方山縣地界嗎,你去縣城擺個攤子,給人算命如何?”
莫沉一拍大腿:“算命測字,妙啊,夫人真是女孔明,這主意好啊,我怎麽就沒想到呢。”
說幹就幹,莫沉莫默倆人又進了房山縣城,先向人租了一間不到八平米的小房,然後做些準備。如今改革開放好幾年了,還真有人來算命的。算命測字看風水那是老本行,莫沉做起來得心應手,白天在街角擺攤算命測字,晚上回到出租房和莫默雲雨。
這日子過得看似不錯,可算命能掙幾個錢。這天到了下午,莫沉還沒開張,不免有些氣餒,加上昨晚架不住莫默的索求,二番雲雨多耗了元陽,此時精神有些倦怠,兩眼皮不知不覺垂下,打起了瞌睡。
猛地後背被人拍了一下,莫沉吃了一驚,忙睜眼打量。
“怎麽,不認識我啦?”說話的人長相奇特,右眉淡黃稀疏,左眉卻是烏黑粗長。
莫沉皺眉思索,道:“你是,獨眉?白鶴觀的主持,青元子?”
青元子嗬嗬笑道:“不錯,正是貧道。”他四下看了看莫攤沉的算命,又道:“好幾年不見,怎麽落魄成這樣?堂堂風水大師居然擺攤算命,你也不怕一尺真人罵你。”
莫沉一臉尷尬,道:“道觀被人毀了,如此也是混口飯吃。”
青元子本名劉青山,幼年被白鶴觀一鶴道長收養成為弟子,他的身世除了師尊無人知曉。師尊仙逝後,青元子成為白鶴觀觀主,身為主持他卻不理道觀事務,經常外出雲遊。八年前帶回一名嬰兒後,他當做弟子悉心照料,不再四處雲遊,道觀事務依舊很少插手,全部交由師兄處理。
他見莫沉一副落難窘境,好意道:“你魯班尺既然無處落腳,不妨去我白鶴觀客居,道觀多你一人絕無問題。對了,你不是還有個師妹丁蘭尺呢?風姿綽約的,不會是分手了吧。”
莫沉聽青元子前麵說的話,不覺動心,這風姿綽約四字卻讓他警惕,言從心出,獨眉老道可不是善於之輩。他一轉念道:“多謝觀主,貧道和師妹情投意合,一起遊曆四方,同道好友眾多,哪裏會無處落腳。還有,文公觀不日就會重建,到時還請觀主移步參訪。”
青元子暗道:看你如此落寞,還奢談重建道觀,吹吧!他一臉不屑:“那你可否告知一二,有哪些同道好友,本觀主也好拜見請教。”
莫沉有些心虛,嘴上卻不退讓:“那多了,比如居風居雲兩位道長,神通廣大。”他忽然想起居風曾經告誡過,不可談及有關他的事,所以連忙刹車不再吹噓。
青元子搖頭道:“此二人沒聽說過,看來你結交的都是些無名之輩。”
“八音,對了,還有八音道長。”莫沉一下想到八音,上個月好歹一起合作過,立馬道:“前些天我們還見過麵,八音道長在南方可是響響鐺鐺的人物,法術絕對一流......”
青元子一聽八音二字,神情一震:“等等,你說的八音,可是華南的八音道人?”
“正是,怎麽,這人你認識?”莫沉有些意外,自己和八音也是初交,以前從未聽說,青元子怎麽會知道?
青元子臉色一變,逼近莫沉,喝道:“快說,你在何處與他相識,又是在何處與他見的麵。”
莫沉嚇了一跳,心道:這二人不會是有仇吧,看青元子的態度,似乎結怨挺深啊。下麵說話可要注意,別把自己攪進去。
不等莫沉多想,青元子又逼問道:“他身邊可有一個八、九歲的男孩?”
莫沉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門隻是偶然在,在昆明見過他一麵,萍水相逢,並無深交。他是孤身一人,沒看見有什麽小孩。觀主與他有仇?有怨?”
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