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回跨界高人形同白馬
見老者自稱貧道,林和連忙重新施禮,拱手道:“原來是樹靜大師,弟子林和多有不敬,還請大師恕罪。”
麵對林和,樹靜老道顯得十分客氣:“林道友貌似少年,實為得道高人,貧道如何當得起大師二字,還是同輩相稱為妥。”
既然能看出自己有些道行,樹靜也不是泛泛之輩,林和不再拘泥小節:“你我年齡相差懸殊,不如我稱你樹靜道長,你叫我林和便是,道長以為如何?”
“好!如此甚好。”樹靜立即應承,道:“林和道友,貧道想請你去積翠山白馬觀一敘,不知意下如何啊?”
雖是同道中人,隻是遠無瓜葛近無相交,自己時空穿梭來此,一切小心為上。林和正想借口要去高麗,回絕樹靜的邀請。
尹夢花卻走近道:“大哥,我們去看看吧!”她本就不願回高麗,見有人相邀就想著去逛上一逛,這樣就能陪在林和身邊。
樹靜見林和有些猶豫,微笑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我二人不是同界之人,能在此相遇也是奇緣,貧道有些疑惑想要請教,林和道友既然有事,我自然不能強求。這樣,從這往西不到一百裏路就是積翠山,日後你如果得空路過此地,還請來白馬觀一敘。”
林和解釋道:“道長,我們要去高麗國,以後有機會一定前去拜訪。”
忽然樹靜神色一變,口道“貧道告辭”,拱手一禮掉頭大步離去,腳步健碩毫無年老之態。
林和連忙朝樹靜拱手回禮,很快人影已消失不見。他轉過身來:“阿花,我們走。”
尹夢花卻道:“大哥,人家好心相邀,你為什麽不答應?我覺得這個老人和你一樣,說不定也是仙人。”
在凡夫俗子的眼裏,有神通異能者就是仙人。這個樹靜老道看來也有神通,他居然知道自己剛救過人,說不定就擁有天目通。還有,不是同界之人一說,難道他已看出自己是時空穿梭?
林和細細一想,貿然拒絕似有不妥,樹靜匆忙離去,似有突發急事。林和心念一動,隨即集中意念打開天目,朝著樹靜消失的方向一路搜索。
隻見樹靜使出神行,往自己待過的村子疾馳。快到村前的林中,樹靜頓住身形,攔住一個身穿道袍的老道士。
那老道士懷裏抱著嬰兒,看那繈褓有些眼熟,這不是自己施救的孩子嗎?不等林和多想,兩個老道互相伸手指點,居然鬥起法來,樣子似乎在搶奪孩子。
事情有些蹊蹺啊,去村中屋子看看。天目直撲屋中,出現在林和的視野裏就一個字,慘!夫婦二人連同小女孩都是七竅流血,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為了搶一個嬰兒,出手怎麽如此狠毒。林和連忙收起天目站立身體,正要使出空移術,一看尹夢花站在身旁,取出星際羅盤儀,對尹夢花道:“阿花,過來抱著我,快點,抱緊我。”
聽到林和叫自己抱他,尹夢花先是一愣,隨後欣喜地嗯了一聲,從後麵抱住林和。
白光閃現,二人原地消失,隻留著那匹馬低頭尋草。
——————
樹林中,兩個六十開外的老者神色凝重,針鋒相對。
樹靜用手指著老道士,大聲喝道:“無風,放下孩子,饒你不死。”
無風道人哼道:“師兄,你不要逼我。這孩子乃是師妹投胎之人,先到先得有何不可?你若苦苦相逼,不外同歸於盡,你也別想得到他。”
樹靜與無風原是在白馬觀清河真人的弟子,一同學道的除了這倆師兄弟,他們還有一個小師妹喚作虹雲,生的極為美貌。二人心儀虹雲,礙於師尊嚴苛,都不敢有所表示,學道多年倒也相安無事。
前些年,師尊得道開悟,言說雲遊去了昆侖山。雖年近五旬,虹雲依舊貌如少女,無風一見少了師尊這道枷鎖,隨即公開向虹雲示愛,白馬觀頓時失去往日寧靜。
二七年華之時,情竇已開的虹雲就意屬樹靜,數十年來雖情埋心底,但彼此心照不宣。如今無風攻勢淋漓,攪得觀中沒有寧日,虹雲不忍二位師兄為了自己搏命,隻得被迫離觀出走。
自古紅顏多薄命,虹雲離開白馬觀沒多時,無風也離觀追去。結局可想而知,虹雲既是為保七七玉身,更是為了樹靜守身,麵對無風淫威隻得選擇投井而隕。虹雲屈死之魂久久不願離開積翠山,找了一戶離此不足百裏的心善人家,投胎為兒。
白馬觀觀主清河真人乃是曆練者轉世,他一心修行不暗人事,雖然將修煉妙法細數傳授弟子,卻疏於管理無風的品行。他遠赴昆侖等待升天,留下的隱患卻害了虹雲。
虹雲玉隕,樹靜與無風仗著神通在身,各自運用神念尋找虹雲的轉世之身,以圖收為弟子了卻前緣。這幾日樹靜得知虹雲轉世為一個男嬰,立即打開天目察看,卻見孩子得了重病,所幸有人及時相救渡過一劫。
再看那出手相救的年輕人,樹靜心中大驚,此人氣息並非深不可測,而是無以可測,如同師尊曾經提起過的跨界高人。樹靜詫異不解,立刻展開神行追上林和,借著謝意想與他攀談。
正要勸說林和去自己的白馬觀,神念傳來警訊,轉世男嬰的家裏出了人命。樹靜急忙與林和告辭,趕去男嬰家中。還未進村,就見無風抱著嬰兒,立馬將其攔下。
此刻孩子在無風手裏,樹靜不敢斷然出手,暗中想著怎麽對付這個奸惡之人。自己耽擱了一會,無風居然搶在自己前頭趕到,斷不能讓他帶走孩子。
二人正在僵持,不遠處突然冒出一團白光,林和與尹夢花顯出身形。
一眨眼的功夫,就換了地方,尹夢花兀自抱著林和的腰,臉兒貼在他的後背,神情還有些恍惚。林和拍拍尹夢花的小手,示意她鬆開。
隨著白光一閃而滅,憑空出現兩個人,別說無風目瞪口呆,就算樹靜知道林和不是凡夫,如此現身也是匪夷所思,能帶人空移,就是師尊也無法做到。
“林和道友!”樹靜招呼一聲,既是向林和打招呼,也是給無風一點壓力。
林和走近二人,朝樹靜拱手道:“樹靜道長,這是何人?”行為舉止根本沒把無風放在眼裏。
樹靜拱手還禮:“林和道友,此賊叫無風,殺人奪子罪不可赦,貧道正要與他理論。”
“知道。”林和點點頭,朝無風拱手道:“在下林和,這孩子大病初愈,還是把他給我吧。”
衝著樹靜,無風眼睛一瞪,厲聲道:“師兄,別以為找來幫手我就會怕你們。還是那句話,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樹靜喝道:“住嘴,你我早已恩斷義絕。今日不把孩子留下,你休想走脫。”
料定此人定會將嬰兒當做人質,林和早就有所準備,此刻不再與他糾纏,提起光能催動超聲波“啊”的一聲,對著無風的下丹田狠狠打去。
隻見無風身形一頓,隨即四肢僵住。眼看他懷中繈褓就要掉落,林和如箭飛去,一把接過繈褓,跳落在一旁。
形勢突然轉變,樹靜迅疾邁上一步,順手一掌拍向無風。此刻無風毫無招架之功,身體搖晃欲倒,樹靜跟上一指,點在他的祖竅上。
無聲無息,無風倒在地上,七孔慢慢滲出血來。
——————
在今天的遼寧鞍山東南麵有座積翠山,屬於長白山脈南段之餘,因峰巒眾多號稱千山。此山主體為花崗岩,層層疊疊如同湧浪,植被豐茂景色翠綠奇秀。
山間,樹靜懷抱男嬰在前領路,尹夢花挽著林和的胳膊跟在後麵。
三人來到一處崖壁,旁邊一塊大石形同白馬臥在草叢中。
拐過馬形大石,崖壁有個洞口。洞口猶如拱門,拱頂處書有三個白字“白馬觀。”
“此處就是白馬觀。”樹靜騰出一手,“二位,請隨我來。”言畢,自己前頭帶路,
尹夢花小聲對林和道:“大哥,這不是山洞嗎?我們高麗也有道觀,都是很大的房子,這裏的道觀怎麽在山洞裏啊?”
指指那塊白馬一般的大石,林和微笑道:“你看這塊石頭像什麽?”
尹夢花仔細端詳片刻,道:“有點像一匹臥在地上的馬。”扭頭一看林和已經進洞,她連忙小跑著追上。
白馬觀就是建在洞中的一處道觀,不過說是道觀,其實裏麵沒有什麽建築,隻是沿著洞內的地勢,搭有幾間木屋,洞口寬闊之處就算是正殿,供著一尊紫薇真人的木像。
此洞早年是清河真人修煉的場所,後來收了徒弟,為掩人耳目,略作整修,因為洞外有大石如同白馬,清河真人便起名白馬觀。
穿過正殿,樹靜將二人引入一間小木屋,單手點上蠟燭。
這間木屋看來是用來打坐的,屋內簡單,除了一桌二椅,地上隻有一席蒲團。
見樹靜抱著嬰兒似有不便,尹夢花走近他道:“道長,你把孩子給我抱吧。”
樹靜笑笑:“不妨,你們先坐。”
“多謝道長。”林和說著一拉尹夢花,二人在椅上落座。“樹靜道長,這孩子尚未斷奶,大病初愈需要營養,這裏有沒有正值哺乳之人,孩子恐怕餓不起啊。”
樹靜在此修行數十年,人間之事鮮有接觸,聽到林和提醒,樹靜一愣。
他沉思片刻,對尹夢花道:“姑娘,麻煩你替我抱一會孩子,我去去就來。”
——————
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見老者自稱貧道,林和連忙重新施禮,拱手道:“原來是樹靜大師,弟子林和多有不敬,還請大師恕罪。”
麵對林和,樹靜老道顯得十分客氣:“林道友貌似少年,實為得道高人,貧道如何當得起大師二字,還是同輩相稱為妥。”
既然能看出自己有些道行,樹靜也不是泛泛之輩,林和不再拘泥小節:“你我年齡相差懸殊,不如我稱你樹靜道長,你叫我林和便是,道長以為如何?”
“好!如此甚好。”樹靜立即應承,道:“林和道友,貧道想請你去積翠山白馬觀一敘,不知意下如何啊?”
雖是同道中人,隻是遠無瓜葛近無相交,自己時空穿梭來此,一切小心為上。林和正想借口要去高麗,回絕樹靜的邀請。
尹夢花卻走近道:“大哥,我們去看看吧!”她本就不願回高麗,見有人相邀就想著去逛上一逛,這樣就能陪在林和身邊。
樹靜見林和有些猶豫,微笑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我二人不是同界之人,能在此相遇也是奇緣,貧道有些疑惑想要請教,林和道友既然有事,我自然不能強求。這樣,從這往西不到一百裏路就是積翠山,日後你如果得空路過此地,還請來白馬觀一敘。”
林和解釋道:“道長,我們要去高麗國,以後有機會一定前去拜訪。”
忽然樹靜神色一變,口道“貧道告辭”,拱手一禮掉頭大步離去,腳步健碩毫無年老之態。
林和連忙朝樹靜拱手回禮,很快人影已消失不見。他轉過身來:“阿花,我們走。”
尹夢花卻道:“大哥,人家好心相邀,你為什麽不答應?我覺得這個老人和你一樣,說不定也是仙人。”
在凡夫俗子的眼裏,有神通異能者就是仙人。這個樹靜老道看來也有神通,他居然知道自己剛救過人,說不定就擁有天目通。還有,不是同界之人一說,難道他已看出自己是時空穿梭?
林和細細一想,貿然拒絕似有不妥,樹靜匆忙離去,似有突發急事。林和心念一動,隨即集中意念打開天目,朝著樹靜消失的方向一路搜索。
隻見樹靜使出神行,往自己待過的村子疾馳。快到村前的林中,樹靜頓住身形,攔住一個身穿道袍的老道士。
那老道士懷裏抱著嬰兒,看那繈褓有些眼熟,這不是自己施救的孩子嗎?不等林和多想,兩個老道互相伸手指點,居然鬥起法來,樣子似乎在搶奪孩子。
事情有些蹊蹺啊,去村中屋子看看。天目直撲屋中,出現在林和的視野裏就一個字,慘!夫婦二人連同小女孩都是七竅流血,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為了搶一個嬰兒,出手怎麽如此狠毒。林和連忙收起天目站立身體,正要使出空移術,一看尹夢花站在身旁,取出星際羅盤儀,對尹夢花道:“阿花,過來抱著我,快點,抱緊我。”
聽到林和叫自己抱他,尹夢花先是一愣,隨後欣喜地嗯了一聲,從後麵抱住林和。
白光閃現,二人原地消失,隻留著那匹馬低頭尋草。
——————
樹林中,兩個六十開外的老者神色凝重,針鋒相對。
樹靜用手指著老道士,大聲喝道:“無風,放下孩子,饒你不死。”
無風道人哼道:“師兄,你不要逼我。這孩子乃是師妹投胎之人,先到先得有何不可?你若苦苦相逼,不外同歸於盡,你也別想得到他。”
樹靜與無風原是在白馬觀清河真人的弟子,一同學道的除了這倆師兄弟,他們還有一個小師妹喚作虹雲,生的極為美貌。二人心儀虹雲,礙於師尊嚴苛,都不敢有所表示,學道多年倒也相安無事。
前些年,師尊得道開悟,言說雲遊去了昆侖山。雖年近五旬,虹雲依舊貌如少女,無風一見少了師尊這道枷鎖,隨即公開向虹雲示愛,白馬觀頓時失去往日寧靜。
二七年華之時,情竇已開的虹雲就意屬樹靜,數十年來雖情埋心底,但彼此心照不宣。如今無風攻勢淋漓,攪得觀中沒有寧日,虹雲不忍二位師兄為了自己搏命,隻得被迫離觀出走。
自古紅顏多薄命,虹雲離開白馬觀沒多時,無風也離觀追去。結局可想而知,虹雲既是為保七七玉身,更是為了樹靜守身,麵對無風淫威隻得選擇投井而隕。虹雲屈死之魂久久不願離開積翠山,找了一戶離此不足百裏的心善人家,投胎為兒。
白馬觀觀主清河真人乃是曆練者轉世,他一心修行不暗人事,雖然將修煉妙法細數傳授弟子,卻疏於管理無風的品行。他遠赴昆侖等待升天,留下的隱患卻害了虹雲。
虹雲玉隕,樹靜與無風仗著神通在身,各自運用神念尋找虹雲的轉世之身,以圖收為弟子了卻前緣。這幾日樹靜得知虹雲轉世為一個男嬰,立即打開天目察看,卻見孩子得了重病,所幸有人及時相救渡過一劫。
再看那出手相救的年輕人,樹靜心中大驚,此人氣息並非深不可測,而是無以可測,如同師尊曾經提起過的跨界高人。樹靜詫異不解,立刻展開神行追上林和,借著謝意想與他攀談。
正要勸說林和去自己的白馬觀,神念傳來警訊,轉世男嬰的家裏出了人命。樹靜急忙與林和告辭,趕去男嬰家中。還未進村,就見無風抱著嬰兒,立馬將其攔下。
此刻孩子在無風手裏,樹靜不敢斷然出手,暗中想著怎麽對付這個奸惡之人。自己耽擱了一會,無風居然搶在自己前頭趕到,斷不能讓他帶走孩子。
二人正在僵持,不遠處突然冒出一團白光,林和與尹夢花顯出身形。
一眨眼的功夫,就換了地方,尹夢花兀自抱著林和的腰,臉兒貼在他的後背,神情還有些恍惚。林和拍拍尹夢花的小手,示意她鬆開。
隨著白光一閃而滅,憑空出現兩個人,別說無風目瞪口呆,就算樹靜知道林和不是凡夫,如此現身也是匪夷所思,能帶人空移,就是師尊也無法做到。
“林和道友!”樹靜招呼一聲,既是向林和打招呼,也是給無風一點壓力。
林和走近二人,朝樹靜拱手道:“樹靜道長,這是何人?”行為舉止根本沒把無風放在眼裏。
樹靜拱手還禮:“林和道友,此賊叫無風,殺人奪子罪不可赦,貧道正要與他理論。”
“知道。”林和點點頭,朝無風拱手道:“在下林和,這孩子大病初愈,還是把他給我吧。”
衝著樹靜,無風眼睛一瞪,厲聲道:“師兄,別以為找來幫手我就會怕你們。還是那句話,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樹靜喝道:“住嘴,你我早已恩斷義絕。今日不把孩子留下,你休想走脫。”
料定此人定會將嬰兒當做人質,林和早就有所準備,此刻不再與他糾纏,提起光能催動超聲波“啊”的一聲,對著無風的下丹田狠狠打去。
隻見無風身形一頓,隨即四肢僵住。眼看他懷中繈褓就要掉落,林和如箭飛去,一把接過繈褓,跳落在一旁。
形勢突然轉變,樹靜迅疾邁上一步,順手一掌拍向無風。此刻無風毫無招架之功,身體搖晃欲倒,樹靜跟上一指,點在他的祖竅上。
無聲無息,無風倒在地上,七孔慢慢滲出血來。
——————
在今天的遼寧鞍山東南麵有座積翠山,屬於長白山脈南段之餘,因峰巒眾多號稱千山。此山主體為花崗岩,層層疊疊如同湧浪,植被豐茂景色翠綠奇秀。
山間,樹靜懷抱男嬰在前領路,尹夢花挽著林和的胳膊跟在後麵。
三人來到一處崖壁,旁邊一塊大石形同白馬臥在草叢中。
拐過馬形大石,崖壁有個洞口。洞口猶如拱門,拱頂處書有三個白字“白馬觀。”
“此處就是白馬觀。”樹靜騰出一手,“二位,請隨我來。”言畢,自己前頭帶路,
尹夢花小聲對林和道:“大哥,這不是山洞嗎?我們高麗也有道觀,都是很大的房子,這裏的道觀怎麽在山洞裏啊?”
指指那塊白馬一般的大石,林和微笑道:“你看這塊石頭像什麽?”
尹夢花仔細端詳片刻,道:“有點像一匹臥在地上的馬。”扭頭一看林和已經進洞,她連忙小跑著追上。
白馬觀就是建在洞中的一處道觀,不過說是道觀,其實裏麵沒有什麽建築,隻是沿著洞內的地勢,搭有幾間木屋,洞口寬闊之處就算是正殿,供著一尊紫薇真人的木像。
此洞早年是清河真人修煉的場所,後來收了徒弟,為掩人耳目,略作整修,因為洞外有大石如同白馬,清河真人便起名白馬觀。
穿過正殿,樹靜將二人引入一間小木屋,單手點上蠟燭。
這間木屋看來是用來打坐的,屋內簡單,除了一桌二椅,地上隻有一席蒲團。
見樹靜抱著嬰兒似有不便,尹夢花走近他道:“道長,你把孩子給我抱吧。”
樹靜笑笑:“不妨,你們先坐。”
“多謝道長。”林和說著一拉尹夢花,二人在椅上落座。“樹靜道長,這孩子尚未斷奶,大病初愈需要營養,這裏有沒有正值哺乳之人,孩子恐怕餓不起啊。”
樹靜在此修行數十年,人間之事鮮有接觸,聽到林和提醒,樹靜一愣。
他沉思片刻,對尹夢花道:“姑娘,麻煩你替我抱一會孩子,我去去就來。”
——————
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