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39年9月1日淩晨,納粹德國集結六十二個師,共約一百二十萬士兵,分為南北兩個集團軍,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轟炸下,以迅猛的攻擊力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首場戰役“波蘭戰役”就此打響,這也是舉世聞名的德國式“閃電戰”首次運用於實戰。


    1939年9月2日,波蘭華沙西部雷西諾地區,一個叫霍瓦的村莊。


    星期六是神造人的日子,,每到這天,這裏的猶太人都會高唱讚美詩,稱頌神的功績。一大早,村莊裏的青年男女都去麥田廣場聆聽牧師傳教布道,然後開始舉行麥田舞會,借此機會談情說愛。雖然遠處傳來隆隆的爆炸聲,年輕人依舊載歌載舞,揮灑著青春激情。


    臨近中午時分,天空中忽然出現很多飛機,密密麻麻的向著華沙轟鳴而去。十八歲的卡夫卡發現有些不對勁,連忙招呼十五歲的斯賓遜,一起去找妹妹回家。


    即將十二歲的瑟曼莎長得十分可愛,有著一頭漂亮的栗色卷發,她跟著哥哥們也參加了麥田舞會。同村的波博斯基是個很帥的金發小夥子,他是一個農場主的兒子,今年不過十六歲,卻熟練地勾搭起天真無邪的瑟曼莎。


    情竇初開的瑟曼莎,顯然很享受波博斯基的甜言蜜語。被哥哥卡夫卡強行拉走,她心有不甘的望著波博斯基,希望他能站出來說話。在那兩兄弟的怒視下,這個養尊處優的富家少爺隻是聳聳肩,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


    回到家中,客廳裏有很多人,他們都是本地的猶太人,個個神色憂慮凝重。娜塔波娃見孩子回家,連忙招呼他們去廚房用午餐。


    客廳裏,一名中年男子表情嚴肅:“卡林斯基,德國佬的速度非常驚人,才一天時間,他們已經越過邊境,而且推進了七十公裏。我估計,明天下午,德國軍隊將會占領雷西諾。”


    另一人不同意:“羅曼洛夫,你的推斷太離譜了。我們的軍隊難道都是擺設?看吧,英勇的波蘭軍人,明天就能把德國佬趕回邊境那邊。你說呢?德斯坦先生。”


    德斯坦是個六十出頭的老年人,他搖搖頭:“不,讚布羅夫先生,羅曼洛夫說的對。前年有個親戚從德國來投奔我,他說德國的軍隊裝備非常精良,有很多先進的武器。我看波蘭的軍隊阻止不了他們,卡林斯基,我們是該做準備了。”


    看著眾人對自己的期待,卡林斯基對德斯坦道:“你說,納粹德國不會放過猶太人,難道不是德國本土的猶太人也會受到迫害?”


    德斯坦點點頭,確定道:“是的,納粹分子從1933年起,就開始有計劃的迫害我們猶太民族。他們在柏林和魏瑪都興建了集中營,專門關押猶太人,據說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死亡了。”


    聽到這話,讚布羅夫緊張道:“你確定這不是謠言?德斯坦先生。”


    羅曼洛夫生氣道:“怎麽,害怕啦?德斯坦的親戚羅素,就是從魏瑪集中營裏逃出來的,這是謠言嗎?”


    這些都是猶太裔波蘭人,對自己的猶太民族有極強的歸屬感。他們雖然聽說居住在德國的猶太人遭到迫害和清洗,誰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德國軍隊竟然入侵波蘭,而且勢頭很猛。眼看這裏即將被德國人占領,身為猶太人,理所當然擔憂起自己的命運。


    卡林斯基作為被人尊敬的猶太教師,大家都希望他能提出建議。麵對這些村民急切的眼神,他道:“不管戰爭如何發展,我看還是抓緊做些準備。大家回去之後立即收拾東西,準備一兩個箱子,放上重要的物品。聽好了,價值不大的一律舍棄,否則逃跑的時候負擔會很大。”


    看到有人點頭,卡林斯基繼續道:“如果有人願意離開,明天中午在德斯坦家集合,我們會去東部的讚莫斯克,到那裏躲避一下戰亂。”


    眾人散去後,卡林斯基吩咐妻子一起收拾物品,卡夫卡和斯賓遜也在一旁幫忙。


    房間裏,望著母親在整理衣物,瑟曼莎道:“媽媽,我們非得走嗎?”


    娜塔波娃無奈道:“沒聽到你父親的要求嗎?有什麽問題,去問他吧。”


    “我想出去一下,可以嗎?”瑟曼莎想了想,向母親提出請求,“我很快就回來。”


    “不行!”卡林斯基進來,拒絕道:“從現在起,誰也不許外出。”他對娜塔波娃又道:“看住她,別讓她出門,不論發生什麽事,我們一家人必須在一起。”


    ——————


    第二天,臨近中午,德斯坦家。


    隆隆的爆炸聲越來越逼近,那些願意離家逃難的人,正陸陸續續趕來。卡林斯基一家五人,提著行李也來到這裏。眾人互相打著招呼,麵對不確定的將來,彼此安慰鼓勵。


    忽然村外響起激烈的槍聲,大家頓時緊張起來。


    卡林斯基略作思索:“看來德國人到了,我們一起走恐怕不行,這樣,大家先回去,先看看情況,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分散離開。”


    一個小男孩狂奔而來,哭喪著臉對德斯坦道:“德斯坦先生,我爸爸被德國人打死了。”


    卡林斯基一看男孩,是讚布羅夫的兒子。心裏猜道,一定是讚布羅夫想偷偷離開,不料卻被德國人發現。


    他連忙催促道:“快,大家先回去,待在家裏別出門。”


    眾人離開德斯坦家,就看見德國軍人摸進了村莊。


    在數輛坦克的掩護下,一支德國機械化步兵營開進霍瓦。這裏沒有波蘭軍隊駐紮,也沒有自發的抵抗力量,整個村莊被德軍順利占領。


    ——————


    1942年8月,波蘭特雷布林卡集中營。


    特雷布林卡地處華沙東北部,那是一片森林地帶。德國軍人在1942年的春天,就在這裏開始修建一座猶太人集中營。到了夏天,大批的波蘭籍猶太人被送到這裏,其中就有瑟曼莎。很多進入集中營的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旅程將會終結在此。


    三年前,卡林斯基覓得機會,準備帶著全家逃離霍瓦。好不容易躲過德國人的哨兵,來到樹林後卻發現不見了瑟曼莎。


    臨走前她一直想見波博斯基,說是無論如何應該告別一下。知道自己女兒一定是去了農場,卡林斯基盡管憤怒,但還是決定去她接走。


    正要趕往農場主家,卻發現有德軍的巡邏隊朝這逼近,無奈之下隻能忍痛割愛,丟下瑟曼莎,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先行逃離了霍瓦。


    此後這一家人便失去了小女兒瑟曼莎的消息,為此卡林斯基一直處在自責之中。戰後,卡林斯基得知瑟曼莎死在特雷布林卡集中營,他沒有痛哭流涕,隻是默不作聲,到了半夜裏卻在閣樓中上吊自殺。


    可憐的瑟曼莎並不知道什麽是愛情,她隻是被波博斯基所迷惑,希望能和他見上一麵。誰知這個膽小自私的家夥正在向德國人告密,說瑟曼莎一家是猶太人。她剛到波博斯基家,就被幾個德國黨衛軍逮捕,隨後關押在德軍駐地內。


    六個月後,慘遭淩辱的她又被送往華沙,輾轉各個臨時營地,在那依舊忍受德軍士兵的肆意侵犯。1942年6月,十四歲的瑟曼莎被送到特雷布林卡集中營的時候,已經被折磨的皮包骨頭,體重隻有不到五十斤,根本看不出這是個如花似玉的青春女孩。


    ——————


    離特雷布林卡集中營數十公裏,林和坐在一處山頭,通過遙視,正在察看瑟曼莎的情況。他知道這個瑟曼莎就是奧利維亞的轉世之身,此刻遙視她如此悲慘,心情十分痛苦。再也無法繼續看下去,睜開眼睛時,自己已是淚流滿麵。


    不,不能眼看著奧利維亞遭受這樣的摧殘,林和站起身,琢磨著怎樣救出這個女孩。


    “你想幹什麽?去救人?”高登民和高延津悄無聲息走近,一起盯著他看。


    這倆人是林和召喚來的,為的是查找奧利維亞的後半部分投胎程序。此刻感覺到林和的情緒激烈波動,立即上前阻止。


    高延津麵無表情道:“這女孩的這段經曆的確慘絕人寰,但這是她的命運,你不能去改變。”


    林和苦著臉道:“我實在看不下去,她太可憐了。”


    高延津冷冷道:“如果不想陷在這個時空,你最好待著別動。說實話,就是你真的要去救她,恐怕也不會成功。”


    高登民解釋道:“某些被選中的靈魂,他們投胎轉世為人,是肩負特殊使命的。奧利維亞的靈魂轉世成了猶太人,而瑟曼莎出生的日期就是猶太教的贖罪日,這就說明她是星際聯盟裏一個非常重要的靈魂,將來她要承擔重任。想要改變她的程序,不要說你,就是我們也是無能為力。”


    瞄了一眼林和,高登民繼續道:“好了,不要太難過。有時候,真是羨慕人類,七情六欲,感情實在是太豐富。你說,我們是不是太冷血?”


    “不錯!”林和恨恨道:“你們個個如同行屍走肉,都沒有情感,簡直難以理解。”


    高登民微笑道:“好啦,以後你會明白的。說個有感情的事,想不想聽?”


    林和不以為然,沒好氣道:“笑話,你們怎麽會有感情?”


    高登民道:“既然沒有興趣,那就算了,我們走。”


    “等等。”這倆可不是普通人,不能錯過他們想說的話,林和轉念道:“說吧,什麽事?”


    高登民示意高延津來說,高延津哼了一聲道:“我們好不容易破解了某個靈魂的投胎程序,有人居然不屑一顧,我可不想多說。”


    他們已經知道了奧利維亞的投胎程序,這讓林和大為驚喜,連忙道:“快說快說,是什麽情況?”


    ——————


    故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修群芳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字普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字普渡並收藏重修群芳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