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書房。</p>
皇帝怒目掃向安順,“朕讓你殺人,你怎麽還放火?”</p>
先不說那些被燒死的犯人,單單是修繕牢房就要花費許多銀錢。他最近撒出去的銀子,還沒來得及獲利,戶部又空空如也,拿什麽去修刑部大牢?</p>
安順一臉苦悶,“派出去的人還沒回來,老奴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p>
皇帝怒哼,“真是越老越沒用了。”</p>
安順繃著背脊,不敢發聲……</p>
謝勳到時,正好聽到那暗衛講述天牢失火的經過。</p>
這個暗衛運氣不太好,去到渡口時,官船剛走,他隻能等下一班,入城時,天色已晚。</p>
找到熟悉的牢頭,正要進去探望,火苗突然從牢房裏躥出來。所有人都往外逃跑,刑部大牢一片大亂,相互踩踏,擁擠不堪,刑部的牢頭根本攔不住,好幾個牢頭倉皇逃命的犯人打傷了。</p>
</p>
幸運的是,楚玨帶著五城兵馬司的官兵恰巧在附近巡邏。五百官兵加上刑部的老頭和衙役,合力把逃跑的犯人抓回來,拎水滅火,才沒發生太大的騷亂。</p>
那暗衛冒著被火燒傷和被踩踏的風險衝進牢房,卻不見了謝運。</p>
他在京城搜尋了一晚上,又叫楚玨幫著找人,依舊無果。眼看天要亮了,他隻能疾奔來避暑山莊稟報。中途一口氣都沒敢歇,體力耗盡,到目的地,就暈了。</p>
謝尚書臉色微白,“若是讓七老太爺知道,隻怕……”</p>
當初他在信中再三保證,絕對會保住謝運的性命,如今卻鬧了個生死不知。</p>
讓他如何跟七老太爺交代啊?</p>
無法跟七老太爺交代是一樁,更重要的是,謝尚書做為家主,連自己的族侄都保不住,嚴重損傷在族中的威信。</p>
“爹,您莫急。等九碗回來再說。”謝勳把便宜老爹按坐在官帽椅上,又吩咐人帶那暗衛下去找大夫診治。</p>
謝尚書這才發現,一項焦不離孟的九碗今日不在寶貝兒子身邊。</p>
“九碗去哪兒了?”</p>
謝尚書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隻不太確定。</p>
謝勳打了個啞謎,反問,“親爹,時辰好像差不多了,不然,您先去上朝?”</p>
天色確實不早,再耽擱,就要被皇帝更晚到了。</p>
謝氏雖然勢大,在明麵上,從不做藐視皇權的事。人言可畏,積毀銷骨,謝尚書深知這個道理。</p>
“謝運的事情,就交給勳兒你了啊~”</p>
謝尚書如今也學會了放權,反正寶貝兒子這般厲害,他樂得當甩手掌櫃……</p>
王啟恒剛出了院門,就看見下麵的主事疾奔而來。</p>
“大人,不好了,昨晚大牢失火,謝郎中失蹤,生死不知。”</p>
王啟恒腦子轟隆一聲,揪住那主事的衣襟,喝問,“你說什麽?”</p>
那主事又重複了一遍。</p>
王啟恒眉心狠狠地擰著,沉聲喝問,“好好地,怎麽會失火?”</p>
那主事搖頭,“下官不知。事態嚴重,城門一開,下官就來給大人報信了。”</p>
“大人,上朝時間到了。”王啟恒的親信小廝出聲提醒。</p>
王啟恒這才丟開那主事,大步往行宮而去……</p>
這天早晨,謝尚書收到自己派係和敵對派係官員的許多安慰話。那些話無外乎“謝郎中肯定吉人天相,國公爺莫要擔心!”</p>
也有壞心眼的人趁機拱火,“國公爺,刑部大牢這場火不簡單呐……”</p>
朝中,隻要稍微有些心機的官員,都知道謝運是謝氏七老太爺唯一的嫡重孫。若非如此,謝氏那麽多子弟,怎會輪到二十出頭的謝運坐上正五品吏部郎中的位置?</p>
憑謝運才學出眾?別鬧,謝氏缺有才學的子弟?</p>
謝運在謝氏的地位可見一斑。</p>
那人的話明顯在暗示,有人故意縱火殺害謝運!</p>
誰會縱火殺謝運?</p>
王啟恒暗暗皺眉。</p>
聽到消息,他便知道會如此。</p>
要不是剛好到上朝的時辰,他已經搭船回京了。</p>
皇帝原本就想逼王氏站出來與謝氏打擂台,如今發生這樣的事,隻怕皇帝會借題發揮,禍水東引……</p>
皇帝一來,就喝問刑部大牢失火的事。</p>
王啟恒作為刑部左侍郎,在刑部尚書外出時,首先被發難。</p>
“你是怎麽當這個左侍郎的?朕登基這麽多年,刑部大牢還是第一次失火!”</p>
王啟恒額頭觸地的跪著,不敢發聲。</p>
皇帝怒斥了一刻時間,才停止。</p>
末了,皇帝下令,“你盡快查清楚失火緣由,給謝尚書一個交代。謝郎中是謝氏重要的子弟,不能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p>
這句話藏著的意思太耐人尋味兒。</p>
滿堂的文武百官目光唰地聚焦在王啟恒和謝尚書身上,王啟恒心中警鈴大作。</p>
皇帝又在逼他,逼王氏出手!</p>
一句話,將王啟恒徹底擺在了謝尚書的對立麵,也挑起了王氏和謝氏之間的鬥爭。</p>
下朝後,王啟恒追著謝尚書屁股後麵解釋,“尚書大人,請一定相信下官,令侄的失蹤與刑部,與下官,沒有絲毫的關聯。”</p>
謝尚書板著臉,“刑部大牢失火,怎麽可能與啟恒你,還有刑部的人無關呢?啟恒,你有監管不嚴的罪責。”</p>
王啟恒連忙告罪,“是,是下官說錯了。下官的意思是,那火,並非刑部的人放的。”</p>
“火到底是誰放的,還要查過之後才知道。啟恒還是不要早做判斷的好。”謝尚書輕拂袍袖,大步離開。</p>
這樣的舉動,落在其他人眼裏,就是謝尚書與王啟恒聊崩了。</p>
聽到謝尚書與王啟恒聊崩的消息,皇帝冷嗤一聲,“可笑那個王啟恒,還想跟謝狐狸解釋。”</p>
其實自從賜婚聖旨發下去,王氏就與謝氏成了不死不休的敵對關係。隻是之前王氏縮著脖子,不露麵。高、裴兩家又主動送人頭,謝氏這才暫時放過王氏。</p>
如今,出了謝運這樁事,看王氏還如何龜縮在殼子裏,不出手!</p>
王啟恒慘白著臉,住處都沒回,就直奔渡口而去。</p>
這件事他必須盡快查清楚,不能任由誤會繼續下去,否則父親的計劃將被全部打亂……</p>
九碗是在謝尚書下朝後,正與謝勳用早飯時回來的。</p>
謝勳皺眉看了下九碗身上的裝束,“受傷了?”</p>
雖然九碗已經換過衣裳,也沒多少褶皺,可身上隱隱有血腥氣透出來。</p>
九碗躬身,“小傷而已。著急來跟世子爺稟報消息,就沒處理傷口。”</p>
“不急,先去處理好傷口,沐浴更衣,再來慢慢說。”</p>
古代醫療條件不好,一個小傷口,說不定就引起破傷風,人也沒了。</p>
九碗知道自家世子爺的脾氣,他著急回來,也隻是想讓世子爺早些知道那邊無事而已。他全須全尾地出現,就已經達到了效果。</p>
皇帝怒目掃向安順,“朕讓你殺人,你怎麽還放火?”</p>
先不說那些被燒死的犯人,單單是修繕牢房就要花費許多銀錢。他最近撒出去的銀子,還沒來得及獲利,戶部又空空如也,拿什麽去修刑部大牢?</p>
安順一臉苦悶,“派出去的人還沒回來,老奴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p>
皇帝怒哼,“真是越老越沒用了。”</p>
安順繃著背脊,不敢發聲……</p>
謝勳到時,正好聽到那暗衛講述天牢失火的經過。</p>
這個暗衛運氣不太好,去到渡口時,官船剛走,他隻能等下一班,入城時,天色已晚。</p>
找到熟悉的牢頭,正要進去探望,火苗突然從牢房裏躥出來。所有人都往外逃跑,刑部大牢一片大亂,相互踩踏,擁擠不堪,刑部的牢頭根本攔不住,好幾個牢頭倉皇逃命的犯人打傷了。</p>
</p>
幸運的是,楚玨帶著五城兵馬司的官兵恰巧在附近巡邏。五百官兵加上刑部的老頭和衙役,合力把逃跑的犯人抓回來,拎水滅火,才沒發生太大的騷亂。</p>
那暗衛冒著被火燒傷和被踩踏的風險衝進牢房,卻不見了謝運。</p>
他在京城搜尋了一晚上,又叫楚玨幫著找人,依舊無果。眼看天要亮了,他隻能疾奔來避暑山莊稟報。中途一口氣都沒敢歇,體力耗盡,到目的地,就暈了。</p>
謝尚書臉色微白,“若是讓七老太爺知道,隻怕……”</p>
當初他在信中再三保證,絕對會保住謝運的性命,如今卻鬧了個生死不知。</p>
讓他如何跟七老太爺交代啊?</p>
無法跟七老太爺交代是一樁,更重要的是,謝尚書做為家主,連自己的族侄都保不住,嚴重損傷在族中的威信。</p>
“爹,您莫急。等九碗回來再說。”謝勳把便宜老爹按坐在官帽椅上,又吩咐人帶那暗衛下去找大夫診治。</p>
謝尚書這才發現,一項焦不離孟的九碗今日不在寶貝兒子身邊。</p>
“九碗去哪兒了?”</p>
謝尚書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隻不太確定。</p>
謝勳打了個啞謎,反問,“親爹,時辰好像差不多了,不然,您先去上朝?”</p>
天色確實不早,再耽擱,就要被皇帝更晚到了。</p>
謝氏雖然勢大,在明麵上,從不做藐視皇權的事。人言可畏,積毀銷骨,謝尚書深知這個道理。</p>
“謝運的事情,就交給勳兒你了啊~”</p>
謝尚書如今也學會了放權,反正寶貝兒子這般厲害,他樂得當甩手掌櫃……</p>
王啟恒剛出了院門,就看見下麵的主事疾奔而來。</p>
“大人,不好了,昨晚大牢失火,謝郎中失蹤,生死不知。”</p>
王啟恒腦子轟隆一聲,揪住那主事的衣襟,喝問,“你說什麽?”</p>
那主事又重複了一遍。</p>
王啟恒眉心狠狠地擰著,沉聲喝問,“好好地,怎麽會失火?”</p>
那主事搖頭,“下官不知。事態嚴重,城門一開,下官就來給大人報信了。”</p>
“大人,上朝時間到了。”王啟恒的親信小廝出聲提醒。</p>
王啟恒這才丟開那主事,大步往行宮而去……</p>
這天早晨,謝尚書收到自己派係和敵對派係官員的許多安慰話。那些話無外乎“謝郎中肯定吉人天相,國公爺莫要擔心!”</p>
也有壞心眼的人趁機拱火,“國公爺,刑部大牢這場火不簡單呐……”</p>
朝中,隻要稍微有些心機的官員,都知道謝運是謝氏七老太爺唯一的嫡重孫。若非如此,謝氏那麽多子弟,怎會輪到二十出頭的謝運坐上正五品吏部郎中的位置?</p>
憑謝運才學出眾?別鬧,謝氏缺有才學的子弟?</p>
謝運在謝氏的地位可見一斑。</p>
那人的話明顯在暗示,有人故意縱火殺害謝運!</p>
誰會縱火殺謝運?</p>
王啟恒暗暗皺眉。</p>
聽到消息,他便知道會如此。</p>
要不是剛好到上朝的時辰,他已經搭船回京了。</p>
皇帝原本就想逼王氏站出來與謝氏打擂台,如今發生這樣的事,隻怕皇帝會借題發揮,禍水東引……</p>
皇帝一來,就喝問刑部大牢失火的事。</p>
王啟恒作為刑部左侍郎,在刑部尚書外出時,首先被發難。</p>
“你是怎麽當這個左侍郎的?朕登基這麽多年,刑部大牢還是第一次失火!”</p>
王啟恒額頭觸地的跪著,不敢發聲。</p>
皇帝怒斥了一刻時間,才停止。</p>
末了,皇帝下令,“你盡快查清楚失火緣由,給謝尚書一個交代。謝郎中是謝氏重要的子弟,不能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p>
這句話藏著的意思太耐人尋味兒。</p>
滿堂的文武百官目光唰地聚焦在王啟恒和謝尚書身上,王啟恒心中警鈴大作。</p>
皇帝又在逼他,逼王氏出手!</p>
一句話,將王啟恒徹底擺在了謝尚書的對立麵,也挑起了王氏和謝氏之間的鬥爭。</p>
下朝後,王啟恒追著謝尚書屁股後麵解釋,“尚書大人,請一定相信下官,令侄的失蹤與刑部,與下官,沒有絲毫的關聯。”</p>
謝尚書板著臉,“刑部大牢失火,怎麽可能與啟恒你,還有刑部的人無關呢?啟恒,你有監管不嚴的罪責。”</p>
王啟恒連忙告罪,“是,是下官說錯了。下官的意思是,那火,並非刑部的人放的。”</p>
“火到底是誰放的,還要查過之後才知道。啟恒還是不要早做判斷的好。”謝尚書輕拂袍袖,大步離開。</p>
這樣的舉動,落在其他人眼裏,就是謝尚書與王啟恒聊崩了。</p>
聽到謝尚書與王啟恒聊崩的消息,皇帝冷嗤一聲,“可笑那個王啟恒,還想跟謝狐狸解釋。”</p>
其實自從賜婚聖旨發下去,王氏就與謝氏成了不死不休的敵對關係。隻是之前王氏縮著脖子,不露麵。高、裴兩家又主動送人頭,謝氏這才暫時放過王氏。</p>
如今,出了謝運這樁事,看王氏還如何龜縮在殼子裏,不出手!</p>
王啟恒慘白著臉,住處都沒回,就直奔渡口而去。</p>
這件事他必須盡快查清楚,不能任由誤會繼續下去,否則父親的計劃將被全部打亂……</p>
九碗是在謝尚書下朝後,正與謝勳用早飯時回來的。</p>
謝勳皺眉看了下九碗身上的裝束,“受傷了?”</p>
雖然九碗已經換過衣裳,也沒多少褶皺,可身上隱隱有血腥氣透出來。</p>
九碗躬身,“小傷而已。著急來跟世子爺稟報消息,就沒處理傷口。”</p>
“不急,先去處理好傷口,沐浴更衣,再來慢慢說。”</p>
古代醫療條件不好,一個小傷口,說不定就引起破傷風,人也沒了。</p>
九碗知道自家世子爺的脾氣,他著急回來,也隻是想讓世子爺早些知道那邊無事而已。他全須全尾地出現,就已經達到了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