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夜裏,晏驕既沮喪又期待,翻來覆去睡不著,隻好爬起來對著月光擺弄勘察箱裏的東西。
到了這裏,什麽dna檢測之流先進手段都掛機了。
鞋套、手套,假如幾天前有人告訴她,她將對這兩樣物品視若珍寶,她一定會覺得對方瘋了,可現在看來,隻怕她不久就要被窮瘋了。
得虧著她有儲備強迫症,箱子裏塞了不少,可頂了天才多少?總有用完的時候。
唉。
太窮了。
古時候有什麽消毒手段來著?
晏驕的思維發散出老遠,也不知什麽時候就又模模糊糊爬回去睡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丫頭阿苗就過來幫她搬家,“大人說了,如今姑娘您正經是咱們衙門的人了,得往前頭住。先搬過去,文書過兩天就下來了。”
晏驕現在棲身的地方是縣衙專門用來收容外頭百姓和雇工的,人多且雜,現在她身份不同,自然也不好繼續住在這裏。
說是搬家,其實統共也不過兩套換洗衣服,再就是那個勘察箱。
兩人穿過一道小院門,沿著走廊拐了兩道彎,遠遠看見一道翠綠爬山虎包裹的矮牆,裏頭還有幾棵樹枝繁葉茂直衝雲霄,很是壯觀。
“就是這兒了,”阿苗介紹說,又朝南邊努了努嘴兒,“男人們住在前頭,大人也在呢,回頭您要有什麽事兒,喊一聲都能聽見,穩當得很。再往前一個院子,就是大人辦公的地方,日後您指定也常去。”
在縣衙連昏帶醒幾天了,晏驕隻走過後門,還沒往前麵去過,現下一聽,倒有了幾分好奇和期待。
兩人邊說邊進了院門,抬頭就見裏麵站著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太太,精神奕奕,正笑眯眯的往這邊瞧,像是一直等著。
“好孩子,”老太太用竹板拍打著兩床薄被,“別瞧白日熱,夜裏正經也涼呢,這厚薄正是眼下蓋的。”
晏驕下意識看向阿苗。
阿苗笑道:“這是老夫人。”
頭天上班就要跟上司的母親住在一起,晏驕本能的緊張起來,“您好。”
她光知道要跟人合住,卻不知道對方竟然是這個身份!
“好,我好,你能過來我就更好了。你不知道,一個人住著多沒意思。”老太太不住點頭,歡歡喜喜的拉著她的手,親熱極了。
她實在慈祥的很,瞧著跟平時見過的那些喜歡熱鬧的老太太也沒什麽不同,晏驕也就不緊張了,聞言笑道:“我初來乍到的,什麽也不知道,說不定以後要麻煩您了。”
嶽夫人聽後更歡喜,“快來麻煩我吧!整日沒個消遣,我都快成老廢物了。”
阿苗噗嗤一笑,晏驕也跟著笑了,“您精神頭這樣好,身子骨也硬朗,倒開這樣的玩笑。”
幾人說說笑笑進了屋。
雖然是廂房,可屋子寬敞明亮,拾掇的幹幹淨淨,裏頭還分了會客的正廳和靠裏的臥室,十分緊湊,晏驕一看就喜歡上了。
這可比她一直住著的職工宿舍強了不知多少倍。
見她真心喜歡,嶽夫人笑意更濃,又幫著指了水井、廚房等的方位。
說到廚房,晏驕還有點臉紅,都不好意思說其實自己已經提前摸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晏驕這兩天已經恢複的差不多,更因為有了工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了。
一來了精神,晏驕就習慣性的想做點東西吃。
“阿苗,你可知道菜市場的位置?”
正幫忙鋪被褥的阿苗一愣,“晏姑娘,衙門裏的人管飯哩,您要有什麽想吃的,隻管跟廚房的趙嬸子說就是了。”
晏驕笑道:“她一個人做這麽些人的飯就夠累了,我哪裏好胡亂開口?左右眼下無事可做,一為賀喬遷之喜,二為賀我有了著落,也謝謝龐大人他們。”
或許龐牧並不十分相信她說的話,可對方能破例聘給自己一份工作,實在是雪中送炭。
這個人情,她不能不記。
見她這麽說,阿苗也跟著點頭,“到底是姑娘想得周到,我這就帶您去。”
以後月月有俸祿,晏驕頓時變得財大氣粗起來,轉身就去取了三兩銀子帶著。
既然要長長久久的住下去,坐臥起居、衣食住行,總得添置些東西。
外頭陽光明媚,還是熙熙攘攘,那麽熱鬧。
以前晏驕總覺得自己像是局外人,很有點兒格格不入,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但現在再看,卻又是另一種滋味,就連路邊的野花也親切多了。
阿苗挎著大籃子,一邊走一邊為晏驕介紹:“城北多是官宅和讀書人,還有一所書院哩。南邊商人居多,西邊常有西北貨商出入,大宗買賣常有,什麽牲畜、香料、皮貨,多得很哩。對了,平安縣冬天又冷又長,少不得要弄件襖子穿呢。”
見她四個方向隻說了三個,晏驕難免好奇,“那麽東邊呢?”
話音剛落,阿苗的小臉兒就紅了,含糊不清道:“東邊……東邊不是好地方,姑娘您可別去。”
紅燈區啊,晏驕秒懂。
兩人先去了書肆,晏驕要了些筆墨紙硯,想了下,又拿了本入門字帖。
不管是日記還是案件記錄,都少不了紙筆,再貴也得買。
阿苗又驚又喜又讚歎,“晏姑娘,您念過書呀。”
正埋頭翻書的晏驕嗯了聲,又苦笑著補充道:“可惜我家鄉的許多文字與這邊不大一樣,用的筆也不同,得多花些時日適應了。”
繁體毛筆字,真是要命。
也不知要練到猴年馬月去,她得先想辦法弄點兒炭條應急。
阿苗就笑,“常言道,一通百通,您是會的,再學旁的肯定也快。”
“那就借你吉言,”晏驕笑笑,見她眼巴巴瞧著,略有些豔羨的樣子,不由得心頭一動,“你想學的話,咱們一同練字。”
“真的嗎?您願意教我?”阿苗驚喜交加的喊道,不過馬上又忐忑起來,搖搖頭,“還是算了,我這樣笨,學不會的。”
晏驕道:“哪裏有還沒學就說學不會的?我倒覺得你伶俐得很。”
阿苗長了這麽大,還從未被人誇過伶俐,頓時覺得胸膛裏充滿了愉悅的氣息,滿滿的,漲漲的,好像輕輕一戳就要爆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別的晏驕不知道,這價錢確實高。
極其普通的文房四寶加一本字帖和《千字文》,就花了小半兩銀子,心疼的她都快哭了。
反倒是後麵去菜市場買菜,物價之低,超乎晏驕的想象。
親身經曆過之後就會更深刻的認識到,絕大多數古裝劇裏邊動輒幾十甚至成百上千銀子的交易純粹扯淡。
古時候開采能力低下,一個國家一年的白銀開采量才多少?如今民間流通最多的還是銅板。
晏驕一口氣將做飯可能需要的油鹽醬醋和材料都買齊全了,阿苗在後麵疑惑的說:“姑娘,這些東西大廚房裏都有。”
晏驕正色道,“既然是我自己的主意,怎好蹭公家的東西。”
以後她肯定也常做,所以不光這些,就算是用的柴火、煤炭之類,也要一點一點的跟廚娘交割清楚,不能讓人家吃虧。
阿苗乖巧點頭,卻還是笑,“姑娘想的也太細了些,就算用能用多少呢?”
“話不好這麽說,積少成多,”晏驕搖頭,“對了,豬肉攤子在哪兒?”
兩人往豬肉鋪子去的路上,意外看見有賣螃蟹的,晏驕一下子就拔不動腿了。
“老伯,這個多少錢一斤?”
阿苗小聲道:“姑娘,這些東西壓稱又沒什麽吃頭,外頭腿上全是毛,怪嚇人的……聽說做熟了也有股怪味兒,不好吃呢。”
平安縣城並不靠海,眼前的螃蟹是淡水毛蟹,味道自然不如海蟹清甜,但自有它的可愛之處。
本地居民不大愛吃蝦蟹,且眼前這一簍子毛蟹又大的大,小的小,並不怎麽好看,賣蟹的老伯從大清早熬到這會兒還沒開張,也是等急了。
見這會兒難得有人開口,他連忙擦了擦臉上的油汗,殷勤道:“五文一斤,您若要的多,可再便宜些。”
“五文錢?”
晏驕暫時對這個價格沒什麽概念,一旁的阿苗卻不由得瞪圓了眼睛,暗自咋舌。
這些螃蟹,一個個沉甸甸的,一斤才能稱多少?且全是硬殼子,統共才幾兩肉?
五文錢,都夠買兩隻雞仔兒了!
晏驕沒做聲,隻是蹲下細看。
賣蟹的老伯生怕她走了,再把這些螃蟹砸在自己手裏,忍不住訥訥道:“姑娘,都是肥的,瘦的俺都放回河裏去了。昨兒夜裏一宿沒睡覺打的,今兒一早就進城了,活蹦亂跳的。”
晏驕非常熟練地捏起來幾隻掂量一番,果然沉甸甸墜手,估計裏頭肉少不了。
臨近中秋,本就是蝦蟹上市的時候,真是想想就叫人流口水。
“得了,我全要了。”晏驕豪爽的道。
老伯不覺一陣狂喜,千恩萬謝,忙換了秤砣來稱。
阿苗看的目瞪口呆,替她心疼,“這少說也得有二三十斤,您買這麽些可怎麽吃!”、
晏驕隻是笑,“我自有主意,回頭你可別吃掉舌頭。”
阿苗不大相信。
這些玩意兒還能比肉好吃?
那頭賣蟹老伯已經麻利的稱好了,又特意將秤杆掰過來與她瞧,憨厚道:“姑娘,一共二十五斤六兩,高高的,算您二十五斤。隻是這筐……”
普通百姓生活不易,一隻上好柳條筐也要七/八文,老漢還真是不舍得。
見木已成舟,阿苗隻是跺腳,又脆生生搶道:“老伯,這樣沉,我們可搬不動,您得給我們送過去。”
“成,成!”買賣意外做成,老漢正歡喜無限,滿口答應了,“兩位小姐好生俏麗模樣,哪裏做得來這樣粗活?隻是不知送到哪裏去?”
聽晏驕說是要送到縣衙去的,老漢登時唬了一跳,十二分的鄭重。
因有了螃蟹,晏驕暫時也不想著豬肉了,就近買了些蔥薑蒜醬,索性便打道回府。
正巧趙嬸子在後門與來送菜的小販交割,見晏驕弄了一大簍子毛蟹過來,也是吃驚,反應與阿苗無異,生怕她給人糊弄了。
晏驕笑而不語,隻是跟她說好借了灶台和柴火,這便去拾掇。
阿苗是做雜活的,一直都是哪兒缺人往哪兒去,這會兒就在廚房裏幫著趙嬸子和晏驕打下手,做些洗薑剝蒜的營生。
晏驕借了小毛刷,將毛蟹外殼邊邊縫縫洗幹淨,當中切開兩半。
露出肉的中間部分要蘸一點麵粉,這樣才好鎖住肉汁,也更好看。
見她一口氣倒下許多油,阿苗和趙嬸子都跟著咋舌。
這晏姑娘定然是大戶人家出身了,等閑人家哪裏耐得住這樣耗費?
包裹著蟹肉的麵粉在油鍋中逐漸變得金黃,空氣中彌漫開奇異的香氣。
阿苗忍不住吞口水,唏噓道:“這樣多的油,就是炒一鍋石頭也好吃啊。”
晏驕噗嗤一笑,“傻丫頭,也不怕硌掉牙。”
炸好之後,她將多餘的油舀出,用小漏勺過濾雜質後放涼。
炸過螃蟹的油自帶鮮香,完全可以炒別的菜再用。
蔥薑蒜末爆香,下了毛蟹後倒酒,再加上預先稀釋好的醬汁,大火燒開後不斷翻炒,收汁時點一些鹽巴和白糖。
汁水越來越粘稠,滾起來的紅褐色氣泡上也泛著油亮亮的光,水產特有的肉香混著油香,說不出的誘人。
趙嬸子已經燉好一鍋茄子幹兒,這會兒也顧不上許多,隻是抽著鼻子感慨,“以前怎麽就不知道這玩意兒這麽好聞!”
阿苗眼睛都直了,難為還能騰出嘴巴來回話,“誰也沒跟晏姑娘似的這麽做呀。”
趙嬸子點頭,“那倒是。”
這一鍋蟹子費的油都夠她炒半個月菜了!
毛蟹很新鮮,又是切開了的,倒也沒費太大功夫。
不多時,晏驕就讓阿苗停了火,“成了。”
她先用筷子蘸了一點醬汁嚐味道。
薑蒜和白酒充分去掉了毛蟹的土腥氣,隻剩下河鮮的鮮美。那醬汁又鹹又香又濃,簡直比肉還好吃了。
光就著這醬汁,她就能蘸兩個餑餑吃!
確定發揮正常之後,晏驕分別夾了半隻給眼巴巴看著的阿苗和趙嬸子,謙虛道:“許久不做了,醬料也與我以往用的不同,也不知味道如何。”
兩人對視一眼,都連連推辭,“姑娘自掏腰包,又費了好大功夫,我們哪裏好吃白食!”
話雖如此,可身體卻依舊誠實,四隻眼睛都沒能離開。
晏驕不由分說的把碟子塞過去,“我在此地舉目無親,前幾天病著多虧你們照應,這點兒東西算什麽?”
三個人你來我往謙讓一回,阿苗和趙嬸子到底是羞答答接了,又小聲道:“這樣好東西,大人都沒嚐呢,咱們倒先吃上了。”
阿苗到底還是個半大孩子,胡亂嗯了聲就結結實實咬了一大口,連螃蟹殼都吞入口中。
好吃!
一點兒都沒有記憶中的土腥氣,肉又細又滑,合著外頭殼子上的醬汁,真比過年的餃子還好吃呐。
阿苗無師自通的舔著手指,滿臉真誠的誇讚道:“晏姑娘,您不去開館子真是可惜了!”
二十多斤毛蟹不是個小數目,於是這天中午,上到龐牧,下到輪值的衙役們,都或多或少的嚐了鮮。
龐牧是縣令,廖無言充當主簿,齊遠則掌管衙門上下治安,除了出任巡檢的圖磬時來時不來,晌午都是一道吃飯的。
今兒見桌上多了一大盤怪模怪樣的螃蟹時還有些驚訝。
“那廚娘不是見天鹽水煮菜麽?今兒竟突然開竅了?”齊遠疑惑道。
趙嬸子的廚藝跟當初他們行伍中的夥夫很有的一拚,來了小半個月了,就沒數出過第五種菜蔬,他們這些人也不過為了活著而吃……
可現在?
桌子正中央的醬爆蟹紅棕油亮、香氣撲鼻,偶爾順著蟹殼滑落的醬汁粘稠噴香,跟周圍那一圈兒幾乎看不見油花、看不出形狀的水煮菜壁壘分明,非常鶴立雞群。
送菜的小廝笑道:“這是晏姑娘弄的,叫什麽醬爆蟹,說要謝謝大家哩!”
說完,見三位大人沒有別的吩咐,小廝扭頭就跑。
晏姑娘真是仙女下凡,做了好些,連他們這些做活的也能吃一口呢。
他得快點兒,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人都有口腹之欲,哪怕是個神仙呢,一連三十頓的吃水煮菜也要瘋。
龐牧三個都非常默契的把第一筷子下到了醬爆蟹上……
然後……聽說廖主簿使計騙走了最後一塊醬爆蟹和盤底醬汁,齊大人當場告狀,縣太爺大怒,命他去整理庫房。
到了這裏,什麽dna檢測之流先進手段都掛機了。
鞋套、手套,假如幾天前有人告訴她,她將對這兩樣物品視若珍寶,她一定會覺得對方瘋了,可現在看來,隻怕她不久就要被窮瘋了。
得虧著她有儲備強迫症,箱子裏塞了不少,可頂了天才多少?總有用完的時候。
唉。
太窮了。
古時候有什麽消毒手段來著?
晏驕的思維發散出老遠,也不知什麽時候就又模模糊糊爬回去睡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丫頭阿苗就過來幫她搬家,“大人說了,如今姑娘您正經是咱們衙門的人了,得往前頭住。先搬過去,文書過兩天就下來了。”
晏驕現在棲身的地方是縣衙專門用來收容外頭百姓和雇工的,人多且雜,現在她身份不同,自然也不好繼續住在這裏。
說是搬家,其實統共也不過兩套換洗衣服,再就是那個勘察箱。
兩人穿過一道小院門,沿著走廊拐了兩道彎,遠遠看見一道翠綠爬山虎包裹的矮牆,裏頭還有幾棵樹枝繁葉茂直衝雲霄,很是壯觀。
“就是這兒了,”阿苗介紹說,又朝南邊努了努嘴兒,“男人們住在前頭,大人也在呢,回頭您要有什麽事兒,喊一聲都能聽見,穩當得很。再往前一個院子,就是大人辦公的地方,日後您指定也常去。”
在縣衙連昏帶醒幾天了,晏驕隻走過後門,還沒往前麵去過,現下一聽,倒有了幾分好奇和期待。
兩人邊說邊進了院門,抬頭就見裏麵站著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太太,精神奕奕,正笑眯眯的往這邊瞧,像是一直等著。
“好孩子,”老太太用竹板拍打著兩床薄被,“別瞧白日熱,夜裏正經也涼呢,這厚薄正是眼下蓋的。”
晏驕下意識看向阿苗。
阿苗笑道:“這是老夫人。”
頭天上班就要跟上司的母親住在一起,晏驕本能的緊張起來,“您好。”
她光知道要跟人合住,卻不知道對方竟然是這個身份!
“好,我好,你能過來我就更好了。你不知道,一個人住著多沒意思。”老太太不住點頭,歡歡喜喜的拉著她的手,親熱極了。
她實在慈祥的很,瞧著跟平時見過的那些喜歡熱鬧的老太太也沒什麽不同,晏驕也就不緊張了,聞言笑道:“我初來乍到的,什麽也不知道,說不定以後要麻煩您了。”
嶽夫人聽後更歡喜,“快來麻煩我吧!整日沒個消遣,我都快成老廢物了。”
阿苗噗嗤一笑,晏驕也跟著笑了,“您精神頭這樣好,身子骨也硬朗,倒開這樣的玩笑。”
幾人說說笑笑進了屋。
雖然是廂房,可屋子寬敞明亮,拾掇的幹幹淨淨,裏頭還分了會客的正廳和靠裏的臥室,十分緊湊,晏驕一看就喜歡上了。
這可比她一直住著的職工宿舍強了不知多少倍。
見她真心喜歡,嶽夫人笑意更濃,又幫著指了水井、廚房等的方位。
說到廚房,晏驕還有點臉紅,都不好意思說其實自己已經提前摸清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晏驕這兩天已經恢複的差不多,更因為有了工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整個人都容光煥發了。
一來了精神,晏驕就習慣性的想做點東西吃。
“阿苗,你可知道菜市場的位置?”
正幫忙鋪被褥的阿苗一愣,“晏姑娘,衙門裏的人管飯哩,您要有什麽想吃的,隻管跟廚房的趙嬸子說就是了。”
晏驕笑道:“她一個人做這麽些人的飯就夠累了,我哪裏好胡亂開口?左右眼下無事可做,一為賀喬遷之喜,二為賀我有了著落,也謝謝龐大人他們。”
或許龐牧並不十分相信她說的話,可對方能破例聘給自己一份工作,實在是雪中送炭。
這個人情,她不能不記。
見她這麽說,阿苗也跟著點頭,“到底是姑娘想得周到,我這就帶您去。”
以後月月有俸祿,晏驕頓時變得財大氣粗起來,轉身就去取了三兩銀子帶著。
既然要長長久久的住下去,坐臥起居、衣食住行,總得添置些東西。
外頭陽光明媚,還是熙熙攘攘,那麽熱鬧。
以前晏驕總覺得自己像是局外人,很有點兒格格不入,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但現在再看,卻又是另一種滋味,就連路邊的野花也親切多了。
阿苗挎著大籃子,一邊走一邊為晏驕介紹:“城北多是官宅和讀書人,還有一所書院哩。南邊商人居多,西邊常有西北貨商出入,大宗買賣常有,什麽牲畜、香料、皮貨,多得很哩。對了,平安縣冬天又冷又長,少不得要弄件襖子穿呢。”
見她四個方向隻說了三個,晏驕難免好奇,“那麽東邊呢?”
話音剛落,阿苗的小臉兒就紅了,含糊不清道:“東邊……東邊不是好地方,姑娘您可別去。”
紅燈區啊,晏驕秒懂。
兩人先去了書肆,晏驕要了些筆墨紙硯,想了下,又拿了本入門字帖。
不管是日記還是案件記錄,都少不了紙筆,再貴也得買。
阿苗又驚又喜又讚歎,“晏姑娘,您念過書呀。”
正埋頭翻書的晏驕嗯了聲,又苦笑著補充道:“可惜我家鄉的許多文字與這邊不大一樣,用的筆也不同,得多花些時日適應了。”
繁體毛筆字,真是要命。
也不知要練到猴年馬月去,她得先想辦法弄點兒炭條應急。
阿苗就笑,“常言道,一通百通,您是會的,再學旁的肯定也快。”
“那就借你吉言,”晏驕笑笑,見她眼巴巴瞧著,略有些豔羨的樣子,不由得心頭一動,“你想學的話,咱們一同練字。”
“真的嗎?您願意教我?”阿苗驚喜交加的喊道,不過馬上又忐忑起來,搖搖頭,“還是算了,我這樣笨,學不會的。”
晏驕道:“哪裏有還沒學就說學不會的?我倒覺得你伶俐得很。”
阿苗長了這麽大,還從未被人誇過伶俐,頓時覺得胸膛裏充滿了愉悅的氣息,滿滿的,漲漲的,好像輕輕一戳就要爆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別的晏驕不知道,這價錢確實高。
極其普通的文房四寶加一本字帖和《千字文》,就花了小半兩銀子,心疼的她都快哭了。
反倒是後麵去菜市場買菜,物價之低,超乎晏驕的想象。
親身經曆過之後就會更深刻的認識到,絕大多數古裝劇裏邊動輒幾十甚至成百上千銀子的交易純粹扯淡。
古時候開采能力低下,一個國家一年的白銀開采量才多少?如今民間流通最多的還是銅板。
晏驕一口氣將做飯可能需要的油鹽醬醋和材料都買齊全了,阿苗在後麵疑惑的說:“姑娘,這些東西大廚房裏都有。”
晏驕正色道,“既然是我自己的主意,怎好蹭公家的東西。”
以後她肯定也常做,所以不光這些,就算是用的柴火、煤炭之類,也要一點一點的跟廚娘交割清楚,不能讓人家吃虧。
阿苗乖巧點頭,卻還是笑,“姑娘想的也太細了些,就算用能用多少呢?”
“話不好這麽說,積少成多,”晏驕搖頭,“對了,豬肉攤子在哪兒?”
兩人往豬肉鋪子去的路上,意外看見有賣螃蟹的,晏驕一下子就拔不動腿了。
“老伯,這個多少錢一斤?”
阿苗小聲道:“姑娘,這些東西壓稱又沒什麽吃頭,外頭腿上全是毛,怪嚇人的……聽說做熟了也有股怪味兒,不好吃呢。”
平安縣城並不靠海,眼前的螃蟹是淡水毛蟹,味道自然不如海蟹清甜,但自有它的可愛之處。
本地居民不大愛吃蝦蟹,且眼前這一簍子毛蟹又大的大,小的小,並不怎麽好看,賣蟹的老伯從大清早熬到這會兒還沒開張,也是等急了。
見這會兒難得有人開口,他連忙擦了擦臉上的油汗,殷勤道:“五文一斤,您若要的多,可再便宜些。”
“五文錢?”
晏驕暫時對這個價格沒什麽概念,一旁的阿苗卻不由得瞪圓了眼睛,暗自咋舌。
這些螃蟹,一個個沉甸甸的,一斤才能稱多少?且全是硬殼子,統共才幾兩肉?
五文錢,都夠買兩隻雞仔兒了!
晏驕沒做聲,隻是蹲下細看。
賣蟹的老伯生怕她走了,再把這些螃蟹砸在自己手裏,忍不住訥訥道:“姑娘,都是肥的,瘦的俺都放回河裏去了。昨兒夜裏一宿沒睡覺打的,今兒一早就進城了,活蹦亂跳的。”
晏驕非常熟練地捏起來幾隻掂量一番,果然沉甸甸墜手,估計裏頭肉少不了。
臨近中秋,本就是蝦蟹上市的時候,真是想想就叫人流口水。
“得了,我全要了。”晏驕豪爽的道。
老伯不覺一陣狂喜,千恩萬謝,忙換了秤砣來稱。
阿苗看的目瞪口呆,替她心疼,“這少說也得有二三十斤,您買這麽些可怎麽吃!”、
晏驕隻是笑,“我自有主意,回頭你可別吃掉舌頭。”
阿苗不大相信。
這些玩意兒還能比肉好吃?
那頭賣蟹老伯已經麻利的稱好了,又特意將秤杆掰過來與她瞧,憨厚道:“姑娘,一共二十五斤六兩,高高的,算您二十五斤。隻是這筐……”
普通百姓生活不易,一隻上好柳條筐也要七/八文,老漢還真是不舍得。
見木已成舟,阿苗隻是跺腳,又脆生生搶道:“老伯,這樣沉,我們可搬不動,您得給我們送過去。”
“成,成!”買賣意外做成,老漢正歡喜無限,滿口答應了,“兩位小姐好生俏麗模樣,哪裏做得來這樣粗活?隻是不知送到哪裏去?”
聽晏驕說是要送到縣衙去的,老漢登時唬了一跳,十二分的鄭重。
因有了螃蟹,晏驕暫時也不想著豬肉了,就近買了些蔥薑蒜醬,索性便打道回府。
正巧趙嬸子在後門與來送菜的小販交割,見晏驕弄了一大簍子毛蟹過來,也是吃驚,反應與阿苗無異,生怕她給人糊弄了。
晏驕笑而不語,隻是跟她說好借了灶台和柴火,這便去拾掇。
阿苗是做雜活的,一直都是哪兒缺人往哪兒去,這會兒就在廚房裏幫著趙嬸子和晏驕打下手,做些洗薑剝蒜的營生。
晏驕借了小毛刷,將毛蟹外殼邊邊縫縫洗幹淨,當中切開兩半。
露出肉的中間部分要蘸一點麵粉,這樣才好鎖住肉汁,也更好看。
見她一口氣倒下許多油,阿苗和趙嬸子都跟著咋舌。
這晏姑娘定然是大戶人家出身了,等閑人家哪裏耐得住這樣耗費?
包裹著蟹肉的麵粉在油鍋中逐漸變得金黃,空氣中彌漫開奇異的香氣。
阿苗忍不住吞口水,唏噓道:“這樣多的油,就是炒一鍋石頭也好吃啊。”
晏驕噗嗤一笑,“傻丫頭,也不怕硌掉牙。”
炸好之後,她將多餘的油舀出,用小漏勺過濾雜質後放涼。
炸過螃蟹的油自帶鮮香,完全可以炒別的菜再用。
蔥薑蒜末爆香,下了毛蟹後倒酒,再加上預先稀釋好的醬汁,大火燒開後不斷翻炒,收汁時點一些鹽巴和白糖。
汁水越來越粘稠,滾起來的紅褐色氣泡上也泛著油亮亮的光,水產特有的肉香混著油香,說不出的誘人。
趙嬸子已經燉好一鍋茄子幹兒,這會兒也顧不上許多,隻是抽著鼻子感慨,“以前怎麽就不知道這玩意兒這麽好聞!”
阿苗眼睛都直了,難為還能騰出嘴巴來回話,“誰也沒跟晏姑娘似的這麽做呀。”
趙嬸子點頭,“那倒是。”
這一鍋蟹子費的油都夠她炒半個月菜了!
毛蟹很新鮮,又是切開了的,倒也沒費太大功夫。
不多時,晏驕就讓阿苗停了火,“成了。”
她先用筷子蘸了一點醬汁嚐味道。
薑蒜和白酒充分去掉了毛蟹的土腥氣,隻剩下河鮮的鮮美。那醬汁又鹹又香又濃,簡直比肉還好吃了。
光就著這醬汁,她就能蘸兩個餑餑吃!
確定發揮正常之後,晏驕分別夾了半隻給眼巴巴看著的阿苗和趙嬸子,謙虛道:“許久不做了,醬料也與我以往用的不同,也不知味道如何。”
兩人對視一眼,都連連推辭,“姑娘自掏腰包,又費了好大功夫,我們哪裏好吃白食!”
話雖如此,可身體卻依舊誠實,四隻眼睛都沒能離開。
晏驕不由分說的把碟子塞過去,“我在此地舉目無親,前幾天病著多虧你們照應,這點兒東西算什麽?”
三個人你來我往謙讓一回,阿苗和趙嬸子到底是羞答答接了,又小聲道:“這樣好東西,大人都沒嚐呢,咱們倒先吃上了。”
阿苗到底還是個半大孩子,胡亂嗯了聲就結結實實咬了一大口,連螃蟹殼都吞入口中。
好吃!
一點兒都沒有記憶中的土腥氣,肉又細又滑,合著外頭殼子上的醬汁,真比過年的餃子還好吃呐。
阿苗無師自通的舔著手指,滿臉真誠的誇讚道:“晏姑娘,您不去開館子真是可惜了!”
二十多斤毛蟹不是個小數目,於是這天中午,上到龐牧,下到輪值的衙役們,都或多或少的嚐了鮮。
龐牧是縣令,廖無言充當主簿,齊遠則掌管衙門上下治安,除了出任巡檢的圖磬時來時不來,晌午都是一道吃飯的。
今兒見桌上多了一大盤怪模怪樣的螃蟹時還有些驚訝。
“那廚娘不是見天鹽水煮菜麽?今兒竟突然開竅了?”齊遠疑惑道。
趙嬸子的廚藝跟當初他們行伍中的夥夫很有的一拚,來了小半個月了,就沒數出過第五種菜蔬,他們這些人也不過為了活著而吃……
可現在?
桌子正中央的醬爆蟹紅棕油亮、香氣撲鼻,偶爾順著蟹殼滑落的醬汁粘稠噴香,跟周圍那一圈兒幾乎看不見油花、看不出形狀的水煮菜壁壘分明,非常鶴立雞群。
送菜的小廝笑道:“這是晏姑娘弄的,叫什麽醬爆蟹,說要謝謝大家哩!”
說完,見三位大人沒有別的吩咐,小廝扭頭就跑。
晏姑娘真是仙女下凡,做了好些,連他們這些做活的也能吃一口呢。
他得快點兒,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人都有口腹之欲,哪怕是個神仙呢,一連三十頓的吃水煮菜也要瘋。
龐牧三個都非常默契的把第一筷子下到了醬爆蟹上……
然後……聽說廖主簿使計騙走了最後一塊醬爆蟹和盤底醬汁,齊大人當場告狀,縣太爺大怒,命他去整理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