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燒烤, 對五皇子來說, 隻用兩個字就可以形容。
——真香!
“沒想到,素菜也可以烤, 烤完了還這麽好吃。”
五皇子癱在躺椅上,一邊叫袁潤給他揉肚子, 一邊打著飽嗝說, “等我過生辰的時候, 生辰宴也要這麽弄。小袁子,你記一下。”
“是。”袁潤應了,接過宮娥遞過來的消食茶, “來, 主子, 喝點茶水消消食。”
齊晟端著梅子酒, 睨了他一眼,“出息!”
五皇子卻絲毫不以為恥, 還很自豪地向齊晟安利他的生活精髓。
“這人生在世呀, 就是吃好、喝好、玩好。隻要這三樣齊備了,我還要什麽出息?”
“對、對、對。”那邊的彭克立刻接口。
他眼眸晶亮,蠢蠢欲動,“兩位殿下也吃飽喝足了,不如就由小臣為兩位殿下彈個曲子,助助興?”
那模樣,一看就是喝高了。
齊晟有些無語地問五皇子,“五哥, 我記得咱們今日喝的都是梅子酒吧?純果酒,他也能喝成這樣?我看他也沒喝幾杯呀。”
還彈曲子助興?
這年頭,早就不是漢唐風氣開放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君臣飲宴,大臣喝高了當眾獻舞,那是表達對天子的敬仰,周圍一群人叫好和歌的。
但自宋以後,君權越發集中,上流社會的臭毛病也越來越多了。
這個時候,宴會上叫一個世家公子獻曲,那就跟大庭廣眾下叫良家女子獻shen一樣,是紅果果的折辱。
這彭克要不是喝高了,他能說出“獻曲”的話嗎?
“別理他,他就那樣。”
五皇子吐出一口濁氣,揮手示意袁潤不用揉了,“這要是換成汾酒,他就是那一杯倒的量。”
那邊的彭克沒有得到回應,就自動自發地當他們是默認了。
“來人,給本公子拿個琵琶來,本公子要彈奏一曲《霸王卸甲》。”
這一嗓子嚎的,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
齊晟嘴角一抽,推了推五皇子,“趕緊的,把他領回去吧,我這裏快裝不下他了。”
再怎麽著,他也不可能同意彭克的要求。
這一會子彭克是醉著呢,自然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麽不妥。
可是等他醒了就不一定了。
“好吧,好吧。”
五皇子扶著袁潤的手站了起來,招呼袁潤去扶著一會兒要彈《霸王卸甲》,一會兒又要彈《將軍令》的彭克,快速閃人了。
見已經有人先告辭了,盧文大大地鬆了口氣,也順勢提出告退。
“那行,你先回去吧。”
齊晟自然不會留他,揮手就讓他走了。
若說五皇子走的時候,還有一個齊述依依不舍,恨不得跟上去再請教一番。盧文走的時候,幾個人就差沒額手相慶了。
城府最淺的齊斌甚至嘀咕出了聲,“終於走了。”
盧文在這裏,他們說話都不自在。
他一走,眾人就自在多了。
最後,一直到宮門要下匙的時候,他們才陸陸續續地告辭了。
齊晟洗漱了一番,喝了碗醒酒湯去了去酒氣,就在放話本的地方隨手摸了一本,翻身上了榻。
說真的,這個時代的話本,比後世種類多樣的小說可差遠了。
但對齊晟來說,也聊勝於無了。
讓王進寶多點了幾根蠟燭照明,他翻開那本書一看,卻見是玫妃送的那本《論語》。
原來,從鍾粹宮回來之後,他就讓張起麟把這本書放好。
而張起麟不識字,見主子帶了書回來,就以為是和從前帶回來的話本一樣,所以放在一起了。
看到是這一本,齊晟愣了一下,也沒有再換。
說真的,他把這本書交給張起麟之後,很快就拋到腦後了。
不是他對玫妃給的東西不重視,隻是玫妃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就算知道了自己也是個穿越的,還一心認定六皇子會繼承皇位。
現如今,太子的儲君之位不穩,玫妃肯定是覺得,他的機會來了。
所以,玫妃給他送書,十有八-九,就是為了督促他好好學習,不要荒廢了學業,以免將來登上了帝位之後,追悔莫及。
但在齊晟看來,玫妃的行為,就是在充分詮釋何為杞人憂天。
別說他該讀的書都讀了,不該讀的在於先生的淫威下也讀了不少了。
就算他沒讀,也不用考慮做了皇帝之後的事呀。
因為,他根本就沒準備做皇帝嘛。
皇位又不是燙手的山芋,他這頭牛不肯喝水,還能有強按頭的道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父皇既不是個昏君,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如果他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怎麽可能把皇位傳給他?
不過,念在兩人算是老鄉的份上,齊晟還是決定看一看,這書到底有什麽玄機。
雖然大晉的曆史和他原本世界的曆史不太一樣,但也大同小異。像《論語》這樣的經典,在這個世界,仍然是科舉的必考科目。
這世上大部分的人,努力讀書的唯一目的,不就是科舉做官嗎?
所以,隻要是考試要考的東西,都會傳播得十分廣泛,學的人也會很多。
而學習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正統了。
於先生也是正統的讀書人,在他心目中,《論語》的地位是很神聖的。
因此,在教導齊晟的時候,和《論語》一起並列為四書五經的幾本書,他都反複教了幾遍,且是循序漸進,一遍比一遍高深。
雖然齊晟這輩子都不用考科舉,但通過聽於先生對四書五經的講解,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時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忌諱,避免日後與人交往的時候踩了坑。
再加上他記性好,幾乎過目不忘。
所以,這些東西,他實際上學的都還不錯,這幾本書更是背得滾瓜爛熟了。
他拿著玫妃送的《論語》,略翻了翻字體的大小,又捏了捏書冊的薄厚,就知道玫妃肯定沒有抄完。
然後,他把書倒過來,翻開最後一頁一瞧,果然是《鄉黨篇》的末尾。
齊晟不覺有些好笑:這個玫妃,抄個書也偷懶。
不過,想想玫妃一個理科生,不喜歡抄寫文科的東西,也很正常。
他正要喊張起麟給他換一本,突然心頭一動,想起了一個關於《論語》的典故。
宋初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一共有二十篇,而《鄉黨篇》是第十篇。
玫妃給他的這本《論語》,正好是半部。
看來,玫妃對他的期望甚深呀。
不過,齊晟並沒有很感動,他隻是覺得挺欣慰的。
——竟然還學會用典故、打啞迷了,看來玫妃這些年並沒有荒廢學習,還是很有進步的。
如果玫妃知道了他的想法,一定會慪得吐血。
然後,就一邊擦嘴邊的血漬,一邊衝他嘿嘿直笑,能把他笑的毛骨悚然的那種。
——對於全劇透的玫妃來說,小說裏的男主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她一清二楚。
她為啥那麽篤定,就算六皇子被人穿了,皇位也跑不了呢?
不就是因為她知道,等到那個時候,當今天子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嗎?
六殿下,別說什麽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什麽的了,你莫不是忘了,後世有那麽些不法商販為了利益,強行給牛灌水的事?
齊晟過完了生辰沒多久,他隔壁的東六所就開始收拾了。
他的九弟,九皇子齊嵩,在拖了幾個月之後,還是要搬出儲秀宮,自己單獨住了。
德妃雖然已經不掌宮權了,但畢竟是妃位上的娘娘,她的娘家這幾年也爭氣,等閑內務府也不敢怠慢她。
九皇子作為她唯一的兒子,從小就是她的心肝肉。
再加上這個兒子又自小就愛幹淨,德妃養這一個兒子,那真是比別人養三個還要耗神。
父母養孩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在哪個孩子身上付出的最多,就越對哪個孩子掏心掏肺。
德妃也沒有逃過這個定律。
所以,原本去年年底就該搬進皇子所的九皇子,一直拖到了實在拖不下去了,這才開始收拾。
一連幾天,隔壁東六所都叮叮當當的,白鴿和金鶯都抱怨了好幾回了。
這些,齊晟都還可以忍受。
最讓他不能忍的,是九皇子幾乎每天都會來看進度,還有瞎指揮。
他來就來吧,反正折騰的是他自己的住所,齊晟也管不著。
但是,他每次來了皇子所,都要到齊晟這裏拜訪。
拜訪也就罷了,齊晟就當是提前聯絡感情了。
可是,你每次來都自備白布、茶具是幾個意思?
請你坐下,你先讓人在擦得幹幹淨淨的桌椅上鋪白布;請你喝茶,你就讓自己帶來的人現沏。
看把你能的,你怎麽不帶著水壺,連水也現燒呢?
齊晟在心裏吐槽了一萬遍,在九皇子第三次上門的時候,他就幹脆把“上茶”這道程序給省了。
——反正你也不喝,我幹脆也不浪費我的好茶葉了。
這種舉動,絕對是失禮了。換一個稍微有點兒氣性的人,估計就再不登他的門了。
可是,九皇子他是一般人嗎?
他非但半點都不惱怒,反而把齊晟引為了知己。
九皇子感慨不已:“六哥,還是你最懂弟弟!”
齊晟:“…………”
——謝謝,雖然這種讚賞,我一點都不想要。
——真香!
“沒想到,素菜也可以烤, 烤完了還這麽好吃。”
五皇子癱在躺椅上,一邊叫袁潤給他揉肚子, 一邊打著飽嗝說, “等我過生辰的時候, 生辰宴也要這麽弄。小袁子,你記一下。”
“是。”袁潤應了,接過宮娥遞過來的消食茶, “來, 主子, 喝點茶水消消食。”
齊晟端著梅子酒, 睨了他一眼,“出息!”
五皇子卻絲毫不以為恥, 還很自豪地向齊晟安利他的生活精髓。
“這人生在世呀, 就是吃好、喝好、玩好。隻要這三樣齊備了,我還要什麽出息?”
“對、對、對。”那邊的彭克立刻接口。
他眼眸晶亮,蠢蠢欲動,“兩位殿下也吃飽喝足了,不如就由小臣為兩位殿下彈個曲子,助助興?”
那模樣,一看就是喝高了。
齊晟有些無語地問五皇子,“五哥, 我記得咱們今日喝的都是梅子酒吧?純果酒,他也能喝成這樣?我看他也沒喝幾杯呀。”
還彈曲子助興?
這年頭,早就不是漢唐風氣開放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君臣飲宴,大臣喝高了當眾獻舞,那是表達對天子的敬仰,周圍一群人叫好和歌的。
但自宋以後,君權越發集中,上流社會的臭毛病也越來越多了。
這個時候,宴會上叫一個世家公子獻曲,那就跟大庭廣眾下叫良家女子獻shen一樣,是紅果果的折辱。
這彭克要不是喝高了,他能說出“獻曲”的話嗎?
“別理他,他就那樣。”
五皇子吐出一口濁氣,揮手示意袁潤不用揉了,“這要是換成汾酒,他就是那一杯倒的量。”
那邊的彭克沒有得到回應,就自動自發地當他們是默認了。
“來人,給本公子拿個琵琶來,本公子要彈奏一曲《霸王卸甲》。”
這一嗓子嚎的,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了。
齊晟嘴角一抽,推了推五皇子,“趕緊的,把他領回去吧,我這裏快裝不下他了。”
再怎麽著,他也不可能同意彭克的要求。
這一會子彭克是醉著呢,自然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麽不妥。
可是等他醒了就不一定了。
“好吧,好吧。”
五皇子扶著袁潤的手站了起來,招呼袁潤去扶著一會兒要彈《霸王卸甲》,一會兒又要彈《將軍令》的彭克,快速閃人了。
見已經有人先告辭了,盧文大大地鬆了口氣,也順勢提出告退。
“那行,你先回去吧。”
齊晟自然不會留他,揮手就讓他走了。
若說五皇子走的時候,還有一個齊述依依不舍,恨不得跟上去再請教一番。盧文走的時候,幾個人就差沒額手相慶了。
城府最淺的齊斌甚至嘀咕出了聲,“終於走了。”
盧文在這裏,他們說話都不自在。
他一走,眾人就自在多了。
最後,一直到宮門要下匙的時候,他們才陸陸續續地告辭了。
齊晟洗漱了一番,喝了碗醒酒湯去了去酒氣,就在放話本的地方隨手摸了一本,翻身上了榻。
說真的,這個時代的話本,比後世種類多樣的小說可差遠了。
但對齊晟來說,也聊勝於無了。
讓王進寶多點了幾根蠟燭照明,他翻開那本書一看,卻見是玫妃送的那本《論語》。
原來,從鍾粹宮回來之後,他就讓張起麟把這本書放好。
而張起麟不識字,見主子帶了書回來,就以為是和從前帶回來的話本一樣,所以放在一起了。
看到是這一本,齊晟愣了一下,也沒有再換。
說真的,他把這本書交給張起麟之後,很快就拋到腦後了。
不是他對玫妃給的東西不重視,隻是玫妃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就算知道了自己也是個穿越的,還一心認定六皇子會繼承皇位。
現如今,太子的儲君之位不穩,玫妃肯定是覺得,他的機會來了。
所以,玫妃給他送書,十有八-九,就是為了督促他好好學習,不要荒廢了學業,以免將來登上了帝位之後,追悔莫及。
但在齊晟看來,玫妃的行為,就是在充分詮釋何為杞人憂天。
別說他該讀的書都讀了,不該讀的在於先生的淫威下也讀了不少了。
就算他沒讀,也不用考慮做了皇帝之後的事呀。
因為,他根本就沒準備做皇帝嘛。
皇位又不是燙手的山芋,他這頭牛不肯喝水,還能有強按頭的道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父皇既不是個昏君,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如果他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怎麽可能把皇位傳給他?
不過,念在兩人算是老鄉的份上,齊晟還是決定看一看,這書到底有什麽玄機。
雖然大晉的曆史和他原本世界的曆史不太一樣,但也大同小異。像《論語》這樣的經典,在這個世界,仍然是科舉的必考科目。
這世上大部分的人,努力讀書的唯一目的,不就是科舉做官嗎?
所以,隻要是考試要考的東西,都會傳播得十分廣泛,學的人也會很多。
而學習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正統了。
於先生也是正統的讀書人,在他心目中,《論語》的地位是很神聖的。
因此,在教導齊晟的時候,和《論語》一起並列為四書五經的幾本書,他都反複教了幾遍,且是循序漸進,一遍比一遍高深。
雖然齊晟這輩子都不用考科舉,但通過聽於先生對四書五經的講解,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時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忌諱,避免日後與人交往的時候踩了坑。
再加上他記性好,幾乎過目不忘。
所以,這些東西,他實際上學的都還不錯,這幾本書更是背得滾瓜爛熟了。
他拿著玫妃送的《論語》,略翻了翻字體的大小,又捏了捏書冊的薄厚,就知道玫妃肯定沒有抄完。
然後,他把書倒過來,翻開最後一頁一瞧,果然是《鄉黨篇》的末尾。
齊晟不覺有些好笑:這個玫妃,抄個書也偷懶。
不過,想想玫妃一個理科生,不喜歡抄寫文科的東西,也很正常。
他正要喊張起麟給他換一本,突然心頭一動,想起了一個關於《論語》的典故。
宋初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一共有二十篇,而《鄉黨篇》是第十篇。
玫妃給他的這本《論語》,正好是半部。
看來,玫妃對他的期望甚深呀。
不過,齊晟並沒有很感動,他隻是覺得挺欣慰的。
——竟然還學會用典故、打啞迷了,看來玫妃這些年並沒有荒廢學習,還是很有進步的。
如果玫妃知道了他的想法,一定會慪得吐血。
然後,就一邊擦嘴邊的血漬,一邊衝他嘿嘿直笑,能把他笑的毛骨悚然的那種。
——對於全劇透的玫妃來說,小說裏的男主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她一清二楚。
她為啥那麽篤定,就算六皇子被人穿了,皇位也跑不了呢?
不就是因為她知道,等到那個時候,當今天子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嗎?
六殿下,別說什麽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什麽的了,你莫不是忘了,後世有那麽些不法商販為了利益,強行給牛灌水的事?
齊晟過完了生辰沒多久,他隔壁的東六所就開始收拾了。
他的九弟,九皇子齊嵩,在拖了幾個月之後,還是要搬出儲秀宮,自己單獨住了。
德妃雖然已經不掌宮權了,但畢竟是妃位上的娘娘,她的娘家這幾年也爭氣,等閑內務府也不敢怠慢她。
九皇子作為她唯一的兒子,從小就是她的心肝肉。
再加上這個兒子又自小就愛幹淨,德妃養這一個兒子,那真是比別人養三個還要耗神。
父母養孩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在哪個孩子身上付出的最多,就越對哪個孩子掏心掏肺。
德妃也沒有逃過這個定律。
所以,原本去年年底就該搬進皇子所的九皇子,一直拖到了實在拖不下去了,這才開始收拾。
一連幾天,隔壁東六所都叮叮當當的,白鴿和金鶯都抱怨了好幾回了。
這些,齊晟都還可以忍受。
最讓他不能忍的,是九皇子幾乎每天都會來看進度,還有瞎指揮。
他來就來吧,反正折騰的是他自己的住所,齊晟也管不著。
但是,他每次來了皇子所,都要到齊晟這裏拜訪。
拜訪也就罷了,齊晟就當是提前聯絡感情了。
可是,你每次來都自備白布、茶具是幾個意思?
請你坐下,你先讓人在擦得幹幹淨淨的桌椅上鋪白布;請你喝茶,你就讓自己帶來的人現沏。
看把你能的,你怎麽不帶著水壺,連水也現燒呢?
齊晟在心裏吐槽了一萬遍,在九皇子第三次上門的時候,他就幹脆把“上茶”這道程序給省了。
——反正你也不喝,我幹脆也不浪費我的好茶葉了。
這種舉動,絕對是失禮了。換一個稍微有點兒氣性的人,估計就再不登他的門了。
可是,九皇子他是一般人嗎?
他非但半點都不惱怒,反而把齊晟引為了知己。
九皇子感慨不已:“六哥,還是你最懂弟弟!”
齊晟:“…………”
——謝謝,雖然這種讚賞,我一點都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