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哄住了親爹之後, 齊晟恨不得給自己倆嘴巴子。
——叫你嘴賤, 你怎麽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就好像你在他這裏真占過便宜似的。
“好了,別貧了。”
齊覃道, “說說吧,你有什麽想法?”
想法?
這還真有。
齊晟的目光在殿內溜了一圈, 指著博古架上的一艘牙雕寶船問:“陛下可知, 那是什麽做的?”
齊覃順著他的手指看了一眼, 覺得他問了一句廢話,“自然是象牙做的。”
“對,就是象牙。”
齊晟走過去, 把那牙雕托在手裏, 托到了天子麵前, ”所謂的象牙, 就是大象嘴裏伸出來的兩根長長的牙齒,而大象這種動物, 就長在南疆。”
齊覃道:“這牙雕的確是南疆進貢的。”
其雕刻手法精致中又透著古拙, 上麵的圖案也盡是些南越的元素,一看就不是中原的東西。
也有中原匠人用整根象牙做雕刻的,其作品還更精致,但卻始終不是那個味兒。
齊晟把牙雕放到了齊覃麵前的桌子上,突然話鋒一轉,又說起了別的東西。
“南疆可不止有大象,還有許多年份極深的樹木,高數十丈的都有。還有長於密林之中的珍稀藥材, 還有各種珍貴的香料。”
“這些,朕都知道。”
這些東西,齊覃也不是沒有想過。
他隻是長得不食人間煙火,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每年南疆各部的貢品裏,價值最大的,就是那些年份久遠的藥草,還有珍稀的香料了。
齊覃也曾讓交趾布政使搜羅過,但由於地域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大量采集。
他覺得,老六想法是有的,但還是缺了些見識,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於是,他耐心地解釋:“南疆地廣人稀,瘴氣叢生,又交通不便,這些東西就算有,他們也弄不出來。”
這就是時代的局限了。
齊晟想歎氣,“我的父皇誒,誰讓那些部族弄了?真等他們弄出來了,咱們不就得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漫天要價?”
至於當地那些官員,剛開國的時候,朝廷也曾派派遣過官員。
但是,因著種種原因,這些人都消失得不明不白。
到最後,朝廷也無奈了。
那時候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方,對南方不可能投入大量的兵力。
所以,太-祖就采納了淮陰侯的提議,從當地大族中選舉官吏。
這個政策,就像後世的一鍋兩隻,總算是把南疆給安撫了下來,讓朝廷得以集中所有的力量,對抗北方的遊牧民族。
這麽多年過去了,朝廷也已經習慣了南蠻自治,隻在交趾設了布政使。
而交趾布政使隻要管的是那邊聚居的中原人,對各南疆部落,輕易不幹涉。
聽了齊晟的話,齊覃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想讓交趾的官員去辦。
“不行。”
齊覃搖了搖頭,把南邊的情況給他說了一遍,最後道,“總不能因著這個,再從京城派人過去吧?”
那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
而且,京城突然來人過去,交趾布政使不明所以,還以為朝廷對他不滿呢。
到時候,又是一場麻煩。
“當然不是了。真派了人過去,會不會像以前一樣,消失得不明不白先不說,誰能保證他們去了,不會勾結當地官吏,盤剝當地百姓?”
齊晟表示,對於朝中官員的節操,他十分信不過,“更重要的是,就算一切順利,他們在南疆弄出十兩銀子,有幾分能進得了國庫?”
齊覃蹙眉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麽辦?總不能指望那些東西自己飛出來吧?”
齊晟笑道:“您還別說,就是要讓它們自己飛出來。”
不用自己動手的,可不就是等於東西自己飛出來了嗎?
齊覃來了興致,“你說說看。”
他今日叫齊晟過來,本意是想借機培養他處理政務的能力的。
可如今看來,齊晟有自己的主意。
齊覃在太子那裏,是吃夠了繼承人優柔寡斷、沒有主見的苦頭了,見六兒子有主意,他隻有鼓勵的,哪裏會有半點矯正之意。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就算齊晟說的不好,他也要勉勵一番,不要把這個兒子的膽氣給磨平了。
對於齊覃的心思,齊晟可不知道。
齊晟的想法也很簡答。
他就是想取得一些話語權,然後在天子廢了太子之後,就支持四哥上位。
對,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覺得幾個兄弟之中,最靠譜的,就是四哥了。
他最近也特意觀察過了,四哥對太子已經逐漸疏遠了,顯然是已經察覺到太子不是一個能禦天下的人。
當然,更重要的是,四哥的兩個人格,一個看重親情,一個有主見。
如果他從公與私這兩個方麵向四哥進言,四哥一定會慎重考慮的。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他也不敢奢求能把女子的地位提到跟後世相差仿佛,隻要讓女子在禮教的層層壓迫下,有一絲喘息之機,就不算他白穿越這一回。
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得先改變一下以往那不靠譜的形象。
至少他說出的話,得有讓人信服的資本不是?
所以,縱然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不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卻還是說了。
古人不是說了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說不定,兩個時代的思想碰撞,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商人逐利本是天性,陛下何不利用這種天性,驅使他們,為朝廷所用呢?”
齊覃的眉頭皺了起來,“商人?”
士農工商的思想傳承了數千年,如果沒有大的變革和動蕩,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難轉變的。
齊覃當即就說:“商人重利輕義,怎麽能讓他們參與國事?”
齊晟點了點頭,說:“錢與權,不能掌握在同一夥人手裏。”
齊覃眼睛一亮,問道:“這些,是誰告訴你的?”
“啊?”
齊晟一怔,遲疑道,“資治通鑒?”
見齊覃臉色一黑,他急忙幹笑了兩聲,老老實實地說:“春秋時期有陶朱公因巨富被各國奉為上賓,戰國末有呂不韋待價而沽。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陛下讓臣讀史,臣總不能白讀不是?”
“好,好,好!”
有了前頭的太子做榜樣,齊晟給的驚喜實在是太大了,他興奮地大笑了好幾聲,卻忍不住想要再掂掂這個兒子的斤兩。
“南疆的情況,你已經了解了。若是不動兵卒的話,你可有把握讓他們徹底安分下來?”
齊晟幹脆利落地搖頭,“沒有把握。”
齊覃:“…………”
——你剛才不是還說得頭頭是道嗎?怎麽慫得一點轉折都沒有?
對此,齊晟表示:實話實話,不叫慫。
其實,並不是齊覃吝惜兵力,也不是他有意為難齊晟。
實在以南疆的地理環境太過複雜,還有民風也過於彪悍,朝廷若要對南疆用兵,能落得個事倍功半的效果,已經是上天保佑了。
不錯,朝廷比起南疆部落來,的確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但光有這些,是不夠的。
再強壯的兵馬,鑽進了半點不熟悉的、瘴氣叢生、毒蟲遍布的深山密林裏,也都白搭。
說白了,就是沒有半絲的天時與地利之遍。
那些南疆的土著們完全可以靠著對環境的熟悉,還有它們特製的毒-箭、秘-藥,出其不意地,對朝廷的軍隊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那麽,朝廷就真的沒有法子根除這一禍患了嗎?
自然是有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火燒山。
南疆林木多,也就是易燃物多。
算準了風向隨隨便便放幾把火,整個山林就會全部被燒成光禿禿的石頭山。
那些山民們沒有了地利作為倚仗,還不是隻能任人宰割嗎?
但這個法子太過有傷天和,不但齊覃不願意用,齊晟也不會考慮。
齊覃也就是見這個六兒子的想法不同於常人,這才想看看,他有沒有什麽出其不意的點子。
如今看來,自己的確是有些難為人了。
被齊晟一口拒絕,他也並沒有什麽失望的情緒。
甚至於,齊晟拒絕得這麽理直氣壯加理所當然,反而讓他生出幾分欣喜來。
不必多問,還是得感謝太子給齊晟留下來的“遺澤”。
“罷了,”齊覃道,“是朕強求了。”
齊晟呆了一呆,總感覺親爹對他的要求一下子就放寬了許多。
原本他以為,他脫口而出的一句“沒有把握”,肯定會讓親爹吹胡子瞪眼,先說一句“找打”,然後再拿五張大字威脅他一番。
然後,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下麵的話說完了。
可是他父皇今天是怎麽了?
突然這麽溫柔,他還怪不習慣的。
“那個……陛下。”
齊覃溫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這裏隻有你我父子,喊父皇就行了。”
齊晟咽了咽口水,突然發現自己又一不小心把自己作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接下來的話,他要是不說吧,心裏不安穩;可要是說吧,總覺得被欺騙了感情的親爹,會跳起來把自己打死。
所以,他覺得,他還是苟一點吧。
“陛下……這……禮不可廢,禮不可廢,哈哈。”
他笑得自己都覺得尷尬。
或許是他這一年來規矩太好了,齊覃竟然還沒有察覺到不對,笑容更加溫和了,“父皇知道,你是個懂規矩的好孩子。隻是,規矩那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咱們畢竟是親父子,太過規矩,反而生分了。”
曾經被類似的話坑過的齊晟,是怎麽聽怎麽覺得這就是反話。
但他還是眼睛一亮。
——反話怕什麽?
隻要他有這句話,我就敢揭太和殿上的琉璃瓦!
——叫你嘴賤, 你怎麽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就好像你在他這裏真占過便宜似的。
“好了,別貧了。”
齊覃道, “說說吧,你有什麽想法?”
想法?
這還真有。
齊晟的目光在殿內溜了一圈, 指著博古架上的一艘牙雕寶船問:“陛下可知, 那是什麽做的?”
齊覃順著他的手指看了一眼, 覺得他問了一句廢話,“自然是象牙做的。”
“對,就是象牙。”
齊晟走過去, 把那牙雕托在手裏, 托到了天子麵前, ”所謂的象牙, 就是大象嘴裏伸出來的兩根長長的牙齒,而大象這種動物, 就長在南疆。”
齊覃道:“這牙雕的確是南疆進貢的。”
其雕刻手法精致中又透著古拙, 上麵的圖案也盡是些南越的元素,一看就不是中原的東西。
也有中原匠人用整根象牙做雕刻的,其作品還更精致,但卻始終不是那個味兒。
齊晟把牙雕放到了齊覃麵前的桌子上,突然話鋒一轉,又說起了別的東西。
“南疆可不止有大象,還有許多年份極深的樹木,高數十丈的都有。還有長於密林之中的珍稀藥材, 還有各種珍貴的香料。”
“這些,朕都知道。”
這些東西,齊覃也不是沒有想過。
他隻是長得不食人間煙火,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每年南疆各部的貢品裏,價值最大的,就是那些年份久遠的藥草,還有珍稀的香料了。
齊覃也曾讓交趾布政使搜羅過,但由於地域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大量采集。
他覺得,老六想法是有的,但還是缺了些見識,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於是,他耐心地解釋:“南疆地廣人稀,瘴氣叢生,又交通不便,這些東西就算有,他們也弄不出來。”
這就是時代的局限了。
齊晟想歎氣,“我的父皇誒,誰讓那些部族弄了?真等他們弄出來了,咱們不就得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漫天要價?”
至於當地那些官員,剛開國的時候,朝廷也曾派派遣過官員。
但是,因著種種原因,這些人都消失得不明不白。
到最後,朝廷也無奈了。
那時候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方,對南方不可能投入大量的兵力。
所以,太-祖就采納了淮陰侯的提議,從當地大族中選舉官吏。
這個政策,就像後世的一鍋兩隻,總算是把南疆給安撫了下來,讓朝廷得以集中所有的力量,對抗北方的遊牧民族。
這麽多年過去了,朝廷也已經習慣了南蠻自治,隻在交趾設了布政使。
而交趾布政使隻要管的是那邊聚居的中原人,對各南疆部落,輕易不幹涉。
聽了齊晟的話,齊覃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想讓交趾的官員去辦。
“不行。”
齊覃搖了搖頭,把南邊的情況給他說了一遍,最後道,“總不能因著這個,再從京城派人過去吧?”
那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
而且,京城突然來人過去,交趾布政使不明所以,還以為朝廷對他不滿呢。
到時候,又是一場麻煩。
“當然不是了。真派了人過去,會不會像以前一樣,消失得不明不白先不說,誰能保證他們去了,不會勾結當地官吏,盤剝當地百姓?”
齊晟表示,對於朝中官員的節操,他十分信不過,“更重要的是,就算一切順利,他們在南疆弄出十兩銀子,有幾分能進得了國庫?”
齊覃蹙眉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麽辦?總不能指望那些東西自己飛出來吧?”
齊晟笑道:“您還別說,就是要讓它們自己飛出來。”
不用自己動手的,可不就是等於東西自己飛出來了嗎?
齊覃來了興致,“你說說看。”
他今日叫齊晟過來,本意是想借機培養他處理政務的能力的。
可如今看來,齊晟有自己的主意。
齊覃在太子那裏,是吃夠了繼承人優柔寡斷、沒有主見的苦頭了,見六兒子有主意,他隻有鼓勵的,哪裏會有半點矯正之意。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就算齊晟說的不好,他也要勉勵一番,不要把這個兒子的膽氣給磨平了。
對於齊覃的心思,齊晟可不知道。
齊晟的想法也很簡答。
他就是想取得一些話語權,然後在天子廢了太子之後,就支持四哥上位。
對,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覺得幾個兄弟之中,最靠譜的,就是四哥了。
他最近也特意觀察過了,四哥對太子已經逐漸疏遠了,顯然是已經察覺到太子不是一個能禦天下的人。
當然,更重要的是,四哥的兩個人格,一個看重親情,一個有主見。
如果他從公與私這兩個方麵向四哥進言,四哥一定會慎重考慮的。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他也不敢奢求能把女子的地位提到跟後世相差仿佛,隻要讓女子在禮教的層層壓迫下,有一絲喘息之機,就不算他白穿越這一回。
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得先改變一下以往那不靠譜的形象。
至少他說出的話,得有讓人信服的資本不是?
所以,縱然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不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卻還是說了。
古人不是說了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說不定,兩個時代的思想碰撞,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商人逐利本是天性,陛下何不利用這種天性,驅使他們,為朝廷所用呢?”
齊覃的眉頭皺了起來,“商人?”
士農工商的思想傳承了數千年,如果沒有大的變革和動蕩,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難轉變的。
齊覃當即就說:“商人重利輕義,怎麽能讓他們參與國事?”
齊晟點了點頭,說:“錢與權,不能掌握在同一夥人手裏。”
齊覃眼睛一亮,問道:“這些,是誰告訴你的?”
“啊?”
齊晟一怔,遲疑道,“資治通鑒?”
見齊覃臉色一黑,他急忙幹笑了兩聲,老老實實地說:“春秋時期有陶朱公因巨富被各國奉為上賓,戰國末有呂不韋待價而沽。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陛下讓臣讀史,臣總不能白讀不是?”
“好,好,好!”
有了前頭的太子做榜樣,齊晟給的驚喜實在是太大了,他興奮地大笑了好幾聲,卻忍不住想要再掂掂這個兒子的斤兩。
“南疆的情況,你已經了解了。若是不動兵卒的話,你可有把握讓他們徹底安分下來?”
齊晟幹脆利落地搖頭,“沒有把握。”
齊覃:“…………”
——你剛才不是還說得頭頭是道嗎?怎麽慫得一點轉折都沒有?
對此,齊晟表示:實話實話,不叫慫。
其實,並不是齊覃吝惜兵力,也不是他有意為難齊晟。
實在以南疆的地理環境太過複雜,還有民風也過於彪悍,朝廷若要對南疆用兵,能落得個事倍功半的效果,已經是上天保佑了。
不錯,朝廷比起南疆部落來,的確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但光有這些,是不夠的。
再強壯的兵馬,鑽進了半點不熟悉的、瘴氣叢生、毒蟲遍布的深山密林裏,也都白搭。
說白了,就是沒有半絲的天時與地利之遍。
那些南疆的土著們完全可以靠著對環境的熟悉,還有它們特製的毒-箭、秘-藥,出其不意地,對朝廷的軍隊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那麽,朝廷就真的沒有法子根除這一禍患了嗎?
自然是有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火燒山。
南疆林木多,也就是易燃物多。
算準了風向隨隨便便放幾把火,整個山林就會全部被燒成光禿禿的石頭山。
那些山民們沒有了地利作為倚仗,還不是隻能任人宰割嗎?
但這個法子太過有傷天和,不但齊覃不願意用,齊晟也不會考慮。
齊覃也就是見這個六兒子的想法不同於常人,這才想看看,他有沒有什麽出其不意的點子。
如今看來,自己的確是有些難為人了。
被齊晟一口拒絕,他也並沒有什麽失望的情緒。
甚至於,齊晟拒絕得這麽理直氣壯加理所當然,反而讓他生出幾分欣喜來。
不必多問,還是得感謝太子給齊晟留下來的“遺澤”。
“罷了,”齊覃道,“是朕強求了。”
齊晟呆了一呆,總感覺親爹對他的要求一下子就放寬了許多。
原本他以為,他脫口而出的一句“沒有把握”,肯定會讓親爹吹胡子瞪眼,先說一句“找打”,然後再拿五張大字威脅他一番。
然後,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下麵的話說完了。
可是他父皇今天是怎麽了?
突然這麽溫柔,他還怪不習慣的。
“那個……陛下。”
齊覃溫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這裏隻有你我父子,喊父皇就行了。”
齊晟咽了咽口水,突然發現自己又一不小心把自己作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接下來的話,他要是不說吧,心裏不安穩;可要是說吧,總覺得被欺騙了感情的親爹,會跳起來把自己打死。
所以,他覺得,他還是苟一點吧。
“陛下……這……禮不可廢,禮不可廢,哈哈。”
他笑得自己都覺得尷尬。
或許是他這一年來規矩太好了,齊覃竟然還沒有察覺到不對,笑容更加溫和了,“父皇知道,你是個懂規矩的好孩子。隻是,規矩那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咱們畢竟是親父子,太過規矩,反而生分了。”
曾經被類似的話坑過的齊晟,是怎麽聽怎麽覺得這就是反話。
但他還是眼睛一亮。
——反話怕什麽?
隻要他有這句話,我就敢揭太和殿上的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