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這邊一切都還安穩, 但信陽公主的出使之路, 卻不怎麽安穩。
她在宣府與沈介匯合之後,略微修整了幾天, 又聽從王幹的建議,在宣府鎮挑選了五百甲兵做護衛, 這才進來草原地界。
不得不說, 王幹很有先見之明。
他們進入草原之後, 才走了五十裏,就遇見了一夥馬賊。
信陽公主從京城帶來的護衛雖然也號稱精銳,但畢竟沒怎麽上過戰場, 平日裏訓練得再好, 輪到真刀實槍幹架的時候, 還是得看宣府這五百邊陲精兵的。
那夥兒馬賊人數不少, 得有一百左右。
他們個個都是一人三馬,策馬奔來時浩浩蕩蕩, 卷起一大片煙塵。
沈介大喊一聲:“保護公主!”
自京城帶來的人便將信陽公主的車架團團圍住, 務必不讓一支箭矢射入。
真正短兵迎戰的,是那五百宣府衛。
大晉和草原各部雖然沒有明麵上的大規模戰爭,但私底下的小摩擦卻是從來不斷的。
也就是自齊晟監國以來,實行的種種政策讓大晉徹底占了上風以後,包括瓦剌、摩根在內的大小部族才安分了些,這兩年打草穀的事逐漸絕跡了。
但這並不代表宣府衛的兵將對草原正規部族的戰法已經生疏了。
這些人縱然已經盡力模仿馬賊了,可進退之間也未免太過有度,就算有的不和諧, 熟悉的人一看,也能看出其中的僵硬不自然來。
那分明就是在做戲嘛。
沈介來宣府的年份短,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但跟在他身邊的孟百戶卻是一眼就看出了不對勁。
孟百戶能看出來,生在草原長在草原的摩根使者自然也能看出來。
那使者忐忑的很,特別是看見孟百戶在沈介耳邊說了幾句話,並有意無意地看了他幾眼之後,他更是眼皮直跳。
——不會是部落裏的哪個貴族腦子抽了,為了不讓烏蘭閼氏掌權,就異想天開,來刺殺大晉公主吧?
長生天保佑,可千萬別呀!
若說從前,這使者對大晉還存著平起平坐的心思,對摩根一時不差淪為大晉的番屬心懷不滿的話,在去了雒陽一次之後,這些想法,他是一點都不剩了。
也是多虧了恒王世子和自家大汗交好,才肯告訴自己一點內部消息。
若不然,他還不知道,大晉的火器已經那樣厲害了。
如果他們摩根對此一直無知無覺,自以為能和大晉平起平坐,惹惱了大晉天子,隻怕滅族之禍,隻在頃刻之間。
而如今大晉在位的這位天子,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氣。
據他千辛萬苦打探出來的消息,這位天子少年時,就因自己的表哥不順他的意,被他直接叫人給叉了出去;
後來做了太子,更是把自己的老師扔出宮過。
隻從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這位天子和以往曆代的中原皇帝都不一樣。
以往最能轄製中原皇帝的“臉麵”,對這位天子來說,隻怕還不如一張羊毛毯。
當道德綁架對比你強的人不管用了,你該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就隻有一條出路。
——識時務者為俊傑。
也是因此,這使者在得知大晉天子破例派了自己的姐姐出使摩根的時候,心裏轉過的第一個念頭,才是向烏蘭閼氏投誠,而不是暗地裏聯絡其他不服的種族反抗。
烏蘭閼氏有大晉撐腰,反抗是沒有前途的。
眼見得沈介意味深長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到信陽公主的車架前求見了,使者心頭一跳,覺得自己若是再不行動,隻怕就要完全落入下風了。
心動不如行動,使者以極快的速度跑到沈介身邊,搶先一步說:“公主殿下,外使有要事稟報。”
沈介施禮的動作一頓,扭頭就看見了摩根使者祈求的神色。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衝使者笑了笑,側身讓到了一邊。
這就是要放他一馬的意思了。
使者感激地笑了笑,便凝神靜氣,等待公主宣召。
好在信陽公主知道此行事關重大,半點沒有磨蹭,車簾很快就被掀開了,露出了信陽公主端莊明麗的麵容。
使者明知不合規矩,卻還是忍不住瞧瞧窺了一眼公主的容顏。
說實話,他有那麽一丟丟失望。
信陽公主固然名言不可方物,但和大晉天子相比,卻總是少了那麽幾分顏色與氣度。
但失望也就是一瞬間。
因為,即便是比不上大晉天子,信陽公主的容顏,也可以甩所謂的草原明珠兩條街了。
倒不是說草原明珠不美,隻是草原風吹日曬的,美女的皮膚總不那麽細滑,也沒有信陽公主通身的貴氣。
一眼過後,他趕緊收舌了心神,“公主殿下,外使有要事稟報。”
跪坐在公主身側,充做女官的洪翎姑娘代公主問話,“貴使有何要事,可速道來。”
使者道:“稟公主殿下,這些人,不像是馬賊。”
信陽公主秀眉微蹙,這才開了尊口:“貴使確定?”
“外使確定。”
使者肯定地說,“這些人雖然極力遮掩了,但他們亂的太有軍隊的章法,他們隻是在極力模仿馬賊。”
“哦?”電光石火間,被齊晟惡補過的信陽公主就已經有些明了了。
她微微冷笑了一聲,目光如利劍一般盯著使者,聲音因緩慢而充滿了壓迫感,“莫不是……你們摩根部落有人不滿朝廷冊封紮那為汗,特地派人來刺殺本宮?”
“不、不、不,絕不可能!”
使者汗都下來了。
這一刻,他縱然心亂如麻,也還是禁不住地想:這位信陽公主與大晉天子不愧是親姐弟,果然是親姐弟呀!
他出使這一趟,別的事情辦沒辦成先不說,對大晉皇家的威嚴卻是知之甚深了。
絕對要打消信陽公主的想法,若不然,大晉隻怕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
“公主殿下,摩根上下都對大晉十分仰慕,對天子忠心耿耿,怎麽會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心思?”
信陽公主冷冷不言,但卻給了他解釋的機會。
使者道:“一定是其他部族不願意摩根有大晉做靠山,所以才蓄意破壞的。公主放心,待外使到了王庭,稟報了大汗與烏蘭閼氏,一定會給公主一個交代的!”
——這些人,不管是不是摩根貴族腦子抽了,都一定不能是摩根人。
信陽公主又看了他片刻,直看得他額頭上的汗都流進眼睛裏了,但淡淡開口,“既然貴使都這樣說了,本宮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隻是希望,摩根王庭不要暴斃真凶才好。”
“公主說笑了,摩根又怎麽敢暴斃刺殺公主的真凶?”
使者的眼睛被汗水蟄得生疼,卻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還要強忍著賠笑。
弱勢方的使者,可真不是好當的。
那些“馬賊”很快就被解決了,斬殺了大半,隻領頭的幾個逃竄了。
使者暗暗鬆了口氣。
——隻要沒被抓住活口,那就一切好說。哪怕是從屍體上搜出了標誌性的證物,他也可以推說是別人偽造的。
好在,一切有驚無險。
使者隻顧擦汗,也就沒有看見沈介與孟百戶對視之間,遞給彼此的,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們並沒有接到和摩根撕破臉的命令,自然不會留下活口,以免出現左右為難的局麵。
自然,隨後的搜屍,也不會搜出什麽標誌性證物的。
沒有摩根的,也沒有其他部族的。
於是,使者的心就一直提著。
隨後的行程裏,又有幾波“馬賊”來劫殺信陽公主,卻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了。
直到收到使者飛鷹傳信後,烏蘭閼氏派出的王庭精銳趕了過來,那些“馬賊”才徹底銷聲匿跡。
不過,真正令使者把心放回肚子裏的,卻是信陽公主與烏蘭閼氏的一見如故。
這兩人都不是尋常巾幗,有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兩個事業型的女性。
在這個與以夫為天的年代裏,哪怕是風氣開方的草原部落,像烏蘭閼氏這樣將權勢看得比丈夫和兒子都重的女子,也沒有幾個。
而信陽公主雖然沒有她那麽重的權欲之心,但卻是一心想要輔佐自家六弟,做出一番可能名垂青史,也可能遺臭萬年的偉業。
也是因此,她當日參拜齊晟時,自稱的是“臣”,而非“妾”。
兩人第一次見麵,就覺得脾性相合。
接下來的相處,縱然烏蘭閼氏一直沒有忘了替自己爭取更多的支持,但信陽公主還是很欣賞她。
於是,到了摩根的第二日,信陽公主就當眾宣讀了大晉天子的冊封旨意,冊封紮那王子為摩根汗王,並準許烏蘭閼氏稱太後。
在草原上是沒有“太後”這個稱呼的,如今大晉天子特意給了烏蘭這個稱呼,就是表明了支持她與紮那共同掌權。
烏蘭太後感激不盡,當即就發誓永生效忠大晉,永不背叛。
信陽公主特意越過紮那,將聖旨遞給了新鮮出爐的烏蘭太後,兩人相視一笑。
烏蘭太後心想:至於這誓言到底能有多久的效力嘛,就要看大晉能夠強盛多久了。
信陽公主暗道:不必永遠,用不了多久,你們摩根就隻能做我大晉的走狗了。
兩個女人各懷鬼胎,卻又以外地相處融洽,讓那些暗地裏不服烏蘭太後的勢力驚疑不定,不敢輕舉妄動。
等到第五日夜裏,烏蘭太後突然出兵,抓了好些貴族梟首。第二日一早,就帶著這些首級去見了信陽公主。
“殿下,就是這些人勾結了赫赫與蘭氏,中途劫殺公主,意圖破壞大晉與摩根的關係,我已經將他們盡數梟首了。”
這些首級的主人,隻怕大部分都是反對烏蘭太後的人。
這一點,兩人都心知肚明。
但信陽公主並沒有拆穿,因為助烏蘭太後徹底掌權,也是她此行的目的之一。
她隻是淡定地看著堆了一地的首級,淡定地說:“有勞太後了。”
——實在是沿途看多了廝殺,沒辦法不淡定。
她在宣府與沈介匯合之後,略微修整了幾天, 又聽從王幹的建議,在宣府鎮挑選了五百甲兵做護衛, 這才進來草原地界。
不得不說, 王幹很有先見之明。
他們進入草原之後, 才走了五十裏,就遇見了一夥馬賊。
信陽公主從京城帶來的護衛雖然也號稱精銳,但畢竟沒怎麽上過戰場, 平日裏訓練得再好, 輪到真刀實槍幹架的時候, 還是得看宣府這五百邊陲精兵的。
那夥兒馬賊人數不少, 得有一百左右。
他們個個都是一人三馬,策馬奔來時浩浩蕩蕩, 卷起一大片煙塵。
沈介大喊一聲:“保護公主!”
自京城帶來的人便將信陽公主的車架團團圍住, 務必不讓一支箭矢射入。
真正短兵迎戰的,是那五百宣府衛。
大晉和草原各部雖然沒有明麵上的大規模戰爭,但私底下的小摩擦卻是從來不斷的。
也就是自齊晟監國以來,實行的種種政策讓大晉徹底占了上風以後,包括瓦剌、摩根在內的大小部族才安分了些,這兩年打草穀的事逐漸絕跡了。
但這並不代表宣府衛的兵將對草原正規部族的戰法已經生疏了。
這些人縱然已經盡力模仿馬賊了,可進退之間也未免太過有度,就算有的不和諧, 熟悉的人一看,也能看出其中的僵硬不自然來。
那分明就是在做戲嘛。
沈介來宣府的年份短,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但跟在他身邊的孟百戶卻是一眼就看出了不對勁。
孟百戶能看出來,生在草原長在草原的摩根使者自然也能看出來。
那使者忐忑的很,特別是看見孟百戶在沈介耳邊說了幾句話,並有意無意地看了他幾眼之後,他更是眼皮直跳。
——不會是部落裏的哪個貴族腦子抽了,為了不讓烏蘭閼氏掌權,就異想天開,來刺殺大晉公主吧?
長生天保佑,可千萬別呀!
若說從前,這使者對大晉還存著平起平坐的心思,對摩根一時不差淪為大晉的番屬心懷不滿的話,在去了雒陽一次之後,這些想法,他是一點都不剩了。
也是多虧了恒王世子和自家大汗交好,才肯告訴自己一點內部消息。
若不然,他還不知道,大晉的火器已經那樣厲害了。
如果他們摩根對此一直無知無覺,自以為能和大晉平起平坐,惹惱了大晉天子,隻怕滅族之禍,隻在頃刻之間。
而如今大晉在位的這位天子,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氣。
據他千辛萬苦打探出來的消息,這位天子少年時,就因自己的表哥不順他的意,被他直接叫人給叉了出去;
後來做了太子,更是把自己的老師扔出宮過。
隻從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這位天子和以往曆代的中原皇帝都不一樣。
以往最能轄製中原皇帝的“臉麵”,對這位天子來說,隻怕還不如一張羊毛毯。
當道德綁架對比你強的人不管用了,你該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就隻有一條出路。
——識時務者為俊傑。
也是因此,這使者在得知大晉天子破例派了自己的姐姐出使摩根的時候,心裏轉過的第一個念頭,才是向烏蘭閼氏投誠,而不是暗地裏聯絡其他不服的種族反抗。
烏蘭閼氏有大晉撐腰,反抗是沒有前途的。
眼見得沈介意味深長地看了自己一眼,就到信陽公主的車架前求見了,使者心頭一跳,覺得自己若是再不行動,隻怕就要完全落入下風了。
心動不如行動,使者以極快的速度跑到沈介身邊,搶先一步說:“公主殿下,外使有要事稟報。”
沈介施禮的動作一頓,扭頭就看見了摩根使者祈求的神色。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衝使者笑了笑,側身讓到了一邊。
這就是要放他一馬的意思了。
使者感激地笑了笑,便凝神靜氣,等待公主宣召。
好在信陽公主知道此行事關重大,半點沒有磨蹭,車簾很快就被掀開了,露出了信陽公主端莊明麗的麵容。
使者明知不合規矩,卻還是忍不住瞧瞧窺了一眼公主的容顏。
說實話,他有那麽一丟丟失望。
信陽公主固然名言不可方物,但和大晉天子相比,卻總是少了那麽幾分顏色與氣度。
但失望也就是一瞬間。
因為,即便是比不上大晉天子,信陽公主的容顏,也可以甩所謂的草原明珠兩條街了。
倒不是說草原明珠不美,隻是草原風吹日曬的,美女的皮膚總不那麽細滑,也沒有信陽公主通身的貴氣。
一眼過後,他趕緊收舌了心神,“公主殿下,外使有要事稟報。”
跪坐在公主身側,充做女官的洪翎姑娘代公主問話,“貴使有何要事,可速道來。”
使者道:“稟公主殿下,這些人,不像是馬賊。”
信陽公主秀眉微蹙,這才開了尊口:“貴使確定?”
“外使確定。”
使者肯定地說,“這些人雖然極力遮掩了,但他們亂的太有軍隊的章法,他們隻是在極力模仿馬賊。”
“哦?”電光石火間,被齊晟惡補過的信陽公主就已經有些明了了。
她微微冷笑了一聲,目光如利劍一般盯著使者,聲音因緩慢而充滿了壓迫感,“莫不是……你們摩根部落有人不滿朝廷冊封紮那為汗,特地派人來刺殺本宮?”
“不、不、不,絕不可能!”
使者汗都下來了。
這一刻,他縱然心亂如麻,也還是禁不住地想:這位信陽公主與大晉天子不愧是親姐弟,果然是親姐弟呀!
他出使這一趟,別的事情辦沒辦成先不說,對大晉皇家的威嚴卻是知之甚深了。
絕對要打消信陽公主的想法,若不然,大晉隻怕是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
“公主殿下,摩根上下都對大晉十分仰慕,對天子忠心耿耿,怎麽會有這樣大逆不道的心思?”
信陽公主冷冷不言,但卻給了他解釋的機會。
使者道:“一定是其他部族不願意摩根有大晉做靠山,所以才蓄意破壞的。公主放心,待外使到了王庭,稟報了大汗與烏蘭閼氏,一定會給公主一個交代的!”
——這些人,不管是不是摩根貴族腦子抽了,都一定不能是摩根人。
信陽公主又看了他片刻,直看得他額頭上的汗都流進眼睛裏了,但淡淡開口,“既然貴使都這樣說了,本宮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隻是希望,摩根王庭不要暴斃真凶才好。”
“公主說笑了,摩根又怎麽敢暴斃刺殺公主的真凶?”
使者的眼睛被汗水蟄得生疼,卻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還要強忍著賠笑。
弱勢方的使者,可真不是好當的。
那些“馬賊”很快就被解決了,斬殺了大半,隻領頭的幾個逃竄了。
使者暗暗鬆了口氣。
——隻要沒被抓住活口,那就一切好說。哪怕是從屍體上搜出了標誌性的證物,他也可以推說是別人偽造的。
好在,一切有驚無險。
使者隻顧擦汗,也就沒有看見沈介與孟百戶對視之間,遞給彼此的,意味深長的眼神。
——他們並沒有接到和摩根撕破臉的命令,自然不會留下活口,以免出現左右為難的局麵。
自然,隨後的搜屍,也不會搜出什麽標誌性證物的。
沒有摩根的,也沒有其他部族的。
於是,使者的心就一直提著。
隨後的行程裏,又有幾波“馬賊”來劫殺信陽公主,卻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了。
直到收到使者飛鷹傳信後,烏蘭閼氏派出的王庭精銳趕了過來,那些“馬賊”才徹底銷聲匿跡。
不過,真正令使者把心放回肚子裏的,卻是信陽公主與烏蘭閼氏的一見如故。
這兩人都不是尋常巾幗,有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兩個事業型的女性。
在這個與以夫為天的年代裏,哪怕是風氣開方的草原部落,像烏蘭閼氏這樣將權勢看得比丈夫和兒子都重的女子,也沒有幾個。
而信陽公主雖然沒有她那麽重的權欲之心,但卻是一心想要輔佐自家六弟,做出一番可能名垂青史,也可能遺臭萬年的偉業。
也是因此,她當日參拜齊晟時,自稱的是“臣”,而非“妾”。
兩人第一次見麵,就覺得脾性相合。
接下來的相處,縱然烏蘭閼氏一直沒有忘了替自己爭取更多的支持,但信陽公主還是很欣賞她。
於是,到了摩根的第二日,信陽公主就當眾宣讀了大晉天子的冊封旨意,冊封紮那王子為摩根汗王,並準許烏蘭閼氏稱太後。
在草原上是沒有“太後”這個稱呼的,如今大晉天子特意給了烏蘭這個稱呼,就是表明了支持她與紮那共同掌權。
烏蘭太後感激不盡,當即就發誓永生效忠大晉,永不背叛。
信陽公主特意越過紮那,將聖旨遞給了新鮮出爐的烏蘭太後,兩人相視一笑。
烏蘭太後心想:至於這誓言到底能有多久的效力嘛,就要看大晉能夠強盛多久了。
信陽公主暗道:不必永遠,用不了多久,你們摩根就隻能做我大晉的走狗了。
兩個女人各懷鬼胎,卻又以外地相處融洽,讓那些暗地裏不服烏蘭太後的勢力驚疑不定,不敢輕舉妄動。
等到第五日夜裏,烏蘭太後突然出兵,抓了好些貴族梟首。第二日一早,就帶著這些首級去見了信陽公主。
“殿下,就是這些人勾結了赫赫與蘭氏,中途劫殺公主,意圖破壞大晉與摩根的關係,我已經將他們盡數梟首了。”
這些首級的主人,隻怕大部分都是反對烏蘭太後的人。
這一點,兩人都心知肚明。
但信陽公主並沒有拆穿,因為助烏蘭太後徹底掌權,也是她此行的目的之一。
她隻是淡定地看著堆了一地的首級,淡定地說:“有勞太後了。”
——實在是沿途看多了廝殺,沒辦法不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