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乾坤殿。
百官朝聖,靜立大殿兩側,殿中梁柱,有矯龍盤旋而上,身姿矯健,雕刻清晰,龍身折射出的冷芒,透著絲絲的威嚴,讓人無形中感到壓力。
懿嘉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著百官的進言,輕撫額頭,顯得有些疲憊。
此時一位年歲稍長,留著胡須的瘦削男子正在慷慨陳詞。
“陛下,白太醫素來與老臣交好,為人寬厚,在任期間,雖未立功於朝野,卻也恪盡職守,辭官後更是廣結善緣,遭此滅族之禍,便是尋常百姓家,也有人聲討陳情,而此等忠臣良民,卻無人願為其出麵查清原委,叫他在地下如何安寧,叫我等老臣,如何不心寒呐陛下!”
此人言辭懇切,聲表涕零,附議眾臣也皆為朝中老臣。
此時站出另外一位官員,約莫三十上下,說話時,臉上總帶著一絲意味不明的笑,“陛下,臣以為,白太醫已遠離朝野十多年,即便出此等大事,也不該由朝廷親自出麵審理,而應當交由地方官員去查辦,且經臨安府衙的調查,此事或與附近山匪有關,既已有結論,又何必動用朝廷的人力物資去重新審查,這實乃不當之舉。”
年長的官員立即沉下臉色,“林大人,你這話可就有失偏頗了,當年白太醫為救太後,做的那些事,便是尋常人家子女也未必皆能做到,再者,若真是山匪所為,何故白家的銀錢房契具在,老夫可還從未見過隻殺人不打劫的山匪!”
說罷昂起頭,頗為氣惱。
被稱作林大人的男子,輕輕一笑,“便是白太醫救了太後,那也是他本職所在,尚書大人既懷疑此事並非山匪所為,那麽,是何人屠了白家滿門?”說罷頓了一頓,“白家已不參朝政多年,宮中朝野自是未曾樹敵,不是山匪,不是朝中官員,那還有何人?”
尚書大人氣急,“你……你……你這分明就是在混淆視聽!既無實證,此案便不能隨意定論。”
懿嘉帝聽著二人爭論,頓覺煩悶無比,耳邊聒噪得很,忍不住喝止,“夠了!”
自從這件事之後,朝中官員便開始有了不同的爭議,老一輩的官員多是想到自己還鄉以後的光景,借著白家的事,讓聖上多重視老臣,而小一輩的新臣則認為,既已辭官,就不該讓朝廷親自審理。
若是直接將案情翻過,確會讓老臣寒了心,失一部分民心,可交由朝廷審理,也的確從未有過先例,於理不合。
太後也曾不止一次地有意無意在懿嘉帝麵前提起此事,言語中滿是惋惜,皇帝豈能不明白她的意思。
既如此,倒不如讓白歌出麵,或許事情可以有個定論。
懿嘉帝歎口氣,朝身邊內侍擺了擺手,內侍應了一聲,隨即向前小走幾步,“宣——白歌覲見——”
各位官員麵麵相覷,不知聖上是何用意,紛紛側目,望著殿門處。
大殿門口,一名素衣女子緩步踏入,未施粉黛,卻依舊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膚若凝脂,眼含秋波,眉如遠黛,唇若朱砂,素淨的麵容沒有表情,卻更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阿美走到殿前,恭敬行禮,聲音清脆,“民女白歌,參見陛下。”
這時才有人慢慢反應過來,底下朝臣開始議論紛紛。
“這不是那個醉翁居的老板娘嗎?她不是叫白馥美嗎?”
“可是前段時間,與逸王交好,同寧王遊燈會的那個?”
“可不是嗎?”
“真是好手段,此等水性楊花的女人,竟也登得乾坤殿!”
“據說人家現在可是白家遺孤呢。”
“白家的女兒?”
“可不是嘛,也不知使了什麽手段……”
“白太醫如此清流,怎就生出這種女兒……”
……
太子聽著他們的話,有些好奇地張望兩眼,寧王十分驚訝,皺著眉頭看她,隻有睿王,表現得極為淡定,仿佛不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麽一般。
坐在龍椅上的懿嘉帝沒聽到他們的議論,可阿美站在朝堂中間,自是聽得一清二楚。
她轉過身,環視群臣,朗聲開口,“諸位大人,民女知道你們對民女的身份十分懷疑,但事實確實如此,白家不幸被滅門,全家一百來口,隻剩民女一人,孤身逃到安陵,可身後還有人追殺,民女隻能先改名換姓,穩住腳跟,才有機會報仇!至於寧王與逸王,民女確實隻是想與兩位皇子結交,以便行事,卻沒想到惹來諸多非議,民女在此,給陛下,各位皇子及諸位大人陪個不是!”
說罷,徑直轉身,福了福身子。
周遭的臣子們聽完,神色各異,有的人緩和過神色,甚至有一絲絲的不忍,有的甩甩衣袍,恍若未聞。
懿嘉帝此時也放緩了顏色,“你先起來吧。”
“謝陛下!”,阿美聞言,站直了身子,又轉向皇帝的方向,微微垂著頭。
“你且說說,那日你看到的事情。”懿嘉帝揉揉眉心。
“回陛下,那日很混亂,民女隻隻匆匆瞟了一眼,但民女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臨安人所為·,他們雖都穿的便裝,但紀律性極強,反倒是更像皇城裏的人,所以民女逃出來之後,就直奔皇城,尋找線索。”
阿美頓了頓,繼續說道,“白家就民女一個女兒,民女隻想父親在泉下能安心,還望聖上替民女做主。”
尚書大人再次出聲,神色有些悲戚,“陛下,白家既有一女尚存,若此案草草結案,真正的凶手必定會再加害於她,況且據她所言,凶手極有可能便是朝中官員,陛下,為了良民百姓,更為了穩固朝政,請您重審此案吧。”
懿嘉帝抬眸,掃了眼殿中眾臣,神色各異,雖有些神色憤懣,卻也再無人反駁。
他稍稍舒展眉頭,“既如此,此案便交由開封府重新審理,眾卿可有異意?”
眾位官員無人吭聲,而一向寡言的睿王,此時卻站了出來,聲音沉穩篤定,“父皇,兒臣願協助開封府,共同審理此案,一來,兒臣想通過此事多了解民情,二來,最近皇城治安穩定,兒臣手上的護衛軍,可備不時之需。”
懿嘉帝點點頭,“眾卿家認為呢?”
朝下無人應聲,懿嘉帝掃視一圈,“既然無人反對,此事便先如此吧,長離協助開封府,務必盡快破解此案,今日若無其他事宜,早朝便到此為止吧。”
“臣遵旨!”
“兒臣遵旨!”
長離看著懿嘉帝離開,神色淡然。
阿美演了這麽久的戲,也突然鬆了一口氣。
雖然經常在電視劇裏看別人上朝,但輪到自己,還是緊張得不得了,還好以前宮廷劇看得多,否則都不知道該怎麽演下去。
阿美拍拍胸口,想想還有些後怕。
她又看了看長離,有些探究的意味。
既然是不得寵的皇子,為何又可統領皇城的護衛軍?
自古以來,軍隊的分配都是個隱晦的話題,定然是由帝王身邊最為信任的人掌管,難不成這睿王,隻是不得寵,但很得信任?
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阿美搖搖頭,不打算再深究下去,跟著眾臣身後出了大殿。
百官朝聖,靜立大殿兩側,殿中梁柱,有矯龍盤旋而上,身姿矯健,雕刻清晰,龍身折射出的冷芒,透著絲絲的威嚴,讓人無形中感到壓力。
懿嘉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著百官的進言,輕撫額頭,顯得有些疲憊。
此時一位年歲稍長,留著胡須的瘦削男子正在慷慨陳詞。
“陛下,白太醫素來與老臣交好,為人寬厚,在任期間,雖未立功於朝野,卻也恪盡職守,辭官後更是廣結善緣,遭此滅族之禍,便是尋常百姓家,也有人聲討陳情,而此等忠臣良民,卻無人願為其出麵查清原委,叫他在地下如何安寧,叫我等老臣,如何不心寒呐陛下!”
此人言辭懇切,聲表涕零,附議眾臣也皆為朝中老臣。
此時站出另外一位官員,約莫三十上下,說話時,臉上總帶著一絲意味不明的笑,“陛下,臣以為,白太醫已遠離朝野十多年,即便出此等大事,也不該由朝廷親自出麵審理,而應當交由地方官員去查辦,且經臨安府衙的調查,此事或與附近山匪有關,既已有結論,又何必動用朝廷的人力物資去重新審查,這實乃不當之舉。”
年長的官員立即沉下臉色,“林大人,你這話可就有失偏頗了,當年白太醫為救太後,做的那些事,便是尋常人家子女也未必皆能做到,再者,若真是山匪所為,何故白家的銀錢房契具在,老夫可還從未見過隻殺人不打劫的山匪!”
說罷昂起頭,頗為氣惱。
被稱作林大人的男子,輕輕一笑,“便是白太醫救了太後,那也是他本職所在,尚書大人既懷疑此事並非山匪所為,那麽,是何人屠了白家滿門?”說罷頓了一頓,“白家已不參朝政多年,宮中朝野自是未曾樹敵,不是山匪,不是朝中官員,那還有何人?”
尚書大人氣急,“你……你……你這分明就是在混淆視聽!既無實證,此案便不能隨意定論。”
懿嘉帝聽著二人爭論,頓覺煩悶無比,耳邊聒噪得很,忍不住喝止,“夠了!”
自從這件事之後,朝中官員便開始有了不同的爭議,老一輩的官員多是想到自己還鄉以後的光景,借著白家的事,讓聖上多重視老臣,而小一輩的新臣則認為,既已辭官,就不該讓朝廷親自審理。
若是直接將案情翻過,確會讓老臣寒了心,失一部分民心,可交由朝廷審理,也的確從未有過先例,於理不合。
太後也曾不止一次地有意無意在懿嘉帝麵前提起此事,言語中滿是惋惜,皇帝豈能不明白她的意思。
既如此,倒不如讓白歌出麵,或許事情可以有個定論。
懿嘉帝歎口氣,朝身邊內侍擺了擺手,內侍應了一聲,隨即向前小走幾步,“宣——白歌覲見——”
各位官員麵麵相覷,不知聖上是何用意,紛紛側目,望著殿門處。
大殿門口,一名素衣女子緩步踏入,未施粉黛,卻依舊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膚若凝脂,眼含秋波,眉如遠黛,唇若朱砂,素淨的麵容沒有表情,卻更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阿美走到殿前,恭敬行禮,聲音清脆,“民女白歌,參見陛下。”
這時才有人慢慢反應過來,底下朝臣開始議論紛紛。
“這不是那個醉翁居的老板娘嗎?她不是叫白馥美嗎?”
“可是前段時間,與逸王交好,同寧王遊燈會的那個?”
“可不是嗎?”
“真是好手段,此等水性楊花的女人,竟也登得乾坤殿!”
“據說人家現在可是白家遺孤呢。”
“白家的女兒?”
“可不是嘛,也不知使了什麽手段……”
“白太醫如此清流,怎就生出這種女兒……”
……
太子聽著他們的話,有些好奇地張望兩眼,寧王十分驚訝,皺著眉頭看她,隻有睿王,表現得極為淡定,仿佛不知道身邊發生了什麽一般。
坐在龍椅上的懿嘉帝沒聽到他們的議論,可阿美站在朝堂中間,自是聽得一清二楚。
她轉過身,環視群臣,朗聲開口,“諸位大人,民女知道你們對民女的身份十分懷疑,但事實確實如此,白家不幸被滅門,全家一百來口,隻剩民女一人,孤身逃到安陵,可身後還有人追殺,民女隻能先改名換姓,穩住腳跟,才有機會報仇!至於寧王與逸王,民女確實隻是想與兩位皇子結交,以便行事,卻沒想到惹來諸多非議,民女在此,給陛下,各位皇子及諸位大人陪個不是!”
說罷,徑直轉身,福了福身子。
周遭的臣子們聽完,神色各異,有的人緩和過神色,甚至有一絲絲的不忍,有的甩甩衣袍,恍若未聞。
懿嘉帝此時也放緩了顏色,“你先起來吧。”
“謝陛下!”,阿美聞言,站直了身子,又轉向皇帝的方向,微微垂著頭。
“你且說說,那日你看到的事情。”懿嘉帝揉揉眉心。
“回陛下,那日很混亂,民女隻隻匆匆瞟了一眼,但民女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是臨安人所為·,他們雖都穿的便裝,但紀律性極強,反倒是更像皇城裏的人,所以民女逃出來之後,就直奔皇城,尋找線索。”
阿美頓了頓,繼續說道,“白家就民女一個女兒,民女隻想父親在泉下能安心,還望聖上替民女做主。”
尚書大人再次出聲,神色有些悲戚,“陛下,白家既有一女尚存,若此案草草結案,真正的凶手必定會再加害於她,況且據她所言,凶手極有可能便是朝中官員,陛下,為了良民百姓,更為了穩固朝政,請您重審此案吧。”
懿嘉帝抬眸,掃了眼殿中眾臣,神色各異,雖有些神色憤懣,卻也再無人反駁。
他稍稍舒展眉頭,“既如此,此案便交由開封府重新審理,眾卿可有異意?”
眾位官員無人吭聲,而一向寡言的睿王,此時卻站了出來,聲音沉穩篤定,“父皇,兒臣願協助開封府,共同審理此案,一來,兒臣想通過此事多了解民情,二來,最近皇城治安穩定,兒臣手上的護衛軍,可備不時之需。”
懿嘉帝點點頭,“眾卿家認為呢?”
朝下無人應聲,懿嘉帝掃視一圈,“既然無人反對,此事便先如此吧,長離協助開封府,務必盡快破解此案,今日若無其他事宜,早朝便到此為止吧。”
“臣遵旨!”
“兒臣遵旨!”
長離看著懿嘉帝離開,神色淡然。
阿美演了這麽久的戲,也突然鬆了一口氣。
雖然經常在電視劇裏看別人上朝,但輪到自己,還是緊張得不得了,還好以前宮廷劇看得多,否則都不知道該怎麽演下去。
阿美拍拍胸口,想想還有些後怕。
她又看了看長離,有些探究的意味。
既然是不得寵的皇子,為何又可統領皇城的護衛軍?
自古以來,軍隊的分配都是個隱晦的話題,定然是由帝王身邊最為信任的人掌管,難不成這睿王,隻是不得寵,但很得信任?
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阿美搖搖頭,不打算再深究下去,跟著眾臣身後出了大殿。